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工作危害分析JHA--范例.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127781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67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危害分析JHA--范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工作危害分析JHA--范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工作危害分析JHA--范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工作危害分析JHA--范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工作危害分析JHA--范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01 作业活动:修理泵 分析人员: 日期:2011.11.15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风险度(R) 建议改进措施1 切断物料来源, 阀门未关严 物料不能排完 关好相关阀门 1 2 22 打开排放阀 无 1 1 13 开导淋,检查泵体是否排空 压力高,喷出溶液 腐蚀伤人 佩戴防护用具,看压力表 1 2 2未断电或断电错误 人员伤亡 断电后再现场确认 2 3 64 断电,开作业许可证不开作业许可证 违反规定 按规定办检修作业证 1 5 55 拆修泵 喷出溶液 人窒息、死亡着火、闪爆采样分析氧含量19.523.5%采样分析爆炸

2、气0.5% 污染原料 分析氧含量0.5 1 2 2单位: 聚丙烯车间 审 核 人 : 审 核 日 期 :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04 作业活动:修理换热器 分析人员: 日期:2010.03.19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风险度(R)建议改进措施开阀时用力过猛 碰伤或摔伤 用力均匀 1 3 31 切换换热器流程倒错 影响生产 由班长或主操操作 2 2 42 换热器泄压 泄压不彻底 无法置换 检查压力降至零 1 2 23 用氮气置换 丙烯含量2 着火或闪爆 分析丙烯含量1.5 1 4 4加盲目板时用力过猛 碰伤 用力均匀 2 2 44 加盲板撬法兰时滑

3、脱 挤伤手 使用专用工具 2 2 45 办理作业票 未办理作业票或票证不规范 违反规定 按规定办理作业票 2 2 4打压时站在正面 堵头飞出伤人 人站在侧面 2 3 66 修理换热器锤头脱落 伤人 使用前检查 1 4 47 拆盲板 用力过猛或滑脱 伤人 用力均匀 2 2 48 置换、投用 不置换或置换不合格 造成生产波动 分析氧含量0.5 2 3 6单位: 聚丙烯车间 审 核 人 : 审 核 日 期 :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 Z003 作业活动:丙烯管线动火准备 分析人员: 日期:2010.03.22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风险度(R)建议改进措施

4、1 切断物料来源 关闭阀门不严 压力泄不尽 检查确认 2 2 42 管线泄压 直接排到空气中 静电起火 排气柜或排火炬 2 3 63 管线置换 丙烯含量2 着火 采样分析爆炸气0.2 2 3 6解时用力过猛 滑脱伤人 用力均匀 2 3 6撬法兰时滑脱 挤手 均匀用力 2 2 44 加盲板垫片位置不合适或垫片没放好 泄漏着火 垫片加在物料一侧 3 2 65 办作业许可证 不办理火票 违章 按规定办理火票 1 2 2单位: 聚丙烯车间 审 核 人 : 审 核 日 期 :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22 作业活动:分装催化剂 分析人员: 日期:2010.03.25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主

5、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风险度(R)建议改进措施1 室内通风 排风扇不工作 影响健康 进分装室立即开排风扇 2 2 42 用氮气置换分装箱 分装箱内氧含量0.5% 催化剂失活 采样分析分装箱内氧含量0.1% 1 2 2空瓶未用氮气置换 催化剂失活 用氮气置换空瓶 1 2 23 催化剂与空瓶放入分装箱内 分瓶时用力过大 催化剂损失 用力合适 1 2 2称量不准确 造成反应不平稳 称量误差控制在0.5g 2 3 64 分装催化剂瓶塞未塞紧 催化剂失活 用合适的瓶塞并塞紧 1 2 2单位: 聚丙烯车间 审 核 人 : 审 核 日 期 :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05 作业活动:

6、压活化剂 分析人员: 日期:2010.03.26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风险度(R)建议改进措施1 劳保着装 着装不规范 违反制度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2 2 42 贮罐泄压 放空线堵塞 无法泄压 发现泄压不畅及时处理 2 2 4氮气不纯 活化剂自燃堵塞管线 每天监测氮气纯度 3 2 63 运输罐加压氮气压力不足 无法压送活化剂 联系调度提压 1 2 2密封点不严 活化剂泄漏自燃 发现泄漏及时处理 2 2 64 压活化剂 贮罐放空阀未关无人看贮罐液位 活化剂溢出着火压活化剂时关闭贮罐放空阀 1 3 3单位: 聚丙烯车间 审 核 人 : 审 核 日 期 : 工作危害

