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写结合,亮丽学生写作的底蕴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龙山中心校龙山小学 左淑范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重要的两个部分。我曾把阅读课和写作课独立成堂,造成孤军作战,学生厌烦写作课。后来得益于我们中心校把“小学语文实效性读写结合教学研究策略”作为研究课题,经过几年的潜心钻研,认真实践,吸纳了一些好的做法,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出了一些写作技巧。只有凭借文本教材,正确引导学生在读中学写,读中悟写,读中练写,才能真正亮丽学生写作的底蕴。一、多读书好的读书习惯要从小培养,让书籍走进孩子的心灵。我们学校的口号是“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做个快乐的读书人!”根据这一要求,学校加大了管理力度,并制定读书制度,用来约
2、束学生“走进教室就读书。 ”(一)课内阅读小学课本中选入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优秀的范文。所以,组织学生学习课文时,老师应引导学生在初知、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精彩片断,领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强化记忆。老师要在课内充分保证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经历读书过程,教给学生自己阅读的方法,为课外阅读作铺垫。(二)课外阅读我们都知道,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毕业时背诵小学生必背优秀诗文160 篇,课外阅读量达到 100 万字。这个数量,仅靠课内阅读时间远远不够,同时也发现农村的孩子贪玩的多,课外书少,家长重视不够,造成许多学生不爱看课外书籍,更别说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好段了。针对这一现象,我利用读书争
3、红花的奖励机制来吸引学生,慢慢地,他们也有了一定的兴趣。尤其是当他们在写作时发现许多积累背诵的素材或方法借鉴运用的时候,兴趣大大地提高了,现在如果你走进班级,看到的是学生个个都捧着书在认真的读,知道了读书会带给他们无穷的乐趣。二、多积累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求他们每个人都备好一个积累本,如果在看书、背诵经典段落时,发现好的词语、句、段、篇,打开积累本随时记录下来,这样不仅使他们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丰富了情感。更重要的是积累了作文素材,为写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多练笔读是写的基础,凭借课文内容,在读中学写、读中练写中训练学生写作,是一条有效途径。任何技巧,都需要反复
4、历练,如果练习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很难见效。写作也不例外,它更是一种创新,一种劳动,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规律。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 ”这就说明练、写很重要。1、读中学写我们都知道,仿写出真品。以文本教材的重点为支点,把握课文读写结合点,让学生从文质兼美的范文中学习写法。(1) 、仿写开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学完我爱故乡的杨梅后,有一生在仿写橘子时有生写道“橘子的形状呈回形,而且两端扁平,遍身生着许多“疙瘩” 。未成熟的橘子穿绿色衣裳,放到嘴里涩涩的;熟透了的橘子穿金黄色的衣裳,放到嘴里酸甜可口,使人越吃越爱吃。 ”这样的模仿是创造的基础,在模仿中
5、寻找创造的快乐。(2) 、仿写结尾好的结尾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学完了桂林山水一课后,我们写了游红山公园。 “我们游完了荷花池,抬眼再望望一线天主峰,奇石倒映在清凌凌的湖水中,显得更美了;蓝天倒映在清凌凌的湖水中,显得更蓝了。这一切让我仿佛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中,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 ”拳仿得出神入化,令人陶醉。(3) 、仿写片段可爱的草塘中作者对草塘美得描写,可以仿写家乡的小河,写出小河的美和对小河的热爱。(4) 、仿写全文人教版教材荷叶圆圆 、 我爱故乡的杨梅 、等课文学完后都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可以学课文的结构特点,可以借鉴优美的词、句来仿写。2、读中悟写教材中,有的课文部
6、分内容写得简略,其实是叙述描写留有空白,这就需要我们反复揣摩、品味、感悟文章的中心。如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中,那一个让主席痛不欲生、泪满枕巾的夜晚,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一夜,主席是如何度过的?这些都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给文章补白,学生能更加深入地感受主席那常人的情怀及伟人的胸怀。再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学完后让学生抓住“斩钉截铁、热血沸腾、昂首挺胸、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这几个词,让学生用这几个词语简单地介绍一下“五壮士”这几个人物。通过对课文中这些词语的运用,学生对五壮士这些英雄的形象感受就更深刻了。3、读中练写(1) 、改写小学生对故事情有独钟,从幼儿园开始就在老师
