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与哲学总体框架,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意识实践,联系、发展的观点矛盾规律创新,历史观价值观,绪论,辩证唯物论、认识论,唯物 辩证法,唯物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第四单元),哲学的概况(第一单元 1.2.3.),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 (第二、三单元),辩证唯物论 4.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6.,唯物辩证法7.8.9.10.,社会历史观 11.,价值观 12.,人生观 12.,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整体与部分,考点: 1、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2、哲学与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哲学是什么,考点1生活与哲学的关系,1、哲学的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的作用 哲学是一种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练习1:,哲学是一门,关于智慧的科学,给人智慧的学问,使人聪明的学问,给人正确认识的学问,A,B,C,D,解析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正
3、确。哲学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非科学之分,说法错误。答案C,(2015广东卷)33.哲人说:“给我宁静吧,让我接受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吧,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哲学可为生活提供指导 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A B C D,C,考点2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与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不等于世界观,世界观能否成为哲学,主要看它是否理论化、系统化,错误倾向 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
4、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结论:,2、哲学与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注意: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2012江苏高考)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A,(2015山东卷)34.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先
5、知后行重在知 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B,考点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哲学与具体科学: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区别:,3、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关系),错误倾向 (1)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代替论) (2)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轻视哲学论),结论: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 思维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考向1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2016江苏25)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
6、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这句话说明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A. B. C. D. 【答案】B。材料体现的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说法错误,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认为哲学是凌驾于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是错误的;材料没有体现,故正确答案是B。,【考点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016上海2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 A.世界观践行方法论 B.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世
7、界观反映方法论 D.方法论指导世界观【答案】B【解析】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故B是对两者关系的正确理解。【考点】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哲学,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A,B,C,D,解析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哲学,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可见说法错误。故选C。答案C,练习3:,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这说明,A.哲学是各
8、门具体学科的基础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答案D,练习4:,(2013江苏高考)转基因食品今天已经非常普遍,支持者认为它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但是世界上也有一些人和民间组织对此持激烈的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大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则,人为地改变生物的基因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影响。从中可见( ) 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世界观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导 价值判断与人认识事物的角度有关 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A B C D 答案 C解析 题干中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主要是受到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正确。题干没有
9、涉及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影响,不选;认识运动是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的过程,错误。,深化整合,从本义上看,哲学是一门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从任务上看,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全面理解哲学的概念,考点: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何者 第一性,存在决定思维,有无 同一性,思维决定存在,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10、,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可知论,不可知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考点1哲学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提示】1.注意搭配,如不能说“思维和物质的关系”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3、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2、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这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并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第二,这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第三,这一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哲学其它问题的回答。,为什么,考向1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2015江苏高考)某
11、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 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 B C D 答案 D 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指导改造客观世界,排除。认识规律不但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还应立足客观实际,排除。经过科学实验揭示细胞凋亡的过程,可见世界是可知的,故正确。根据研究发现,治疗癌症,可见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故正确。,跟踪训练1 神话故事常常反映人类童年时期对自然界、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思考。下列古代神话中,反映了我国先民对世界
12、本原问题的思考的是答案 C解析 世界的本原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盘古开天”的神话认为思维决定存在,故C符合要求。A、B、D都探讨的是意识能动性的问题,不符合要求。,2010山东卷)25.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 B. C. D.,解析:选A。注意“上帝” 与“核聚变” “向性运动”,体现;与题意
13、不服。,A,2013天津)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进展。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发现再次证明()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讶,A,【例3】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伴随人们对世界的思考,贯彻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始终,下列行为中正确把握了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是( ) 依据物价上涨,2011年我国连续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西班牙一研究机构最近研究出“高科
14、技算命器”,其原理是通过检测DNA大概算出一个人的寿命 有人断言2012年地球必将灭亡 乌鸦报丧、喜鹊报喜A B C D,A,考点2哲学的基本派别,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提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不能笼统地说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展开的,而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2、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2、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现代的思想智慧。,(意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想武器),注意:,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
15、分歧:世界是什么(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世界是怎么样(世界的状态)的,从属,哲学的两个对子与两大阵营,全面,联系,发展,片面,孤立,静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交织在一起的。,3、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战国) 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管仲(春秋)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王充(汉代)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王充(汉代)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范缜(南北朝) “元气”才是唯一的存在。 柳宗元(唐代) 气者,理之依也。 王夫之(明代),世界不是任何神创造的, 也不是任何