7、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06 作业活动:聚合釜投料 分析人员: 日期:2010.03.31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风险度 ( R) 建议改正/控 制措施减速机油位不够或集中供油不畅 设备损坏 2 3 6轴封注油量不足或冷却水未开 轴封泄漏 2 3 6安全阀未投用 超压 1 4 4喷料阀、火炬阀、气柜阀、放空阀未关 丙烯跑损 2 2 41 投料前的检查氮气阀未关 丙烯串入氮气中投料前按操作规程进行检查2 2 4氢气质量差 不反应 首次使用氢气前对氢气纯度进行确认 3 2 6加入量不准 MI不在规定范围内 严格按规定操作。 2 2 42 加氢气氢气加完后未关

8、阀 升温后丙烯进入氢气系统 按操作规程操作 3 2 6搅拌未开 造成局部超温结块 按操作规程操作 2 3 63 投底料阀门盘根不严 丙烯泄漏 按时巡检 2 2 44 加第三组分 加入量过小或不加 产品等规度不合格 按工艺卡片执行 2 2 45 加活化剂 压活化剂速度过快 反应激烈 观察液位计,控制速度 2 2 4加入量过多 反应激烈 按内操指令操作 2 2 46 加催化剂加入量过少 反应偏弱或不反应 按内操指令操作 2 2 47 投料结束 投料阀未关 丙烯跑损 按操作规程操作 2 2 4单位: 聚丙烯车间 审 核 人 : 审 核 日 期 :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07 作业活动

9、:切换备用泵 分析人员: 日期:2010.04.02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风险度(R)建议改进措施不按劳保着装 违章 按要求着防静电服 2 2 4油质、油位达不到标准 泵损坏 可到规定标准 2 3 6地面不清洁 摔伤 清理地面 1 2 2备用泵未盘车 机器损坏 按规定盘车 2 3 61 切换泵的准备接地不良 着火爆炸 定期电工接地 1 5 5不按顺序开关阀门 设备损坏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1 3 32 关闭在用泵进出口阀门 用力过猛 扭伤 均匀用力 1 2 23 关闭在用泵电源 用力过猛 手指扭伤 均匀用力 1 2 2不使用专用工具 擦伤 使用防爆工具 1 2

10、 24 打开备用泵进口阀门 用力过猛 扭伤 均匀用力 1 2 2按扭损坏 人身伤害 更换新的按钮 2 2 45 启动电源用力过猛 手指扭伤 均匀用力 1 2 2不使用专用工具 擦伤 使用防爆工具 2 2 46 打开泵出口阀门 用力过猛 扭伤 均匀用力 1 3 3单位: 聚丙烯车间 审 核 人 : 审 核 日 期 :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08 作业活动:开丙烷机 分析人员 日期:2010.04.08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风险度(R)建议改进措施油位达不到规定位置 机器损坏 指定操作工加油 2 3 6润滑油型号不对 机器损坏 指定操作工换油 1

11、3 3不按标准盘车 机器损坏 指定操作工盘车 2 2 4电机无接地线 爆炸、着火 定期检查 1 5 5开机前没有排凝 机器损坏 按操作规程操作 2 3 61 开机前检查未按规定着装 违章 按要求着着装、戴安全帽 2 2 4未使用防爆工具 闪爆 准备防爆工具 1 4 4没开进出口水阀 机器损坏 按操作规程操作 1 3 3用力过猛 扭伤 均匀用力 1 2 2安全阀未投用 机器损坏 按操作规程操作 2 3 6阀门管线管件泄漏 着火爆炸 检修泄漏位置 1 4 4梯子平台不牢固 摔伤 加固 1 2 22 打通系统流程不按顺序开一、二级进出口阀门 机器损坏 按操作规程操作 2 3 6电机轴承超温 机器损坏

