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高三语文(广东版)二轮复习 第五章 微专题一 考前作文:逐字逐句地审题练习最重要.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11599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三语文(广东版)二轮复习 第五章 微专题一 考前作文:逐字逐句地审题练习最重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高三语文(广东版)二轮复习 第五章 微专题一 考前作文:逐字逐句地审题练习最重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高三语文(广东版)二轮复习 第五章 微专题一 考前作文:逐字逐句地审题练习最重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高三语文(广东版)二轮复习 第五章 微专题一 考前作文:逐字逐句地审题练习最重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高三语文(广东版)二轮复习 第五章 微专题一 考前作文:逐字逐句地审题练习最重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温馨寄语 考前作文如何复习?不少同学把它置于一边, “无事可做” ;另一些同学还能坚持写写。其实,考前作文必须“有为” ,除了梳理自己写过的作文,坚持写作,打造自己最优秀的范文外,最重要的当属审题、草拟提纲训练了。审题训练,不可不为;草拟提纲,不可不练。一、审题训练提醒作文审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审材料,二是审要求。无论审哪部分内容,都要逐字逐句地审题,不能有任何疏忽、遗漏。必须养成逐字逐句地审题的良好习惯。1审材料粗略浏览材料,看材料属哪种类型:是单则还是多则,是文字型还是图画型,是叙事型还是道理型。要做到心中有数。审读材料,必须整体把握材料,看其中心意思是什么。在这个前提下再进行以下操作:

2、(1)抓住关键词句。关键词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出现频率高的词语即为关键词。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价性语句。抓住了材料中的关键词,千万不能以此为中心去写,因为这种脱离材料含意的写法很容易写成“话题作文” 。为此,必须理解透彻这个( 些 )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方可写作。(2)厘清对象,辨清关系。厘清对象。新材料作文中涉及的对象不止一个,有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每个对象都至少可以提炼出一个写作角度。因此,要学会厘清对象。辨清关系。新材料作文中故事涉及几个对象,这些对象绝大部分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联,审题立意时,一定要辨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只要能抓住材料中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联

3、系,根本不必要担心跑题、偏题的问题。(3)由果溯因。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角度切入立意,是较为普遍且行之有效的方法。(4)抓住情感倾向。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可以从这个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2审要求审材料是审题的主体,固然不错。可是不少考生以为只要抓住了材料就万事大吉了,这是很天真的想法,如果看不清材料以外的写作要求,那么,跑题、偏题太容易了,几乎是一定会跑题、偏题。请看 2014 年高考考场上出现的惨痛例子:先看 2014 年浙江卷作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门与路,永远相

4、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往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感所思,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注意 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材料是两段文字,按照我们惯常的思考,从两段文字中可以抓住任何一段或两段文字来审题立意,可是“材料”后有这样的要求“综合上述材料” ,是“综合”上面两段文字,而不是只看其中一段,如果只看其中一段,那自然就会偏题了。再看 2

5、014 年江西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探究作为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常常出现在课堂、实验室或课外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觉得,探究给自己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有的同学认为,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的同学则抱怨,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流于形式对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你有何体验、见闻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 字数不少于 700 字。请看阅卷手记:(跑题、偏题的表现有三方面,其中一个方面) 部分考生没有养成逐字逐句地审题的习惯,只关注了“探究”这个关键词,却忽略了“课内

6、外学习”这个修饰语,因此脱离了“课内外学习”直接写“探究” ,大谈特谈探究对于人生、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意义。其实略加思考,我们便能明白, “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与“探究”是小范围与大范围的两个概念,考生丢掉限制语“课内外学习” ,显然违背了命题者“写身边事、说周围人”的命题初衷,擅作主张重蹈高、大、上的写作方向,聚焦于“探究”而作。因此,对“材料”外的要求同样要逐字逐句地读,看有无特殊要求,如有无特定的内容要求( 如 “联系实际、展开联想 ”),有无文体要求,有无特定的人称要求,等等。二、拟写写作提纲提醒下笔成文,提纲先行。好的写作提纲是写作时有的放矢、不旁逸斜出的充分保证。不少同学没有拟写

