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儿童心电图特点.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113895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7.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心电图特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儿童心电图特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儿童心电图特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儿童心电图特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儿童心电图特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儿科心电图检查相关知识,第一章 心电图成份的组成及各波段的测量 一、典型心电图及心电图坐标,典型心电图是由 一组波形组成, 每一心动周期包 括以下各波形:,P波:代表左、右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心脏的激动起源于房室结,最先传至心房,产生激动,故P波首先出现。 P-R间期:自P波起点至QRS波起点的间隔时间,代表激动自窦房结、心房、房室交接区、房室束、左右束支、蒲肯野氏纤维至心室肌的传导时间。,P-R段:P波后的一段等电位线称为P-R段。自P波终点至QRS波起点的间隔时间,代表激动在房室交接区、房室束、束支、蒲肯野氏纤维至心室肌的传导过程。 QPS波:代表左、右心室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第一个向下的

2、波称Q波,第一个向上的波称R波,继R波之后再出现向下的波称S波。,ST段:自QRS波之终点至T波起点相连的一段。 T波:代表心室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Q-T间期:自QRS波起点至T波终点的间隔时间。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的全过程。 u波:代表心肌激动的激后电位。,心电图纸印有纵、横直线的坐标,横坐标为时间坐标。常规记录心电图时,纸速为每秒25mm,每一小格代表0.04。纵坐标为电压坐标,一小格为1mm,一般10mm代表1mv电压,每1小格代表0.1mv,每两大格代表1.0mv。根据心电图的坐标,即可测出各波形的时间及电压。,二、常用心电图导联,1、标准导联:、导联导联线红色接右上肢,黄色接左上肢,

3、绿色接左下肢,黑色接右下肢为地线。导联:左上肢为正极,右上肢为负极;导联:左下肢为正极,右上肢为负极;导联:左下肢为正极,左上肢为负极。 2、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探查电极置于某一肢体,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另两个肢体导线相连,其电位接近于零,再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aVR:右上肢单极肢体导联;aVL:左上肢单极肢体导联;aVF:左下肢单极肢体导联。,3、心前导联:V1 、V2、 V3、 V4、 V5、V6V1:电极放置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位于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位于V2 与V4连线之中点;V4:位于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处;V5:位于与V4同一水平的腋前线;V6:位于与V4同一

4、水平的腋中线。,第二章 心电图图谱 第一节 正常心电图,1、心率的测量: 计算法:心率(次/分)=60(秒)/P-P或R-R间期(秒) 如:心率=60(秒)/P-P或R-R(秒)=60/0.25=80次/分 2、各波振幅及时间的测量:测量向上波的高度时,自等电位线上缘至波的顶点;测向下波应自等电位线之下缘至波的最低点。 3、各间期的测量: P-R间期:从P波开始测至QRS波开始的时间,一般选导。 Q-T间期:从QRS波开始测至T波结束的时间,一般选导。,4、各波形正常值及意义: P波:分析P波可判断心律、房率及心房肥大。正常窦性P波:、aVF、V5、V6 P波直立,aVR P波倒置。少数情况见

5、、aVF、V5可双向或倒置。 小儿P波随年龄正常值不等:P波时间正常值 小儿0.09,儿童0.10 ,大于正常值左房大;P波电压0.2mv,大于正常值右房大。,P-R间期:随年龄、心率变化,一般0.080.18 ,P-R延长见于风湿热、心肌炎、房缺、低血钾及洋地黄影响等。P-R缩短见于房室交接性心律、预激综合征及糖原累积症。 QRS波: a、命名:Q波为第一个向下的波,R波为第一个向上的波,S波第二向下的波。R、S b、QRS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0岁0.08,10岁以上0.09 ,成人为0.060.10 。 c、QRS电压:Q波成人出现深、宽的Q波提示心肌梗塞,正常q波1/4R,小儿可见

6、较深的Q波,随年龄下降;R波、S波在各导联有正常值。,d、ST段:下降0.05mv,上升0.1mv, V1V3可上升超过0.3mv。 e、T波:一般QRS主波向上的导联T波直立,在QRS波主波向下的导联T波倒置。T波不应小于R波的1/10。T波低平或倒置见于心室肥厚,束支阻滞、心肌炎、心包炎、洋地黄影响及电解质紊乱;T波高尖提示高血钾。 f、Q-T随年龄、心率有正常值,延长见于心肌炎、综合征、低血钾、低血钙及药物影响。 g、u波:T波之后的一个小波,提示低钾。,5、正常心电图诊断: 窦性P波、P、aVF、 V5、V6直立,PaVR倒置; P-P间隔固定,P波按规律发生,P-P间隔可有轻度不规则