12、 按时测温 1 3 3电机振动 机器损坏 联系电工检查 1 3 3电机声音异常 机器损坏 及时维修 2 3 64启动电机、运行压力表失灵 机器损坏 更换压力表 2 3 6单位: 聚丙烯车间 审 核 人 : 审 核 日 期 :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09 作业活动: 停丙烷机 分析人员: 日期:2010.04.09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风险度(R)建议改进措施未使用防爆工具 静电引起闪爆 使用防爆工具 1 4 41 停机前准备未按规定着装 违章 按规定着装 2 2 4阀门、管线、管件泄漏 泄漏着火 停工处理 2 3 62 缓慢打开连通阀,关闭二级

13、出口阀 不按规定开关阀门 损坏机器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1 3 33 切断电源,关放口阀 未泄压停机 损坏机器 按操作规程要求操作 1 3 3单位: 聚丙烯车间 审 核 人 : 审 核 日 期 :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10 作业活动:脱水 分析人员: 日期:2010.04.09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风险度(R) 建议改进措施不按规定着装 违章 按要求着装 2 2 41 脱水前的准备 工作阀门扳手不防爆 着火爆炸 使用防爆工具 1 5 5脱水阀泄漏 着火 更换阀门 2 3 6阀门开度太大 丙烯跑损 按操作规程操作 2 2 42 脱水脱水时人

14、离开现场丙烯大量跑损、着火爆炸 按操作规程操作 1 5 53 关阀 阀门未关严 泄漏着火 排凝时操作工盯在现场 1 3 3单位: 聚丙烯车间 审 核 人 : 审 核 日 期 :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11 作业活动:切碱渣 分析人员: 日期:2010.04.12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风险度(R)建议改进措施不按规定着装 违章 按要求着装 2 2 41 准备工作不使用防爆工具 静电引起着火 使用防爆工具 1 4 4阀门泄漏 灼伤 更换阀门 2 3 6与阀门相连的管线法兰泄漏 灼伤 视情况堵漏 2 3 62 打通系统流程梯子平台不牢固 摔伤 定期检

15、查维修 1 4 4不按指定的地点排放伤人、污染环境 排到碱渣罐 2 3 6没人盯在现场 泄漏着火 按操作规程操作 1 4 4阀门开度太大 丙烯跑损 按操作规程操作 2 2 43 切碱渣脱水时人离开现场丙烯大量跑损、着火爆炸 按操作规程操作 1 5 5单位: 聚丙烯车间 审 核 人 : 审 核 日 期 :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12 作业活动:清理沉降罐 分析人员: 日期:2010.04.12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风险度(R)建议改进措施不按劳保着装 违章 按规定着装 2 2 41 准备工作不使用专用工具 静电着火 使用防爆工具 2 2 4旋分器

16、阀门内漏 压力泄不净 及时更换阀门 2 3 62 泄压气柜线堵 无法泄压 通过回收线泄压 2 2 43 置换 氮气线堵 闪爆 用蒸汽置换 2 2 44 放料 用力过猛或操作不当 扭伤或碰伤 均匀用力 2 2 45 投用 氧含量高 污染原料 置换氧含量0.5% 2 2 4单位: 聚丙烯车间 审 核 人 : 审 核 日 期 :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13 作业活动:闪蒸操作 分析人员: 日期:2010.04.12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风险度 ( R) 建议改进措施氧含量高 闪爆 采样分析氧含量小于 0.5% 2 4 8闪蒸釜压力高 安全阀起跳,丙

17、烯跑损 按操作规程操作 2 2 4误开其它釜喷料阀 闪蒸釜超压 由聚合、闪蒸各控制一阀,分别确认 2 4 8放气柜时没静置 聚丙烯从气柜线带走 按操作规程操作 2 2 41 喷料没及时关喷料阀 丙烯跑损 按操作规程操作 2 2 4抽真空时压力没撤尽 真空泵出口带水 按操作规程操作 2 2 2轴封不严 空气进入釜内造成闪爆 按时巡检,及时维修 2 4 8氮气压力低 置换合格慢影响生产 联系调度提高氮气压力 2 2 4喷料球阀、气柜阀内漏 置换合格慢影响生产 联系仪表处理 2 2 42 置换丙烯含量未开搅拌 置换合格慢影响生产 按操作规程操作 2 2 4丙烯含量高 闪爆 采样分析闪蒸釜内丙烯含量小

