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培训是为企业经营服务的,通过提高人力资源水平,提高企业绩效;培训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手段之一。如果让陈景润卖车票,李素丽解决哥德巴赫猜想就不是培训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使用人才的问题。指鹿为马并不是因为无知,而是上层政策引导的问题。全明星队不一定是最佳组合,这是组织结构的问题。培训仅仅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手段之一。根据培训的类型(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态度),确定培训的目的(1)传授知识,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交换与适应系统,知识更新需与外界同步。(2)训练技能,提高绩效:员工通过培训,减少失误,减少工伤事故,
2、减少废品、次品,减少消耗和浪费,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企业效益。(3)培养态度,提高企业素质:通过培训使不同价值观、不同工作作风及习惯的人,按照企业经营要求,养成统一、和谐企业文化。(4)满足员工自我成长:员工希望接受挑战和获得晋升,通过培训帮助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根据培训对象(决策层人才,管理层人才,工作层人才),确定培训的目的(1)长期目的:针对决策层(总经理级),满足企业长期需要而采取的培训活动。例如对企业家的培养、组织变革的推动、后备干部培养、企业文化推动、核心能力体系建设等战略项目。(2)年度目的:针对管理层(职能部门级),满足企业年度经营而采取的培训活动。例如对新产品的培训,新
3、管理项目推动的培训,如销售部门对终端销售能力提升的培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新绩效管理系统的培训、信息管理部门对 ERP 的培训项目,新员工培训、晋升培训等。(3)职位目的:针对工作层(具体岗位级),满足职位任职人高水平完成本职工作需要所采取的培训活动。例如对销售代表进行产品知识的培训、采购代表谈判技巧的培训、文员计算机操作的培训、主机手副机手的培训等。(4)个人目的:满足员工达成其职业生涯规划目标需要而由企业提供的培训。员工享受培训待遇,增加企业魅力。为了培训而培训是无意义的,毕竟企业以营利为目的,非教育学校。况且培训是会占用成本(组织培训、参加培训无疑会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即使称培训为人
4、力资源的投资,那无意义的培训也只能是失败的投资。培训以适量为宜,过多的培训耗费企业的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光面堂皇的负担。所谓过犹不及,恰到好处!根据经验从培训目的分析培训需求(并未进行实际的培训需求调查分析),(1)目前*家具*中心战略项目培训需求未明显表现出来,存在后备干部培养、企业文化推动的培训项目,但是培训需求不强烈;(2)年度培训项目,如 ERP 项目, ERP 已成功实施,不需要密集的培训;如新员工培训,每月一次;从现有的态势看,没有新的管理项目或新产品的培训需求。(3)职位培训项目,*中心的“学徒制”的长期运行,替代了操作岗位的培训;在招聘时,对上岗证的要求,使特殊工种,如电焊工等培训由国家培训与考核所替代;根据绩效考核培训,部门可自行进行组织业务培训或提出临时培训之需求;(4)个人目的的培训,应在自愿与*中心成本控制的基础上考虑。建议:*中心培训集中在质量管理体系、新员工培训、安全消防培训,管理技能的培训以后备人才为主,岗位技能培训应通过技能评定制度,强化“学徒制”,不作为培训计划之部分,部门内部业务培训由部门内部自行安排,若确有必要,可提出临时培训要求。只要能够让培训对象掌握了他该掌握的技能,培训的形式和方法如何并不重要。所以一篇文章是培训,车间的实时指导也是培训,上下班计讲解更是培训,这类培训是企业文化,是所谓学习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