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年高考考前语文打靶试题:文言文.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10948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考考前语文打靶试题:文言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年高考考前语文打靶试题:文言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年高考考前语文打靶试题:文言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年高考考前语文打靶试题:文言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年高考考前语文打靶试题:文言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源1 / 12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年十七,举于乡。御史欲即鹿鸣宴 冠之,以未奉父命辞。隆庆二年成进士。授编修。万历初, 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 ,并数也。尝讲罢,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慎行不善书,诗成,属人书之,具以实对。帝悦,尝大书“责难陈善”四字赐之,词林传为盛事。御史刘台以劾张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慎行独往视之。及居正夺情 ,偕同官具疏谏。吕调阳阻之,不得上。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曰:“子,吾所厚,亦为此耶?”慎行从客对曰:“正以公见厚故耳。 ”居正怫然。慎行寻以

2、疾归。居正卒,起故官。时居正已败,侍郎丘擤往籍其家。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覆巢之下,颠沛可伤,宜推明主帷盖 恩,全大臣簪履之谊。词极恳挚,时论韪之。慎行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先是,嘉靖中孝烈后升拊 ,祧 仁宗。万历改元,穆宗升褙,复祧宣宗。慎行谓非礼,作太庙祧迁考 ,引晋、唐、宋故事为据。其言辨而核。事虽不行,识者服其知礼。又言:“南昌、寿春等十六王,世次既远,宜别祭陵园,不宜拊享太庙。 ”亦寝不行。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宫,出阁讲读。及冬,又请。帝怒,再严旨诘责。慎行不为慑,明日复言:“册立臣部职掌,臣等不言,罪有所归。幸速决大计,放归田里。 ”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

3、属皆夺俸。山东乡试,预传典试者名,已而果然。言者遂劾礼官,皆停俸。慎行引罪乞休。章累上,乃许。家居十余年,中外屡荐,率报寝。三十三年,始起掌詹事府。疏辞,复留不下。居二年,廷推阁臣七人,首慎行。诏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再辞不允,乃就道。时慎行已得疾。及廷谢,拜起不如仪,上疏请罪。归卧于家,遂草遗疏,请帝亲大臣、录遗逸、补言官。数日卒,年六十三。明史于慎行传【注】鹿鸣宴:乡试放榜次日,按例举行乡饮之礼,欢宴考官和中试举人。夺情:古礼,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守制,服满再行补职。张居正父亲病故,他不想遵制守丧,授意门生提出“夺情” 。帷盖:受恩乞恩之典。升拊:升入祖庙附祭于先祖。祧(ti

4、o):迁庙。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十七,举于乡 举:举荐B.属人书之,具以实对 属:委托C.偕同官具疏谏 疏:给皇帝的奏章D.亦寝不行 寝:废止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居正闻而怒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B.正以公见厚故耳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C.引晋、唐、宋故事为据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D.章累上,乃许 乃令张仪佯去秦11.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于慎行“厚道”和“耿直”的一组是( )A.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覆巢之下,颠沛可伤居二年,廷推阁臣七人,首慎行B.御史欲即鹿鸣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辞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宫,出阁讲读

5、C.属人书之,具以实对及居正夺情,偕同官具疏谏D.词极恳挚,时论韪之再辞不允,乃就道12.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慎行充当日讲官后,皇上曾经让日讲官分别在图画上赋诗题字,于慎行写成诗后,委托人书写,并把实情告诉了皇上。B.于慎行为人正直坦荡,对因得罪张居正而被捕的刘台,他仍去探视。对张居正不合礼制的做法,不因为张居正对自己的厚爱而放弃原则。C.直到万历年间,明朝的宗族祠庙祭祖礼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于慎行熟悉历代典章制度,引古代有关的事例来论说,令有见识的人敬佩。D.万历十八年,于慎行上书建议早立太子,皇上两次降旨责备,于慎行以辞官归乡再次劝谏。万历皇上很不高

6、兴,停了他的薪俸,于慎行引咎辞职。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 (5 分)(2)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 (5 分)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 913 题。南宫生传南宫生 ,吴人。伟躯干,博涉书传。少任侠,喜击剑走马,尤善弹,指飞鸟下之。家素厚藏,生用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游戏,尽丧其资。逮壮,见天下大乱,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去,学兵,得风后 握奇陈法。将北走中原,从豪杰计事,会道梗,周流无所合。遂溯大江,游金陵,入金华、会稽诸山,渡浙江,泛具区而归。家居以气节闻,衣冠慕之,争往迎候,门止车日

