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3 练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辟谣/独辟蹊径 埋怨/埋头苦干 人才济济/ 济世安民B责难/多难兴邦 肖像/惟妙惟肖 首当其冲/安步当车C着迷/不着边际 折耗/不折不挠 息事宁人/宁缺毋滥D纰缪/未雨绸缪 劲旅/疾风劲草 削足适履/ 日削月割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 分)A梗直 如梗在喉 机杼 纾难 各抒己见 B迷惑 迷天大谎 贪婪 自焚 琳琅满目C手杖 明火执仗 庖丁 咆哮 如法炮制 D愤懑 愤起直追 驻守 蛀虫 中流砥柱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 分
2、)对这些人来说,仅靠道德上的自律或者单纯的宣传教育,并不一定 ,因此,加强管理并严格执法,是非常必要的。凡以文字获罪者,一面拿办,一面就查抄,这并非看重他的家产,仍在 藏书和另外的文字。自习课上,他拿出一本武侠小说津津有味地读着, 班主任站在身后他 没有发现。A奏效 查看 就是/也 B生效 察看 就是/ 也 C生效 察看 即使/还 D奏效 查看 即使/ 还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美国民主党竞选的热门人物约翰 里克对新闻周刊的这则不实报道立即予以否认,并说这是很久以前就被调查过的“陈芝麻烂谷子”了。B从欧美归来的几个大哥哥大姐姐,给小同学们介绍了许多异国风情
3、,孩子们对这些海外奇谈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C在革命战争时期,有很多青年知识分子在党的教育下,走出了“象牙塔” ,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走上了革命道路。D老局长常常告戒我们,无论工作有多忙,也要抽时间多读书,多学习,否则胸无点墨,是难以把工作做好的。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3 分)A有人预测,达到奥运会男女运动员人数持平的目标最迟也会在十年后实现,甚至很有可能在北京奥运会时就会实现。B常州延龄书画社社员的年龄平均 78 岁,连续五年被评为市文联系统先进集体。C把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看时,作家是生产者,读者是消费者,而文学批评家却是站在两者的中间,做一个介绍人的角色。D我
4、并不认识小李,经人介绍才知道他就是已在文坛崭露头角的青年诗人、师范大学教授李先生的公子。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诗产生于西周的礼乐政治活动而非原始宗教仪式, 故“诗”一开始就承担着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言说内容自然也不能脱离政治在西周,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为朝廷官员,言说对象为君臣但却有着歌的一些元素是政坛言说的产物与歌并不同源不过,它们的联系不在文字形式而在音乐A B C D二、名句默写(共 8 分)7诗文默写。(8分,任选四小题)(1)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 。 (涉江采芙蓉 )(2)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苏轼赤壁赋)(3) , ,所以
5、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4)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 。 (李白春夜宴从第桂花园序)(5) , ,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梁惠王上 )三、一般论述文阅读(共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各题。苏轼的散文创作成就苏轼的散文创作,各体兼擅。苏轼长于议论,一生写了大量的政论和史论。这些评史议政的文章,如思治论 六国论 续朋党论 留侯论 教战守策等,大都语言明快,气势雄浑,援古证今,说理透辟;尤其善于运用一些浅显贴切、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深刻的哲理。苏轼的游记文,成就也很高。他一生宦海浮沉,徜徉于林泉山石之间,饱览名山大川,为其写出多姿多彩的游文字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6、。他的山水游记与众不同,除了描写景物和叙事抒情外,特别喜欢杂以议论,阐发哲理。苏轼的随笔、书札也很有特色,其中不少谈诗论文、发表自己文学见解的文章。 答谢民师书可谓其中的佼佼者。这是一篇文艺书简,通过讲述作文体会,提出了十分重要的文学见解:强调“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强调“ 辞达”;反对“ 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文字生动简洁,如行云流水。赋在宋代已经散文化,完全摆脱了汉赋那种缺乏内容、形式板重的缺点,已改变了六朝以来骈体赋的浮靡文风,成为一种自由抒写的文学体裁。苏轼的前赤壁赋 、 后赤壁赋就是其中的典范作品。 前赤壁赋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江山美景,凭吊历史人物,探讨宇宙、人生的哲理,表达
