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滚动练 6 基础知识默写文言文阅读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肄业/肆扰 懈怠/亵渎 押解/浑身解数B聒噪 /恬静 咯血/炮烙 中肯/一语中的C戳穿 /杀戮 希冀/契约 咀嚼/咬文嚼字D国粹/荟萃 悭吝/信笺 拓本/落拓不羁答案 C C 项,chu/l,j/q,ju/jio 。A 项,y/s,xi,ji/xi。B 项,gu/tin,k/lu,zhng 。 D 项,cu,qin/jin,t/tu。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梁启超先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学问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真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他还是一个有赤子之心
2、的人,没有成见,不执拗,只要对中国有好处,能促进中国发展的事物,他都能接受。他系统地研究了中西优秀文化,提出的许多关于社会发展的见解,至今还被认为是不经之谈。我们应该全面研究梁先生的思想,进而吸取其中的精髓,发扬光大。A包罗万象 B执拗C不经之谈 D进而答案 C “不经之谈” ,指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用在此处,不合语境。A 项, “包罗万象” ,指内容丰富,应有尽有。B 项, “执拗” ,指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D 项, “进而” ,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要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除了重视宣传教育外,还需依靠加强行人过马路的设施、科学设置红绿
3、灯间隔时间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B西方某些国家宣布,为防止官方通讯、私人通讯以及其他各类型通讯不再受其他国家的监听,他们将联合建立一个安全的电子通讯体系。C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专家评委,对部分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选手赞不绝口,认为本届金钟奖竞赛水平高,选手的发展值得期待。D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广州城区周边不少古村落引入现代城市管理模式,面貌焕然一新,但原本的乡土味也或多或少被冲淡了。答案 D A 项,搭配不当。 “加强”不能与“设施”搭配。B 项,不合逻辑。“防止”与“不再”否定不当。C 项,表意不明。 “部分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可以理解成“部分美声唱法与所有的通俗唱法”或“两种
4、唱法的部分选手”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眼睛的近视可以用眼镜或手术来缓解,但是视野的近视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_。_,_,_。_。_,那么总有一天你平静的生活就会被外界的变化打破。我们这只“井底之蛙” ,也就不得不因患了视野近视症而被社会淘汰。只是这样的日子对外面世界变化的反应与感受也是极其微弱的 周而复始、机械、单一的城市生活,让我们对世事发展变化缺少思考,患上了“视野近视”病 这种视野的近视让我们自己成为了城市的“井底之蛙”都全然不知 不管你愿不愿意,外面的世界总是在不断地变化,这样的变化迟早会影响到你 如果你不具备广阔的视野,提前解读社会的发展趋势,为
5、自己的未来积极准备过“井底之蛙”的日子,是舒服且没有太多烦恼的A BC D答案 B 文段讨论的话题是“视野的近视” 。第句中“患上了视野近视病”紧承前文,说明患上“视野的近视”的原因;第句中的“这种视野的近视”紧承第句,表明“视野的近视”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第句“井底之蛙”与第句中的“井底之蛙”对应,深入讨论话题。第句中的“这样的日子”指代第句中的“井底之蛙的日子” ,说明这种日子的特征。第句明确说明世界的变化会影响到个人。第句中的关联词“如果”与后文的“那么”构成假设关系,提出预设的结果,收结语段。二、默写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1)明明如月,_。_,不可断绝。(曹
