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七课“诲人不倦”复习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107776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课“诲人不倦”复习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第七课“诲人不倦”复习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七课“诲人不倦”复习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七课“诲人不倦”复习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七课“诲人不倦”复习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选读复习七,制作: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蒋土志,学科网,第十一课 诲人不倦一、本课总的思想内容孔子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教师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要求。 二、本课具体内容17.2、17.3,教育的作用。15.39 ,教育的对象。7.25、16.13,教育的内容。11.3、7.8、5.9、3.8、11.22,教学的方法和原则。7.34、1.15、17.19、7.1、9.15,教师的素养。,三、章节梳理172子曰:“性相近也,习

2、相远也。”本章内容是教育的作用。提问:“性相近,习相远”的“习”指是的什么?为什么“习”会相差很远的?答案:习染。教育可以改变人,让人变得习惯良好、品行高尚,让人变得聪明而富有智慧。,173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本章内容是教育的作用。【评析】 “上智”是指高贵而有智慧的人;“下愚”指卑贱而又愚蠢的人,这两类人是先天所决定的,是不能改变的。这种观念如果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看待,则有其岐视甚至侮辱劳动民众的一面,这是应该予以指出的。,解读:如果不接受教育,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的身份都无法改变的;但接受教育,下等的愚人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孔子这样讲是强调教育对人的重要作用。 提问:1、孔子

3、一方面说“性相近,习相远” ,一方面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来看,他实际上更倾向哪个观点?(五年高考P196),提问:2、说说在孔子的眼中教育到底有着怎样的作用?答案:以德来引导,以礼来规范,百姓会因知廉耻而遵守法规。在孔子看来,用礼乐文化来教育人的行为规范和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比单纯用禁止、惩治来解决社会问题要好得多。孔子的这一教育观恰恰符合儒家“以德治民”的主张。先富后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孔子重视人民,主张富民,但他又认为民富了,更要注意使人民受教育以提高素质。但他并不认为只有富裕以后才能进行教育,而是始终把教育作为

4、立国之本,放在治国的首位。,孔子把“民食、民兵、民信”作为立国的三项基本条件,并把通过教育取得民心的作用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如此重视教育的作用,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难能可贵的。,1539子曰:“有教无类。”本章内容是教育的对象。 【评析】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提问:1、

5、“有教无类”中“类”字的含义,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类”的含义:一是指“族类”,即指民族的类别,有破除民族界限的意思。二是指“等类”,即奴隶主贵族森严的等级。,提问:2、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五年高考P196)3、“性相近,习相远”与“有教无类”有怎样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五年高考P196)成语有教无类:教育不分贫富贵贱,无论对哪一类人都同样看待。,学科网,7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本章内容是教育的内容。 【评析】本章主要讲孔子教学的内容。当然,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不包括全部内容。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

6、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信实。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zxxkw,113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本章内容是教学的方法和原则。提问:这一章,可看出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答案:因材施教。 成语: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7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

7、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本章内容是教师的素养。 【评析】本篇第2章里,孔子已经谈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本章又说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题,其实是一致。他感到,说起圣与仁,他自己还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同时,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诲别人。这是他的由衷之言。仁与不仁,其基础在于好学不好学,而学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重在能行。所以学而不厌,为之不厌,是相互关联、基本一致的。,提问:怎样理解孔子“诲人不倦”的精神? 答案:对于孔子的诲人不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书、传授知识与技艺。孔子的诲人不倦,更多的是育人,是不厌其烦地、具体地教导弟子们如何做人。他把许多精力、时间用在了

8、研究如何引导他的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个问题了。为了编写教材,孔子整理过不少古代文献,编著成教学用书。这也是他诲人不倦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想上课很精彩,必须下课不精彩”。他对学生的爱也是他在教育事业上能做出如此巨大贡献的情感基础。成语:学而不厌:形容好学。诲人不倦:形容教导特别耐心。,1613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本章内容是教育的内容。,提问:陈亢“

9、问一得三”得到了哪三方面的见识? 答案:人要学诗,也要学礼,还知道了自己的老师教的知识没有对自己的孩子有偏爱。(“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提问:说说孔子对教学内容的评价。 答案: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他认为首先应教育学生在家孝顺父母,外出敬爱兄长,不多说话,说则诚实可靠,博爱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人,在有余力的时候,就去学习文献。他还认为要从学习礼开始,不学习礼,就没有道德标准,就失去了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他尤为重视学诗,更可贵的是不讲鬼神迷信。孔子在那个宗教迷信思想很流行的时代,能做到这样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当然孔子的教育内容由于受时代的局

10、限,很少讲到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他尽管自己博学多识,但不重视科学知识,甚至鄙视生产劳动知识,这是孔子教育内容的消极方面。,7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本章内容是教学的方法和原则。 【评析】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提问:这一章,可看出采

11、用了什么教学方法?答案:启发式(诱发启导),zxxkw,成语:不愤不启:不到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悱不发:不到想说出来而不能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一反三(一隅三反):从一件事类推知道其他许多事情。,5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本章内容是教学的方法和原则。 【评析】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他勤于学习,而且肯独立思考,能做到闻一知十,推知全体,融汇贯通。所以,孔子对他大加赞扬。而且,希望他的其他弟子都能像颜回那样,刻苦学习,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在学业上尽可能地事半功倍。,提问:这一章,可看出

12、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答案:谈话式(对话式、激励式、讨论式) 成语:闻一知十:形容人很聪明逻辑推理能力强。,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本章内容是教师的素养。 【评析】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

