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案 6 如何深度分析概括古诗的思想感情学案略语 把握古诗的思想感情是古诗学习和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高考对此的考查有了变化:从分析的对象上看,有词语,有句子,有联片,有全诗;从情感的内涵上看,有情感,有心情,有心境,也有观点和理趣;从情感的程度上看,有表层更有深层,有析景中语更有典中语;从考查的题型上看,有直接概括题,也有深度分析题,更有情感评价题。在二轮复习中,考生不仅要强化把握思想感情的基本方法,更要适应考查的各种变化,能透过语言文字去深入分析其中的思想感情。1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泊江州陶 安江云绀绿夕阳边,江水空明海气连。一点远帆如白鸟,数声急鼓隔苍烟。浔阳九派疑无地
2、,庐阜千峰直造天。清夜开樽酹司马,琵琶亭下月当船。注 江州:今江西九江。 陶安:元末明初诗人。(1)最后一联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何种感情?答: (2)这首诗描写了江州哪些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 答案 (1)运用典故。清夜在浔阳江头,诗人想起了白居易的琵琶行 ,酾酒祭奠,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的凭吊和同情,同时也有一丝自身的伤感与喟叹。(2)诗中描写了江州傍晚湖山的优美景物。绀绿的江云围绕在夕阳的倒影旁,江水空阔明亮,与水上的雾气相连。远处一只帆船,黄昏的急鼓声在青霭中传过来。江州支流众多,水面广阔,而远处的庐山的山峰直插云霄。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江州美景的赞美,又有一丝人在旅途
3、的淡淡的离愁。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浣溪沙周邦彦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 。一番春信入东郊。 闲碾凤团 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又移日影上花梢。注 云鸠:形容墨云行雨,其色如鸠。 江皋:江岸。 凤团:一种名茶。请找出下片中能表现词人情思的词语(至少两个) ,并结合词句分析词人的思想感情。答: 答案 “闲”“静”“又”。闲:传神地描绘出词人短梦后心有愁思难以排遣,所以借饮茶来消解梦后的惘然的画面。静:燕子筑巢的忙碌与人的静形成对比,暗示词人并不平静的心绪。又:时光流转,不知不觉间,日影又已移上花梢,暗示了词人无事可为,每日空对春光的伤感。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溪 居
4、柳宗元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注 簪组:这里是做官的意思。 夜榜:夜航。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 ”你如何理解?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 答案 诗人在长期为仕途所累之后有了亲近自然、隐居田园的机会,于是在首联用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 ,故言“ 不怨”。但全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字里行间隐含贬居时的强欢强乐。诗中“幸” 是含着抑郁的笑, “闲依”包含着闲散的无聊, “偶似”说明并不真有隐士的淡泊、闲适, “来往不逢人”可见生活的孤独。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酬李穆见寄刘长卿
5、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三、四两句蕴含了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答: 问题反思1你已积累好古诗常见的思想感情了吗?你知道古诗常见的抒情方式有哪些?提示 如同常见常用的表达技巧需要积累一样,古诗常见的思想感情类型也需要积累,如怀古诗的借古讽今,山水田园诗的热爱自然、恬淡闲适;又如羁旅之愁、壮志难酬、离情别绪等。古诗抒情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是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事(人或史) 抒情等。2 你是如何把握古诗的思想感情的?你觉得在理解、分析古诗的思想感情方面有哪些问题?对这些问题打算如何解决呢?提示 把握的一般路子是抓住诗题、内
6、容中的“情语”,再分析诗中的形象等。一般考生存在的问题有分析不准、不全,开掘不深或简单比附等。解决的途径主要是:结合诗中语言,认真分析、揣摩,在平时训练中多积累、多感悟。【问题剖析】 “自我诊断” 第 4 题问题一 整体打包,分析笼统现场答案剖析 分析分析,分开而析。原题要求分析三、四两句,宜将三、四两句各自分析,这样的分析才真叫“分析” 。该答案只是整体说明,显得分析笼统。另外,后一种情感分析不准。问题二 未能抓住隐性语言分析,致使漏掉答题要点现场答案剖析 分析,必须结合语言分析,该答案能抓住“欲扫”“ 贫” 等词语来分析情感,非常好。只是在抓住显性情语(“贫”字)的同时,也要抓住隐性情语,
7、甚至较含蓄的写景语言分析。如本句中的“ 青苔 ”“黄叶”,院子里长满了青苔,落满了黄叶,这不是描述其家的贫穷,而是隐指平时少有人来,透露出平时的寂寞,在此情景下有人不远千里而至能不惊喜吗?可惜该答案未能在此展开深入分析。_ 教_ 网 z_z_s_tep问题三 就句析句,未有联系主旨意识现场答案剖析 该答案对第三句的分析不错,对第四句的分析显然离题了。因为该诗的主旨是“客至” ,虽说单从第四句看有那么点考生分析的意思,但从该诗主旨看,未免离题太远了,缺少紧扣主旨分析的意识。参考答案 打扫柴门迎接远方的来客,既有对访客的盼望,又流露出有客来访的欣喜,还体现了好客之情。 “青苔黄叶满贫家”表明平时贫
8、居无人登门,颇有寂寞之感,从而为客至而喜。【破解之道】学会分析只要是分析题,考生总会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显得力不从心,这是通病。因此,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尤为重要,如何分析呢?在诗歌鉴赏中,对作品主题思想、作者思想感情或观点态度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是多元的,但必须紧扣诗歌文本,这叫分析有据,不可任意拔高或转移、一知半解不全面。分析时不可空泛、笼统、套用几个术语,应结合语言文字作具体分析。同时要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趁热打铁】1 (2012福建)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望江南宋李纲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
