收藏 分享(赏)

软件设计师第一章计算机系统知识精选习题分析.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4128316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设计师第一章计算机系统知识精选习题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软件设计师第一章计算机系统知识精选习题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软件设计师第一章计算机系统知识精选习题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软件设计师第一章计算机系统知识精选习题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软件设计师第一章计算机系统知识精选习题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软件设计师第一章计算机系统知识精选习题分析1、务必对照以上列出的知识点,把没有理解的和已经忘记的知识点标出来,作为今后的重点学习对象。2、比较以下各数,最大的一个是(1) ,最小的一个是(2) 。供选择的答案(1)-(2):A、(11010110)2 B、(327)8 C、(213)10 D、(11F)16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进制转换。先把它们转化为我们熟悉的十进制(也可是其它进制),再比较即可。A=214,B=215,C=213,D=287。最大的是 D,最小的是 C。3、比较以下各数, (1) 的真值最大, (2) 的真值最小。供选择的答案(1)-(2):A、X原码=11010110 B

2、、X反码=11101001C、X补码=10000000 D、X补码=10011001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码制和机器数的真值。机器数对应的实际数值称为数的真值。求机器数真值的方法是先转化成原码表示,再计算出对应的数(有正负之分)。A 中的 X=-86,B 中的 X=-22,C 中的 X=-128,D 中的 X=-103。最大的是 B,最小的是 C。补充:一字节数据可表示的范围是 0-255,那么负数又怎么表示呢?原来在计算机中是这样规定的,用一个数的最高一位表示正负,0 为正,1 为负.如 01111111 转换为十进制为127,11111111 为-127,由此我们知一字节的范围为-1271

3、27,其他字节的范围类推。前面讲的都是原码表示法,可在计算机中的数据都是以补码存放的,只有这样才能减轻 CPU 的负担。提到补码,就不得不提反码了。计算机中是这样规定反码的,如果是正数,则按原码形式不变,如 127 仍为 01111111;而如果为负数则,第一位为 1,其他各位取反(即0 变为 1,1 变为 0),如原码-127 (11111111),表示为 10000000。补码同上,如果是正数,则按原码形式不变,如 127 仍为 01111111;如果为负数则除第一位为 1 外,其他各位取反加 1,如-127,先取反为 1000,0000,然后加 1,为 1000,0001。但 1000,

4、0000 比较特殊,用它来表示-128 (可以这样想:-127 的补码为 1000,0001,比-127 小 1 的数是-128,-128 相应的补码就是 1000,0000,好理解吧),由此我们知补码可表示的范围是-128127。4、对于 16 位的数据,需要(1) 个校验位才能构成海明码(汉明码)。在某个海明码的排列 D9D8D7D6D5D4P4D3D2D1P3D0P2P1 中,Di(0i9)表示数据位,Pj(1j4)表示校验位,数据位 D8 由(2) 进行校验。供选择的答案(1):A、3 B、4 C、5 D、6(2):A、P4P2P1 B、P4P3P2 C、P4P3P1 D、P3P2P1

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汉明码相关知识。汉明码的构成方法是:在数据位之间插入 k 个校验位,通过扩大码距来检错和纠错。设数据位是 n 位,校验位是 k 位,则 n 和 k 必须满足以下关系:2k-1n+k,汉明码的编码规则可参考程序员教程P18-19 或软件设计师考试辅导P7。在此题中 2k-116+k,则 k 至少为 5,所以(1)选 C,D8 在汉明码中的位置为H13,13=8+4+1,对应的校验位为 P4P3P1,所以(2)选 C。5、某数据的 7 位编码为 1011001,若将其奇校验位放在最低位之后,则含奇校验位的编码为: 。供选择的答案A、10110010 B、10110011 C、11

6、011001 D、01011001试题分析:此题考的是奇校验。奇偶校验的规则是:通过在编码中增加一位校验位来使编码中 1 的个数为奇数(奇校验)或者为偶数(偶校验),从而使码距变为 2。奇偶校验码只能发现错误,而不能校正错误。因为 1011001 中有 4 个 1,故奇校验位应为 1,依题答案为 10110011,选 B。6、计算机中常用的一种检错码是 CRC,即(1) 码。在进行编码过程中要使用(2) 运算。假设使用的生成多项式是 G(X)=X4+X3+X+1,原始报文为 11001010101,则编码后的报文为(3) 。CRC 码(4) 的说法是正确的。供选择的答案(1):A、水平垂直奇偶

7、校验 B、循环求和C、循环冗余 D、正比率(2):A、模 2 除法 B、定点二进制除法C、二-十进制除法 D、循环移位法(3):A、110010101011110 B、110010101010011C、110010101011100 D、110010101010101(4):A、可纠正一位差错 B、可检测所有偶数位错C、可检测所有小于校验位长度的突发错D、可检测所有小于、等于校验位长度的突发错试题分析:此题考循环冗余校验码(CRC)。下面介绍几个基本概念:(1)、多项式在循环冗余校验码中,肯定要提到多项式的概念。一个二进制数可以以一个多项式来表示。如 1011 表示为多项式 X3+X1+X0,

