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陆文学自传 课件(59张).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100797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2.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陆文学自传 课件(59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2018-2019学年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陆文学自传 课件(59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2018-2019学年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陆文学自传 课件(59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2018-2019学年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陆文学自传 课件(59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2018-2019学年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陆文学自传 课件(59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 人物传记,第7课 陆文学自传, 文本导学, 学后自评,内容索引, 文本导学,1.古今异义 (1)褊躁多自用意。 古义:_ 今义:_ (2)豁然不惑。 古义:_ 今义:_,1,固执。,用心、企图。,不再疑惑。,人四十岁。,(3)闭关读书。 古义:_ 今义:_ (4)他日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 古义:_ 今义:_ (5)宜野人乘蓄。 古义:_ 今义:_,闭门。,指闭塞关口,不与外界往来。,求学的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隐士,山野之人。,未开化的人。指性情粗野的人。,2.一词多义,意有所适,不言而去:_ 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_,(1)所,恐渐渍外典,去道日旷:_ 舍主者而去:_,(2

2、)去,懵然若有所遗:_ 襄阳太守李憕见遗:_,(3)遗,与动词构成“所”字结构,处所、地方,名词,距离,动词,离开,动词,遗失,动词,赠送,动词,公执释典不屈:_ 折其楚乃释:_ 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_,(4)释,故特以相赠:_ 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_ 以门人之伯主焉:_,(5)以,佛家,放下,动词,和尚,名词,把,介词,用,介词,让,介词,3.词类活用 (1)常扁舟往来山寺:_ (2)杖击林木,手弄流水:_ (3)主者以为慵惰,鞭之:_ (4)因倦所役:_ 4.文言句式 (1)陆子盖今之接舆也:_ (2)结庐于苕溪之湄:_ (3)常扁舟往来山寺:_ (4)故特以相赠:_,名词作状语,

3、坐小船。,均为名词作状语,用手杖,用手。,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抽打。,意动用法,对感到厌倦。,语气词“也”,表判断。,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苕溪之湄结庐”。,省略句,“来”后省略介词“于”。,省略句,“以”后省略宾语“之”。,5.翻译下列句子 (1)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 译文:_ _ (2)宜野人乘蓄,故特以相赠。 译文:_ (3)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 译文:_ _,常常坐着小船往来于山寺之间,随身携带的只有纱巾、藤鞋、短衣、短裤。,(这头牛)适合山野之人骑乘和蓄养,所以特地把它赠给我。,见到别人做好事,就像自己也做了这样的事;见到别人做了不好的事,就

4、像自己也做了不好的事而羞耻。,一、结构图解,2,1.个性偏执、行为怪异 2.交游不俗,情趣高雅 3.少年求学,历经磨难 4.结交朋友 5.所著作品,半生经历,二、中心主旨 陆羽通过为自己立传,追述了自己上半生的经历,突出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表达了自己因遭遇坎坷而内心悲苦的心情,同时也寄寓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心。,1.作者的外貌、口才怎样?但他却又自比王粲、张载等人,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性格?此外,还写了作者的哪些性格?作者有没有在传中美化自己?,3,“貌陋”、“口吃”,都是缺憾,作者却比之王粲、张载等人,坦然自负,而不动声色。此外,还从几个侧面表现作者特立独行的个性:“才辩为性,褊躁多自用意”

5、,“意有所适,不言而去”,“又与人为信而不愆也”等。客观介绍,“不虚美,不隐恶”,寥寥数笔,性情毕现。,答案,2.第二段在文中的顺序安排与一般传记不同,从时间上看,这些内容应该放到最后来写,如何理解这种构思?,本文是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自传”为题的传记文,是作者29岁时应皎然之约为浙西诗会的诗友写的,所以它不像一般史传按时间顺序介绍自己的事迹,而侧重于表现自己目前的思想性格特点,而这一段和第一段在内容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放在一起。以下第三段追述幼年经历,可以看成是对作者性格形成原因的解释。,答案, 学后自评,1.下列句子中加颜色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危坐展卷,口动而已 危:端正 B.或