16、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古希腊)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 史伯,这些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例4】(高考江苏卷)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D,【例5】 唯物主义的发展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都认为 ( ) A.物质可归结为某种具体事物B.物质与运动不可分C.意识反作用于物质D.先有物质后有意识解析: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A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C项不是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都坚持
17、的观点。,D,例6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 (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科学的物质观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材料中的两种观点都把水作为世界的本原,也就是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D,【例7】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C,【扩展】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孟子
18、:万物皆备于我王守仁:心外无物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扩展】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柏拉图:理念论黑格尔:绝对观念论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朱熹:理在事先,【扩展】唯物主义一定正确,唯心主义一定错误吗?古代唯物主义和近代唯物主义是根本观点正确,但有一定局限性。唯心主义是根
19、本观点错误,但从局部范围看有一定借鉴意义。,【例】 下面的漫画是对_的极好讽刺。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例8】 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一元论和二元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A B C D,基本阵营,B,【例9】 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心外无物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理在气先 D存在就是被感知,B,【例10】列宁讽刺唯心主义是无头脑的哲学,这是因为:,A.唯心主义者是没有头脑的 B.唯心主义把意识看成是可以离开人脑而存在的东西 C.唯心主义以为人脑不会自行产生意识 D.唯心主义否定人是用
20、头脑进行思考的,B,考点:,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1、哲学与时代精神。,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基本特征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都是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因此,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决定,反映,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哲 学,考点1哲学与时代精神,2、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批判功能:哲学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
21、的思想。,塑造引导功能:哲学能预示和指明社会前进方向,指引人们追求更美好的未来。,激励功能哲学能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例1】下列关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哲学的内容来源于时代 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所有哲学都是对时代的正确反映 A. B. C. D.,A,考点2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历史条件),(1)产生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2)产生的科学前提(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产生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
22、接理论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辨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1)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两个统一(内容上说),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从作用上说),【例2】 (2009江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 )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 B. C. D. 解析 均正确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与方法论
23、的统一,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属性,因此答案为B。,B,【例3】 (2010 上海高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是指( ) A、正确阐明整个世界发展最普遍的规律 B、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 C、有效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 D、以认识客观世界为目的,B,此题涉及实践的特点。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显然,B选项具有这个特点。 而C选项“有效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侧重于认识的范畴,思想的范畴。,【例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阶级基础是 19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
24、历史舞台 自然科学的发展取得重要成就 哲学社会科学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A B C D,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实事 求是、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什么是社会 主义、如何建设 社会主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三者是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的关系。,(4)科学发展观,含义:,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主题:,怎样发展,科学发展观,本质核心:
25、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第一要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要求:统筹兼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邓小平理论,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A,【例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主要包括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毛泽东思想 A. B. C. D.,解析 该题易错选,原因在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理解有误。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故选A。,【例5】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因为 ( )
26、 A.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积极指导作用 B.哲学对具体科学都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C.科学发展观是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D.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解析 A项说法本身不正确,只有科学的世界观才会 起“积极的指导作用”;B项说法也过于绝对,只有 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对具体科学起正确的指导作用; C项应选,指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本质;D项明显错 误,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C,【例6】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27、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试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分析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正确性。 (15分),答案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与升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科学发展观正确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任务与要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科学发展观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推动社会变革,推动时代的步伐。,【 易错、易混点】,1、
28、世界观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哲学。 (错。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观点。 (错。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错。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有的人有世界观,有的人没有世界观。 (错。世界观人人都有。一般人所具有的世界观是自发的、零散的、朴素的。),6、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错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7、任何哲学都是时代变革的先导。 (错误。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8、“真正的
29、哲学”就是“科学的哲学”。 (错。真正的哲学: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哲学现在看起来都有其局限性,但它们都是自己时代的真正的哲学。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 9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错。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易错、易混点,10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错。唯物主义,从根本观点上看是正确的,但从哲学发展过程看,唯物主义并不都是科学的。 唯心主义,就其总体上和根本上来说都是错误的。但也有其合理成分,那就是看到和肯定了人的意识的巨大能动性和对物质的反作用。其错误在于把这种能动性和反作用过分夸大了。) 11、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作用就是唯心主义。 (错。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只有一个: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易错、易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