7、提纲的习惯,以为打打“腹稿”就可以了。当然,这未尝不可。不过,在考场如此紧张的气氛下,如此短暂的时间内,难免百密一疏。其实, “磨刀不误砍柴工” ,我们不一定要写个多么详细的提纲,只要草拟一下,做到心中有数即可。草拟提纲的内容包括:开头、结尾文字最好先写出来;如是议论文,写下你的论证层次,如是记叙文,请写下故事梗概以及情节。审题、拟写提纲练习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55.6%的受访者坦言,在向外界谈及个人生活时,经常采用“哭穷”表达法。有很多人更是逢人必哭“穷死了,生活悲惨啊!”而这些人中,大多数是公司白领、知识

8、分子和公务员。与“哭穷”相反的,则是“炫富” 。 “烧钱男” “雅阁女” “赠车岳母” ,各种惊世而出格的言论和举动,吸引着舆论的关注,也刺痛着公众的神经。事实上, “哭穷”与“炫富”是一种表相的两个极端,按照蒋子龙的说法, “盖因心穷”而已。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 拟写提纲: 审题提示这则作文材料现实针对性很强,媒体经常爆料“哭穷” “炫富”现象,尤其是层出不穷的“炫富”更是刺痛着公众的神经。作为中学生,该怎样认识和对待此类现象,反映着认识问题,也反映着品质问题。因此,此题不仅检测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写作能力,

9、还考量着他们的道德品质、精神境界,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材料三个段落三个关键词:“哭穷” “炫富” “心穷” 。先给出两种貌似无关的社会普遍现象“哭穷” “炫富” ,然后又将二者统一起来,揭示其共同性,即问题的本质“心穷” ,前后构成因果关系。经过分析,我们便明确了此则材料的指向:物质富有而精神贫穷。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信手拈来即可。至于观点的确立,则可以从“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三个角度切入。不过, “是什么”材料中已基本指明心穷。而“为什么”则需要予以分析:从材料看, “哭穷”者大多是公司白领、知识分子和公务员,这说明他们不是真的穷,不穷却“哭穷” ,实际就是觉得自己还不够十分富

10、有,这正是一些人对物质过分追求所导致的精神上的贫穷;“炫富” , “富一代” “富二代”皆有,花样百出,惊世骇俗,钱多就“炫耀” ,显示的则是穷极而暴发的具有严重小农意识的一些人的狭隘心胸和畸形心理,本质上也是精神贫穷的表现。明确了问题的实质,关键是如何做的问题,也就是重点谈“怎么样” ,具体讲就是如何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把个人的际遇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提纲示例(一)穷善其身,达济天下Error!(二)让心灵脱贫Error!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商人带两袋大蒜到阿拉伯某地,当地人没见过大蒜,极为喜爱,于是赠给商人两袋金子。另一商

11、人听说了,便带两袋大葱去了,当地人觉得大葱更美味,金子不足以表达感情,于是把两袋大蒜给了他。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 拟写提纲: 审题提示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在这则材料中,关键要抓住两个商人的举动,第一个商人是以蒜换金,第二个商人是以葱换蒜。从第一个商人的举动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极有眼光,富有经济头脑,善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很有创造性,所以收获很大,由此我们可以立意为“敢为人先” “走自己的路” “要有创新意识” “把握机遇”等。从第二个商人的举动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所做的事只是在模仿别人,他没有走自己的路,