6、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 或:有的人 C.自九岁学属文 属:写作 D.育于竟陵太师积公之禅 育:接受教育,1,答案,解析,育:抚养,养育。,2.下列加颜色词与例句中加颜色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谓生多瞋。又与人为信。 A.信而必达 B.自可断来信 C.余固笑而不信也 D.低眉信手续续弹,答案,解析,A项与例句均为“约定”。 B项使者,指媒人。 C项相信。 D项随意。,3.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见人不善,若己羞之 B.常扁舟往来山寺 C.杖击林木,手弄流水 D.灰心木立,过日不作,答案,解析,A项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其他三项为名词作状语。,4.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

7、一项是 例句:育于竟陵太师积公之禅 A.常扁舟往来山寺 B.大王来何操 C.皆见感激当时,行哭涕泗 D.陆子盖今之接舆也,答案,解析,C项与例句均为被动句。 A项省略句。 B项倒装句。 D项判断句。,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9题。 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读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故楚人相谓:“陆子盖今之接舆也。” 始三岁,惸露,育于竟陵太师积公之禅。自九岁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子答曰:“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

8、使儒者闻之,得称为孝乎?羽将授孔圣之文。”公曰:“善哉!子为孝,,2,殊不知西方染削之道,其名大矣。”公执释典不屈,子执儒典不屈。公因矫怜抚爱,历试贱务:扫寺地,洁僧厕,践泥圬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竟陵西湖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他日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不识其字,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公知之,恐渐渍外典,去道日旷,又束于寺中,令芟剪卉莽,以门人之伯主焉。或时心记文字,懵然若有所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主者以为慵惰,鞭之。因叹云:“恐岁月往矣,不知其书。”呜咽不自胜。主者以为蓄怒,又鞭其背,折其楚乃释。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卷衣诣伶党,著谑谈三篇。以身为伶,正弄木人“

9、假吏藏珠”之戏。公追之曰:“念尔道丧,惜哉!吾本师有言,我弟子十二时中,许一时外学,令降伏外道也。以吾门人众多,今从尔所欲,可捐乐工书。”,5.对下列加颜色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九岁学属文 属文:写文章 B.结庐于苕溪之湄 湄:滨 C.卷衣诣伶党 诣:造诣 D.恐渐渍外典 渍:浸,这里指影响,答案,解析,诣:去。,6.下列加颜色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答案,解析,A.,公因矫怜抚爱,历试贱务 因叹云:“恐岁月往矣,不知其书。”,C.,折其楚乃释 臣乃敢上璧,B.,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 以身为伶,D.,以门人之伯主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项均为副词,“才”。 A项均为介词,

10、前为“由于”,后为“因此”。 B项均为介词,前为“用”,后为“把”。 D项前为代词,“我”;后为语气助词,“啊”。,7.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陆羽刻苦读书、自强自励的一组是 羽将授孔圣之文 公执释典不屈 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 或时心记文字,懵然若有所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 恐岁月往矣,不知其书 子执儒典不屈 A. B. C. D.,答案,解析,写陆羽要学习儒学, 是积公坚持要陆羽学习佛教经典, 写陆羽坚持要学习儒学。,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羽独行山野,诵佛吟诗,流连徘徊,号泣而归,放浪形骸的表现,近似魏晋名士的逍遥世外,而内心隐藏着巨大的痛苦忧闷。 B.陆

11、羽受罚期间,繁重艰苦的劳动和不堪承受的鞭打,丝毫没有改变他坚持对“孔圣之文”的向往。 C.陆羽最后奋起反抗,逃出寺庙,加入戏班。这一切,绝不是一般孩子所能做到的,最终感动了积公,从其所愿。 D.有一天,陆羽在一位学者处得到张衡的南都赋,只得在放牧的地方模仿小学生,端正坐着展开书卷,放声朗读起来。,答案,解析,“放声朗读起来”错,陆羽不认识赋里的字,嘴巴动动罢了。,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 译文:_ _,往往独自一人走在山野中,朗读佛经,吟咏古诗,用手杖敲打树木,用手拨弄流水,流连徘徊,从

