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高三某平台9月内部特供卷 生物(一)教师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094230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某平台9月内部特供卷 生物(一)教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届高三某平台9月内部特供卷 生物(一)教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届高三某平台9月内部特供卷 生物(一)教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届高三某平台9月内部特供卷 生物(一)教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届高三某平台9月内部特供卷 生物(一)教师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好教育云平台 内部特供卷 第 1 页(共 18 页) 好教育云平台 内部特供卷 第 2 页(共 18 页)2017-2018 学 年 好 教 育 云 平 台 9 月 份 内 部 特 供 卷高 三 生 物 ( 一 )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2、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酸分子中碱基的排序都蕴含了遗传信息B维生素 D 属于固醇,能促进人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C斐林试剂含有 Cu2+,在碱性条件下可被果糖还原成砖红色D高温变性后的蛋白质能与双缩脲

3、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解 析 】 细胞中的核酸包括 DNA 和 RNA,其中 DNA 中的碱基的排序蕴含了遗传信息, A 错误;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 D,其中维生素 D 能促进人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 B 正确;果糖是还原糖,可以在碱性条件下与斐林试剂中的铜离子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C 正确;高温变性后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但是肽键没有被破坏,仍然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D 正确。【 答 案 】 A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根尖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能发生 DNA 复制B大肠杆菌的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C线粒

4、体内膜和外膜组成成分的差异主要是磷脂的种类和数量不同D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 解 析 】 植物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A 错误;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 错误;线粒体内膜和外膜组成成分的差异主要是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C 错误;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D 正确。【 答 案 】 D3主动运输的能量可来自 ATP 水解或电化学梯度(离子的浓度梯度) ,下图是与小肠上皮细胞有关的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示意图,其中 a、b、c 表示载体蛋白。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载体蛋白 b 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中需要 ATP 水解供能B在载

5、体蛋白 c 的协助下,细胞内外的 Na+浓度趋于相同C肠腔中的 Na+浓度降低,会影响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D机体短暂的供氧不足,会影响葡萄糖由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 解 析 】 据图分析,载体蛋白 b 转运葡萄糖的过程需要载体的协助,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所以不需要消耗能量,即不需要 ATP 水解供能,A 错误;在载体蛋白 c 的协助下,钠离子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导致细胞外的钠离子浓度远高于细胞内,B 错误;图中显示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伴随着 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所以肠腔中的 Na+浓度降低,会影响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C 正确;葡萄糖由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需要载体

6、,不需要能量,所以机体短暂的供氧不足,不会影响葡萄糖由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D 错误。【 答 案 】 C4下列关于酶和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酶能催化所有的酶水解,导致其活性丧失B酶适合在最适 pH 和最适温度条件下长期保存C一分子 ATP 由两分子磷酸和一分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组成D细胞内发生的吸能反应都由 ATP 水解供能【 解 析 】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者 RNA,而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不能催化 RNA 水解,A 错误;酶在最适 pH 和最适温度条件下活性最高,而保存酶应该在低温条件下, B 错误;一分子ATP 由两分子磷酸和一分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组成,C 正确;

7、细胞内发生的吸能反应并不是都由ATP 水解供能的,如 NADPH 也可以为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供能, D 错误。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 答 案 】 C5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适宜条件下,水稻幼苗叶肉细胞中氧气浓度: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B一定条件下乳酸菌细胞呼吸产生的 NADPH 可来自水和有机物C水稻幼苗在成长的过程中,叶肉细胞中产生 ATP 最多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D同一细胞中同时存在催化丙酮酸生成乳酸或酒精的酶【 解 析 】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所以叶绿体中氧气浓度最高;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所以线粒体中氧气浓度最低,因此水稻幼苗叶肉细

8、胞中氧气浓度为: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A 正确;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而无氧呼吸不需要水的参与,B 错误;水稻幼苗在成长的过程中,叶肉细胞中产生 ATP 最多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C 错误;同一细胞中只能进行一种类型的无氧呼吸,所以不可能同时存在催化丙酮酸生成乳酸或酒精的酶,D 从错误。【 答 案 】 A6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的叙述的,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导致生物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差异B癌细胞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导致其易分散和转移C衰老细胞的核膜内折、细胞核的体积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D细胞凋亡是在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细胞主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解 析 】

9、 细胞分化导致生物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的差异,A 正确;糖蛋白具有识别、保护、润滑等作用,所以癌细胞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导致其易分散和转移,B 正确;衰老细胞的核膜内折、细胞核的体积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C 正确;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主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而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或死亡,D 错误。【 答 案 】 D7下列实验不能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或内)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是( )A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B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C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实验D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

10、 解 析 】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含有紫色的大液泡,可以作为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材料,A 正确;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是白色的,可用于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没有颜色干扰,B 正确;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是白色的,可以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被健那绿染色的线粒体,C 正确;洋葱鳞片叶内、外表皮细胞都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分裂,所以不能用于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D 错误。【 答 案 】 D8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花传粉和闭花受粉是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突出优点B根据减数分裂的特点提出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的假说C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是 F2 植株出现

11、 31 性状分离比的前提D通过测交对假说进行演绎,并利用测交实验对假说进行验证【 解 析 】 豌豆是自花传粉和闭花受粉的植物,所以自然状态下永远是纯种,A 正确;根据减数分裂的特点提出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现代解释,B 错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是 F2 植株出现 31 性状分离比的前提,C 正确;通过测交对假说进行演绎,并利用测交实验对假说进行验证,D 正确。【 答 案 】 B9人类的 XY 染色体存在同源区()和非同源区( 、) ,如图 1 所示。图 2 是某家族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致病基因(B、b)位于性染色体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位于染色体