8、在这里,X 并不表示未知数这个概念,如果把这里的 X替换成 2,这个多项式的值是该数的值。从这个转换我们可以看出多项式最高次幂为 n,则转换为二进制数有 n+1 位。(2)、编码的组成循环冗余校验码由 k 位信息位,加上 R 位的校验码。(3)、生成多项式和汉明码的校验方程一样,生成多项式非常重要,以至于考试中总是直接给出。由 k 位信息码如何生成 R 位的校验码的关键在于生成多项式。这个式项式是编码方程和解码方程共同约定的,编码方程将信息码的多项式除以生成多项式,将得到余数多项式作为校验码,解码方程收到的信息除以生成多项式,如果余数为 0,则认为没有错误。如果不为 0,余数则作为确定错误位置

9、的依据。所以循环冗余校验码不仅可以查错,还可以纠错。生成多项式并不是任意指定,它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最高位和最低位均为 1。数据发生错误时,余数不为 0,对余数补 0 后,继续做按位除,余数循环出现,这也是循环冗余校验中循环一词的来源。(4)、校验码的生成A、将 k 位数据 C(X)左移 R 位,给校验位留下空间,得到移位后的多项式:C(X)*XR。B、将移位后的信息多项式除以生成多项式,得到 R 位的余数多项式,方法是模 2 除法,即以 2 为模,加减时不进位,不借位,和逻辑运算一致(详见下面的例题)。C、将余数嵌入信息位左移后的空间。例:信息位为 10100110,生成多项式 G(X)=X5

10、+X4+X+1;则:C(X)=X7+X5+X2+X,C(X)*XR=X5(X7+X5+X2+X)=X12+X10+X7+X6。求余式:X7+X6+X3X5+X4+X+1)X12+X10+X7+X6X12+X11+X8+X7X11+X10+X8+X6X11+X10+X7+X6X8+X7X8+X7+X4+X3X4+X3得到余式为 X4+X3,即校验码为 11000,所以得到 CRC 码是:1010011011000。循环冗余校验码的纠错能力取决于 k 值和 R 值。在实践中,k 取值往往非常大,远远大于 R 的值,提高了编码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循环冗余校验只能检错不能纠错。一般来说,R 位生成多项

11、式可检测出所有小于、等于校验位长度的突发错。使用循环冗余校验码能用很少的校验码检测出大多数的错误,检错能力是非常强的,这使得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上我们可容易得出(1)应选 C,(2)应选 A;下面计算(3):11001010101 对应的多项式为 C(X)=X10+X9+X6+X4+X2+1;生成多项式为 G(X)=X4+X3+X+1;则C(X)*X4=X4(X10+X9+X6+X4+X2+1)=X14+X13+X10+X8+X6+X4;用 X14+X13+X10+X8+X6+X4 除以 G(X)得到余式为 X+1,即校验码为 0011,所以得到 CRC码是:110010101010011,

12、选 B。(4)应选 D。综上所述(1)C,(2)A,(3)B,(4)D。7、单指令流多数据流计算机是由。供选择的答案A、单一控制器、单一运算器和单一存储器组成B、单一控制器、多个执行部件和多个存储模块组成C、多个控制部件同时执行不同的指令,对同一数据进行处理D、多个控制部件、多个执行部件和多个存储器模块组成试题分析:这是基本概念应选 B。8、现采用四级流水线结构分别完成一条指令的取指、指令译码和取数、运算,以及送回运算结果 4 个基本操作,每步操作时间依次为 60ns、100ns、 50ns 和 70ns。该流水线的操作周期应为(1) ns。若有一小段程序需要 20 条基本指令完成(这些指令完

13、全适合于流水线上执行),则得到第一条指令结果需(1) ns,完成该段程序需(3) ns。在流水线结构的计算机中,频繁执行(4) 指令时会严重影响机器的效率。当有中断请求发生时,采用不精确断点法,则将(5) 。供选择的答案(1):A、50 B、70 C、100 D、280(2):A、100 B、200 C、280 D、400(3):A、1400 B、2000 C、2300 D、2600(4):A、条件转移 B、无条件转移C、算术运算 D、访问存储器(5):A、仅影响中断反应时间,不影响程序的正确执行B、不仅影响中断反应时间,还影响程序的正确执行C、不影响中断反应时间,但影响程序的正确执行D、不影