6、操短歌行)(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_,_,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王羲之兰亭集序)(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_。想当年,金戈铁马,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怅寥廓,_,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答案 (1)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 (2)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3)人道寄奴曾住 气吞万里如虎 (4)万类霜天竞自由 问苍茫天地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先君序略戴名世先君讳硕,字孔万,号霜岩,一号茶道人。家世孝弟力田,以赀雄乡里。里中皆称戴氏忠厚长者,县大夫辄尝馈问,以风示县人。先君为人醇谨,忠厚退让,从不言人过矣。与人交
7、,无畛城 ;与人语,辄以为善相劝勉,津津不休,一见之此语,再见之亦此语,有兴起者,辄喜不寐。无老幼贤愚,皆服其长者,不敢犯;犯之亦不校,生平未尝有与人失色失言者。第其艰难险阻,备尝人间苦,不能以告人也。岁甲午,年二十一,补博士弟子。家贫,以授经为业。岁辛丑、壬寅间,始担囊授徒庐江,岁一再归,博奉金以活家口。顷授徒里中,然性不喜家居,辄复客于外。今竟死于外。呜呼,悲哉!其为文不属草,步阶前数回,即落笔就之,不改窜一字。尤喜诗。诗辞大抵多悲思凄楚之音,凡百馀卷,皆可传诵也。自以荏苒半生,坎坷无一遇,米盐常缺,家人儿女依依啼号,尝曰:“读书积善欲获报,如捕风捉影。如吾等者,岂宜至此!”时形诸感叹。家
8、人唯吾母事之谨,儿子辈妄意他时富贵以娱亲,朝夕定省、甘旨皆缺。先君卒于陈家洲。洲去县一百四十里,以去岁十月初一日往。先是,先君客舒城山中,夏秋之间治装归矣。忽疮起于足,痛几危,越月始稍稍愈,愈而归。归不复去,以山多峻岭,不可骑,难以徒步也。居无何,足大愈。适吴氏来请,遂去。名世送之郭外,岂知其永诀而遂不复见乎!到洲五十日而卒。先是,十日前有书来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已而诸生知不可起,始使人来报,比至,则已不及待矣。先君居洲未两月,而洲之人皆感动。其死也,皆呱呱而泣曰:“天无眼矣!”呜呼!人莫不有死,而先君客死,早死,穷死,忧患死,此不肖名世所以为终天之恨,没世而不
9、能已者也。(节选自戴名世文集)【注】 畛城:范围,界限。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世孝弟力田,以赀雄乡里 赀: 资财。B不敢犯;犯之亦不校 校:计较。C自以荏苒半生,坎坷无一遇 遇:待遇。D此不肖名世所以为终天之恨 恨:遗憾。答案 C 遇:礼遇,机会。7以下每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Error! B.Error!C.Error!D.Error!答案 A 解答此题要先判定句子结构,在此基础上判断加点词的词性及意义。A 项,介词,和、同;B 项,连词,表示顺接关系,就 /连词,表示转折关系,但,但是;C 项,介词,在/介词,因为;D 项,助词,
10、的/代词,他。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十日前/有书来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 余毒不为意B十日前有书来/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 不为意C十日前有书来/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 不为意D十日前/有书来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 余毒不为意答案 B 简要地说,断句的方法是:(1)整体把握语段含意;(2)尽量分清语段的层次;(3)从最容易把握的句子入手,借助技巧加以判断,前后延伸;(4)用翻译的方式验证句子间是否意思连贯。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
