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版高考语文考点分类汇编 专题十九 新闻、报告与科普文章阅读.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11541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版高考语文考点分类汇编 专题十九 新闻、报告与科普文章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5版高考语文考点分类汇编 专题十九 新闻、报告与科普文章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5版高考语文考点分类汇编 专题十九 新闻、报告与科普文章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5版高考语文考点分类汇编 专题十九 新闻、报告与科普文章阅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5版高考语文考点分类汇编 专题十九 新闻、报告与科普文章阅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十九 新闻、报告与科普文章阅读高考试题A组 2013 年高考题一、(2013 北京,1416,12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 13 题。当你在花园里驻足观察那些胖胖的蜜蜂在花丛中起起落落,或者在厨房手拿蝇拍对着狡猾的苍蝇无可奈何时,你一定认同以下观点:把“飞行家”这个名号冠于昆虫身上是恰如其分的。昆虫不仅是地球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行者家族,也是最早掌握这项技术的先驱者。地球上的第一次飞行是个什么场景?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早已消失在岩层之中。不过,当年第一批飞行者的后代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星球上,它们就是蜉蝣。蜉蝣这种生物绝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水中,以藻类为食。当它们准备繁殖时,便爬出水面,在水边的植物

2、上蜕皮,成为有翅的成虫。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飞行,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双翅,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当时机成熟,便在风中舞动,在空中完成婚配。不久,雌虫产卵,刚刚脱离水面不过十几小时的蜉蝣们再次落回水中,这也意味着它们个体生命的终结。目前,多数昆虫学家认为,最早的昆虫也像蜉蝣一样,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翅应该是“风帆”,而非“机翼”。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几丁质的薄层,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几丁质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就连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几丁质中贯穿着翅脉,它们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来应对飞行时巨大的应力

3、考验。与鸟、蝙蝠的翅膀一样,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昆虫与其他任何飞行动物的标志性区别,在于它们扇动翅膀时高得惊人的速度蜻蜓一般为每秒 200次,而蚊子和马蜂则能高达每秒 1 000次。不仅如此,如果逐格回放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昆虫飞行影像,你会惊奇地发现,昆虫扑翼飞行可不简单是上下运动,从侧面观察,昆虫的翅膀其实是在画八字形。直到最近,人们把昆虫放进风洞好好研究了一番才发现,其实这些小家伙的翅膀是在空气中制造涡流,依靠这些可控的涡流,它们的翅膀在向下和向上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这是鸟与蝙蝠绝对无法做到的。一只小蜜蜂借助这些涡流,产生达到其体重 3倍的升力,而

4、向前的推力则是体重的 8倍之多,与之相比,一架战斗机的推力与重力大小之比能达到 2就可以“笑傲江湖”了。这样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了。当然,这一切代价也相当高昂,飞行是件十分费力的活儿。一只果蝇飞行 1小时就要消耗掉体重的 10%。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儿不太划算,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料”,便让飞行的“经济性”大为改观。所以你绝对不能小看昆虫的能力,一只小小的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 15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 3 000公里,完成从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取材于王冬御风而行)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能支持“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的一

5、项是(3 分)( )A.薄薄的翅由几丁质构成B.不需要骨骼肌肉的支撑C.柔韧性堪比碳纤维复合材料D.翅脉增强了昆虫翅膀的刚性解析: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然后通过对这一信息所在的语言环境进行分析,找出与题干要求相符的选项。C 项,“柔韧性堪比碳纤维复合材料”错误,文中是说:几丁质的柔韧性是碳纤维复合材料无法相比的。与原文内容严重不符。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 分)( )A.昆虫最初驾驭“风帆”在水面上滑行,后来逐步从滑行演化到在空中飞行。B.蜉蝣有翅后即升空飞行,虽然飞行的时间不长,但由此实现了生命的延续。C.昆

6、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可以使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D.昆虫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为“燃料”,从而大大提高了飞行的“经济性”。E.昆虫是地球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行者家族,很多昆虫都具有长途迁徙的能力。解析:BD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 项,“有翅后即升空飞行”错,文中说开始“不急于飞行,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双翅,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D 项,原文中说的是提高飞行的“经济性”的“燃料”是脂肪,而非碳水化合物。3.根据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说明苍蝇的飞行和鹏鸟的翱翔有哪些不同点。(5 分)逍遥游中“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这几句