18、于 1.5% 2 4 8料仓有料 混料 压料前检查 2 2 4N2压力不足 无法充压压料 现场放料或联系调查提高氮气压力 2 2 4氮气压力太高 压料速度快,现场粉尘多 启动压料程序操作 2 2 4闪蒸釜下面放料阀未关闭 聚丙烯直接压到地下 压料前检查 2 2 43 压料误开其它釜压料阀 丙烯直接进料仓 按操作规程操作 2 4 8单位: 聚丙烯车间 审 核 人 : 审 核 日 期 :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14 作业活动:收料 分析人员: 日期:2010.04.13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风险度(风险度(R) )建议改进措施原料成绩不合格 污染原

19、料系统、投料不反应 按工艺卡片控制 2 4 8流经的相关的设备(精制塔、脱水罐等)压力高、原料罐压力、液位高收料速度慢 检查流程 2 2 4未进行液位或流量计的检尺、 计量纠纷 按规定检尺 2 2 41 收料前准备工作流程不通 无法收料或精制塔超压。 收料前检查 2 2 42 通知油品开泵开始收料 泵不上量 无法收料或收料速度慢 通知油品调整操作 2 2 43 停止收料 收料已满而没通知停泵 设备超压、安全阀跳 按操作规程操作 2 3 6单位: 聚丙烯车间 审 核 人 : 审 核 日 期 :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15 作业活动:返料 分析人员: 日期:2010.04.13 序

20、号 工作步骤 危害或潜在事件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风险度(R)建议改进措施返料目的罐压力、液位高 无法返料或返料速度慢 检查处理 2 2 41 返料前准备未进行液位检尺、 计量纠纷 双方确认 2 2 42 返料 流程未打通 无法返料 检查处理 2 2 43 停止返料 管线受热 管线破裂、丙烯泄漏、着火爆炸、财产损失 返料完后管线泄压 2 2 4单位: 聚丙烯车间 审 核 人 : 审 核 日 期 :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16 作业活动:精制塔的填装 分析人员: 日期:2010.04.14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或潜在事件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风险度( R

21、)建议改进措施未加盲板 泄漏导致人身伤亡 断开所有管线 1 5 5塔内氧含量19.5% 人进入后窒息死亡 采样分析氧含量 19.5%23.5% 1 5 51 准备工作塔内可燃气2 闪爆、伤人 分析可燃气0.2% 1 5 52 塔内清理、 上下梯子时未抓牢 摔伤 上下时抓好扶手 1 4 4摆放时未戴手套或操作不当 挤手 劳保着装 2 2 43 放塔下网子、蓖 子蓖子、网子放不平 填料跑损、堵塞管线、严坏阀门 摆放平整 3 2 64 填料的吊装 吊装篮、吊装绳不牢固 财产损失、人身伤害 吊装前进行检查 2 4 8填料粉尘 人身伤害 戴口罩 2 3 65 填装填料平台上散落填料 滑倒、摔伤 及时清理

22、散落填料 2 2 46 放塔上网子、蓖 子 摆放时未戴手套或操作不当 挤手 劳保着装 2 2 4使用工具不当 砸伤或挤伤 使用合适的工具 2 3 67 封人孔密封垫片紧偏 外漏 均匀用力 2 3 6单位: 聚丙烯车间 审 核 人 : 审 核 日 期 :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17 作业活动:精制塔再生 分析人员: 日期:2010.04.14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风险度 (R) 建议改进措施风量或空分氮气不足 炉子超温 联系空分补液氮 2 2 4电炉子本身及其控制部分故障 无法加热 及时维修 2 2 41 再生的准备精制塔测温、测压、流量计不指

23、示 塔超温烧毁填料或设备 及时维修 2 3 62 泄压置换 泄压速度太慢 填料破裂效果降低 缓慢泄压 2 2 4置换未合格点炉子 塔内闪爆财产损失 按操作规程操作 1 5 5炉膛温度过高、烧坏炉管 财产损失 按操作规程操作 2 4 83 点炉子通 N2气升温电炉子电极氮气保护未开 电极烧坏 按操作规程操作 2 3 6空气压力变化大,升温变化大 精制塔超温 观注温度变化,随时调整 2 2 4精制塔超温、烧填料 及时联系维修 2 3 6测温、测压信号突然停止传输 精制塔温度掉下来,延长再生的时间 及时联系维修 2 2 4恒温时间不够 再生质量差、精制效果差 按操作规程操作 2 3 64通空气升温保