12、只是亦步亦趋,所以他的收获就很小,由此我们可以立意为“不能步他人后尘” “模仿不会成功”等。综合材料,我们还可以获得更深刻的启迪生活往往如此,得先机者得“金子” ,步他人后尘者就可能得“大蒜” ;善于走自己的路,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此外,我们还可以立意为“没有复制的人生” “创新走向成功”等。这则材料适合写议论文,但要注意内容的深度和思辨色彩,当然也可以写成一篇构思巧妙、曲折有致、耐人寻味的记叙文,但无论写成哪种文体,都要符合题旨和文体要求。提纲示例(开头、结尾一)没有复制的人生开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生亦是如此,走不上他人的轨迹。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13、成功或者失败,都是自己不可复制的人生。(开头采用比兴手法,简洁凝练,提出中心论点)结尾:没有复制的人生,复制成就不了人生的辉煌。唯有创造,才能实现独特的人生价值。(豹尾有力,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开头和标题)(开头、结尾二)抢占先机,做先行者开头:生活往往就是这样,你抢先一步,占尽先机,得到的就是“金子” ;而你步他人后尘,东施效颦,得到的可能就是“大蒜” 。(开头采用对比手法,紧扣材料,揭示中心,言简意赅)结尾:抢占先机,做先行者,要做引路人,而不是被别人牵着鼻子往前走;抢占先机,做先行者,不仅仅要拥有过人的智慧,还要拥有过人的胆识;抢占先机,做先行者,成功就在不远处等着你。(结尾采用排比

14、手法,强化中心论点,照应标题和开头,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古人说:“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生活中,有些人在近处求道,有些人去远方求道。一件事,有些人往易处去做,有些人则向难处努力。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 800 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审题: 拟写提纲: 审题提示作文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段是古人的名言,意思是:道在近处,却到远处去寻求;事情本来容易,却往难处去下手。这是一种舍本逐末、舍近求远的做法。第二段可以看作是概括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事例。对于“道” ,生活中有人在“近处”求,有人去

15、“远方”求;对于“做事” ,有人从“易处”入手,有人从“难处”入手。这表现出人们在为人处事时不同的方式与方法。题目的关键词有“求道” “远近” “做事” “易难” ,对这些词的解读如下:“求”可理解为“寻找、探索”等, “道”可理解为“道路、方向、方法、道理、道义、规律、政治主张、思想体系、门派学说”等。“近处” “远方”作两种理解:一为空间中的概念,如“近处、远处” ;二为时间中的概念,如“现在、过去、未来” 。“做事”可理解为“从事某项工作或者处理某件事情” 。“易” “难”分别理解为“容易” “困难” 。两段材料的内容都分为两方面,一是不同的人“求道”的方式、方法的不同,二是不同的人做事

16、的方式、方法的不同。考生可将第一段的名言作为立意基础,也可将第二段的现象、事例作为立意基础,还可综合两段材料的内容,选择立意的角度。题目中的材料是作文选取角度、确定立意的出发点,作文不能“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作文是否在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范围内写作,是判断作文是否属于“符合题意”的关键。所以,审题的重点应该弄清材料的“内容”和材料的“含意” 。对“内容”的理解,侧重于文字的表层信息;对“含意”的把握,偏向于材料的隐含信息。(1)材料的“内容”(文字的表层信息 )材料的主要内容是说“从近处或远方求道,从易处或难处做事”的问题,具体有:从“求道”的角度立意a “道”在近处,求道不宜舍

17、近求远。b “道”虽在近处,但亦不妨从远方求得。c有些“道”需在近处求得,有些“道”则需从远方求得。d求“道”从身边(小事、平凡事、小善 )做起。e远方虽有道,身边也有道(不要忽略身边的道) 。从“做事”的角度立意a做事应往易处去做。b做事应向难处努力。c不同的事做起来方式不同,有些事需向易处去做,有些事则应向难处努力。(2)材料的“含意”(材料的隐含信息 )从“从近处或远方求道,从易处或难处做事”的内容上挖掘,隐含在材料中的信息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人们求道、做事的思维方式(习惯、方法) 。人们在求道、做事过程中体现的精神品质。人们对道的认知决定其行为。写作时可以选取一个角度,也可以选取多个角度