7、话,是对鹏鸟翱翔九天的精彩描述。生物学家认为,鹏鸟翱翔时要借助上升气流,翅膀就像固定的机翼。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将文中的现象与相似的现象进行比较时,要对不同的现象有充分的认识,掌握全面的信息,将筛选出的有用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才能得到全面的答案。通过所给材料可知,鹏鸟飞行要借助外界的上升气流,可以不扇动翅膀,而苍蝇飞行则与之不同,抓住文中的相关信息合理组织答案即可。参考答案:苍蝇的飞行和鹏鸟的翱翔有三点不同:苍蝇飞行时必须高速扇动翅膀,鹏鸟翱翔时可以不扇动翅膀。苍蝇飞行时借助自身扑翼产生的升力,鹏鸟翱翔时借助外界的上升气流。苍蝇飞行时可做出急转弯的动作,鹏鸟翱翔时无法做到

8、。二、2013 广东,四(二),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 题。山水画中的地质学赵野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描绘自然山川之美的风景画,我们习惯叫“山水画”。山水画滥觞于六朝,独立于隋朝,发展于唐代,至五代进入高峰阶段,经两宋至元朝,成为居统治地位的画种。中国山水画一开始就重视写生,以自然为师。盛唐画家张璪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造化”就是向大自然学习,研究表现自然的技法。由于各位画家所居地域不同,山石结构不同,因而创造出不同的山石画法,其中主要是皴法。在我国古代著名的绘画技法书芥子园画传中列举前人的皴法就有近二十种:披麻皴、乱麻皴、大斧劈、小斧劈、雨点皴、荷叶皴、解索皴、乱柴皴

9、等等。用这些皴法创作的山水画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而是山水风貌的再现,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山水。相传唐朝的李思训创立了小斧劈皴。宋代李唐“扩思训之皴而尽笔力以驰之,又变小斧劈为大斧劈”。范宽常用解索皴,他画的是终南山风光。元四大家之一倪云林首创折带皴,这位无锡人画的是太湖边上的石头。他的画横皴如迭糕,和太湖边石头上的层理相符。清代大画家石涛提倡“搜尽奇峰打草稿”,创造出拖泥带水皴,山水画又出现一番新的天地。这种种的山石皴法从自然科学角度来看,是否反映了一些地质规律呢?我们的地质学家看到古代的山水画和芥子园画传中的图,能大致指出画的是哪种岩石:折带皴画的是水平层理的沉积岩和变质岩中的板岩;大斧劈皴画的

10、山石可能是坚硬的花岗岩;解索皴画的是玄武岩山体;云头皴画的是风化的片岩;鬼皮皴画的是剥蚀特别厉害的沙岩。画家根据不同对象运用不同的画法。对象有变动,画法也会不同。火山的爆发、地震的发生往往会使地壳发生巨大的变动。一般地说,比较韧性的岩石如薄页岩或泥质岩石在受力不大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地质学上称为“褶皱”。比较脆性的岩石或厚层块状岩石如花岗岩、石灰岩受力较大时容易断裂变形,倾斜甚至直立,再经风化剥蚀作用,就会出现杂乱无章的奇形怪状。面对这样的山石再用表现垂直节理的披麻皴和表现水平层理的折带皴就不行了,而运用乱柴皴和乱麻皴等画法就比较合适。那些风化后的砂岩、砾岩、石灰岩等情况就更复杂些。这些

11、皴法只是表现自然山石手法的一部分。自然界中的山岩,千番模样,万种风姿,光用这二十来种皴法是不能表现完全的,必须不断地丰富、创新。山水画的成熟过程就是画家用笔从简单到复杂的丰富过程。因此可以说,山水画的历史就是皴法不断发展的技法史。历史上凡有成就的画家,必定是不落前人窠臼,探索新的技法,表现新的山水的人。现代画家傅抱石画华山偏不用前人的荷叶皴,而创了一种大气磅礴的抱石皴,把华山的“雄伟”表现得更为理想。另一位画家石鲁在陕北黄土高原上也创出了一种表现黄土高原的新的皴法。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的法国画家塞尚曾说过:“为了画好一张风景画,应先明了地质学上的地层。”中国古代画家并不一定懂得地质学,但他们