14、响中断反应时间,也不影响程序的正确执行试题分析:参考软件设计师考试辅导P28。本题考的是流水线的计算,主要涉及到流水线的操作周期和流水线的执行过程。流水线的操作周期是流水线结构中需要时间最长的操作所需的时间。在本题中,第二步需要100ns,是所有操作步骤中最长的,所以该流水线的操作周期是 100ns;接下来需要计算流水线具体的操作时间,第一条指令的完成时间为 4*100 =400ns,因为刚才得出流水线的操作周期,该流水线的一次执行需要四个步骤,所以需要 400ns。从第二条指令开始每增加一条指令则完成时间增加 100ns,所以 20 条指令执行完毕需要 400+100*19=2300ns。在

15、流水线型的计算机结构中,执行条件转移指令非常影响机器的效率,因为执行条件转移会使流水线中断或阻塞。当有中断请求发生时,如果采用不精确断点法,则将不仅影响中断反应时间,还要影响程序的正确运行。答案为(1)C,(2)D,(3)C,(4)A,(5)B。9、在 32 位的总线系统中,若时钟频率为 1000MHz,总线上 5 个时钟周期传送一个 32 位字,则该总线系统的数据传送速率约为 MB/s。供选择的答案A、200 B、600 C、800 D、1000试题分析:参软件设计师考试辅导P50。本题考的是计算机中的总线的数据传输率的计算。T=1/f=1/1000M=10-9 秒,在 5 个周期内传送了

16、32 位,所以数据传输率为:32/(8*5*10-9)=8*108B/s,也就是 800MB/s,选 C。10、内存地址从 5000H 到 53FFH,共有(1) 个内存单元。若该内存每个存储单元可存储16 位二进制数,并用 4 片存储芯片构成,则芯片的容量是(2)。供选择的答案(1):A、256 B、512 C、1024 D、2048(2):A、512X16bit B、256X8bit C、256X16bit D、1024X8bit试题分析:此题考内存计算。53FFH-5000H+1=3FFH+1=400H=4*256=1024,(1)选 C。芯片的容量为:1024*16bit/4=256*

17、16bit,所以(2)选 C。补充:此题要注意单位换算: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1KB=1024B,1B=8b 即 1Byte=8bit。11、某硬磁盘有 5 个记录面,记录面上有效记录区域的内径为 20cm,外径为 30cm。磁道上记录的位密度为 250bitmm,道密度为 10 道mm,每一磁道上分为 16 个扇区,每个扇区记录 1KB(字节),磁盘旋转速度为 10000 转分。则该硬磁盘的非格式化容量约为(1) MB;格式化容量约为(2) MB;该硬磁盘的数据传输速率约为(3) MBS。供选择的答案(1):A、37 B、42 C、47 D、56(

18、2):A、25 B、29 C、33 D、39(3):A、1.8 B、2.2 C、2.6 D、3.1试题分析:此题考的是非格式化容量和格式化容量的计算。在本题中,我们首先要明确几个关键点:题目给出的位密度:250bit/mm 是对于内直径的密度;非格式化状态下,磁道是存在的,而没有扇区。(1)、非格式化容量:软件设计师教程P22 有公式,但初看此公式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我们仔细理解不难理解非格式化容量计算公式的实质,可表达如下:非格式化容量=记录面数*每面的容量=记录面数*(每面的磁道数*每个磁道的字节数)此公式可进一步演化为其它很多形式,如:非格式化容量= 记录面数*(内直径的周长*位密度)*内

19、外半径之间的磁道数在本题中:非格式化容量=5*(*20*10*250/8*)*(30-20)/2*10*10=49062500B=46.79MB47MB(注:题中的内径,外径均是指直径)(2)、格式化容量:同样软件设计师教程P22 有公式,但初看此公式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我们仔细理解不难理解格式化容量计算公式的实质,可表达如下:格式化容量=记录面数*每面的容量=记录面数*(每面的磁道数*每个磁道的字节数)=记录面数*(每面的磁道数*每个磁道的扇区数*每个扇区的字节数)在本题中,格式化容量=5*(30-20)/2*10*10*16*1024=40960000B=39.0625M39M(3)、数据传

20、输率:公式:数据传输率=一个磁道上的字节数/旋转一周的时间在本题中,数据传输率=(1024*16)/(60/10000)=2730666.667B2.6MB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做这类题就简单了,格式化容量和非格式化容量的计算公式就好理解了,理解后就好记了。所以本题(1)应选 C,(2)应选 D,(3)应选(C)。12、以下不属于系统软件的是。供选择的答案A、操作系统 B、编辑程序 C、程序库 D、各种语言处理程序。试题分析:参软件设计师教程P5。这道题看似简单,稍不注意就出错了。希望大家把教程 P5 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各自的例子记清楚。此题选 C。13、设计算机系统由 CPU、存储器、I/O