7、数十两。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有二军将恃武横甚,数殴辱士类,号虎冠。其一尝召生饮,或曰:“彼酗,不可近也。 ”生笑曰:“使酒人恶能勇?吾将柔之矣。 ”即命驾往,坐上座,为语古贤将事。其人竦听,居樽下拜起为寿,至罢会,无失仪。其一尝遇生客饮,顾生不下己,目慑生而起。他日见生独骑出,从健儿,带刀策马踵生后,若将肆暴者。生故缓辔当中道路,不少避。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源3 / 12知生非懦懦,遂引去,不敢突冒呵避。明旦介客诣生谢,请结欢。生能 以气服人类如此。性抗直多辩,好箴切友过。有忤己,则面数之,无留怨。与人论议,蕲必胜,然援事析理,众莫能折。时藩府 数用师,生私策其隽蹶多中。有言生

8、于府,欲致生幕下,不能得,将中生法,生以智免。家虽以贫,然喜事故在,或馈酒肉,立召客与饮啖相乐。四方游士至吴者,生察其贤,必与周旋款曲,延誉上下。所知有丧疾不能葬疗者,以告生,辄令削牍疏所乏,为请诸公间营具之,终饮其德不言。故人皆多生,谓似楼君卿、原巨先 而贤过之。久之,稍厌事,阖门寡将迎。辟一室,庋 历代法书周彝 汉砚 唐雷氏琴 ,日游其间以自娱。素工草隶,逼钟、王 ,患求者众,遂自秘,希复执笔。歆慕静退,时赋诗见志,怡然处约,若将终身。生姓宋,名克,家南宫里,故自号云。(选自明代高启 高太史凫藻集 )【注】风后:传说是黄帝时的一个大官,曾作握奇经 (讲兵法的书) 。藩府:指元朝末年张士诚占

9、据苏州,称吴王。楼君卿、原巨先:都是任侠好客的人。庋:收藏。周彝:周代的铜器。雷氏琴:传说唐代雷威用松木制的琴。钟、王:钟繇、王羲之。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逮壮,见天下大乱 逮:等到、到B欲致生幕下 致:招揽C明旦介客诣生谢,请结欢 谢:道谢D故人皆多生 多:称赞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衣冠慕之,争往迎候 之二虫又何知B生能以气服人类如此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C家虽以贫,然喜事故在 黟然黑者为星星D为请诸公间营具之 自令放为11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 (藩府)欲致生幕下 B为(南宫生)语古贤将事C其一尝遇生(

10、与)客饮 D皆倾身与(南宫生)相接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宫生的“任侠”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勇”和“义” ,文章也正是从这两个方面举例说明的。B作者表现南宫生的“气节” ,引的事例很突出,叙述、描写生动、细腻,所以能够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C文章末尾推崇南宫生由进取变为退隐,这是旧时代一部分士大夫的思想,我们今天应该批判地对待。D南宫生壮年时见天下大乱,便发奋图强,想要建功立业,曾经北走中原,溯游江浙,同各路豪杰共商救国大计。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2)有忤己,则面数之,无留怨。参考答案:【参考译

11、文】南宫生,是苏州人。身材高大,读书很多。年轻时喜爱侠义的行为,爱好击剑和骑马,尤其长于用弹弓,对准飞的鸟就能击落它。家中向来财物多, 南宫生就用家中的财物供养宾客,并且和少年们一起喝酒赌钱,花尽了家中的资产。到了壮年,见天下大乱,就想着要建功立业,于是离开酒肉朋友们,去学习兵法,学得了风后布阵打仗的方法。准备往北到中原去,跟随豪杰们图谋大的事业,正赶上道路不通,各处走走都不如意,就沿着长江往上走,到了南京,又到了金华县和会稽山,渡过钱塘江,在太湖上游行过一通后归来。南宫生在家乡一向以有气节而出名,士大夫们都仰慕他,争着到他家请他或问候他,他家门前停放(来宾)的车一天有几十辆。南宫生也喜爱跟人