12、凭着自己精确的观察,发现了山石结构、地质构造的不同,探求出新的画法去表现自然。如果今天的山水画家能够多学习一些地质知识,对绘画一定大有裨益。(选自中国现代科学小品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有删改)1.第段说“用这些皴法创作的山水画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而是山水风貌的再现,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山水”,你如何理解?(4 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意思就是经过了艺术的提炼和加工,是说用皴法创作的山水画源于自然,但又高于自然。“山水风貌的再现”意味着是对山水样貌的描摹反映,“经过艺术加工”指其融入了画家本人主观的理解和体验。参考答案:用皴法创作的山水画是画家师法

13、自然、表现自然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山水样貌的描摹反映。山水画对自然山水的表现,在“外师造化”的基础上,融入了画家本人主观的理解和体验,经过了艺术的提炼和加工。2.简析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5 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对语段作用的分析,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展开。第段作者简单介绍了山石画法中的皴法,指出有近二十种,而第段则重点介绍了几种皴法,可见它是对上文内容的补充说明。而第段则从科学角度分析皴法画的不同山石,这是在第段介绍的基础上进行的。参考答案:在内容上,介绍从唐代到清代皴法的发展创新,为下文写皴法与地质结构的关系做了铺垫。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文芥子园画传皴

14、法种类的进一步解说,同时又为下文中地质学中的不同区域的地层进行铺垫,顺理成章地引出地质规律的话题。3.古今山水画家为什么要不断发展山水画的皴法?请结合文意分析。(6 分)解析:本题考查通过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为探究性题目,具有开放性,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要求进行回答。要分析不断发展山水画的皴法的主客观原因,不能盲目下定论。说明理由时,要结合文本内容,从整体上作出理性分析。参考答案:(1)中国山水画一开始就有重视写生,以自然为师的传统。不同画家居于不同区域,必须要有所创新。(2)大自然是千番模样万种风姿的,已有的山水画法还远远不能表现出大自然山石的

15、多种风貌,必须不断丰富创新。(3)要成为有成就的画家,必定要不落前人窠臼,探索新的技法,表现新的山水。(4)今天的山水画家如果能够多学习一些地质知识,发现更多山石结构、地质构造的不同,对绘画一定大有裨益。B组 20092012 年高考题一、2012 福建,三(二)(乙),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 题。蟋蟀之话夏丏尊鸣虫是秋季的报知者。蟋蟀的鸣声,本质上与鸟或蝉的鸣声大异其趣。鸟或蝉的鸣声是肉声,而蟋蟀的鸣声是器乐。鸟的鸣声是和人的叫唱一样,同是由声带发出的,其鸣声虽较人的声音有变化,但既同出于肉质的声带,与人声究有共同之点。蝉虽是虫类,其鸣声由腹部之声带发出,也可以说是肉声。蟋蟀等

16、秋虫,雄性的鸣声比之鸟或蝉的鸣声,是技巧的,而且是器械的。它们的鸣声由翅的鼓动发生。用显微镜检查时,可以看见翅的特别的发音装置,前翅的里面有着很粗糙的钅状部,另一前翅之端又具有名叫“硬质部”的部分,两者磨擦就发出声音。前翅间还有一处薄膜的部分,叫做“发音镜”,这是造成特殊的音色的机关。秋虫因了这些部分的本质和构造,与发音镜的形状,各奏出其独特的音乐。其音乐较诸鸟类与别的虫类,有着如许的本质的差异。螽斯 与蟋蟀的发音样式大同小异。螽斯左前翅在上,右前翅在下;蟋蟀反之。螽斯的钅状部在左翅,硬质部在右翅;而蟋蟀则两翅有着同样的构造。此外尚有不同的一点:螽斯之翅耸立作棱状,其发音装置的部分较狭;蟋蟀二