12、早到晚,直到天黑游兴尽了,号啕大哭着回去。,文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向拱字星民,怀州河内人。少倜傥负气。弱冠,闻汉祖在晋阳招致天下士,将往依之。中途遇盗,见拱状貌雄伟,意为富家子,随之,将劫其财。拱觉,行至石会关,杀所乘驴市酒会里中豪杰,告其故,咸出丁壮护拱至太原。以策干汉祖,汉祖不纳,客于周祖门下。 周祖即位,授宫苑使。并人领马步十五都来侵拱与巡检陈思让逆战于虎亭南杀三百余人擒百人获其帅王璠曹海金又败其军于壶关师还会征慕容彦超命为都监即日遣行,贼平,命为陕州巡检。,显德二年,世宗亲征淮南,以拱权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事。时扬州初平,南唐令境上出师,谋收复。时周师久驻淮阳,都

13、将赵晁、白廷遇等骄恣横暴,不相禀从,惟务贪滥,至有劫人妻女者。及拱至,戮其不奉法者数辈,军中肃然。 时周师围寿春经年未下,江、淮草寇充斥,吴援兵栅于紫金山,与城中烽火相应。而舒、蕲、和、泰复为吴人所据。拱上言欲且徙扬州之师并力攻寿春,俟其城下,然后改图进取。世宗从之。拱乃封库,付扬州主者;复遣本府牙将分部按巡城中。秋毫不犯,军民感悦。及师行,吴人有负糗粮以送者。,宋初,太祖征李筠,拱迎谒至汜水,言于上曰:“筠逆节久著,兵力日盛,陛下宜急济大河,逾太行,乘其未集而诛之,缓则势张,难为力矣。”帝从其言,卷甲倍道趋之。筠果率兵南向,闻车驾至,惶骇走泽州城守,遂见擒。 拱尹河南十余年,专治园林第舍,好

14、声妓,纵酒为乐,府政废弛,群盗昼劫。太祖闻之怒,移镇安州,命左武卫上将军焦继勋代之。雍熙三年,卒,年七十五。赠中书令。 (选自宋史向拱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并人领马步十五都/来侵拱/与巡检陈思让逆战/于虎亭南杀三百余人/擒百人/获其帅王璠/曹海金/又败其军于壶关/师还会征慕容彦超/命为都监/即日遣行 B.并人领马步十五都/来侵拱/与巡检陈思让逆战/于虎亭南/杀三百余人/擒百人/获其帅王璠/曹海金/又败其军/于壶关师还/会征慕容彦超/命为都监/即日遣行 C.并人领马步十五都来侵/拱与巡检陈思让逆战于虎亭南/杀三百余人/擒百人/获其帅王璠/曹海金/又败

15、其军于壶关/师还/会征慕容彦超/命为都监/即日遣行 D.并人领马步十五都来/侵拱与巡检陈思让/逆战于虎亭南/杀三百余人/擒百人/获其帅王璠/曹海金/又败其军/于壶关师还/会征慕容彦超/命为都监/即日遣行,答案,解析,解答文言断句类试题,首先要理解画波浪线部分的大意,然后根据语句中的重要信息,如人物、地点、语句结构特点以及重要的虚词等进行正确判断。就本题而言,人物有“并人”“拱”“陈思让”“王璠”“曹海金”等,地点有“虎亭南”“壶关”等,主虚词有“与”“于”等。“于虎亭南”这一介词结构作“逆战”的状语,“于”前不能断开,故可排除A、B两项。 “拱”“陈思让”作“逆战”的主语,“逆”前不能断开,故

16、可排除D项。,11.下列对文中加颜色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因体犹未壮 故称“弱冠”。 B.高祖是古代帝王的谥号。著名人物有汉高祖刘邦、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 C.显德,年号,指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用来表示年份)。 D.兼,古代官职用词,指兼任两种或两种以上官职。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答案,解析,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庙号与谥号虽都是有影响的人死后追加的封号,但庙号与谥号是有本质区别的。,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向拱年轻时有才智,但求功名未果。向拱听说汉祖招揽人才前去依附他,半