12、结交,无论贵贱,都弯着身子恭敬地跟他们交往。有两个武官靠着有武力,很蛮横,多次殴打侮辱读书人, (人们)称说(他们)是戴着帽子的老虎。其中一个人曾经请南宫生喝酒,有人说:“那个人酒醉后会行凶伤人,不能跟他接近。 ”南宫生笑着说:“依仗酒醉撒酒风的人怎么会勇悍?我将要制服他。 ”即命令仆人套车前往,酒席上南宫生坐在上座,给(那个军将)讲说古代好将帅的故事。那个人非常恭敬地听着,还在下面行礼敬酒,一直到宴会结束,也没有失礼的地方。另外一个人曾经在别人家作客饮酒时遇到南宫生,看到南宫生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就怒目而视南宫生并离开了。某一天看见南宫生一个人骑着马出去,就带了一些打手,拿着刀策马跟在南宫生的

13、后面,好像就要动手打人。南宫生故意放慢缰绳在路中央走,一点也不躲避。那个人知道南宫生不是软弱的人,就带着人走了,不敢冲撞冒犯叫他避开道。第二天早上那个人还由朋友引见到南宫生那里赔礼,请求交好。南宫生能以气节服人大多像这样。南宫生性格刚直,善于谈论,喜爱规劝朋友的过错。朋友中有抵触自己的,就当面指出他的过错,一点也不记仇。跟人谈论,总是求胜,能引证事实,分析道理,众人没有能驳倒他的。当时藩府多次用兵打仗,南宫生私下推断藩府的胜败大多能猜中。有人到藩府说南宫生(如何推断军事胜败) , (张士诚)想招致南宫生到藩府作幕客,没有办成,就设计让南宫生受到法律制裁,南宫生靠巧妙的主意没有受到危害。家里虽然

14、因为受人陷害的事穷了,但喜爱跟人结交仍然那样,有时赠送酒肉(给朋友) ,站着召朋友一起喝酒吃肉以娱乐。四方到苏州游玩的士人,南宫生了解到他们是有贤德的,一定要殷勤恳切地和他们交往,在各种场合宣扬他们的美德。相识的人家中死了人或生了病没有钱财以供安葬或治病的,告诉南宫生,他就让人用纸写清缺少什么,替他们到公众之中去筹画办理,最后做了好事也不说。所以人们大多称赞他,说他像任侠好客的楼君卿、原巨先甚至超过了他们两人。很长时间以后,渐渐地不愿意到外面活动了,就关闭家门少接待宾客。清扫出一间屋子,收藏名书法家写的可以效法的字、周朝的铜器、汉代的笔砚和唐代的雷氏琴,天天在那里自娱自乐。他一向工于草书和隶书

15、,近于钟繇、王羲之的造诣,但苦于索求的人太多,就隐藏不露,很少再拿笔写字。他羡慕安静退隐(的生活) ,常常作诗来表示自己的心意,安乐地过着朴素谦退的生活,像是要这样度过一生。南宫生姓宋,名克,家在南宫里,所以自己给自己取号为“南宫里” 。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源5 / 12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 题。唐 论曾巩成、康殁而民生不见先王之治,日入于乱,以至于秦,尽除前圣数千载之法。天下既攻秦而亡之,以归于汉。汉之为汉,更二十四君,东西再有天下,垂四百年。然大抵多用秦法,其改更秦事,亦多附己意,非效先王之法,而有天下之志也。有天下之志者,文帝而已。然而天下之材不足,故仁闻虽美矣,而当世之法

16、度,亦不能效于三代。汉之亡,而强者遂分天下之地。晋与隋虽能合天下于一,然而合之未久而已亡,其为不足议也。代隋者唐,更十八君,垂三百年,而其治莫盛于太宗。太宗之为君也,诎己从谏,仁心爱人,可谓有天下之志。以租庸任民,以府卫任兵,以职事任官,以材能任职,以兴义任俗,以尊本任众。赋役有定制,兵农有定业,官无虚名,职无废事,人习于善行,离于末作。使之操于上者,要而不烦;取于下者,寡而易供。民有农之实,而兵之备存;有兵之名,而农之利在。事之分有归,而禄之出不浮;材之品不遗,而治之体相承。其廉耻日以笃,其田野日以辟。以其法修则安且治,废则危且乱,可谓有天下之材。行之几岁,粟米之贱,斗至数钱,居者有余蓄,行