9、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 玉花:喻雪花。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答: 答案 (示例) 下阕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 ”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 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 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国教|育出|版网解析 要抓住体现作者感情的关键词语,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对钓翁的生活描写体现出来的。“茅舍竹篱”写钓翁生活简朴,生活虽简朴,却有“欢笑” ,更通过“缩鳊圆鲫入轻笼”这一细节
10、表现了钓翁生活中的欢乐,从而表达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寄韩潮州愈贾 岛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注 元和十四年,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写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隔岭篇章”即指该诗) ,传到京师,贾岛读后有感而作。 浪西楼:潮州名楼。请从借景抒情的角度,简析尾联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答: 答案 尾联想象瘴气总有一天会消散,到那时,皓月东升,银光将照耀在潮州浪西楼上。作者借此表达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坚信友人无辜遭贬的冤屈自将大白于天下。一、练就分析景
11、中情、物中情、典中情的内家功(一)会分析景中情中国古诗最重要的内容是景情,所谓分析鉴赏,主要是能分析景物中包含的情感。分析景中情,从理论上讲,要抓住景与情之间的内在联系,一种联系是景与情之间的一致性(或相似性) ,即通常说的“哀景哀情、乐景乐情”;一种联系是景与情之间的相反性,即通常说的“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从操作层面上讲,要会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内涵。还要会从景物冷暖体味悲喜。 “墨分五彩,词含七情。 ”冷暖是从色彩学的角度将词汇分为两大情感色系,以体味诗词文赋中作者所传达出来的或悲或喜的思想感情。冷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是悲伤,暖色
12、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为喜悦。边练边悟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梦中作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注 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酒阑:酒尽。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 答案 因仕途失意而面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解析 “路暗花迷” 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 “无奈”“思家 ”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和渴望回家之情。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
13、,然后回答问题。双调 蟾宫曲 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卢 挚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几许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 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客去还留,云树萧萧,河汉悠悠。注 凉州:即凉州曲。本为唐天宝年间乐曲。曲子前三句和后三句都在写景,但表达感情有所不同,试作分析。答: 答案 前三句写良辰美景中作者的喜悦之情,后三句写相逢不久后又要分别的惆怅之情。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魏夫人z。zs。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走。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注 魏夫人:北宋丞相曾布( 曾巩之弟)之妻,在词史上颇负盛名。朱熹曾把她与李
14、清照并提,说是“本朝妇人能文者,唯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 词林纪事卷十九引) 。陈廷焯评魏夫人词云:“情景兼到,颇有周、柳(周邦彦、柳永)笔意。 ”请从词中饶有情韵的景物描写中选择一处,赏析它的“情景兼到”之妙。答: 答案 示例一:“楼台影动鸳鸯起”句,描绘了一幅在微风吹拂、溪水荡漾、楼台倒影晃动的背景下,鸳鸯飞起,生趣盎然的画面。 “鸳鸯”本是夫妻鸟,见“鸳鸯飞起” ,自然引起怀远离思,想念三年未归的离人。借象征恩爱的动物衬托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情因景生,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示例二:“出墙红杏花” 句,深院高墙,关不住满园春色,一枝红杏花,带着娇艳的姿态,硬是从高高的围墙上探出头来
15、,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意味隽永。这里以出墙的红杏花映照自己的孤独寂寞。示例三:词人时常徜徉溪边,见三年(多年) 柳絮纷飞,很自然会回忆折柳赠别的情景。这样,哀怨之情,离别之恨,便隐然流于言外。 “三见柳绵飞”是实语,而着一“犹” 字,便化实为虚了,这里虚实结合,传达出词人细腻的情思。(二)会分析物中情借物抒情也是古诗常用的抒情方式。要把握诗中“物”中情,最根本的是能抓住所写之物的特点,如形态、色泽、品质、环境等特点,从而体悟所寄托的感情。在答题时要能把握住两层情感,一是关乎物的,二是“物”中的深层感情。边练边悟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梅花蒲宗孟一阳初起,暖力未胜寒气。堪赏素华长独
16、秀,不并开红抽紫。青帝只应怜洁白,不使雷同众卉。淡然难比,粉蝶岂知芳蕊。半夜卷帘如乍失,只在银蟾影里。残雪枝头君认取,自有清香旖旎。诗中梅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答案 此诗托梅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孤傲高洁、淡然自守、卓尔不群的品性的追求以及对梅花的赞美喜爱之情。|国教| 育出| 版网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阮郎归欧阳修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栖。请结合下阕简要分析末句“画堂双燕栖”所蕴含的情感。答:答案 天色渐晚,主人公踏青归来坐在秋千上,感觉到疲乏,欲解衣小憩,抬头看见画堂
