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解读,杨海峰 财政部会计司,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 第78号,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已经财政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部长:楼继伟2015年10月23日,内容提要,一、基本准则制定背景 二、基本准则是如何制定的? 三、基本准则定位和作用 四、基本准则主要内容解析 五、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与展望,一、基本准则制定背景,1.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历史沿革 2.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特点及缺陷 3.政府会计改革国际趋势和经验 4.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研究与实践 5.基本准则出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历史沿革,新中国之前:国计、宫计、官厅会计
2、新中国成立以来: 初建阶段(1949-1953) 逐步发展阶段(1953一1978) 改革探索阶段(1978-1992) 改革全面展开阶段(1992-1999) 预算会计向政府会计转变阶段(1999-2015),初建阶段(1949-1953),预算: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的预算体制。 会计制度: 1950各级人民政府暂行总预算会计制度 1950各级人民政府暂行单位预算会计制度 成就: 确立预算会计体系 统一预算会计科目 统一规定预算会计报表格式 收付实现制 资金收付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新中国预算会计制度体系的奠基石,逐步发展阶段(1953一1978),预算:“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预算体制 会计制度
3、及变化: “一五”时期 “大跃进”时期 1963 地方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制度 1965 预算会计工作改革要点 1966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1966年文革之后,会计工作受到严重破坏 取消借贷记账法 会计科目: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资金结存 会计衡等式,改革探索阶段(1978-1992),“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体制 1985 会计法 会计制度: 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制度1984,1989R 财政总预算会计体系 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1989) 全额、差额和自收自支预算单位 会计要素: 会计基础: 记账方法:,改革全面展开阶段(1992-1999),“分税制”的预算管理体制,1994 预算
4、法 会计制度: 1997-98: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部分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完善了国库会计、基建会计、社保基金会计等 成就:重新构建了预算会计核算体系 五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 借贷记账法, 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 统一科目设置,向政府会计转变阶段(1999-),公共财政体制 制度调整和补充修订阶段(1999-2010) 适应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等改革需要 制定土地储备资金、新农合、新农保等会计制度 全面修订和完善阶段(2010-2013) 2010: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 2012:事业单位会计
5、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2013: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科学事业单位、高等学 校、中小学校、彩票机构会计制度,上一轮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突破与创新 更加完整地体现了财政改革对会计核算的要求 在反映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同时,更多反映单位财务状况 扩大了“双分录”核算的范围 充实了资产负债核算内容 着力提高了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规范了财政和非财政资金核算 引入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 要求基建会计定期并入单位“大帐” 基本统一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体系,简要总结:,会计制度与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相适应 制度变迁过程是渐进性的 权责发生制逐步引入 核算范围逐步扩大 尚未突破预算会计核算体系,2.现行预算会计
6、制度特点及缺陷,预算会计制度体系,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参与预算执行的会计:国库会计税收征解会计国有建设单位会计社保基金会计土地储备资金会计等,主要特点:,核算目标:预决算信息与财务信息相融合,但偏重于满足财政预算管理的需要。 核算内容:资产、负债、净资产和收入、支出,但侧重于预算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 核算基础: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会计报告:主要反映财政总预算资金、单个行政事业单位、单项基金等的预算收支执行结果,表现为决算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不能科学、全面、准确反映政府的资产和负债状况 核算范围偏窄/计量问题/信息质量不高等 不能准确核算成本,不利于推进绩效考核 费用
7、要素?成本会计 不能提供信息完整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合并报表? 会计制度各自独立、相互分割、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可比性?顶层设计?,3.政府会计改革国际趋势及经验,新公共管理运动 基本动因: 强化政府的公众受托责任、提高政府公共支出管理水平、增强政府财政透明度、合理评价政府绩效、防范财政风险、增强财政可持续性等 基本趋势: 在政府会计中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基础,基本做法和经验:,在完善传统预算会计体系基础上,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会计体系。 制定一整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并推进在政府及其所有组成主体的实施。 借鉴企业会计准则,并尽可能保持中立性 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采
8、用专门的合并方法,编制出一级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经审计后按规定予以披露。,4.过去多年的改革研究与实践,理论研究与国际考察交流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修订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 地方政府会计改革试点,5.出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十一五”规划(2006): “推进政府会计改革” “十二五”规划(2011): “进一步推进政府会计改革,逐步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2013) “推进政府会计改革,进一步健全会计制度,准确核算机关运行经费,全面反映行政成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 “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新预算法: 第97条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年度编
9、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报告政府整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国务院关于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3号),总体目标:,通过构建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适度分离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政府财务报告与决算报告功能,全面、清晰反映政府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为开展政府信用评级、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改进政府绩效监督考核、防范财政风险等提供支持,促进政府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和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 力争在2020年前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和权责发生