17、路上遇见强盗,强盗想打劫他,他卖驴买酒款待石会关豪杰得到了保护。因汉祖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他求取功名的目标没有实现。 B.向拱富有军事才能,多次击退敌军。周祖在位期间,向拱带兵先后击败并人的侵军,征讨慕容彦超获得胜利,后来跟随世宗平定扬州叛乱,消除寿春一带充斥的草寇。 C.向拱治军严厉有方,部属爱护军民。向拱到达军纪混乱、都将违法乱纪的淮阳后,杀掉了几个不守法纪的人致使军中严肃谨慎。后来他派遣部属巡查扬州时秋毫无犯,军民感动。 D.向拱晚年疏于政务,触怒了太祖。向拱在担任河南尹的十余年里,不事政务,专心园林住宅建造和声色酒乐,致使府政废弛,盗贼白天抢劫,最终被太祖调离河南。,答案,解析,“后来跟

18、随世宗平定扬州叛乱,消除寿春一带充斥的草寇”不合文意。世宗征伐的是淮南,向拱没有跟从;草寇充斥的是江、淮。,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周师久驻淮阳,都将赵晁、白廷遇等骄恣横暴,不相禀从,惟务贪滥。 译文:_ _ (2)筠果率兵南向,闻车驾至,惶骇走泽州城守,遂见擒。 译文:_ _,参考译文,当时后周军队长期驻兵淮阳,都将赵晁、白廷遇等骄横残暴,且相互之间不听命服从,只专心贪污作假。,李筠果然率领军队向南进发,听说皇帝的车马赶到,惊慌害怕地逃到泽州城内防守,最后被擒获。,参考译文 向拱字星民,怀州河内人。年轻时性情洒脱而不肯屈居人下。二十岁时,听说汉祖在晋阳招揽天下有才之

19、人,将要前去依附他。半路上遇到强盗,(强盗)见向拱相貌身材魁梧,料想(向拱)一定是富家子弟,就跟随着他,想要抢劫他的财物。向拱发觉后,走到石会关,杀掉所骑的驴子买酒会聚当地的豪杰,告诉他们缘由,(这些人)都派出壮年男子一直把向拱护送到太原。(向拱打算)用计策向汉祖求取功名,汉祖没有采纳,(向拱)就在周祖门下做了门客。 周祖即位,授予(向拱)宫苑使之职。并人带领骑兵步兵十五都前来侵犯,向拱与巡检陈思让在虎亭南迎战,杀死(并人)三百余人,擒获一百人,,俘虏了他们的统帅王璠、曹海金,又在壶关打败了他们的军队。(向拱等人)班师回朝后,恰逢征讨慕容彦超,于是(朝廷)又任命(向拱)为都监,当日派他出行(讨

20、伐)。贼军平定之后,又任命(向拱)为陕州巡检。 显德二年,世宗亲自出征淮南,任命向拱执掌东京留守兼任开封府事判官。当时扬州刚刚平定,南唐命令边境派兵,图谋收复(扬州)。当时后周军队长期驻兵淮阳,都将赵晁、白廷遇等骄横残暴,且相互之间不听命服从,只专心贪污作假,甚至有人抢劫他人的妻子女儿。向拱到来后,杀掉了其中几个不守法的人,(于是)军中出现了严肃谨慎的局面。 当时后周军队围困寿春一年之久,仍然没有攻下,江、淮一带草寇遍地,(且)吴(人的)援兵在紫金山周围建立了营寨,与城中用烽火相呼应。,(与此同时)舒、蕲、和、泰等地又重被吴人占据。向拱向皇帝上奏想要暂且转移扬州的军队合力攻打寿春,等到这座城被

21、攻下,然后再另想计谋进攻夺取(舒、靳等地)。世宗听从了向拱的建议。向拱于是封闭仓库,交给扬州的主管人;又派遣本府牙将分布在城中巡查。(与当地百姓)秋毫不犯,军民感动喜悦。(因此)在军队出发的时候,吴人中(甚至)还有背着干粮来送行的。 大宋初年,太祖征讨李筠,向拱到汜水迎接拜见,向皇上禀告说:“李筠叛逆的行为早已显著,兵力越来越强盛,陛下应该赶快渡过黄河,翻越太行,趁他们还未聚集就消灭他们,(行动)慢了他们的势力就会扩张,,到时就很难消灭他们了。”皇帝听从了他的话,轻装兼程赶赴那里。李筠果然率领军队向南进发,听说皇帝的车马赶到,惊慌害怕地逃到泽州城内防守,最后被擒获。 向拱担任河南尹十余年,专心