17、者有余资,人人自厚,几致刑措,可谓有治天下之效。 夫有天下之志,有天下之材,又有治天下之效,然而不得与先王并者,法度之行,拟之先王未备也;礼乐之具,田畴之制,庠序之教,拟之先王未备也。躬亲行阵之间,战必胜,攻必克,天下莫不以为武,而非先王之所尚也;四夷万里,古所未及以政者,莫不服从,天下莫不以为盛,而非先王之所务也。太宗之为政于天下,得失如此。由唐、虞之治,五百余年而有汤之治;由汤之治,五百余年而有文、武之治;由文、武之治,千有余年而始有太宗之为君。有天下之志,有天下之材,又有治天下之效,然而又以其未备也,不得与先王并而称极治之时。是则人生于文、武之前者,率五百余年而遇治世;生于文、武之后者,

18、千有余年而未遏极治之时也。非独民之生于是时者之不幸也。士之生于文、武之后,千有余年,虽孔子之圣、孟轲之贤而不遇。虽太宗之为君,而未可以必得志于其时也。是亦士之生于时者之不幸也。故述其是非得失之迹,非独为人君者可以考焉,士之有志于道,而欲仕于上者,可以鉴矣。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巩散文选集 ,有删改)【注】成、康:指周成王和周康王。其统治之时被后人认为周之盛世。租庸:即租庸调,唐代赋役制度。 9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康殁而民生不见先王之治。 治:太平盛世B其廉耻日以笃,其田野日以辟。 日:一天天地C庠序之教,拟之先王未备也。 庠:学校D其未备也,不得与先王并而称极治

19、之时。 备:准备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既攻秦而亡之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太宗之为君也,诎己从谏 季布为朱家钳奴 C废则危且乱 若属皆且为所虏 D又有治天下之效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论述唐太宗施政“得”与“失”的一组是 ( )A诎己从谏,仁心爱人 其改更秦事,亦多附己意B有兵之名,而农之利在 材之品不遗,而治之体相承C以材能任职,以兴义任俗 躬亲行阵之间D战必胜,攻必克 古所未及以政者,莫不服从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论述唐太宗为政之得失,先褒后贬,得出了唐太宗虽有治天下之志和治天下之

20、才,又有治天下之效,但仍然“不得与先王并”的结论。 B作者认为,唐太宗时期法度的施行、礼乐的设施、田亩的制度、学校的教育等方面还存在种种不足,所以唐太宗不能和前代圣王相提并论。 C生于周文王、周武王之后,不仅是一般百姓的不幸,也是士人的不幸,因为在那个时代,即使像孔子、孟轲这样的人,也会得不到君主的赏识。 D作者在文章中论述了汉文帝虽然有治理天下的志向,但汉文帝治天下之才和治天下之效都不足,这样安排的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唐太宗。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汉之为汉,更二十四君,东西再有天下,垂四百年。 (2)晋与隋虽能合天下于一,然而合之未久而已亡,其为不足议也。 (

21、3)天下莫不以为盛,而非先王之所务也。参考译文周成王、周康王死后,百姓见不到土古圣王那样的太平盛世了,天下一天天地陷入混乱,一直到秦代,完全废除了前代圣王沿用了数千年的法度。天下群起攻秦,使它灭亡了,政权归于汉室。汉朝建立以来,更换了二十四位君主,西汉、东汉两度拥有天下,相传四百年。但汉代大都沿用秦法,即使改变一些秦的成例,也多数是根据自己的意图,而不是仿效上古圣王的法度,有治理天下的志向。有治理天下志向的君主只有文帝一天而已。但文帝治理天下的才能不足,所以,尽管有仁爱的美名,而他在位时的法度,也不能与夏、商、周三代相仿。东汉亡后,几个强大的势力集团就把天下瓜分了。晋朝与隋朝虽然统一了天下,但

22、是统一不久就灭亡了,它们的政治措施就不值得评价了。 取代隋朝的是唐,前后更换了十八位君主,相传三百年,它的国势没有比太宗时代更兴盛的了。太宗作为君主,能够屈己意倾听劝谏,用仁心爱护百姓,可以说是有治理天下的志向。他定租庸征民赋役,置府兵保养军队,因政务设立官职,视才能委任官吏,用礼仪改良风俗,重农业劝导百姓。赋役有规定的制度,兵农有安定的职业,官吏不挂空名,职事不会废弛,人民习惯于行善,离弃了末作贱业。使在上掌权的,政务切要而不繁难;向百姓征取的,数量不多而易供应。百姓能切实务农,国家也不废军备;既保持了军队编制,又得到了农田利益。大小政务都有专人负责,俸禄支出都实而不虚;人才都能得到录用,治

