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115932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 (炼字)考试说明是对诗歌语言鉴赏的要求: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和形象化的语言,读者通过语言媒介才能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强烈反响,从而领略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是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考中对诗歌语言的考查方向主要有: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 。2.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意、色彩、情味、效果等)3.品评某一字眼的艺术效果,即分析诗眼或炼字。什么叫“诗眼”?诗眼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词,或是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体现主旨的字词句。 诗眼或为一字,或为一词,或为一句。

2、其位置并不固定,可以在题目中,也可以在诗中。诗眼多为动词或形容词。 诗眼分为两类:一是表现为一着诗的凝聚点,提示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叫诗中眼。二是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或词,这是局部的诗眼,叫句中眼。寻找诗眼的方法:(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江楼感旧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思的原因是独上江楼 物 思念思 思的环境是月光如水水如天 在 惆怅思的对象是去年同来的望月人 人 落寞思的结果是风景依稀似去年 非 凄清(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南浦别 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看 ,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

3、,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A、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闹 用了拟人的手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道:“著一闹 字,而境界全出。 ” “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B、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弄 字而境界全出。风弄花影,词人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 弄“ 字化静为动,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充满生机与情趣

4、。 (四)抓词类活用A、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绿 写活了春风,隐隐传出了江南春来早的讯息,令人赏心悦目。B、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周邦彦) 老 和 肥 ,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可以想作风已老,莺正年轻;也可以想为雏莺从昂首待哺的娇憨,在风中慢慢丰羽、展翅离巢、婉转鸣叫的情景。而一个“肥”字,可以想见梅子成熟、果肉鲜圆,悬挂枝头,诱人馋涎欲滴的情况。这两个字,把江南初夏的景色写得生动迷人。雏莺在风中长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既写出了其形态,又见出其动态。C、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红 与 绿 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五)抓典型词A、塞上长城

5、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空 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chn)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怅惘与悲愤,读之令人扼腕,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的主旨 抒写愤懑之情。扼腕本来是一个动作,指用一只手用力握住另一只手腕,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表示振奋、惋惜、愤慨等。B、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早梅郑谷将“数”改为 一 ,因为题为“ 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 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诗眼、炼字类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1、 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2、 诗中的“诗眼 ” “关键字”是哪一

6、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3、 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诗眼、炼字题如何解答(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如何描述诗眼的作用?1、用以翻出新意。如萧楚才改张乖崖“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之“恨”为“幸” ,“恨太平”是对天下太平的不满, “幸太平”是因天下太平而感到幸福,一字之改而诗意迥异。2、借以增添情趣。如韩驹改曾吉甫“白玉堂中曾草诏,水晶宫里近题诗”之“中”为“深” 、 “里”为“冷” ,改动两个字,使得原来只是用以指示方位的“白玉堂

7、”与“水晶宫” ,转眼显得雍容高华,超凡脱俗。3、靠它加强形象性。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用“绿”字而不用“到” 、 “过” 、 “入” 、 “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韩愈帮贾岛斟定“僧敲月下门” ,是取“敲”字的声音(上句为“鸟宿池边树” ,已是关上闩的时候, “推”是推不开的,只好“敲”了) ;秦观的“山抹微云,天粘衰草” ,是取“抹” 、 “粘”的动作勾画出的线条轮廓。4、关于诗意的精确。如齐已咏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郑谷将“数枝”改为“一枝” ,使“一枝”与“早”意丝丝入扣。有的诗眼、词眼还有助于铸就诗词的意境。洪瑹阮郎归词写春光:“绿情红意两逢迎,扶春来远林。

8、 ”凭着一个“扶”字,我们感受到了从树林深处步步走进的春天。练习: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香积寺 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 的说法,所谓“ 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二、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望江东 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注】阑:阻隔;阻拦。直饶ro:纵使。分付:交付。