17、翅平叠,因之其发音部分亦较为发达。在音色上,螽斯所发的音乐富于野趣,蟋蟀的音乐却是技巧的。无论鸟类、螽斯或蟋蟀,能鸣只有雄,雌是不能鸣的。这全是性的现象,雄以鸣音诱雌。它们的鸣,和南欧人在恋人窗外所奏的夜曲同是哀切的恋歌。蟋蟀是有耳朵的,说也奇怪,蟋蟀的耳朵不在头部,倒在脚上。它们共有三对脚,在最前面的脚的胫节部,有附着薄膜的细而长的小孔,这就是它们的耳朵。它们用了这“脚耳”来听对手的情话。石块或落叶丛中是它们的生活的舞台,它们在这里恋爱,产卵,以至于死。蟋蟀的恋爱生活和其他动物及人类原无大异,可是有一极有兴趣的现象:它们是极端的女尊男卑的。试把雌雄二蟋蟀放入小瓦器中,彼此先用了触角探知对方的

18、存在以后,雄的即开始鸣叫。这时的鸣声与在田野时的放声高吟不同,是如泣如诉的低音,与其说是在伺候雌的意旨,不如说是一种哀恳的表示。雄的追逐雌的,把尾部向雌的接近,雌的犹淡然不顾。于是雄的又反复其哀诉,雌的如不称意,犹是淡然。雄的哀诉,直至雌的自愿接受为止。雄蟋蟀在交尾终了后,不久就要遇到悲哀的运命所存在者只翅或脚的碎片而已。蟋蟀产卵,或在土中,或在树干与草叶上。雌蟋蟀在产卵时,先用产卵管在土中试插,及找到了适当的场所,就深深地插入,同时腹部大起振动。产卵管是由四片细长的薄片合成的,卵泻出极速,状如连珠,卵尽才把产卵管拔出。一个雌蟋蟀可产卵至三百以上。雌蟋蟀于产卵后亦即因饥寒而死灭,所留下的卵,至

19、次年初夏孵化。蟋蟀在昆虫学上属于“不完全变态”的一类,由卵孵化出来的若虫 差不多和其父母同形,只不过翅与产卵管等附属物未完全而已。这情形和那蝶或蝇等须经过幼虫、蛆蛹、成虫的三度变态的完全两样。(像蝶或蝇等叫做“完全变态”的昆虫。)自若虫变为成虫,其间经过数次的脱皮,身体的各部逐渐完成。变为成虫以后,经过四五日即能鸣叫,其时期因温度地域种类个体而不同,大概在立秋前后。它们由此再像其先代的样子,歌唱,恋爱,产卵,度其一生。(选自名物采访,有删改)注:螽斯: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触角呈丝状。若虫:不完全变态类(渐变态)昆虫的幼体。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蟋蟀的鸣

20、声与鸟或蝉的鸣声有着本质的不同:蟋蟀的鸣声是由腹部的声带发出的,鸟或蝉的鸣声是由翅膀的鼓动发出的。B.雄性蟋蟀是用一前翅的钅虑状部和另一前翅的硬质部相互磨擦,并用前翅间的“发音镜”这一特殊的音色“机关”发出特殊声音。C.雌雄蟋蟀可以通过触角探知对方的存在,雄性蟋蟀可以通过鸣音向雌性蟋蟀反复哀诉,雌性蟋蟀则通过“脚耳”领会其意。D.蟋蟀由卵变为成虫不需要经历三度的“完全变态”;由卵孵化出来的若虫和其父母同形,在立秋前后变为成虫即能鸣叫。E.文章采用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科学、形象地说明了蟋蟀的发音原理和发音样式,清晰地展现了蟋蟀的生命历程。解析:AD A 项,“蟋蟀的鸣声是由腹部的声带发出的

21、”“鸟或蝉的鸣声是由翅膀的鼓动发出的”有误,从原文第段可以看出,鸟或蝉的鸣声是由声带发出的,从原文第段可以看出,蟋蟀的鸣声是由翅的鼓动发生的;D 项,“在立秋前后变为成虫即能鸣叫”有误,从原文第段可知,成虫后“经过四五日即能鸣叫”。2.根据全文,概括蟋蟀的生命历程。(4 分)解析:解答此题,应先找到信息在原文中所在的位置,信息主要集中在段;其次,概括要点时,应明确分点归纳,使答案条理清晰。参考答案:第一阶段:卵孵化成若虫。第二阶段:若虫经数次脱皮变为成虫。第三阶段:成虫“恋爱”、交尾。第四阶段:交尾后雄蟋蟀死亡,雌蟋蟀产卵后死亡。3.请就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谈谈你的看法,并举例说明。(6 分)