17、上立着两只燕子,猛然感到自己的孤单,心生怅惘,思念之情油然而生。3 (2011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这首诗中的“山泉” 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答: 答案 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静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缓缓流动,给这僻远之所平添一股活气;面对此番景象,诗人真想问山泉有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名字,可是
18、无从知晓。颔联承接上文,描绘山泉的脱俗形象。诗人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生动地摹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此联通过大胆的想象,细腻的刻画,把飘逸的山泉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可感。颈联从正面角度立意,写出了山泉具有满涧平池之能。这些描写,意在为后文蓄势。尾联关合全诗,由叙而议,点明诗旨:山泉的“恬淡 ”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秉性。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不知名” ,说山泉的“ 无人见 ”,写山泉的 “恬淡”,说山泉的“长自清”,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三)会分析典中情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其深刻的主题。运用典
19、故既能使语言精练,又能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从而收到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表达效果,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果我们关注这些典故,了解这些典故,无疑会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感。例如,长亭: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后“长亭” 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楼兰: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故“楼兰 ”常代指边境之敌。如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又如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这就要求我们
20、在理解时应将典故所涉及的古人古事与诗人的现实状况进行多角度的对比,准确把握诗人的感情。在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应注意积累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牢固记住该典故的含义。边练边悟&国教& 育出&版网1 (2012天津)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野 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 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 “夕餐秋菊之落英”句。政:通“ 正”。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答: 答案 采菊东篱下。率性自然,超凡脱俗。解析 理解作者志趣,首先要理解尾联的意思,尾联说野菊嘲笑一
21、些追随陶渊明的人,还要到陶渊明那里寻觅高洁的品质。言外之意是野菊无须向人寻觅,自有像陶渊明那样的高洁品格。这种品格就是作者的志趣所在。2 (2013江西)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注 绍熙三年(壬子) ,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 余既” 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朝饮木兰之坠露
22、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指出“ 听我楚狂声” 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答: z。zs 。答案 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情感的把握。这里要了解词的写作背景:由于北方金朝袭扰,战乱不息,被占领地区的人民处在金人统治之下,而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却非但不图恢复,还对主张抗金北伐的人士加以压制和迫害,作者就曾多次受到打击。所以词人首句便慨叹“长恨复长恨” 。 “听我楚狂声”用楚狂接舆的典故。接舆,春秋时代楚
23、国著名的隐士。姓陆,名通,字接舆。平时“躬耕以食”,因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们称为楚狂接舆。词人用此典故,正是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 “富贵非吾事”则是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词人以陶渊明自况,认为“富贵非吾愿” ,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勤政楼杜 牧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注 勤政楼:唐玄宗开元前期所建,是玄宗处理政务的地方。承露丝囊:每年一度的千秋节,玄宗都举行盛典,大宴群臣,接受群臣祝寿, “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 ”。金铺:宫门
24、上的安装门环的金属底托,多铸成兽形以为装饰。简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答: 答案 感昔伤今(昔盛今衰的历史兴亡之感 )。暗寓了对唐玄宗晚年荒淫享乐而荒废朝政的批评。同时借古讽今,也是对晚唐的统治者的讽刺与批评。二、学会多角度、多层面答题古诗情感中,有单项(单一)的,更有多项(丰富、复杂) 的,而情感内容的丰富、复杂而变化的特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体现得特别明显。情感类试题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切口小,多为对局部语句思想感情的理解、领悟,但需要多角度、多层面挖掘;一是从整体上理解,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关涉思想感情。无论是哪一类,其答案都是多点、多层面的。因此,答情感题时应特别注意多角度、多层面地开