7、,但各P-P间隔之间的差距不应超过0.12(或0.16); P-R间期不少于正常的低限,小儿P-R间期随年龄及心率而变化; 频率正常:通常采用的正常范围:1岁以内100-140次/分,1-6岁80-120次/分,6岁以上60-100次/分; 各导联QRS电压正常; ST-T无异常改变。,第二节 窦性心律失常,一、窦性心动过速: P波为窦性,P-P间隔缩短,P-R不少于正常的低限; 心率超过下列范围:1岁以内140次/分,16岁120次/分,6岁以上100次/分; 心率过快时,P波与T波可以重叠,P-R段及ST段可下降,T波平坦甚至倒置。,二、窦性心动过缓: P波呈窦性,P-P间隔延长; 心率低

8、于正常值的下限:1岁以内100次/分,16岁80次/分,6岁以上60次/分; P-R间期不短于正常低限。,三、窦性心率不齐: P-P间隔不匀齐,差距0.12(或0.16); P波为窦性,P-R间期在正常范围内。,第三节 过早搏动(期前收缩),根据异位节奏点的部位不同,分为房性、交接性、室性,当期前收缩出现后,往往代替了一个正常搏动,其后就有一个较正常窦性心律的心动周期为长的间歇,叫做代偿间歇。 一、室性早搏: QRS波提前出现,其前无异位P波; QRS波宽大畸形,时间延长,成人0.12以上,儿童0.10以上,婴儿0.08 以上,T波与QRS的主波方向相反; 室性早搏后多伴有完全性代偿间歇。,室

9、早,室早,二、房性早搏: 提前出现的房性异位P波,形态异于窦性P波。 P -R间期在正常范围,成人0.12,小儿0.10。 QRS波的形态可有三种形式:a.与窦性QRS波相同;b.伴有室内差异传导者,QRS波变异;c.未下传的房性早搏在异位P之后无QRS波。 房性早搏之代偿间歇多为不完全性,偶为完全性。,房早,房早&室早,房早伴差传,房早伴差传,三、房室交接性早搏: 提前出现的QRS波的形态与窦性相同,或因室内差异性传导而发生畸形。 交界性早搏的P波为逆行性( P、aVF向下, P、aVR向上), P波与QRS波关系可有三种形式:a.逆行P波出现在QRS波之前,其P-R间期正常范围,成人0.1

10、2,小儿0.10,或比正常窦性P-R稍短;b.逆行的P波出现在QRS波之后,R- P间期0.20;c.QRS波前后均无P波。 代偿间歇多为完全性。,房室交接性早搏,房室交接性早搏,第四节 扑动与颤动(房扑、房颤),一、心房扑动: 1、P波消失,代之以连续、快速、规则、大小相同的锯齿状的扑动波(F波),各波间无等电位线,其频率多在300400次/分,少数可达450次/分。 2、室律规则(房室传导比例固定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不规则(房室传导不固定)。,房扑,房扑,房扑(4比1),二、心房颤动: 1、 P波消失,代之以纤细、零乱、快速和形态不同的颤动波(f),频率400700次/分。 2、心室律

11、不规则。,房颤,房颤,第五节 房室传导阻滞,心脏任一部位不应期病理性延长,使激动传导延迟或中断称为心脏传导阻滞。根据心脏阻滞的部位可分为: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和室内传导阻滞。临床心电图将A-VBB分为三度: 一、一度A-VBB:房室传导时间延长,但每个心房激动均能传到心室。A-VBB病变的心肌细胞相对不应期延长而有效不应期尚正常。 按年龄和心率P-R间期超过正常最高值,一般小儿0.20。 P-R间期虽未超过正常范围,但在心率未变或较快时,P-R间期较原先延长0.04以上。,1A-VBB,二、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有效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均延长,心房激动部分不能传到