13、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提问:通过这段文字,你推知孔子提倡教师要坚守一种什么精神? 答案:一生为教,两袖清风;默默奉献,贫贱不移,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安贫乐道,富而好礼),成语:安贫乐道:安于清贫,乐于实践自己所信奉的思想。古代 思想家所提倡的立身处世的态度。切磋琢磨:比喻学习和研究问题时互相讨论,取长补短。告往知来:告诉你过去的事情,你就可以知道未来要发生的事。,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本章内容是教学的方法和原则。 【评析】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

14、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提问:1、这一章,可看出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答案:谈话式(对话式、激励式、讨论式),提问:2、“绘事后素”,其中“绘事”“素”分别指什么? 答案:“绘事”指礼,“素”指仁义。成语:绘事后素:指先有白色的底子,才能进行彩绘。比喻礼乐产生于仁义之后;比喻做事先从简单做起,然后逐步深入。,1122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

15、“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本章内容是教学的方法和原则。 【评析】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1719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本章内

16、容是教师素养。,提问:1、你怎样理解“予欲无言”? 答案:这是孔子对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提出的一种教学境界,以“不说”胜“有说”,以“无声”胜“有胜”,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需要再教”的教学境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自己的才华,但也要留一点“空白”,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予欲无言”并非一点也不说,只是少说,不是不说。,提问: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况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3分) 答案: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 教,是为了不教。(1分)“子欲无言”,这是孔子提倡的一种教学境界,不是不说,只

17、是少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留一点“空白”,充分发挥学生的才华,这是“不教”。(1分)在课堂上,如果老师一切都讲了,学生就会没有思考的余地,不符合教学规律。(1分) 成语: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7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本章内容是教师素养。【评析】在这一章里,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则,这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那么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就不再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这种思想在汉代以后开始形成古文经学派,“述而不作”的治学方式,对于中国人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局限作用。,提问:1、对孔子的“述而不作”,你怎么看?(

18、五年高考P196) 答案:观点一: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就不再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观点二:阐述了自己性格中好古的一面,谦逊地指出自己对古代文化的贡献是“述而不作”。正因为孔子的“述”,使他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人物。,2、 课文P55课后练习三: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 答案:所谓“述而不作”,是指只综合、阐述和宣传古代前贤的理论、学说、主张,而不创新立异、自立新说。这是孔子谦虚的说法,也跟他的政治倾向有关。孔子提倡“复礼”,向往周朝的礼仪、制度、文化,而当时现实是“礼崩乐坏

19、”,所以他更认为要大力宣扬古代文化。对于“述而不作”,一方面说明孔子“复古”的政治立场,以古代礼乐作为最高的标准。但另一方面,孔子在综述古代文化中形成自己的体系,有创新在,并非“传声筒”,更非今天一些“学者”东拼西凑、剪剪贴贴可比。成语:信而好古:信奉并爱好古代文化。,915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本章内容是教师素养。,提问:这对教师提出了什么要求? 答案: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条小溪、一条河流。成语:各得其所:多指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四、典型问题阐释例1: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1122子路问:“闻斯行诸?”子

20、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面对子路、冉有的同一问题,孔子的回答是完全不同的,这使得站在一旁的公西华很困惑。孔子的解释体现了他怎样的教育思想? 为什么?,答案: 因材施教。因为孔子认为子贡是一个通情达理之人,他是能够把握好做事的度的。孔子之所以能做到因材施教,是因为他经常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都心里有数。,例2: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

21、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1)面对子夏带有刁难性的问题,孔子是如何启发教育他的?(2)本来是孔子在启发子夏,可为什么孔子却说“启予者商也”?,答案:(1)、孔子说再好的画也是要画在洁白的底子上,告诫子夏再好的文学也应建立在德行之上,切勿舍本逐末。(2)、孔子这里就是在教育学生做人要朴实,要以内在德行为务,少一些外在虚伪的花里胡哨的东西,他一启发,子夏就明白,接受老师的教诲并且能举一反三、启发老师,而老师肯定并谦虚地接受他的这种理解,这是一种让人羡慕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例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2、。”结合文段,请你评价孔子的启发诱导教育方法。答案:孔子提出的启发诱导包括两层意思:实行启发式必须抓住教育的时机,把握好施教的火候(愤则启,悱则发);实行启发式必须有明确的要求,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愤”和“悱”,都是形容学生追求知识的一种急切的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因势利导,在恰当的时候启发、指点、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4: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3、”在诗经中的含义是什么?子贡引用它的用意又是什么?为什么孔子说可以和他谈诗了?(4分),答案:“切磋琢磨”是加工骨角玉石的各种方法。子贡引用这句诗,比喻人有了好的本质,还要致力于学问,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求学之德应精益求精)。(2分)子贡由谈人生道理而开悟,悟到了诗经的深意,反映孔子对学生能举一反三的重视。(2分),例5:阅读论语中的这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1613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

24、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这段文字反映出孔子的怎样的教育特点?请结合文字内容进行评析。(4分),答案:这段话可以看出孔子不偏私,对自己的学问也不秘传,反映了孔子一视同仁的教育原则。“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强调“诗”、“礼”在言语和立身方面的重要作用,反映出孔子在教育内容上注重“诗”、“礼”。(结合文段,能够概括出教育内容和教育原则的相关信息的各得1分,能够进一步具体阐述的再得1分。),例6: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回答(1)(2)两题。(4分)7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78子曰“不愤不

25、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语段的成语。(1分)(2)、孔子对于教育学生之事的态度是否矛盾?请就这两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答案: 举一反三 诲人不倦(1分)、这两章里体现孔子的育人态度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孔子非常注重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他强调学生首先需要进行思考,尝试表达,只有在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基础上,老师才会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只有在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的时候,他才“则不复也”。如果学生自身有求学之心,他就会诲人不倦。(3分),五、背诵句子7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122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