18、。提纲示例 略。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莠草,农人整个春天夏天锄它,然而它仍旧精力旺盛,田埂、牧场、田野、花园,到处都有它。有人用卑贱的名字称呼它,例如猪草、苦艾、鸡草;也有人用雅致的名字称呼它,例如长生草、扶移、雁来红。阅读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必须符合文体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审题: 拟写提纲: 审题提示(1)莠草角度天生莠草,必然有好有坏, “天性”不可改变,生命可以选择,也可以找到自身生命的价值。正确认识自我,给生命合理的定位,活出生命的独特价值。莠

19、草有害,农人除之而后快,但莠草仍能坚强地自我展示,对于莠草而言,评价于它只是毫不相关的外在,它必须在赞美与恶评中寻找到自己,坚守自己的价值,发展自己。坚守自我,不因别人的态度而放弃自己的人生。(2)认知角度任何生命都自有其存在之自足的价值,不待外人之看法而成立。因此,必须体认每种生命的独特而唯一的价值,给予平等的尊重。价值观导致人们认知的差异。如何在价值冲突中发现价值?从实用与审美的价值立场可以对莠草做出不同判断。比如在当下实用主义盛行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倡导更富有超越意识的审美精神的培养。认知差异源自价值冲突。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是基于不同的价值视角而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这样必然导致价值认识的裂

20、变与多元,这是正常社会的必然现象。弥合社会价值裂变的最好方法是:倡导与培养理性与宽容的精神。人必须打破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而功利的认知,体认“生命平等” ,倡导“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仁爱精神。换个角度看问题,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莠草就是莠草,不因人的认知而“变异” 。需要辩证地看问题,客观认知“莠草”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莠草作为客体有好有坏,作为主体的人价值观又是多元的。客体的矛盾性、复杂性正是构成世界参差多态的原因,认知的多元冲突又是精神世界紊乱失谐的原因。避免单向度的价值观,不以己之好来除却世界的“杂草” ,尊重差异,多元共存该是我们认知世界必备的态度。提纲示例 略。5阅读下面的材

21、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曾经说过: “一件事若过于注重实用,就反为不切实用。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说:“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审题: 拟写提纲: 审题提示这是一个观点列举型的材料作文题目。针对“实用与不切实用”的话题,材料列举了两个观点,其区别在于第二段材料莫言的观点所涉及话题的范围要小一些,限制于“科学与文学”的“有用与无用” 。一般而言,观点列举型材料中列出的所有观点都可以作

22、为写作切入的话题观点,也可以综合分析得出一个新的观点。综合分析该材料的关系可知,第一个观点更具普遍性,而第二个观点是其特例。这样,就引出了一个怎样看待“实用与不切实用”关系的话题。紧扣材料来看:“不切实用”是由于“过于注重实用” ,也就是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的问题。如大家都知道科学的实用价值,而文学相对于科学的价值而言,好像就没有什么实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用”之处,而文学的价值恰恰就在这里。类比于人生,如果我们过于注重实用,可能就会把人生看成一场交易,把个人当成了实现某种利益的工具,如果这样,那人生就可能会陷入悲剧之中。“过于注重实用” ,可能还与只看重有形的用处,或急功近利的思想有关。如之所以说文学无用,就是从有形的价值来看的,而它的作用就是因为它润物无声,就是它的作用在于滋育灵魂,在于它是树人的。文学是人类文明结构当中最高端的部分,最高端的部分不一定是实用的,但又有最多的用处。另外,莫言说文学无用,其实是有潜台词的,不能从字面上理解。文学最好的用途就是因为它是无用的,这是一个辩证说法。据此,作文可以围绕“不可过分追求事物的实用价值” “实用价值的追求要注意度” “看似无用,实有大用” “要有长远眼光,不局限于一时的利益”等话题展开。提纲示例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