22、营建园林住宅,喜好声色歌妓,任意饮酒为乐,府内政治废弛,大群强盗在白天(都敢)抢劫。太祖听到这样的情况很生气,(将其)调任安州镇守,任命左武卫上将军焦继勋接替他。雍熙三年,向拱去世,享年七十五岁。(死后被)追赠中书令之职。,(2016天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9题。 李台州传 宋杨万里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_?”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至暮,哭而归,不食。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_饮泣强食。季

23、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至荆州,复然。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3,坐顷之,一乞媪至前,揖曰:“官人与我一文两文。”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既饮茗,问其里若姓。媪勃然怒曰:“官人能与我几钱,何遽问我姓名?我非乞人也。”宗质起敬,谢曰:“某皇恐,上忤阿婆,愿霁怒,试言之,何害?恐或乡邻或亲族也,某倒囊钱为阿婆寿。”媪喜曰:“老婆姓异甚,不可言。”宗质力恳请,忽曰:“我姓展。”宗质瞿然起,抱之,大哭曰:“夫人,吾母也。”媪曰:“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宗质拜曰:“然。”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观者数十百人,皆叹息泣下。 宗质负其母_归,季思与家人子亦泣

24、,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母以高年终,宗质亦白首矣。,宗质乾道庚寅为洪倅,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明年,予官中都,宗质造朝,除知台州。朝士云:“李台州,曾觌姻家也。觌无子,子台州之子。”予一见不敢再_,亦未知其孝。 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予生八年,丧先太夫人,终身饮恨,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 赞曰:孔子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若李台州,生而不知失母,壮而知求母,求母而不得,不得而不懈,遍天下之半,老而乃得之。昔东坡先生颂朱寿昌,至今咏歌以为美谈。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神

25、明奚而得母?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人谁无母?有母谁无是心哉?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选自杨万里集笺校),14.对下列各句中加颜色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 罹:遭遇 B.愿霁怒 霁:停止 C.除知台州 除:罢免 D.终身饮恨 饮:含着,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除:授予官职。,15.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东南无之,必也蜀_ 必宽譬之,_饮泣强食 宗质负其母_归 予一见不敢再_ A.焉 乃 于 者 B.乎 其 以 者 C.乎 乃 以 也 D.焉 其 于 也,答案,解析,本题通过填空的形式,考查对

26、“焉、乃、于、者、乎、其、以、也”等几个虚词意义和用法的理解。由第一个空后的问号可知第一个空填“乎”,表示疑问,排除A、D两项; 第二个空根据上下文的文意可知是“于是”的意思,应填“乃”,排除B项。,16.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B.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C.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D.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语法,“

27、未尝”的宾语是“失母”,故在“失母”后断开,排除C、D两项。 “独欤”表语气强烈的反问,“独”前应断开,排除A项。,17.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李台州“至孝”的一组是 既长,仕所至必求母 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 某倒囊钱为阿婆寿 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 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 觌无子,子台州之子 A. B. C. D.,本题从传主的性格品德方面考查信息筛选。是李台州想让老妇人说出她是哪里人及其姓氏。是李台州证明他是老妇人的儿子,二人相拥痛哭。是“朝士”说的话,不能直接表现李台州的“至孝”。,答案,解析,18.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

28、宗质出生后因战乱母子失散,长大后曾四处寻访母亲下落而不得,以至茶饭不思,黯然神伤。 B.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但直到李台州去世之后,才写作此文,并在士大夫中传颂其事迹。 C.为一位官员作传,不注重其政治事功,却记叙其寻母尽孝之事,杨万里有褒扬孝道、规劝世风之意。 D.文章记李台州事迹,以寻母、认母、侍母为线索,集中笔墨描写认母场景,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错,根据原文可知,作者最初并不知道李台州与其母亲的事,直到李台州死后,才从其他人那里得知他的事迹。,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29、)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 译文:_ _,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秩满,官吏任期届满。东下,向东而下。竟,始终。,季思任期已满,向东而下,所经过的地方李台州仍然这样,始终没有找到。,答案,解析,(2)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 译文:_,坐,让坐,使坐。礼,礼待。,宗质站起来向她作揖请她坐下,用主客之礼礼待她。,答案,解析,(3)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 译文:_ _,若,像。兹,此,这。谓,说。,像李台州,他的事迹难道和朱寿昌有什么不同吗?这不就是所说的至孝和神明相通吗?,答案,解析,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方人,不知道是哪个郡县的。母