24、持升温、恒温的曲线恒温温度不够 再生质量差、精制效果差 按操作规程操作 2 3 65 停炉子通 N2气降温 电极保护氮气关的太早 电极损坏 通氮气降至常温 2 3 66 塔氮气保压备用 阀门内漏保不住压力 填料失活 及时更换 2 2 4单位: 聚丙烯车间 审 核 人 : 审 核 日 期 :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18 作业活动:巡检 分析人员: 日期:2010.04.14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或潜在事件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风险度( R)建议改进措施无检查表 检查不具体或者不清楚检查内容 集体讨论制定检查表 2 2 41 制定检查表检查表不细不全 检查时可能漏项 集

25、体讨论制定检查表 2 2 4不穿劳保服劳保鞋 检查时造成烫伤、静电火灾等。 按规定劳保着装 2 3 62 巡检准备工作不按规定戴好安全帽 头部碰伤 按规定戴好安全帽 2 2 4不严格按检查表内容检查 巡检不到位 按检查表内容巡检并及时填写 2 3 63 巡检安全意识差,对检查现场、设备危险危害认识不足造成烫伤、中毒、坠落、物体打击等伤害经常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2 4 84 巡检总结 巡检发现的内容不及时整改 造成事故 检查出的问题及时记录并整改 2 3 6单位: 聚丙烯车间 审 核 人 : 审 核 日 期 :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19 作业活动:聚合过程控制 分析人员

26、: 日期:2010.04.14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或潜在事件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风险度( R)建议改进措施升温过快 暴聚或结块 按工艺卡片操作与操作规程操作 2 3 61 升温操作水温低、热水罐抽空或流程不通 无法升温 检查处理 2 2 4大小阀或内冷阀故障打不开 大量丙烯回收,产率低 及时维修 2 2 4超温 聚丙烯结块 按操作规程操作 2 3 6超压 安全阀跳,造成丙烯跑损 操作规程操作 2 3 62 恒温操作停电或负荷大电机停 聚丙烯结块或熔釜 操作规程操作 2 3 6反应不彻底或者回收速度过快 液相进入闪蒸釜 操作规程操作 2 2 43 回收反应完后未及时回收 局部超

27、温结块 操作规程操作 2 3 6喷料时未关回收阀 液相丙烯进入闪蒸釜 操作规程操作 2 2 4喷料时关喷料阀慢 闪蒸釜超压 操作规程操作 2 2 4喷料时闪蒸釜放料阀与压料阀开 料仓闪爆 操作规程操作 2 3 64 喷料喷料时误开其它釜喷料阀 闪蒸釜超压爆炸闪蒸釜压料时可造成料仓闪爆 操作规程操作 2 4 8 增加喷料保护措施单位: 聚丙烯车间 审 核 人 : 审 核 日 期 :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20 作业活动:铲车铲料 分析人员: 日期:2010.04.13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或潜在事件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风险度( R)建议改进措施刹车失灵方向盘不灵活照

28、明不亮1 检查液压系统不正常叉车不能工作 及时维修生产上用手拉车工作 2 2 42 防火帽检查 厂内未带防火帽 着火、爆炸 使用前检查带好 1 5 53 起步 速度过快 撞击人或物 执行铲车司机安全管理规定 2 4 8铲角与地磨擦 火灾 抬高铲脚 1 5 54 铲料铲件升起过高 翻车 控制高度 2 2 4铲车不熄火 着火 停用时熄火 1 4 45 工作完毕铲脚不放到地面 落下伤人 停用时铲脚放到地面 2 3 6单位: 聚丙烯车间 审 核 人 : 审 核 日 期 :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21 作业活动:加油 分析人员: 日期:2010.04.16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或潜在事件

29、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风险度( R)建议改进措施不戴安全帽 碰伤 严格劳保着装制度 2 2 41 劳保着装不穿工作服、工作鞋 静电起火 严格劳保着装制度 1 2 2准备的油质不对 损坏设备 使用规定的牌号 2 2 42 准备润滑油润滑油中有机械杂质 损坏设备 进行三级过滤 2 2 4加油过多 浪费 设油位上下限 2 2 43 加油加油没到要求高度 损坏设备 加到上下限之间 2 2 4单位: 聚丙烯车间 审 核 人 : 审 核 日 期 :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23 作业活动:聚丙烯包装 分析人员: 日期:2010.04.16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或潜在事件 主要后果