22、解析:一般来说,科普类文章的语言是叙述性的还是描写性的,是平实的还是绚丽的,是严肃的还是诙谐幽默的,是深奥艰涩的还是平易晓畅的,包括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等等,都属于语言特色的范畴。解答此题,应先确定该文的主要语言特点,然后结合文本中的具体语句进行分析,突出相对应的语言特色。参考答案:(1)本文语言平实,善于以科学而准确的语言说明蟋蟀的生命特征和生活习性。如第段“蟋蟀等秋虫,雄性的鸣声比之鸟或蝉的鸣声,是技巧的,而且是器械的”,平实地说明了蟋蟀发音的原理和构造。再如,第段“蟋蟀的恋爱生活和其他动物及人类原无大异”,平实地说明了蟋蟀的恋爱过程。(2)本文语言生动,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说

23、明对象的特征。如第段“它们的鸣,和南欧人在恋人窗外所奏的夜曲同是哀切的恋歌”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雄蟋蟀发音器官发达、发音富有技巧、所发的声音对雌蟋蟀具有诱惑力。再如,第段“这时的鸣声直至雌的自愿接受为止”这几句,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蟋蟀恋爱过程中极端的雌尊雄卑。二、2012 广东,四(二),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 题。寂寞出学问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昨天是第 25个教师节。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

24、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记者: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秦: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也特别强调一个重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 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敬意,是非常必要的。记者: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秦: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20 世纪 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

25、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记者:这种精神的确是宝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秦: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著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

26、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记者: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必须静心求实。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秦: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做学问,首要的是要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 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当年陈先生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 20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实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

27、是别人难以体会的。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也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记者: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了不少的作用。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秦:应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记者:有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秦:确实有好多真正做

28、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知识分子提出一些意见,对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者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学者可以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学者不要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原载解放日报2009 年 9月 11日第 17、18 版,有删改)1.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作了倡导?(5 分)解析:

29、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根据题干要求,通读全文,筛选出原文中与题目相关的句子,再加以提炼。访谈在记者的提问和总结的带动下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均为秦绍德对“寂寞出学问”不同方面的认识,由此分别列出要点即可得出答案。参考答案:做学问要有甘坐“冷板凳”的精神,耐得住寂寞;对学问要有兴趣,热爱学术,才能耐得住寂寞;媒体与学者之间应形成良性关系。2.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4分)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本题在采访之初即提及,在采访末段专门讨论媒体与学者应有的关系,答题区域可以确定主要在末段,但

30、是也不能忽视前文,媒体作为外部环境对学者思想是有一定影响的,这个影响点在于做学问必须“静”,如果媒体过分关注,无疑会打扰学者做学问。参考答案:媒体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会影响学者专心治学;在传播学术成果时,一些学者将名利和传播挂钩,成为“媒体学者”,失去学术界限,降低学术影响,暴露自身不足。3.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6 分)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是开放性题目,作答时也应该紧密结合文章,再结合自己的见解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参考答案:秦绍德针对目前学

31、界普遍存在的浮躁学风,倡导“寂寞出学问”的传统治学精神。这个倡议不仅适用于复旦大学,也适用于其他高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领域,所以说“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文中提到的浮躁现象,不仅是学术界存在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普遍存在而应重视的问题。静心求实的作风,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也是社会其他领域的从业者应学习的,所以说“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 。三、(2011 四川,二,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 题。古气候研究敲响气候变暖警钟过去 5亿年里,地球高温期一般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时期相吻合,反之亦然。目前,科学家正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以预测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时地球气候会发

32、生怎样的变化,而不仅仅依靠计算机模型的预测。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可利用各种各样的线索。岩石可以揭示它们形成时期的环境信息,如许多岩石只能在有液态水的地方才会形成。测量南极冰盖中微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溯的时间并不长。要了解更久远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必须用间接方法,如建立模型来研究各种长期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的因素。这些模型能显示数千万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含量的变化,但是无法提供短期波动的信息。测量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密度,也可以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另外,还可以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洋酸度有关,而

