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高考语文二轮总结热点题型训练:8-1 人物形象.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12204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语文二轮总结热点题型训练:8-1 人物形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高考语文二轮总结热点题型训练:8-1 人物形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高考语文二轮总结热点题型训练:8-1 人物形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高考语文二轮总结热点题型训练:8-1 人物形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高考语文二轮总结热点题型训练:8-1 人物形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考语文热点题型训练板块一 人物形象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 寒云抱泉石。山翁 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 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整首诗创设的总体意境来分析鉴赏。一二两句写的是隐者所处环境,远离世俗,清静幽远。三四两句写隐者的生活状态,足不出户,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最爱东山睛后雪 宋杨万里只知

2、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 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先分析诗人形象的总体特征,可通过诗歌中的具体描写对此进行分析。从“只知” “忘寒” “最爱”几个词可看出,诗人因爱美景而不觉寒冷,表现出对东山雪景的异常喜爱。答案: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怀天经 、智老 ,因访

3、之陈与义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 还多病,北栅儒先 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选自陈与义集校笺)【注】 天经,姓叶,名懋。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禅伯:诗中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答:_解析:这首诗的首联主要描写环境,后三联最能体现诗人的形象。颔联主要表现诗人的情趣高雅,颈联主要表现诗人珍视友谊,尾联主要表现诗人风流飘逸。答案: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塞下曲(其六)戎昱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

4、 ,烟尘飞至今。【注】 骎骎(qnq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卢龙塞:古地名。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思乡之苦的边将形象。颈联表现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尾联表现了对从古至今接连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全诗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5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田园乐(其六)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请简要赏析诗歌中“山客”的形象。答:_解析:这首诗中的“山客”其实也是作者自己的写照。要概括“山客”的形象,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其居住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其起居生活有什么特点?答案:在桃红

5、柳绿的明媚景色中,在花落莺啼的宁静环境中, “山客”睡得酣恬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一个热爱自然、淡泊名利、追求自由闲适生活的“山客”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体现了“山客”闲适恬淡的心态。板块二 事物形象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 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答:_解析:了解“子规”的形象特点叫声悲切,结合杜宇的传说有思念之悲,再结合本诗语境可概括出“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

6、题。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答:_解析:分析“山泉”具有什么品格,需要逐句分析原诗,同时抓住关键词。首联突出山泉淡泊无名;颔联说它清澈可鉴,飞落如雨;颈联写它能使涧满池平;尾联赞扬它恬淡自守。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再加以概括,答案就宛然可见了。因为本诗是托物言志, “物”的品格清楚了,作者的“志”就容易推测了。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3阅读

7、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北陂杏花 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注】 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闲居江宁。此诗写于他晚年闲居之时。陂,水池。诗中的杏花是怎样的形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答:_答案:诗中杏花是妖娆美丽、高洁坚贞的形象。诗人赋予杏花以象征意义,并以“作雪”和“成尘”为喻,形成对比,用“纵被”和“绝胜”来强调,深沉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宁愿为理想而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是韩愈诗中颇富情趣的小品,人们对诗意的理解诸说不一。请对第三、四

8、句中“杨花榆荚”的形象做分析,谈谈你的看法。答:_答案:A.劝勉说:劝人珍惜光阴,抓紧时间多读书,以免像“杨花榆荚”那样白首无成。B.揶揄说:故意嘲弄“杨花榆荚”没有红紫美艳的花,一如人之无才华,写不出有文采的篇章。C.怜惜说:“杨花榆荚”也是花。虽无大红大紫,亦有其可称道之处。D.哲理说:诗有寓意。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他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刻意在诗中描画出一个“杨花榆荚”的形象,以鼓励“无才思”者应有不甘落后,敢于创造的精神。 “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岂不是诗人所鼓励的么?(以上所说,言之成理即可)板块三 景物形象

9、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清江引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曲的最后三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用意?答:_解析:曲的最后三句描写了大雁、红叶、黄花、芭蕉、秋雨等景物,都是秋天典型的意象。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渲染出一种深浓的秋意。作者因收到万里之外的家信,正做着回家的梦,但大雁的啼鸣、芭蕉叶上的雨声惊醒了美梦,于是倍感思家的愁情和归家无期的惆怅。答案:诗中选取啼雁、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渲染出一种浓深的秋意,烘托出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愁情。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

10、,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 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考查点落实在意境上,即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之间高度契合而形成的艺术画面。首句写小桥流水自是江南水乡特色,次句写绿岸浮萍,突出石湖的宁静清雅,三四两句写范成大别墅远离尘嚣,专开门户在荷

11、花繁盛的地方,表现范成大的雅人情致,所以这是一幅情景交融的动人画面。作答时注意抓住意象,合理想象将画面特点表现出来。答案:描绘了一幅清流环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江南水乡风光图。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清溪行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注】 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答:_答案:诗的尾联描绘了凄凉清寂的情境,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寂寞抑郁的情感。(意思对即可)板块四 综

12、合训练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采莲曲唐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采莲词唐张潮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1)两首诗都写了采莲女,但形象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答:_(2)两首诗在写人的手法上有哪些异同?请具体分析。答:_答案:(1)白诗描写的是一位情窦初开(或“多情”)、腼腆羞涩(或“羞涩”或“腼腆”)的采莲姑娘,张诗描写的是一群互助(或“团结”或“友爱”)、勇敢的采莲姑娘。(2)两首诗前两句都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烘托”也可写成“衬托” ,或者答“景物描写为人物出场作铺垫”)白诗后两句采用神态描

13、写(或“细节描写”)勾画人物形象,张诗后两句采用白描手法。2阅读下面一首金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牧牛图 田锡干戈扰扰遍中州,挽粟车 行似水流。何日承平如画里,短蓑长笛一川秋。【注】 这是一首题画诗。挽粟车:送军粮的牛车。(1)第二句诗中的“似水流”值得玩味,请结合全诗试作分析。答:_(2)试简要赏析本诗最后一句的意境。答:_答案:(1)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送军粮的牛车之多,突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表达了对现实战乱的厌恶之情。(2)描述了一幅秋天原野上牧童吹笛放牧的闲适平和的美丽画面,(“秋天原野” “牧童吹笛放牧” “闲适平和”)与“干戈扰扰”的社会现实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安定、和平社

14、会的向往之情。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 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 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这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答:_解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分析物象与人物之间的内在精神意趣的联系,扣住形象蕴涵的情感与象征的身份作答。吕诗中写木芙蓉经霜历雨,但开落任东风,毫不在意,逍遥自适,是豪迈大度的士大夫的象征。范诗中的木芙蓉“辛苦” “心酸” ,面对霜雪,未作“愁” “怨”之色,仍乐观处世,象征孤独但乐观之人的形象。答案: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是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做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