30、亲展氏,是他父亲的妾。在生宗质时遭遇靖康之乱,母子走失。宗质在父亲的庇护下成长,等到长大,每到一处当官一定去寻找他的母亲,都没有找到。姻亲司马季思到蜀地做官,宗质说:“我寻找母亲,东南一带没有找到,必定在蜀地吧?”跟随司马季思到蜀地去。船经过的州,无论郡县、村市,一定登岸,到处大声地呼喊:“展婆,展婆。”到了晚上,哭着回来,不吃东西。司马家的人同情他,都宽慰劝解他,于是哭着勉强吃点东西。季思任期已满,向东而下,所经过的地方李台州仍然这样,始终没有找到。,到了荆州,又是这样。每天从早到晚大声呼喊,咽喉痛身心疲惫,在茶铺中稍作休息,依然流着泪。 坐了一会儿,一个乞讨的老妇人走到他面前,作揖说:“官

31、人给我一文两文钱吧。”宗质站起来向她作揖请她坐下,用主客之礼礼待她。已经喝了茶,宗质问她的家乡和姓氏。老妇人勃然大怒说:“官人能给我几个钱,为什么还要问我的姓名?我不是乞讨的人。”宗质站起来致敬,道歉说:“我惶恐,忤逆了阿婆,希望您消消怒气,试着说说,又有什么妨害呢?恐怕我们或许是乡邻,或许是亲族呢?我拿出囊中所有的钱为阿婆祝福。”老妇人高兴地说:“我的姓非常特别,不能说。”宗质尽力恳请,,老妇人忽然说:“我姓展。”宗质惊讶地起来抱住老妇人,大声哭着说:“夫人,您是我的母亲。”老妇人说:“官人不要弄错了,我的儿子有法检验,右腋下有一颗紫痣,它的大小如杯子。”宗质跪拜说:“是的。” 露出右腋给她

32、看,于是母子二人互相抱着哭起来。几十上百人围观,都叹息流泪。 宗质背着他的母亲回来,季思及知道这件事的人也哭了。从此用板舆拉着母亲,孝顺奉养十多年,母亲因年龄大而去世,宗质也满头白发了。 宗质在乾道庚寅年做洪倅,当时我做奉新县的县令,多次拜谒他,不知道他们母子间的事情。第二年,我到中都做官,宗质进谒,被授予台州知府。朝中人士说:“李台州,是曾觌的姻亲。曾觌没有儿子,把台州的儿子当作自己的儿子。”我见他一次,再没见过,也不知道他的孝顺。,后经过十七年,台州已经去世,我与丞相京公同时做宰掾。谈论间, 京公给我说了李台州母子的事。我出生八年,母亲去世,终身遗憾。听说了李台州母子的事,哭泣不止,被感动

33、并为他作传。 评论说:孔子说:“真正能够把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道做到尽善尽美,就会感动天地神明。”像李台州这样,出生时不知道失去母亲,长大后却知道寻找母亲,寻找母亲却不能找到,找不到却坚持不懈,走访了一半的天下,在老年的时候才找到。过去东坡先生赞颂朱寿昌,至今歌咏成为美谈。像李台州,他的事迹难道和朱寿昌有什么不同吗?这不就是所说的至孝和神明相通吗?不是至孝难道能感动天地神明吗?不感动天地神明难道能找到母亲吗?我每次给士大夫说这件事,听的人一定被感动得哭泣。,人谁没有母亲呢?有母亲谁没有这样的心呢?有人不曾失去母亲,有母亲不需要寻找;母亲存在,有的人却不孝敬,有的人悖逆不爱母亲,是什么心理呢?,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