33、海洋酸度又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相关联。研究过去的气候变化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气候敏感性。气候敏感性,是指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时的辐射强迫所产生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根据相关研究,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一倍,地球平均气温将上升 1摄氏度。但是,当地球气候变暖时,很多因素都会跟着一起变化。例如,气候变暖使大气中包含更多水蒸气,而水蒸气是一种强力的大气保温气体;气候变暖还会减少积雪和缩小海冰的覆盖范围,这将导致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联合国有关机构最近预测:在考虑了这些反馈效应之后,计算机模型得出的气候敏感性在 24.5 摄氏度之间,最佳估计

34、值为 3摄氏度。其实,计算机模型只考虑了对变暖效应的快速反馈,而那些几十年或几百年之后才会显现的反馈,例如陆地冰原范围的变化则被忽略了。因此,真正的气候敏感性可能比计算机模型预测的更高。由于现有的气候模型无法考虑长期反馈的影响,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唯一的途径是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为了使结果更准确,科学家研究了和现在相似的上新世早期(约 450万年前),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 400ppm(1ppm=百万分之一),仅比现在高一点,但当时的地球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 3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 25米。而永久冰盖面积也比现在小。对上新世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敏感性为

35、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一倍,平均气温升高 4.5摄氏度。如果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那么可以预见,短期内地球平均气温会升高 3摄氏度左右,而且在接下去的几百年里,气温还将持续攀升,被全球气候变暖困扰的人类将面临更大的危机。1.下列关于“气候敏感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的条件下,气候敏感性越高表明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越大。B.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目前只能够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气候的影响。C.联合国有关机构用计算机模型预测气候敏感性时,充分考虑了随着气候变暖而变化的各种因素。D.不同时期气候敏感性不完全相同,研究上新世早期气

36、候敏感性对认识今天气候变暖颇有价值。解析:C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据第 4段“联合国计算机模型只考虑了对变暖效应的快速反馈则被忽略了”,可确定 C选项错误。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在地球过去的气候变化中,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必然伴随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反过来,全球平均气温降低则意味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B.地球平均气温的上升会造成地球积雪的减少和海冰覆盖范围的缩小,这样将使得来自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会导致地球平均气温进一步升高。C.植物叶片气孔的疏密程度与其生长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关,根据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疏密程度,可分析这种植物生长年代大

37、气中二氧化碳浓度。D.对上新世早期的研究发现: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即使幅度不大的上升也会造成平均气温升高,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使永久冰盖面积缩小。解析:C 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信息的能力。A 项,以偏概全,是“一般”而非“必然”,可据第 1段“过去 5亿年里,地球高温期一般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时期相吻合,反之亦然”排除。B 项,指代对象理解错误,是“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而非“来自太空的太阳辐射”,可据第 3段“气候变暖还会减少积雪和缩小海冰的覆盖范围,这将导致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排除。D 项,逻辑关系理解错误,是和“现在”相比较而言的

38、,可据第 5段“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 400ppm,仅比现在高一点,但当时的地球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 3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 25米。而永久冰盖面积也比现在小”排除。C 项,出处在第 2段,“测量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密度,也可以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地球上有一些岩石是能够在没有液态水的地方形成的。B.分析南极冰盖微气泡里面的气体能够间接了解数千万年以来的大气成分。C.测量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有助于了解特定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D.变暖效应的长期反馈使地球气温上升可以持续几百年。解析:B 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

39、的能力。B 项中的“数千万年”推断错误,出处在第 2段“测量南极冰盖中微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溯的时间并不长”。四、(2011 辽宁,一,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 题。天文学并不是新开拓的科学,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很容易发现它的痕迹。也许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就知道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踪来判断季节,这种物候授时是早期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甚至到上一世纪 50年代,中国一些少数民族还通行这种习俗。物候虽然与太阳运动有关,但由于气候变化多端,不同年份相同的物候特征常常错位几天甚至更多,物候授时比起后来的观象授