7、讲的故事中成长,所以改编故事也就不成问题。儿时背诵的古诗词,隽永短小,令人回味。让学生把一些古诗改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可谓是古诗教学的创新之举。如教学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后,我让学生改编小故事,这首词可以说是一幅农村素描,写得清新活泼,寥寥几笔,就勾画出清溪茅舍一家老小的生动情景,使人仿佛身临其境。这种编故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习作材料,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诗人拳拳爱国之心。再如:古诗咏柳可改写为小散文春柳 ;雨中学完,可以从运苹果的姑娘的角度改写成童话苹果历险记 ;跳水一课中,讲孩子走上了桅杆的横木,在这危急关头会发生什么事呢?改写课文结尾,会令故事出现多种曲折的结局。(2) 、续写有许多课文的结尾处
8、,虽意犹未尽却戛然而止,留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就可以让学生大胆的想象,续编结尾,编缀新情节,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如:一年级下两只小狮子 一课学完后,让学生想象一下:文中的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后,会怎么做呢?让学生意识到从小就要学会生活的本领,将来才能丰衣足食;还有六年级凡卡课文的结尾留下的是一串省略号,我们就可以回顾信封上的书写,得知爷爷肯定收不到信;又可以根据爷爷的境况判定即使爷爷收到信也不可能接她回家;还可以根据时代背景推知凡卡的美梦注定不能实现。就可以引导学生延伸,以凡卡投信以后为题续写,这样学生能够悟到作者留下的空白是什么意思,就能写出合情合理的文章来。再如:穷人结尾是“桑娜拉
9、开了帐子” 那桑娜的丈夫会怎样?他们以后的日子好不好?可以进行续写;狐狸和乌鸦学完后续写一篇它们后代的小狐狸和小乌鸦 ,也非常有趣!(3) 、想象写学生的想象充满了创造色彩,充满了灵性。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从课文中挖掘想象素材,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自由想象。如在两只鸟蛋中有这么一句“鸟妈妈一定焦急不安” ,学生要真正从内心去体会鸟妈妈的焦急不安是比较难的。于是让孩子们想象鸟妈妈回家不见了它的宝贝两只鸟蛋,她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请写下来。有孩子写道:“鸟妈妈扇着翅膀到处寻找自己的宝贝,它边飞边喊自己宝贝的名字,尽管翅膀酸得都拍不动了也不放弃。 ”;还有孩子这样写:“鸟妈妈一边飞一边伤心地喊:孩子
10、!孩子!我的孩子!你在哪里?谁抱走了我的孩子,快还给我!嗓音是那么的嘶哑、那么微弱,但她仍在喊着”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4) 、扩展写有的课文学完后,我们的思考并没完,可以让时间、空间延伸,将过去、现在、未来贯通,在延伸中体验情感,梦想成真。如卖火柴的小女孩 、 开天辟地等课文,故事跌宕起伏、跳跃性大,我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想象,把故事扩展开来。有的学生写了“小女孩和奶奶在一起的日子” 、 “天堂里的小女孩” 、 “假如没有盘古”等等。读着他们的作文,仿佛置身于美妙的童话世界,没有高明的写作技巧,没有精心刻意地雕琢,原汁原味,给人
11、惬意之感。(5) 、变换角色写比如,我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时,就让学生设想自己是课文中的我,听了爸爸的话,你会怎么对他说?然后依据自己的理解写一段话。从孩子写的内容看,学生的确理解了课文中爸爸这个人物的内心所想,发自内心的赞同爸爸坚守道德的高尚情操。变换角色来写,不仅激发写作兴趣,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6) 、写心灵感受学习了一篇文章后,让学生顺着作者的描写场面和意境,自己来抒发不同的心灵感受。在学完山雨这课后,告诉孩子们,如果你们能热爱身边的大自然,用心去看每一处景物都会似人间仙境,用心去聆听每一个声音都会是优雅的乐曲。学完这篇文章后你能用几句话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吗?(7) 、写读后感有些文章叙事感人,富有深刻的道理,对学生的人生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引领的作用。如:鲁滨孙漂流记 、 跨越百年的美丽等课文,告诫学生要敢于独立战胜一切困难,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学习这样的文章,我就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再写读后感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经过几年的勤于思考,努力实践,踏踏实实的训练,学生在多读多写中掌握了一定的读写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会一如既往的、执著的去学习,去实践,不断积累、反思、总结,定能让学生在语文这个百花园中崭露头角,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