23、国的体制可以一派相承。人们的廉耻观念一夭比一天加深,国家的耕地面积一天比一天扩大。用他的这套法令制度治理天下,天下就安宁太平;废弛了,天下就危险混乱,可以说他有治理的才能。实行这 套法令制度几年以后,粮食的价格贱到一斗米只要几个钱,居家的人都有积蓄,出门的人也有余财,人人都懂得自尊自爱,几乎连刑法都废置不用了,可以说他有治理天下的成效。太宗虽然有治理天下的志向,有治理天下的才能,又有治理天下的成效,却还不能与前代圣王相提并论,这是因为他的法度的施行,与前代圣王相比还有不完备的地方;礼乐的设施,田亩的制度,学校的教育,与前代圣王相比还有不完备的地方。他亲临作战阵地,战必胜,攻必克,天下没有人不认

24、为他是勇武的,但这并不是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源7 / 12前代圣王所崇 尚的行为;四方万里之外的异族,古代未及推行政教的地方,没有不顺服的,天下没有人不认为他是强盛的,但这并不是前代圣王所追求的。太宗治理天下,得失就是这样。 从唐尧、唐舜的治世,经历五百余年才有商汤的治世;从商汤的治世,经历五百余年才有周文王、周武王的活世;从周文王、 周武王的治世,又经历了一千多年才遇到太宗做国君。太宗有治理天下的志向,有治理天下的才能,又有治理天下的成效,但又因为他不够完善,不能与前代圣王并论而称为极治之时。这样看来,生活在周文王、周武王之前的人,大致相隔五百年遇到一次太平盛世;生活在周文王、周武王之后

25、的人,经历一千多年也没有遇到极盛之世。不只是生在这个时代的平民百姓是不幸的。生在周文王、周武王之后的士人,一千多年来,即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孟轲这样的贤人,也遇不着君主的赏识。即使太宗做他们的国 君,他们也不一定可以得志于那个时代。这也是生在那个时代的士人的不幸。所以论述唐太 宗是非得失的原委,不仅做国君的人可以参考,士人中有志于先王之道,而又想为朝廷服务的人,也可借鉴。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3 题。与曹操论盛孝章书(汉)孔融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

26、子不得永年矣! 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 ”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称叹。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难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

27、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因表不悉。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内知识,零落殆尽 知识:有才华的人B而身不免于幽絷 幽絷:囚禁 C或能讥评孝章 讥: 讥讽D欲公崇笃斯义也 笃:深厚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其人困于孙氏 B隗虽小才,而逢大遇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虽大风浪不能使之鸣也C天下谈士,依以扬声 D 因表不悉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作者向曹操推荐盛孝章的一组是( )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其人)单孑独立,孤危愁苦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 友道可弘矣或

28、能讥评孝章 正之之术,实须得贤A B C D1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融与盛孝章友善,忧其不能免祸,于是给曹操写信,希望曹操象历史上一些能够重用贤才的人物一样,对盛孝章加以援引。B如果不救盛孝章,那末孔融的祖父就不会说他有益友,并且朱穆将会与他绝交。C孔融认为盛孝章确实是当今男子中的豪杰,是一个盛名天下、为天下所称赏赞美的人。D孔融引用“燕君市骏马之骨”的历史事实,是为了说明纵然盛孝章不是绝顶的贤才,但招致他可以收取好贤的名望,贤人必将接踵而来。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2)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

29、致, 友道可弘矣。(3)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译文】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岁的年龄。您是刚满,而我却已经超过两岁了。国内的相识知交,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会稽的盛孝章还活着。他受到东吴孙氏政权的困辱,妻子儿女都已死去,只留下他孤单无助的一个人,处境非常危险,心情十分痛苦。假使忧愁可以损害人的健康,孝章恐怕不能长寿了。 春秋公羊传里说:“诸侯之间有相互并吞的,齐桓公没有加以救援,他自己也感到是一种羞耻。 ”盛孝章确实是当今男子中的豪杰,天下一些善于言谈议论的人,常要依靠他来宣扬自己的名声,而他本人却不能避免被囚禁,生命朝不保夕,那末孔子就不应该谈论