21、 3 部分组成,其可靠性分别为 0.9、0.8 和 0.85,则此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是(1) ;设有另一计算机系统也由 CPU、存储器、I/O 3 部分组成,每部分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分别为 10 小时、5 小时、5 小时,此计算机的失效率是(2) 。供选择的答案(1):A、0.612 B、0.85 C、0.8 D、0.997(2):A、0.000139 B、0.000233 C、0.000438 D、0.000348试题分析:两次故障之间系统能正常工作的时间的平均值称为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MTBF=1/;( 指失效率)串联系统的可靠性 R=R1R2RN; (R1,R2,RN 是各个子系统

22、的可靠性。)串联系统的失效率 =1+2+N;(1,2,N 是各个子系统的失效率。)并联系统的可靠性 R=1-(1-R1)(1-R2)(1-RN)假如所有的子系统的失效率均为 ,则系统的失效率 u 为:(1)本题中串联系统的可靠性 R=0.9*0.8*0.85=0.612,选 A。(2)本题中串联系统的失效率 =1+2+3,1=1/(10*60*60),2=1/(5*60*60), 3=1/(5*60*60),=1/(10*60*60)+1/(5*60*60)+1/(5*60*60)0.000139,选 A。14、设一个系统由 3 个相同子系统构成,可靠性为 0.9,平均无故障时间为 1000

23、小时,则此系统的可靠性为(1) ,平均无故障时间为(2) 。供选择的答案(1):A、0.999 B、0.9 C、0.729 D、0.933(2):A、333.3 B、1833.3 C、3000 D、900试题分析:(1)并联系统的可靠性 R=1-(1-R1)(1-R2)(1-RN),在本题中,R=1-(1-0.9)3=1-0.001=0.999;选 A。(2)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 MTBF 为:MTBF=1/u,在本题中 MTBF=(1/)*(1+1/2+1/3)=1000*11/6=1833.3(小时),选 B。15、某系统总线的一个总线周期包括 3 个时钟周期,每个总线周期中可以传送 32

24、位数据。若总线的时钟频率为 33MHz,则总线带宽为。供选择的答案A、132MB/s B、33MB/s C、44MB/s D、396MB/s试题分析:本题考的是计算总线的带宽,具体的公式为:总线的带宽=总线传输的字节数/相应的时间=(32/8)/3*(1/33M)=44MB/s。所以选 C。补充:单位 B 和 b 的区别和联系。1Byte=8bit。Byte 为字节,bit 为位。16、执行指令时,以寄存器的内容作为操作数的地址,这种寻址方式称为寻址。供选择的答案A、寄存器 B、相对 C、基址变址 D、寄存器间接试题分析:选 D。17、假设用 12 位二进制表示数据。它能表示的最大无符号整数为

25、(1) ;若采用原码,它能表示的最小负整数为(2) 。供选择的答案(1):A、2047 B、2048 C、4095 D、4096(2):A、-2047 B、-2048 C、-4095 D、-4096试题分析:(1)12 位二进制表示无符号整数,最大的是:(111111111111)2=212-1=4095。选 C。(2)12 位二进制数,采用原码,它表示的最小的负整数为:(111111111111)2=-(211-1)=-(2048-1)=-2047。选 A。18、执行算术右移指令的操作过程是。供选择的答案A、操作数的符号位填 0,各位顺次右移 1 位,最低位移至进位标志位中B、操作数的符号位

26、填 1,各位顺次右移 1 位,最低位移至进位标志位中C、操作数的符号位不变,各位顺次右移 1 位,最低位移至进位标志位中D、进位标志移至符号位,各位顺次右移 1 位,最低位移至进位标志位中试题分析:我们要分清算术(左/右)移位指令和逻辑(左/右)移位指令的执行过程。本题选 C。19、某逻辑电路有两个输入端分别为 X 和 Y,其输出端为 Z。当且仅当两个输入端 X 和 Y 同时为 0 时,输出 Z 才为 0,则该电路输出 Z 的逻辑表达式为(1) 。供选择的答案A、XY B、X Y C、XY D、X+Y试题分析:选 D。20、CPU 中,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寄存器是(1) 。表征指令执行结果

27、的寄存器是(2) 。供选择的答案(1):A、程序计数器 B、标志寄存器(PSW)C、堆栈指示器 D、指令寄存器(2):A、程序计数器 B、标志寄存器(PSW)C、堆栈指示器 D、指令寄存器试题分析:(1) 选 D。(2)选 B。【习题参考答案】1、略。2、(1)D (2)C。3、(1)B (2)C。4、(1)C (2)C。(可参软件设计师考试辅导P7。)5、B。6、(1)C (2)A (3)B (4)D。7、B。8、(1)C (2)D (3)C (4)A (5)B。9、C。10、(1)C (2)C。11、(1)C (2)D (3)C。12、C。13、(1)A (2)A。14、(1)A (2)B。15、C。16、D。17、(1)C (2)A。18、C。19、D。20、(1)D (2)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科技 > 计算机原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