9、【注释】望江东:黄庭坚创调。词中有“望不见、江东路”,取以为调名。江东路:指爱人所在的地方。此句说,住在江水的西头,由于相隔遥远,望不见江东的爱人。 秋将暮:临近秋末。以上两句说,即使能找到鸿雁传个信儿,可是已经到了秋末,时间太短了。(1)简析“隔” 字的双重意蕴。(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三江小渡 杨万里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蒿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注】将:行,流过。(1)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2)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雨过山村 王建雨里鸡鸣一两

10、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你认为诗中哪个字最妙?试作分析。五、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有人说,本诗诗眼是标题中的“怨”字,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六、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 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 。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上是如何营造意境的?七、找出白居易的长相思上阕:“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

11、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的诗眼并略作分析。八、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题玉泉溪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你认为诗中哪两个字最为精炼传神?试简单分析。九、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找出诗中你认为最富有表现力的字,并对其加以简单分析十、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寒 食 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试析诗中“满”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十一、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杂 诗 无名氏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

12、人。有人认为诗中“一溪月”应改为“一轮月” ,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十二、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闺 怨 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试分析“忽”字的表达效果。十三、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试结合全诗分析诗眼表达效果。答案:一、找出诗眼:“诗眼” 分别是“ 咽”、 “冷”。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并描述景象: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点明改字作用:“咽” 、 “冷”两字运用拟人、通

13、感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二、 (1)隔,字典意“阻隔,隔断”。双重意蕴:(客观)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主观)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2) 【答案一】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以抚慰孤独的虚写(想象) ;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答案二】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引起后两句错过大雁传信时的虚写(想象) ;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情感阻隔。三、 (1)交情。(2)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和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 ,赋予“山溪渡”

14、 “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四、庭院中的栀子花闲着来反衬农家的繁忙景象,村姑们忙着做这做那,只有院子里的栀子花才用庭院中的栀子花闲着来反衬农家的繁忙景象,村姑们忙着做这做那,只有院子里的栀子花才闲着独自赏雨。五、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 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山河阻隔,归途遥远,还乡无期六、 “凉” 。 “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 ) 。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绪)的意境。七、 “愁”字,就是全阙的诗眼。读完前三句尚不足以为奇,就写两条河在流,流到瓜洲的一个古渡头,但

15、一读出“愁”字,词意就陡然变化,山水含愁,万物齐悲,主人公的哀愁弥漫山水,充塞天地。一字点醒全片,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八、 “醉”和“弹” 。两字都是拟人手法。 “醉”字既写出了秋色的浓艳,又将不可触摸的秋色写得真切可感。 “弹”字不但赋予溪水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而且写出溪流声富有音乐性,以动写静,将万籁俱寂的夜色烘托得更加静谧。白沙县抵龙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九、 “秋”字。表面上写时令,实际上却是表达人的愁绪。萧瑟的秋景增添了离情别绪。作者还巧妙地运用拆字法, “心”上有“秋”谓之“愁” 。所以“秋”还是双关语。十、从景物描写的角度看, “满”字描绘出了江南二月繁华

16、竞丽的美好景象;从情景关系上看,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下文“堪悲”之情。十一、不好。 “一轮月”只写到月,与“一树梨花”一样,是静态的。 “一溪月”既写了月,又写了“溪” ,把不可触摸的月色写的捧手可掬,生动形象。十二、 “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字义) 。登翠楼时兴冲冲,而闯入眼帘的柳色却使她不经意间想起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效果) 。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感情) 。十三、 “满”和“压”就是诗眼。满枝蓬蓬勃勃的花遮住了小路,这就是“满” 。而“压”又是“满”的原因,正由于千朵万朵的花相互挤压,绽满花朵的数枝才延伸到了小路上,可以想象,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鲜花满路,繁英压枝,香透天际。蝴蝶醉了,在尽情地欢舞,留恋忘返:黄莺醉了,在婉转地唱歌,歌声悦耳动听。这里,我们就感受到了融融春意,勃勃生机,感受到了诗人无限的舒适和快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