10、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主要任务:,目的,保障,关键,前提和基础,2015,2020,22,改革时间表:,2014年-2015年 1.组建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 2.修订发布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3.制定发布政府会计基本准则。 4.研究起草政府会计相关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 5.制定发布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和操作指南。 2016年-2017年 2018年-2020年,二、基本准则是如何制定的?,1.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2.基本思路 3.制定原则 4.制定过程,1.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准则 vs. 制度 ? 预算会计 vs. 财务会计 ? 新准则制度 vs.现行准则制度? 国内实务 vs. 国际规
11、则,2.基本思路,构建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 适度分离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政府财务报告与决算报告功能 在充分考虑我国政府财政财务管理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借鉴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成功做法,吸收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有关国家政府会计改革的有益经验,3.制定原则,坚持目标、理清思路 立足国情、借鉴国际 继承发展、改革创新 科学民主、公开透明,4.制定过程,2014年4月形成讨论稿 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征求意见阶段。 三轮征求意见 482条书面意见和建议 2015年4月召开立法论证会 2015年5至9月 按程序报批 2015年10月 签发,三、基本准则的 定位和作用,基本准则主
12、要规范:,基本问题原则方法概念,包括: 会计(核算)主体 会计目标 会计核算体系和基础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记账方法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要素定义、确认和计量 报告体系,定位和作用:,在政府会计准则体系中,基本准则是“顶层设计” 作为政府会计的“概念框架”: 统驭政府会计具体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制定 为政府会计实务问题提供处理原则 为编制政府财务报告提供基础标准 为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奠定了基础,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准则若干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 会计要素类 财务报告类 特殊事项类政府会计制度 财政总会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属于概念框架,统驭具体准则和会计制度
13、制定。 具体准则规定政府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应用指南是对具体准则的实际应用作出的操作性规定。 会计制度规定政府会计科目及其使用说明、财务报表格式及其编制说明等。,四、基本准则主要内容解析,1、体例架构 2、制定依据 3、适用范围 4、主要创新与突破 5、几个基本概念 6、生效日期,1、体例架构,共六章62条 第一章 总则(10条) 第二章 政府会计信息质量要求(7条) 第三章 政府预算会计要素(8条) 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 第三章 政府财务会计要素(22条) 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 第五章 政府预算报告和财务报告(9条) 第六章 附则(6条),2、制定依据,第一
14、条 为了规范政府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准则。 其他法规: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预算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 国发201463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 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续上页)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71号)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 参考: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令第76号) 国际公共部门主体
15、通用财务报告概念框架(2015),3.适用范围,第二条 本准则适用于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以下统称政府会计主体)。 前款所称各部门、各单位是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或者间接发生预算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 军队、已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单位和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不适用本准则。,解析:,什么是“政府”? 排除条款 基金、资金类主体? 适用范围合并范围?,4.主要创新与突破,(1)重构了政府会计核算模式 (2)准确定位了政府会计目标 (3)科学界定了政府会计要素 (4)明确了资产负债计量属性 (5)完善了政府财务报告体系,(1)构建了
16、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政府会计核算模式。,第三条 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 第十八条 政府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与预算结余。 第二十六条 政府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第五十六条 政府决算报告的编制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以预算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主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以财务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解析:,适度分离: 双体系: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 双基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双报告: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43,政府
17、会计,预算会计,财务会计,决算报告,财务报告,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强化,完善,相互衔接: 3+5要素 决算报告与财务报告,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2018/12/9,45,预算会计体系,财务会计体系,预算收入支出表 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 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资产负债表 收入费用表 现金流量表,资产 负债 净资产收入 费用,预算收入预算支出结转结余,净资产与资金结存差异调节表,平行记账,预算会计概念 第五十八条 本准则所称预算会计,是指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对政府会计主体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进行会计核算,主要反映和监督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会计。收付实现制概念 第六十一条 本准则所称
18、收付实现制,是指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会计核算基础。凡在当期实际收到的现金收入和支出,均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支出;凡是不属于当期的现金收入和支出,均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支出。,财务会计概念 第五十九条 本准则所称财务会计,是指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政府会计主体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主要反映和监督政府会计主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现金流量等的会计。权责发生制概念 第六十条 本准则所称权责发生制,是指以取得收取款项的权利或支付款项的义务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
19、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示例:,例:为开展事业活动,某事业单位采用国库授权支付方式购买一项固定资产,价值为120万元,预计使用10年,每月计提折旧1万元。不同核算模式下的会计处理?,预算会计(收付实现制),收到代理银行授权支付到账通知单时,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20贷:财政补助收入 120 购入固定资产时, 借: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 120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20 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 不做会计处理 缺点:资产去哪里了?,财务会计(权责发生制),收到代理银行授权支付到账通知单时, 同上 购入固定资产时, 借:
20、固定资产 120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20 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 借:XX费用 1贷:累计折旧 1缺点:预算支出了吗?,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相融合,收到代理银行授权支付到账通知单时,同上 购入固定资产时(双分录), 借:固定资产 120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120 同时, 借: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 120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20 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1贷:累计折旧 1缺点:折旧费用在哪里?,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财务会计,收到代理银行授权支付到账单时,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20贷:财政拨款收入 120 购入固定资产时,借:固定资产
21、120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20 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借:XX费用 1贷:累计折旧 1,预算会计,同时,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 借: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xx 120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120 借: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 120贷: 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120不做 处理,平行记账,(2)准确定位了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的目标,政府会计的目标: 应当提供哪些信息? 向谁提供信息? 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哪些需要? 会计信息应满足哪些质量要求?,提供哪些信息?满足哪些要求?,第五条 政府会计主体应当编制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 决算报告的目标是向决算报告使用者提供与政府预算执行情况有关的信息,综合反映政府会计主
22、体预算收支的年度执行结果,有助于决算报告使用者进行监督和管理,并为编制后续年度预算提供参考和依据。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政府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含运行成本,下同)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信息,反映政府会计主体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决策或者进行监督和管理。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会计信息使用者:,政府决算报告使用者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政府会计主体自身、社会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政府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债权人、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政府会计主体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十一条(可靠
23、性)政府会计主体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第十二条(全面性)政府会计主体应当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统一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政府会计主体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运行情况、现金流量等。第十三条(相关性) 政府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反映政府会计主体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以及报告使用者决策或者监督、管理的需要相关,有助于报告使用者对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第十四条(及时性)政府会计主体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提前或者延后。第十
24、五条(可比性)政府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同一政府会计主体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将变更的内容、理由及其影响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不同政府会计主体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确保政府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第十六条(可理解性)政府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第十七条(实质重于形式)政府会计主体应当按照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不限于以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注意: 重要性?谨慎性(稳健性)?成本效益原则?合规
25、性?中立性?等等 信息质量要求的排序和侧重点,(3)科学界定了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确认标准,预算会计要素 预算收入 预算支出 预算结余,预算收入 第十九条 预算收入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取得的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入。 第二十条 预算收入一般在实际收到时予以确认,以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 预算支出 第二十一条 预算支出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发生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出。 第二十二条 预算支出一般在实际支付时予以确认,以实际支付的金额计量。 解析:预算法第四条,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预算结余 第二十四条 预算结余包括结余资金和结转资金。
26、 结余资金是指年度预算执行终了,预算收入实际完成数扣除预算支出和结转资金后剩余的资金。 结转资金是指预算安排项目的支出年终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因故未执行,且下年需要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解析:与预算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保持一致。,财务会计要素 资产 负债 净资产 收入 费用,资产定义 第二十七条 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由政府会计主体控制的,预期能够产生服务潜力或者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现行准则制度中对于资产的定义:,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资产是行政单位
27、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由行政单位直接支配,供社会公众使用的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等,也属于行政单位核算的资产。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资产是指政府财政占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和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国际公共部门主体通用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资产是主体当前控制的,因过去事项产生的,能够产生服务潜力或经济利益流入的资源。,资产定义解析: 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 政府会计主体控制的经济资源 预期能够产生服务潜力或带来经济利益流入 服务潜力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利用资产提供公共产
28、品和服务以履行政府职能的潜在能力。服务潜力使主体能够在不产生净现金流的情况下实现其目标。 经济利益流入表现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或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出的减少。,如何理解“控制”? 对资源的控制权包括:(1)主体能够使用资源所产生的各项利益,包括服务潜力或经济利益(2)主体能够在资源所产生利益的使用性质和方式上指导其他方。 在评估一个主体是否控制一项资源时,应当考虑是否存在以下因素: (1)能够使用资源,反之,能够拒绝或限制其他方对资源的使用; (2)有措施确保资源的使用是为了实现主体的目标; (3)对资源产生的服务潜力和经济利益有可强制执行的权利。,控制:资产的会计属性 以下概念立足资产
29、管理属性: 占有 使用 经管 如,某资源不是由政府会计主体直接占有、使用,而是由其服务对象所使用,但政府会计主体按照职责对该资源进行维护、管理,该资源虽然没有能够给主体带来经济利益,但满足了该主体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目标,获得了该资源所产生的服务潜力,也表明该政府会计主体能够控制该项资源。 受托管理,资产类别 第二十八条 政府会计主体的资产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1年内(含1年)耗用或者可以变现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资