11、项是( )A戴氏家族世代讲究孝悌之义,勤勉劳作,在乡里被人称道。县里的官员常去戴家赠送财物表达问候,借以教诲县邑里的百姓。B戴氏家族至戴硕一辈,家道中落,戴硕只能以授徒授经为业,经常在异乡谋生,可是家境依然贫困。C戴硕文思敏捷,诗文非常出色,但是科举考试历尽坎坷,所以,常常感到忧伤愤懑,诗文中充满一种凄苦悲凉的情调。D先君戴硕在担任私塾教师时因病亡故,死时穷困忧患,又客死他乡。作者借洲人哭“天无眼” ,抒发自己对父亲的崇敬、愧悔和悲痛之情。答案 C 原文“诗辞大抵多悲思凄楚之音” ,是戴硕文风,原因不能追究于科举失利;另外, “科举考试历尽坎坷”于文中也无根据;再则, “大抵有”不表示诗文“充
12、满凄苦悲凉的情调” 。10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第其艰难险阻,备尝人间苦,不能以告人也。译文:_顷授徒里中,然性不喜家居,辄复客于外。译文:_(2)在文章中找出两个表现先君忠厚的例子。(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答:_解析 (1)做好此类题目,要把句子回放在语境中,找出重要实词,特别是活用现象;注意特殊句式,以直译为主,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做到词达句顺即可。(2)回答本题要密切注意“ 表现先君忠厚的例子”。答案 (1)但他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尝尽了人间的苦处,却从不把它告诉别人。近年来,在乡里教授学生,然而生性不喜欢居住在家里,就又客居在外。 (
13、2)从不言人过矣 与人语,辄以为善相劝勉犯之亦不校,生平未尝有与人失色失言者。【参考译文】先君的名字叫戴硕,字孔万,号霜岩,又号茶道人。家中世代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努力耕种,凭借钱财在乡里称雄。乡里人都称赞姓戴的家族出忠厚而有德行的人,县里的官员常去馈赠慰问,以此来教诲县里的人。先君做人淳朴恭谨,忠厚谦让,从来不说别人的过失之处。和人交往没有界限和范围;和人说话,总是喜欢劝勉别人做善事,津津乐道,说个不停,第一次见人说这样的话,第二次见人也还是这样的话,一旦有立即感奋响应的人,他就会高兴得睡不着觉。无论年龄大的还是年龄小的,贤能的还是愚笨的人,都叹服他是有德行的人,不敢冒犯他;即使有人冒犯他也
14、不计较,生平不曾和其他人红过脸或是在人面前说话失言过。但他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尝尽了人间的苦处,却从不把它告诉别人。甲午年,他二十一岁时,补官任博士弟子。因家里贫穷,以教授经书为职业。辛丑、壬寅年间,开始在庐江一带背着口袋教授学生,一年回家两次,博士弟子一职得来的薪俸用来养家糊口。近年来,在乡里教授学生,然而生性不喜欢居住在家里,就又客居在外。现在竟然死在外面。唉,悲哀呀!先君写文章不起草,只需在阶梯前来回走几次,就能落笔成文,且不需修改一个字。尤其喜欢写诗。诗词的内容大多是悲伤凄楚的情调,总共一百多卷,都可以为世人传诵。时间不知不觉中过去半生,但科举考试却一生坎坷,没有机遇,家里米和盐之类的
15、生活用品常常缺少,家里的儿女们也常饿得啼哭不止,他曾说过:“想要靠读书积累善行获取回报,就象风和影子一样都是抓不着的。像我这样的人,难道就应该到这种地步吗?”当时的感叹都表现了出来。家中的人只有我的母亲侍奉他非常恭谨,儿子一辈的人狂妄地想有一天富贵时能使父母欢乐,但却连早晚向父母问安、准备美味的食物都无法做到。先君死在陈家洲。陈家洲距离县城有一百四十里路,他在去年十月初一前往。在此以前,他客居舒城山中,夏末秋初时收拾行装准备回家了。突然脚上起了疮,很痛,过了一个月稍稍有了好转,于是就回家了。回家后不再离开,因为山多陡峻,连绵起伏,不能骑马,有脚病也难以步行。过了不久,脚疮痊愈。恰逢吴家人来请,就离开家前往。我送他到城外,哪里能知道那竟然是永远地诀别就不再见面了呀!他到陈家洲五十天死的。这之前的十天前有他的家书一封,说是在脖子偏左的地方起了疮。我们认为父亲正值壮年,又有美好的品德,这不过是脚病的余毒而已,没放在心上。不久,他的学生看病情不能好转,才派人来家报信,等到那里以后,已经来不及了。父亲住在陈家洲不满两个月,可那里的人都为他的德行所感动。他死后,人们都不停地哭着说:“老天真是不长眼呀!”唉!人没有不死的,可是父亲却是客死在外,过早而死,穷困而死,忧患而死,这是不肖的我一辈子的悔恨呀,到死都不能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