40、时就要粗糙多了。观象授时,即以星象定季节。比如尚书尧典记载,上古的人们以日出正东和初昏时鸟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春,以日落正西和初昏时虚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秋,等等。当人们对天文规律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掌握了回归年长度以后,就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古代历法便应运而生了。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期肯定已有历法,只是因为文字记载含意不明,其内容还处于研究之中。春秋战国时期,流行过黄帝、颛顼、夏、商、周、鲁等六种历法。它们的回归年长度都是 365.25日,但历元不同,岁首有异。从西汉到五代是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完善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观测手段和计算方法。南北朝的姜岌以月食位置来准确推算太阳的位置,隋朝刘

41、焯用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来处理日月运动的不均匀性。唐代一行的大衍历,显示了古代历法已完全成熟,它记载在新唐书历志中,按内容分为七篇,其结构被后世历法所效仿。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以后,浑仪的功能随着环的增加而增加;到唐代李淳风时,已能用一架浑仪同时测出天体的赤道坐标、黄道坐标和白道坐标。除了不断提高天体测量精度外,天文官员们还特别留心记录奇异天象的发生,其实后者才是朝廷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所谓“天垂象,见吉凶”,把它看成上天给出的瑞象和凶象,并加以趋避。宋代和元代为古代天文学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颁行的历法最多,达 25部,其中郭守敬等编制的授时历最为优秀,连续使用了 360年,达到中国历法的巅峰;观

42、测数据最精,许多历法的回归年长度和朔望月值已与现代理论值相差无几,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大型仪器最多,其中苏颂的水运仪象台集观测、演示、报时于一身,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天文仪器;恒星观测最勤,平均不到 20年一次。进入明代后,中国天文学开始停滞不前。这里有政治、经济等社会原因,也有天文学本身的原因。从天文学本身来看,首先,当时中国的天文仪器只能满足肉眼测量的极限,除非加上凹凸镜片,精度不会提高,而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是在欧洲诞生的。其次,中国古代擅长代数计算,在解决天体位置与推算值弥合问题上只注意表象,不注意从几何结构进行理论探讨,与此相反,古希腊天文学则是侧重几何学的。对中国明清时代的天文

43、学进行反思是痛苦的,但却有助于我们今天的发展。(摘编自陈久金、杨怡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1.下列对于天文学早期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文学不是一门新的科学,它在人类的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我们很容易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发现它的一些知识和观念。B.为了农业生产的需要,人们很早就已经能够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踪来判断季节,这种情况甚至到上一世纪中叶在某些民族中还存在。C.上古时期的人们根据太阳的运行,以及初昏时南方子午线不同星辰的出现,来确定仲春和仲秋等等,这种观象授时比物候授时更加精确。D.对于天文规律的更多了解,尤其是回归年长度的掌握,推动了古代历法的产生,标志着此时的古代

44、天文学已经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了。解析:A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A 项,文中内容表明是“痕迹”而非是“已经形成”。此外把“痕迹”说成是“知识和观念”也有不妥。了解远古时代天文历法更有助于正确理解本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流行过黄帝、颛顼、夏、商、周、鲁等六种历法,它们的回归年长度相同,但是不同历法的历元和岁首多有不同。B.古代天文学在西汉到五代时期发展得更为完善,南北朝姜岌、隋朝刘焯等人采用了新的计算方法,西汉落下闳、唐代李淳风等人采用了新的观测手段。C.唐代大衍历的产生说明中国古代历法已经发展成熟,新唐书历志的记载

45、表明,大衍历的内容共分为七篇,结构也为后世的历法所效仿。D.宋元时代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鼎盛时期,颁行的历法最多、数据最精、大型仪器最多、恒星观测最勤,且多有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者。解析: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C 项,文中信息表明唐代大衍历“记载在新唐书历志中,按内容分为七篇,其结构被后世历法所效仿”,而不是“新唐书历志的记载表明,大衍历的内容共分为七篇”,注意“它”的指代性。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史料记载表明,我国夏商时期已有历法;但是今人尚未完全弄懂这些史料的含意,所以夏商时期历法的具体内容还正在研究之中。B.比起天体测量精度来,古代帝王更关注奇异天象,因为他们认为上天是有意志的,从天象观测能够得知上天预示的祸福,这样就可以趋吉避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