30、产、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和自然资源资产等。,资产确认条件,第二十九条 符合本准则第二十七条规定的资产定义的经济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 (一)与该经济资源相关的服务潜力很可能实现或者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政府会计主体; (二)该经济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三十二条 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列示与披露,负债,第三十三条(定义)负债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资源流出政府会计主体的现时义务。 第三十四条(分类)政府会计主体的负债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1年内(含1年)偿还
31、的负债,包括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缴款项等。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包括长期应付款、应付政府债券和政府依法担保形成的债务等。,解析:,政府负债: 政府性债务 政府债务公债(国债、地方政府债券、外债) 或有债务(预计负债或需表外披露的债务)政府依法担保形成的债务具有救助责任的债务民事债务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账款等,第三十五条(确认)符合本准则第三十三条规定的负债定义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确认为负债: (一)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流出政府会计主体; (二)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三十八条(列示)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
32、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列示与披露,净资产,第三十九条(净资产定义)净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净额。 第四十条(净资产计量)净资产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注意:净资产与预算结余的关系 资产-负债=净资产 收入-费用=当期净资产变动额(本期盈余) 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当期预算结余 通过“本期盈余和预算结余调节表”,反映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衔接,收入,第四十二条 收入是指报告期内导致政府会计主体净资产增加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流入。 第四十三条 收入的确认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与收入相关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很可能流入政府会计主体; (二)
33、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流入会导致政府会计主体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 (三)流入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注意:与预算收入的区别,费用,第四十五条 费用是指报告期内导致政府会计主体净资产减少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流出。 第四十六条 费用的确认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与费用相关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很可能流出政府会计主体; (二)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流出会导致政府会计主体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 (三)流出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解析: 权责发生制会计改革的核心问题 费用的类别? 成本会计,(4)明确了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第三十条
34、 资产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公允价值和名义金额。,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取得时支付的现金金额或者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金额计量。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的价格计量。 无法采用上述计量属性的,采用名义金额(即人民币1元)计量。,第三十六条 负债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现值和公允价值。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
35、,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计量。 在现值计量下,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计量属性应用原则:第三十一条 政府会计主体在对资产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资产金额能够持续、可靠计量。第三十七条 政府会计主体在对负债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负债金额能够持续、可靠计量。,(5)完善了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第四十九条 政府财务报告是
36、反映政府会计主体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运行情况和现金流量等信息的文件。政府财务报告应当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第五十一条 财务报表是对政府会计主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现金流量等信息的结构性表述。财务报表包括会计报表和附注。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和现金流量表。政府会计主体应当根据相关规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财 务 报 告,非财务信息,会计报表,附注,财务 报表,收入费用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决算 报告,第五十条 政府财务报告包括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和政府部门财务报告。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是指由政府财政部门编制的,反映各级政府整体
37、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的报告。政府部门财务报告是指政府各部门、各单位按规定编制的财务报告。,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单位财务报告,部门财务报告,单位财务报告,合并,合并,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84,第五十二条(资产负债表) 第五十三条(收入费用表) 第五十四条(现金流量表) 第五十五条(附注),5.几个基本概念,第五十七条(会计核算的概念) 本准则所称会计核算,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各个环节,涵盖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报告全过程。 第五十八条(预算会计概念) 第五十九条(财务会计概念) 第六十条 (权责发生制概念) 第六十一条(收付实现制概念)注意:
38、为什么界定? 如何界定的?,6.生效日期,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主要考虑因素? 综合财务报告编制试点 具体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 学习、培训、系统,五、政府会计准则体系 建设与展望,政府会计具体准则 政府会计制度 其他相关制度建设和配套工作,1.政府会计具体准则,依据基本准则制定 包括: 会计要素类:如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收入、费用等 财务报告类:政府财务报表列报、合并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等 特殊交易或事项类:或有事项、租赁、PPP等 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稳步制定,2.政府会计制度,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2015年10月10日修订发布,自年月日起实施 上一轮改革的
39、延续 主要变化: 重新定位总会计核算目标 广泛采用“双分录”核算方法 完善资产、负债、净资产核算内容 完善会计报表体系和报表格式 2018年后再修订完善,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财务报表 形成讨论稿 制定原则: 统一性原则 遵循改革方案和基本准则 继承创新原则 强化政府财务会计功能 着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简化实务操作原则 技术实现? 与准则的关系?,3.其他相关制度建设和配套工作,政府财务报告编制试点 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财库2015212号) 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财库2015223号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财库2015224号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工作 政府资产报告制度试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