30、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风险度(R)建议改进措施不穿工作服 静电着火 统一配备工作服,每天检查 2 3 6不戴安全帽 头部碰伤 统一配备安全帽,每天检查 2 3 61 劳保着装不戴防尘口罩 职业病 备防尘口罩,定期及随时更换 1 4 4聚丙烯中丙烯含量高 着火、爆炸 控制闪蒸釜压料前丙烯含量小 于 1.5% 1 5 5粉尘含量高 着火、爆炸 2010年大修治理粉尘 2 5 10静电接地脱落 着火、爆炸 每天检查,每年检测电阻值 1 5 5计量不准确 经济损失 每天抽样检查自动称量的准确 性。 2 2 42 接料接料时手放在接料口与板之间 挤伤手 接料时手放在两侧 1 3 33 缝袋子 折边不好

31、 物料撒落、经济损 失 加强培训 2 2 44 搬运 搬运时用力过猛 扭伤 装卸时用力均匀 2 3 6单位: 聚丙烯车间 审 核 人 : 审 核 日 期 : 工 作 危 害 分 析 (JHA)记 录 表编号:Z024 作业活动:电 离 器 蒸 罐 分 析 人 员 : 分 析 日 期 : 2009 年 3 月 24 日序号 工 作 步 骤 危 害 主 要 后 果 现 有 控 制 措 施 L S风 险 度( R)建 议 改 正 /控 制 措 施a.未 佩 戴 防 护 眼 镜 眼 睛 烧 伤 佩 戴 防 护 眼 镜 1 3 3b.未 带 手 套 手 烧 伤 佩 戴 防 护 手 套 3 2 6按 规

32、定 着 装 、 佩 戴 防 护 眼 镜 2 3 6c.法 兰 、 盘 根 泄 漏 人 员 烧 伤作 业 前 检 查 2 3 6d.照 明 不 充 足 人 员 受 伤 准 备 防 爆 手 电 2 3 6e.未停止送电 着火、触电、爆炸 停电、挂禁动牌,班长、车间两级检查 1 5 51 准 备 工 作f.不切罐内碱渣 污染环境 退油前切渣 1 2 2a.无润滑油、 泵抱轴 作业前检查 1 2 2b.盘不动车 泵抱轴 作业前检查 2 2 4c.地角螺栓松动 泵振动烧毁电机 作业前检查 2 3 6d.倒淋开 跑油或着火 作业前检查 2 2 4e.阀门掉砣 损坏电机、机泵 作业前检查 2 3 62 检

33、查 机 泵f.防护罩不牢固 人员受伤 作业前检查 2 3 6a.先打开出口阀 超电流、烧毁电机 先关闭泵出口阀 2 3 63 启动泵 b.入 口 流 程 不 通 泵 抽 空 、 损 坏 机 泵检查流程 2 2 44 退 油 a.放 空 阀 打 不 开 抽 坏 设 备 定期检查,加润滑油 2 2 4b.流 速 过 快 产生静电,着火、爆炸 控 制 流 速 不 大 于 20 吨 /小 时 1 5 5c.液 位 计 显 示 不 清 泵 抽 空 、 损 坏 机 泵 作业前检查,及时更换液位计 2 2 4d.旋梯滑 人员摔伤 一手扶梯一手拿工具 1 3 3a.出口阀关不严 介质倒流损坏机泵 关闭流程其他

34、相关阀门,及时更换阀门 2 2 45 停泵b.入 口 阀 关 不 严 蒸 罐 时 损 坏 机 泵 更 换 入 口 阀 2 2 4a.凝 结 水 切 不 净 水 击 损 坏 设 备 切 净 凝 结 水 2 2 4b.其 他 电 离 器 退 油线 阀 不 严蒸 汽 串 入 其 他 电 离器 作业前检查 2 3 6c.蒸 汽 阀 开 度 太 大 设 备 超 温 定 时 检 查 设 备 温 度 , 控 制 阀 门开 度 2 2 46 蒸 罐d.不 及 时 切 凝 结 水 水 击 损 坏 设 备 定 时 切 净 凝 结 水 2 2 47 停 蒸 汽 未 及 时 加 盲 板 油 气 串 入 , 着 火 及