7、了他遭贬后失意的苦闷及用老庄的随缘自适自我解脱的达观态度。苏轼的散文具有雄健奔放、挥洒自如的风格。正如他自己所说:“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 “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当止”。他的论说文,引证史实,指斥时弊,写得明晰透辟,气势磅礴,雄辩滔滔。其他文章写得自由随便,自然流畅,随手拈来,信笔挥洒,言简意明,饶多意趣。苏轼的散文创作,体现了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他是唐宋古文运动的完成者,他完善了古文运动的理论,扩大了古文的运用范围,丰富和发展了古文的表现手法,大大提高了古文的表现力,把古文的艺术性、实用性、通俗性都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的文章,生前就为人们所喜爱,士人学子争相
8、传诵。徽宗时他的作品遭到禁毁,人们仍然冒着风险搜求和藏收。南宋时苏文之盛行,举子们有“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的谚语。他的散文对明代的公安派、竟陵派,清代桐城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选自中国古代散文简史 ,有删节)8下列有关“苏轼散文创作成就”的说明,不正确的是(3 分) ( )A苏轼一生写了大量的评史议政的文章,这些文章语言明快,说理透辟,善用比喻,饱含哲理。B苏轼的记游文特别喜欢杂以议论来阐发哲理,这是他散文创作成就的一个重要体现。C苏轼的散文具有雄健奔放、挥洒自如的风格,体现了其行云流水、文理自然的特点。D “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说明当时苏轼散文的影响,从另一个侧面证
9、明了苏轼散文的成就。9结合本文和课文信息,下列对前赤壁赋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课文的主客对话,实际上体现了当时以作者和客人为代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宇宙观和价值观。B文中凭吊曹操和周瑜两个历史人物,抒 发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怀,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的愿望。C文章主要采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的方式,把诗情、画意、理趣融为一体,使文章显得挥洒自如,流畅奔放。D作者将跌宕起伏的感情,借助江水、明月、清风等自然景物,加以形象化的表达,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10下列表明苏轼文学主张的句子中,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 分) ( )A “文理自然,姿 态横生”。B强调“辞达 ”,反对“好为
10、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C “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D “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当止”。答案:1. C(A 项,p,mn/mi,jj;B 项,nn, xio,dng/dng;C 项,zho/zhu,sh/zh ,nng/nng ;D 项,mi/mu,jng,xu)2C(A 项如梗如鲠;B 项迷天 弥天;D 项愤起奋起。 )3A(“奏效”表示发生预期的效果, “生效”表示发生效力。从句意上看, “奏效”合适。“查看”着重指为检查某种情况而看,目的在于发现异情;“察看”着重指为了解情况而看,目的在于熟悉情况。句子间不是假设关系。 )4B(“海外奇谈”指荒远无据的、稀奇
11、古怪的谈论或传说。这里属望文生义。 )5C(A 结构混乱,去掉“达到” ;B 在“连续”之前补上“该社” ,否则后一句缺少主语;D 有歧义。 )6. D(根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推断。 )7.(1)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2)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3)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4)开琼筵以坐花 飞羽觞而醉月(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8A(原文的表述是“这些评史议政的文章大都 ”选项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9D(A 项课文中的主客对话,实际上是作者思想中两个相互矛盾的侧面,最后作者抑客为主反映了其思想中积极的一面占了上风;B 项, “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的愿望”在文中找不到依据。C 主要采用的是“ 写景、抒情和议论”的方式。 )10B(B 项强调的是文章要让人通晓明白,不要故意用艰深的词藻来表达浅显易懂的内容。其他三项强调的是文章自由随意挥洒自如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