12、心室,出现间歇性心室脱落。 莫氏型(文氏型)心电图诊断: 1、P-R间期虽逐次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发生心室脱落。 2、P-R间期逐次延长的同时,R-R间隔逐次缩短,直至发生心室脱落。 3、伴有心室脱落的R-R间隔小于2个P-P间隔。,21A-VBB,21A-VBB,莫氏型: 1、P-R间期恒定。 2、P波按规律出现,部分P波之后不继以QRS波。,22A-VBB&LBBB,2A-VBB,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时,房室传导比例为3:1以上,如4:1、5:1、6:1等,称为高度A-VBB,仅少数P波能下传,心室率很慢,常出现交接性或室性逸搏或逸搏心律,个别P波可下传到心室,发生心室夺

13、获。,三、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组织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占据了整个心动周期,使P波全部落在有效不应期中,完全不能下传心室,心室由低级起搏点控制。(交接区或心室) 心电图诊断: 1、P-P间隔与R-R间隔各有其固定规律,P波与QRS波无关。 2、心房率较心室率快,心房节律多为窦性心律,或房扑、房颤。 3、心室节律交接性或室性逸搏心律,交接性40次/分,室性40次/分。 4、QRS波形态:阻滞部位在希氏束上者,QRS与正常窦性相同;在希氏束下,QRS宽大畸形。,3A-VBB,3A-VBB,第六节 室内传导阻滞,发生在房室束以下的传导阻滞称为室内传导阻滞。右束支束支阻滞左束支(左前分、左后分)室

14、内传导阻滞 双侧束支及三支阻滞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一、右束支传导阻滞:分完全性和不完全性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诊断: 1、QRS时间:婴儿0.09,年长儿0.10,成人0.12。 2、V1呈rsR型,或R波宽钝、错折, V5的S波宽钝、错折而不深,S及RaVRk宽钝、错折。 3、ST-T的方向与QRS波的主波方向相反。 4、常见心电轴右偏。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的心电图具有以上QRS波的改变,但QRS时间:小儿0.080.10,成人0.080.12。,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二、左束支阻滞: QRS时间婴儿0.09,年长儿0.10,成人0.12。 V5呈R至R波宽钝有错折,一般无q波及S

15、波,偶见极小的q波, V1导联呈Qs型或rS型,r波极小,S波宽钝很难判断。 ST-T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具有以上QRS改变,QRS小儿0.080.10,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第七节 心房肥大及心室肥厚,一、心房肥大 1、右心房肥大,主要依据为P波电压增高。 P波高耸, 、aVF最明显,新生儿期0.25mv,新生儿期后0.2mv。右心前导联,P波双向,正向波0.2mv(新生儿期),新生儿期后0.15mv。 P-R段下降, 、aVF较显著。 P/P-R段1.0,右房肥大,2、左心房肥大,主要依据为P波时间延长。 P波增宽,成人0.11,婴儿0.09,儿童0.10,P波

16、有切迹(双峰),切迹间距0.04,婴儿0.03。 V1导联P波双向(+-),负向明显,电压0.1mv,时间0.04。 P/P-R段1.6。 3、双心房肥大,具有左、右心房肥大的特点。,左房肥大,左房肥大,二、心室肥厚 1、左室肥厚: V5导联R波向上, V1导联S波增深。 胸导联: 3岁以下RV5、 V6 3.0mv,3岁以上3.5mv。 SV1 、V2 2.0mv。 RV5+ SV1 3岁以下4.5mv,3岁以上5.0mv。 V5导联ST下移,T波倒置。 V5、V6 Q波较深。 肢导联: R + R4.5mv R+R3.0mv 心电轴0(左偏),左室肥厚,2、右心室肥厚 心前导联: a、3个月以后RV1 1.7mv,QRS呈rSR型,R V1 1.5mv。 b、V1 、V3R呈qR型。 c、 V1导联、R/S比值异常,不同年龄有不同的比值。 d、5天4岁,TV1直立。 e、3岁以内SV51.5mv,3岁以后SV50.9mv,3个月以后R/SV5135. b、导联S波较深. c、aVR导联2个月以后R/S或R/Q1. 新生儿期右室占优势明显,出生5天后T波直立, V1呈qR型,电轴右偏+180,要结合临床。,右室肥厚,双室肥大,第八节 电解质紊乱,低血钾,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