35、 时 加 盲 板 , 确 认 1 4 4a.进 油 速 度 过 快 产 生 静 电 着 火 控 制 进 油 速 度 小 于 4 米 /秒 2 3 68 进 油 b.放 空 阀 关 不 严 跑 油 更 换 阀 门2 2 49 送 电油 未 满 、 电 离 气 内有 空 气 着 火送 电 前 检 查 液 位 确 认 空 气 已 排空 、 班 长 复 检 1 3 3单 位 : 聚 丙 烯 车 间 审 核 人 : 审 核 日 期 : 工 作 危 害 分 析 (JHA)记 录 表编号:Z025 作业活动: 氧 化 塔 再 生 分 析 人 员 : 分 析 日 期 : 2010 年 3 月 24 日序号 工

36、 作 步 骤 危 害 主 要 后 果 现 有 安 全 控 制 措 施 L S风 险 度( R)建 议 改 正 /控 制 措 施a.未 佩 戴 防 护 眼 镜 眼 睛 烧 伤 佩 戴 防 护 眼 镜 1 3 3b.未 带 手 套 手 烧 伤 佩 戴 防 护 手 套 3 2 6a.按 规 定 着 装 、 佩 戴 眼 镜 2 3 6c.法 兰 、 盘 根 泄 漏 人 员 烧 伤b.作 业 前 检 查 2 3 6d.照 明 不 充 足 人 员 受 伤 准 备 防 爆 手 电 2 3 61 准 备 工 作e.不切塔内碱渣 污染环境 退油前切渣 2 2 4a.无润滑油、 泵抱轴 作业前检查,定期加润滑油

37、1 2 2b.盘车不动 泵抱轴 每天盘车检查,及时检修 1 2 2c.地角螺栓松动 泵振动烧毁电机 作业前检查 1 2 2d.倒淋开 跑油或着火 作业前检查 1 3 3e.阀门掉砣 损坏电机、机泵 作业前检查 1 2 22 检 查 机 泵f.防护罩不牢固 人员受伤 作业前检查 2 3 6a.先打开出口阀 超电流、烧毁电机 先关闭泵出口阀 1 2 23 启动泵 b.入 口 流 程 不 通 泵 抽 空 、 损 坏 机 泵检查流程 1 2 2a.泵 自 停 汽 油 串 回 , 汽 油 冒 罐 泵 出 口 加 单 向 阀 、 现 场 监 护 2 2 4b.放 空 阀 打 不 开 抽 坏 设 备 定期检

38、查,加润滑油,停泵 2 2 44 退 油c.流 速 过 快 产生静电,着火 控 制 流 速 不 大 于 20 吨 /时 1 3 3d.液 位 计 显 示 不 清 泵 抽 空 、 损 坏 机 泵 作业前检查,及时更换液位计 2 2 4e.直梯滑 人员摔伤 加防护栏 1 3 3a 出口阀关不严 介质倒流损坏机泵 关闭流程其他相关阀门 2 1 25 停泵 b 入 口 阀 关 不 严 蒸 罐 时 损 坏 机 泵 更 换 入 口 阀2 2 46 开 泵 进 水 泵 自 停 汽 油 污 染 水 系 统 泵 出 口 加 单 向 阀 、 现 场 监 护 2 2 47 水 煮 蒸 汽 量 过 大 水 击 损 坏

39、 设 备 现 场 监 护 2 2 48 放 水 底 放 空 阀 开 度 过 打 污 水 外 溢 控 制 排 水 量 2 2 4a 凝 结 水 切 不 净 水 击 损 坏 设 备 切 净 凝 结 水 2 2 4b 蒸 汽 阀 开 度 太 大 设 备 超 温 定 时 检 查 设 备 温 度 2 2 49 蒸塔c 不 及 时 切 凝 结 水 水 击 损 坏 设 备 定 时 切 净 凝 结 水 2 2 410 停 蒸 汽 未 及 时 加 盲 板 油 气 串 入 , 着 火 及 时 加 盲 板 1 4 4进 油 速 度 过 快 产 生 静 电 着 火 控 制 进 油 速 度 小 于 4 米 /秒 1 4