30、朋友好坏的问题,也无怪朱穆所以要写他的绝交论了。您如果能赶快派遣一个使者,再带上一封短信,就可以把孝章招来,而交友之道也可以发扬光大了。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说前辈的坏话,或许有人会对孝章加以讥讽评论。总的说来孝章是一个盛名天下、为天下人所称赏赞美的人。燕君购买骏马的尸骨,不是要它在道路上奔驰,而是通过它来招致千里马。我想您正在拯救和恢复汉朝王室,使将要覆灭的政权重新安定下来。天下要安定,关键在于得到贤才。珠玉不生脚,却能够到人的身边来,就是因为有人喜欢它们,贤士们生了脚却不来,是君王不求贤的缘故。燕昭王筑了黄金台来尊崇郭隗,郭隗虽然是一个才能不高的人,但却得到厚待,终竟能传播明主的诚心,所以乐毅

31、从魏国前去,剧辛从赵国前去,邹衍从齐国前去。假如当初郭隗处于困苦危急之中,昭王不去帮助他,正像落水将要淹死的时候不去援救他,那末其他贤士也都将远走高飞,没有肯到北方燕国来的人了。上面所说的一些事情,本来就是您所熟悉的,而我还是要再说一下,无非是想提请您对交友之道加以重视罢了。凭借这封信实在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意思。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2 题。传是楼记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源9 / 12清汪琬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

32、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 ,启钥灿然。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 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 ,而问记于琬。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然且裒聚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

33、知藏书之难也。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佔 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注】缃帙(zh):浅黄色的书套。彝(y):古代盛酒的器具,也泛指祭器。斝(ji):古代盛酒的器具。 呻佔(zhn):诵读。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启

34、钥灿然 启:启发B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 慨:叹息C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 易:交换D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 迹:行为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汪琬认为是正确的读书方法的一组是 ( )部居类汇,各以其次 藏而勿守,犹勿藏也采其华而忘其实 始乎博,终乎约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 尊所闻,行所知A B C D11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描述徐健庵造楼藏书的言行,交代了“传是楼”的来历。B楼主人认为把书传给子孙更有价值,因此汪琬将其楼命名为“传是楼” 。C文章由藏书写到守书,再写到读书,由表及里,思想有深度,启人深思。D因为生病,为楼主人写记的事一拖再拖,最后在楼主人的催促下才完

35、成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2)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参考译文】昆山徐健菴先生在他的住宅后面造了一幢楼房,共有七间,同时命工匠砍削木材,起造大橱,贮书若干万卷,区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经部中附以经传义疏等方面的书,史部中附以日录、家乘、山经、野史等方面的书,子部中附以卜筮、医药等方面的书,集部中附以乐府、诗余等方面的书,共有七十二个橱,按照部类置放,都有一定秩序,白色的标签,浅黄的封套,打开橱门,灿然在目。于是先生召集儿孙,登楼而教训他们说:“

36、我用什么东西来传给你们呢?我们徐家先世,本来就身家清白,以读书应试起家,我耳濡目染已很久了。我曾感慨那些做父祖辈的,有的想把土地家产传下去,而子孙不一定能世世代代富下去;有的想把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类的宝贵文物传下去,而子孙又不一定能够世世宝爱这些东西;有的想把园池台榭、舞歌车马之类传下去,而子孙后代又不一定能世世享受这些娱乐。我正把这些事例看作鉴戒。那么我拿什么东西来传给你们呢?”这时他指着书高兴地笑着说:“我传给你们的,就是这些了!”于是就以“传是”两字作为楼名,而要我作一篇记。我体衰多病,不能一下子写出来,先生多次写信催促,最后我只得用下面这些话来回复先生:书遇到的灾难太厉害了!从汉代以

37、来,皇帝常常用官家的丰厚赏金去买书,皇帝以下,名公贵卿又常常用许多钱物去换书,有的亲自动笔,有的雇请抄手,加以誉录。但是聚集不久,就常常遭故散失,由此可知藏书之难了。不过,我以为藏书之难还比不上守书之难,守书之难又比不上读书之难,更比不上亲身去实行了而有所体会之难。所以藏书而不能守,同不藏书没有什么两样;守住了而不能读,同守不住没有什么两样。虽然已经读了,而如果嘴上是一套,实行的又是另一套,心中想的和实际做的不一致,采了它的花而忘记了它的果实,那么就是用记诵之学来骗骗众人而欺世盗名的人了,同不读书 又有什么不同呢?古代善于读书的人,开始时博览,到最后就专攻,博览群书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广博,专攻一门也不是抱残守残。善于读书的人以性命之理为基础,而最终则要体现在事业和功绩中:循着流追溯源,没有什么不能弄明白的;明白了道理再去实行,没有不能做到的。尊重所听到的教诲,力行所学到的道理,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能这样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