25、掘,以免缺失要点。边练边悟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望远行李 璟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长日镇长扃。余寒不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注生。注 二毛:头发斑白。“黄金窗下忽然惊” 一句中“惊”字蕴含了哪些情感?答: 答案 对丈夫久征归来的惊喜和年华老去的惊讶。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怀金陵张 耒曾作金陵烂漫游,北归尘土变衣裘。芰荷声里孤舟雨,卧入江南第一州。注 张耒:北宋淮阴人,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后受牵连数遭贬谪。变:染色。诗中第二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金陵烂漫之游的怀念,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暗
26、含对仕途的心灰意冷。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淡黄柳姜 夔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注 空城:合肥曾被金兵掠夺一空。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禁生火,吃冷食。此词所抒发的情感比较复杂,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 答案 (1)客居他乡的寂寞凄凉, “马上单衣寒恻恻”“ 岑寂”。(2)一片空城的家国之思, “巷陌凄凉”“空城晓角” 。(3)怕春易逝的惜春之情, “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
27、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浣溪沙苏 轼徐州石潭谢雨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篟罗裙。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注 当时徐州干旱,苏轼作为知州率众祈雨,得雨后前往徐州石潭谢雨。全词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答案 既有对初降甘霖、作物丰收的喜悦,也有对农村朴厚风俗及村民的喜爱。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木兰花韦 庄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千山万水不曾行,
28、魂梦欲教何处觅”两句,俞陛云在五代词选释中称之为“情至之语” ,请作具体分析。答: 答案 由日间的相思到夜里的幽梦,可见相思之深;因玉关道路未曾走过,所以担心梦中也无从寻觅,可见相思之切。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题报恩寺上方方 干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这首诗的首尾两联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 答案 首联通过写诗人兴致勃勃登上寺院上方后,发现这里可以尽情扩展视野,表达了诗人异常惊喜之情。尾联通过写寺院上方的美景久久地萦绕在诗人的心田,可惜眼下就要归去了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报恩寺
29、之景流连忘返、情难自已的无限依恋之情。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及其蕴含的诗人的思想情感。题干要求把握诗歌首尾两联所蕴含的诗人的思想情感,而诗歌中的某些关键词语往往就蕴含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因此,要抓住首尾两联中的关键词语。如首联中的“来来”“ 无穷”“宽”等,这几个词语虽然不是直接抒情,但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们写出了诗人登上寺院后兴致勃勃的情形,透露出诗人的惊喜之情;尾联中,只要抓住“惜”“ 难”两字,结合诗歌内容,就不难明白尾联抒发了诗人无限的依恋之情。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 碧玉箫关汉卿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官品极,到底成何
30、济!归,学取他渊明醉。最后一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答案 用典。最后一句借用陶渊明隐居山林的典故,表达了作者绝意仕途、归隐山林、醉酒消忧的激愤之情。解析 陶渊明曾为彭泽令八十余日,赋归去来兮辞 ,自免去职,开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最后一句说学习陶渊明,表示了作者与仕途诀别、归隐田园的决心。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虞美人清屈大均无风亦向朱栏舞,情为君王苦。乌江不渡为红颜,忍使香魂无主独东还。 春含古血看犹暖,巧作红深浅。花前休唱楚人歌,恐惹英雄又唤奈虞何。注 虞美人:词牌名,初咏项羽宠姬;也是一种花名。试从咏史的角度,简要概括作者的观点和情
31、感。答: 答案 观点:认为项羽当年不过江东的主要原因是君王不忍让虞姬香魂独留而东还。情感:作者对项羽(虞姬与项羽的爱情 )给予了充分的同情 (答“叹惋、肯定” 等也可),作者借此抒发了英雄无奈的感慨。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晏几道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拼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奈朱颜不耐秋。词的下片主要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分析。答: 答案 示例一:象征。采莲女为花愁实质是为自己愁,朱颜经受不住时光摧折,作者用好花易谢象征少女青春易逝,表达了对青春容颜易逝的伤感(忧愁 )。示例二:双关。 “朱颜” ,既指荷花的色泽娇艳,又指少女的美丽容颜,它们都经受不住时间的变化,表达了对青春容颜易逝的伤感(忧愁) 之情。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韩 愈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新破蔡州回。注 此诗写在淮西大捷后作者随军凯旋途中。当时唐军抵达潼关,即将向华州进发。张十二阁老使君:张贾,时任华州刺史,故称使君。荆山:又名覆釜山,在潼关之东,距潼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