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词解释细胞因子 -是指有多种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所产生、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抗原提呈细胞-是指具有摄取、处理及提呈抗 抗原提呈细胞原能力的细胞,又称为辅佐细胞.抗原-是 一 类 能 刺 激 机 体 的 免 疫 系 统 产 生 特 异 性 免 疫 应 答 , 并 能 与 免 疫 应 答 的 产 物 在 体 内 外 发 生 特 异 性 结 合 的 物 质免疫耐受 是指免疫活性细胞接触抗原性物质时所表现的一种特异性的无应答状态抗体 抗体是免疫系统用来鉴别和抑制外源物质( 例如细菌和病毒)的一种蛋白质覆合体.每种抗体只识别特定的目标抗原. 半抗原-载体效应 小分子物质不具有免疫原性,不能
2、诱导产生免疫应答,但当它们与大分子物质(载体)连接后,就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免疫球蛋白 指具有抗体活性的动物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也见于其他体液、组织和一些分泌液中。人血浆内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数存在于丙种球蛋白(-球蛋白)中。免疫球蛋白可以分为 IgG、IgA 、IgM 、IgD 、IgE 五类。ADCC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如 NK 细胞)通过其表面的 Fc 受体识别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主要是 IgG)的 Fc 段,直接杀伤靶细胞. ITIM: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ion mot
3、if 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抑制性受体胞内段带有 ITIM, ITIM 可以招募胞浆中的 PTP,抑制活化信号的传导.单克隆抗体 由 单 一 B 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白细胞分化抗原 是指不同系谱白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表面标志。模式识别受体 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是一类主要表达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非克隆性分布、可识别一种或多种 PAMP 的识别分子。是固有免疫中免疫受体的代表,由有限数量的胚系基因编码,进化上十分保守,也表明此类受体对生物体的生存极为重要。其与病原生物表面的
4、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 )的相互识别和作用是启动固有免疫应答的关键。抗原表位 又称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抗原通过抗原表位与相应的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结合,从而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抗原也借表位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发挥免疫效应。抗原表位的性质、数目和空间构型决定抗原的特异性。补体系统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或动物新鲜血清中的具有酶活性的一组球蛋白,它包括多种因子,故称为补体系统。补体系统由补体组分的 11 种蛋白质、旁路途径组分、攻膜复合体及调节因子等近 3
5、0 多种不同的血清蛋白所组成免疫佐剂 与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入机体时可有效增强免疫应答的强度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超抗原 是指能在极低浓度下即可非特异地刺激多数 T 细胞克隆活化增殖,产生极强免疫应答的物质。自身免疫病 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肿瘤特异性抗原 指仅表达于某种肿瘤细胞表面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上的新抗原,故又称独特肿瘤抗原(unique tumor antigen) 。肿瘤相关抗原 是指在肿瘤细胞 或正常细胞上存在的抗原分子,包括:胚胎性蛋白、糖蛋白抗原、鳞状细胞抗原等,Ig 类别转换 在抗体应答过程中,抗原激活 B 细胞后,膜上
6、表达和分泌的 Ig 类别会从IgM 转换成 IgG、IgA、IgE 等其他类别或亚类的 Ig 的现象TD 抗原 指需要 T 细胞辅助和巨噬细胞参与才能激活 B 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如细胞、病毒及各种蛋白质均为 TD 抗原。简答题简述抗体分子的基本结构。Ig 单体分子的基本结构是由四条肽链组成的。即由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肽链称为轻链和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肽链称为重链组成的。轻链与重链是由二硫键连接形成一个四肽链分子称为 Ig 分子的单体,是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Ig 单体中四条肽链两端游离的氨基或羧基的方向是一致的,分别命名为氨基端(N 端)和羧基端(C 端)抗体的主要生物学功
7、能有哪些?作用:(1)特异性结合抗原:抗体本身不能直接溶解或杀伤带有特异抗原的靶细胞,通常需要补体或吞噬细胞等共同发挥效应以清除病原微生物或导致病理损伤.然而, 抗体可通过与病毒或毒素的特异性结合,直接发挥中和病毒的作用 .(2)激活补体:IgM 、IgG1 、IgG2 和 IgG3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凝聚的 IgA、IgG4 和 IgE 可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3)结合细胞:不同类别 追问:生物学功能?回答:功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后被吞噬细胞消化分解(体液免疫)简述补体旁路途径激活的过程。简述补体经典途径激活的过程。比较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的异同点。简述细胞因子
8、的共性。比较 MHC类分子和分子的基本结构特征。简述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及提呈过程。简述 APC 对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及提呈的过程。简述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时抗体产生的规律。比较 T 细胞对同种抗原的直接识别和间接识别机制。简述 I 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简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简述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攻击的主要机制。论述题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有哪些?试述抗体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生物学功能。比较、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试比较、型超敏反应的参与成分及简要发生机制。试述 HIV 致使机体 CD4+T 细胞数量减少的主要机制。试述 T 细胞在胸腺的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的主过程和意义。试述 B 细胞激针对 TD 抗原的免疫应答过程。试述机体对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过程的异同点。试述 Th 细胞的活化过程及其主要亚群 Th1 和 Th2 的生物学功能。试述 B 细胞对 TD 抗原的免疫应答过程。以花粉症为例,试述 I 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和防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