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药要安全重在解决“合理”的瓶颈堂吉伟德记者近日从中国药学会了解到,我国居民安全用药形势非常严峻,普遍存在不少认知误区,严重者可致残致死。 根据中国红十字会非正常死亡统计显示,我国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逾 800 万,其中医疗损害事件造成约 40 万人非正常死亡(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不安全用药) ,是交通事故致死人数的 4 倍。 (9 月 2 日 中国经济网 )是药三分毒,服药须谨慎。药害现象严重属于老问题,但又有不少新现象。虽然相关部门年年讲,媒体舆论长期关注,不过医损药害的事件依然高发。每年 40 万的非正常死亡数,大大超过交通事故的数倍,可见药害事件确实严重,而解决不合理用药的问题,确保生命安全
2、和身体健康,还面临着极为沉重的任务和压力。这其间的原因很多,一般说来都是“合理用药的素养不够” ,似乎一切责任都在“个人身上” 。不可否认这种现象的存在,但合理用药并非全是个人常识不够,自我防范较低这一简单理由。医疗逐利下的大处方,大治疗,管理混乱带来的药品市场不规范,指导不力形成的自我用药失控,都是造成合理用药状况没有改善的原因所在。若只盯住一头单腿走路,必然会陷入后续乏力的境地。现实中,不合理用药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给药剂量失准,用量过大或过小;合用药物过繁,因对药物的性能不熟,或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同类药重复使用;乱用贵重药品,因盲目自行购用,或追求经济效益,导致滥用贵重药品造成诸类现
3、象有一个极为严峻的事实,那便是“九成居民不会合理用药” 。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年年开展“合理用药宣传月”活动,国家卫计委等部门在 2013 年底联合制定的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以加强对合理用药的指导。确切的说,这些措施对于提高全民药害知识,保障“家庭药箱”的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若不能实现渠道的规范和供给的控制,那么合理用药就会成为无本之水。合理用药无法也难以实现“民众监督” ,希望靠患者的专业知识来达到把关也并不现实。时下用药过度造成药害事件频发,关键还在于“医疗逐利”引发的恶果。大处方,大治疗和抗生素滥用的问题,根本上还是医疗的公益性不足,最基本的医疗用药原则没有得到遵循,颠覆了合
4、理用药的根基。如果要加强相关常识的宣传,医务人员也应成为重点对象。此外,药品流通的渠道没有得到管理和规范,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没有实现严格的限制,边界不明确使得把关不严,对药物的合理使用缺乏控制,药物滥用的现象就始终难以解决。比如被称为利器的“购药实名制” ,由于管理上的漏洞而成为摆设,再加上网络购药和处方药的管理失控,都为药物的滥用提供了机会。因而,用药要安全必须体现“合理化原则” ,其中涵盖专业合理,技术合理,管理合理和政策合理。专业合理就是要坚持“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用药原则,这是合理化的直接表现;技术合理就是在具体操作上,必须遵循应有的用药原则,对医生的处方和司药要实行处方审查和管理,避免用药不当;管理合理就是要采取综合性的手段,对药品的流通渠道进行规范,对药品的使用和销售行为进行管理,避免以药牟利下的药品滥用;政策合理就是要建立相应的激励和惩戒措施,特别是在从重治疗向重保健,重事后向重事前,重惩罚向重教育转变,加快全民健康教育和医疗体系改革,以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总之,唯有解决了“合理”的瓶颈问题,用药要安全才会更有保障, “药害猛于交通”的状况才不会成为公众的梦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