40、 411 进 油放 空 阀 关 不 严 跑 油 更 换 阀 门 2 2 4单 位 : 聚 丙 烯 车 间 审 核 人 : 审 核 日 期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26 作业活动:M TBE 装 卸 催 化 剂 分 析 人 员 : 分 析 日 期 : 2010 年 3 月 30 日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风险度(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作业环境狭小 人员磕伤、碰伤 作业时劳保着装,小心作业 2 2 41打开装料孔、卸料孔 用力过猛 1、胳膊或腰部扭伤 2、手磕伤、碰伤1、缓慢用力2、作业时劳保着装 2 2 4催化剂大量喷出,飞入眼睛、口中1、眼睛

41、受伤 2、嗓子受伤1、佩戴防护眼镜 2、配带口罩 2 3 62 卸废催化剂物料置换不彻底 吸入有害物质,人员轻微中毒 1、佩戴防护眼镜2、配带口罩 2 2 4作业环境狭小 人员磕伤、碰伤 作业时劳保着装,小心作业 2 2 43 封卸料孔用力过猛 1、胳膊或腰部扭伤 2、手磕伤、碰伤 1、用力适度2、作业时劳保着装 2 2 4提袋时用力过猛 手臂扭伤 戴好劳保手套 2 2 44 装催化剂装剂口窄小 磕伤手 作业时用力适度 2 2 4作业环境狭小 人员磕伤、碰伤 作业时劳保着装,小心作业 2 2 45 封装料孔用力过猛 1、胳膊或腰部扭伤 2、手磕伤、碰伤 1、缓慢用力2、作业时劳保着装 2 2

42、4单 位 : 聚 丙 烯 车 间 审 核 人 : 审 核 日 期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编号:Z027 作业活动: 清 理 过 滤 器 分 析 人 员 : 分 析 日 期 : 2010 年 3 月 30 日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风险度(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不按要求着装 磕伤等伤害 按要求着装 1 3 31 清理前准备工具准备不好 影响进度 提前准备齐全 1 2 2工具不合适 清理时间延长 提前准备相应工具 2 2 4清理照明不足 容易出现事故 照明齐全 2 2 4操作不熟练 时间延长 经过考核才可以上岗 2 2 42 清理扫线不好 不好清理 控制

43、扫线效果 1 2 2检修工具遗忘 砸伤人 及时收回工具 1 3 33 工作结束 清理出的油污未及时清理 污染环境 及时清理 2 2 4单 位 : 聚 丙 烯 车 间 审 核 人 : 审 核 日 期 :工 作 危 害 分 析 (JHA)记 录 表 编号:Z028 作业活动:系 统 管 线 吹 扫 分 析 人 员 : 分 析 日 期 : 2010 年 3 月 30 日序号工 作 步 骤 危 害 主 要 后 果 现 有 控 制 措 施 L S风 险 度( R)建 议 改 正 /控 制 措 施流程没打通 误工 检查流程是否正确 2 2 4蒸汽盲板未拆 误工 打通蒸气流程 1 2 21 吹扫前的检查蒸汽

44、没有脱水 水击,损坏设备 蒸汽脱水 2 2 4开关阀门用力过猛 闪腰 均匀用力 2 2 4蒸汽管线没保温 烫伤 管线加保温 2 2 4蒸汽突然泄漏 烫伤 加强检查 2 2 4作业空间狭小 身体碰伤 改善作业环境 2 2 4吹扫不彻底、留死角、有线漏扫毒气伤人、着火、人身受伤 管线逐条吹扫不留死角 1 4 4引蒸汽太快 产生应力损坏设备 引蒸汽要缓慢 2 2 4流程改错 毒气伤人、着火、人身受伤 加强岗前培训 2 3 6各仪表取压点手阀未关 损坏仪表 及时关闭手阀 2 2 4打水锤 损坏管线 蒸汽切水 2 2 4盲板位置有误 损坏设备 建立扫线表,盲板要落实 2 2 42 管线的吹扫操作地沟地漏未清理干净 毒气伤人、着火、人身伤害 及时清理地沟 1 4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育范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