12、的 区B1 号和 2 号的基因型分别为 XBXb 和 XbYBC3 号和 4 号婚配生育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 1/2D6 号和 7 号生育的子代中女孩均正常,男孩均患病【 解 析 】 根据题干信息已知,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据图分析,3 号和 6 号女性患病,说明致病基因不在片段;1 号、2 号正常,生出了患病的女儿 6 号,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且正常的父亲 2 号的 X 染色体上携带了致病基因,说明 Y 染色体上有正常基因,则该致病基因不在 I 片段,而在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 II 片段上,A 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推知,1 号和 2 号的基因型分别为 XBXb 和 XbY

13、B,B 正确;3 号基因型为 XbXb,4 号基因型为 XbYB 或 XBYB, 则他们后代是患病女孩的概率为 1/4,C 错误;6 号基因型为 XbXb,8 号基因型为 XbYb,则 7 号基因型为XBYb,因此 6 号和 7 号生育的子代中女孩均正常,男孩均患病,D 正确。【 答 案 】 C好教育云平台 内部特供卷 第 5 页(共 18 页) 好教育云平台 内部特供卷 第 6 页(共 18 页)10正常情况下,下列关于某高等动物的精原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核 DNA 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核 DNA 数目不同

14、,染色体行为相同C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核 DNA 数目相同,遗传信息不同D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数不同,遗传信息不同【 解 析 】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会出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形成四分体,所以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行为不同,但是两者的核 DNA 数目相同,A 正确;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但是两者核 DNA 数目不同,前者是后者的两倍,B 正确;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核 DNA 数目相同,遗传信息也相同,C 错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不同,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因此

15、两者的遗传信息也不同,D 正确。【 答 案 】 C11鹦鹉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ZW 型,其羽色由位于 Z 染色体上的 3 个复等位基因决定,其中 R 基因控制红色,Y 基因控制黄色, G 基因控制绿色。现有绿色雄性鹦鹉和黄色雌性鹦鹉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雌性红色雌性绿色雄性红色雄性=1111。据此推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复等位基因的出现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B控制该种鹦鹉羽色的基因组合共 6 种C3 个复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 GRYD红羽雄性和黄羽雌性杂交,可根据羽色判断其子代的性别【 解 析 】 复等位基因的出现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A 错误;根据提供信息已知,控制该种鹦鹉

16、羽色的基因是三个复等位基因,位于 Z 染色体上,因此雌性鹦鹉有 3 种基因型,雄性鹦鹉有 6种基因型,一共有 9 种基因型,B 错误;绿色雄性鹦鹉(Z GZ_)和黄色雌性鹦鹉(Z YW)杂交,后代出现了红色雌性和雄性,说明亲本绿色雄性鹦鹉的基因型为 ZGZR,且 G 对 R 为显性;雄性后代绿色红色=11,说明红色对黄色是显性性状,即 R 对 Y 是显性,因此 3 个复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 GRY,C 正确;红羽雄性的基因型为 ZRZR、Z RZY,黄羽雌性基因型为 ZYW,两者杂交,后代雌性和雄性都可能出现红色和黄色,因此不能根据颜色判断性别,D 错误。【 答 案 】 C12细菌脂肪酶水解

17、脂肪产生的脂肪酸能和某种蛋白质结合后再转移到 mRNA 上,从而抑制脂肪酶基因的表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脂肪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可同时进行B脂肪酸可能通过抑制脂肪酶基因的翻译来抑制基因的表达C搬运脂肪酶中相同氨基酸的 tRNA 可能不同D细菌遗传信息传递的方向只能是 DNARNA蛋白质【 解 析 】 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细胞核,所以其细胞核中的脂肪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可同时进行,A 正确;脂肪酸能和某种蛋白质结合后再转移到 mRNA 上,导致 mRNA 不能作为翻译的模板,即脂肪酸可能通过抑制脂肪酶基因的翻译来抑制基因的表达,B 正确;转运 20 种氨基酸的 tRNA 一

18、共有 61 种,所以同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不同的 tRNA 来运输,C 正确;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可以是 DNADNA,也可以是 DNARNA蛋白质,D 错误。【 答 案 】 D13某遗传性肥胖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 3 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例能同时体现基因对性状控制的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B可通过注射促黑素细胞激素来治疗基因型为 AAeebb 的肥胖患者C双方体重都正常的夫妇不可能生育患遗传性肥胖的子代D基因型均为 AaEeBb 的夫妇生育体重正常子代的概率是 9/64【 解 析 】 据图分析,E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

19、控制代谢过程,从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b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A 正确;据图分析可知,正常体重的个体必须同时含有 A、E 和 bb,而基因型为 AAeebb 的肥胖患者主要是缺乏 E 基因导致的,可以通过注射促黑素细胞激素来治疗,B 正确;体重正常的夫妇的基因型为 A_E_bb,后代可能出现 aa、ee 的个体,所以他们可以生出遗传性肥胖的子代,C 错误;基因型均为 AaEeBb 的夫妇生育体重正常子代的概率是3/43/41/4=9/64,D 正确。【 答 案 】 C14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探索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格里菲斯提出 S 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的观点B艾弗

20、里的转化实验中,S 型细菌的 DNA 能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C可同时用 35S 和 32P 标记 T2 噬菌体,仅通过一组实验就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D艾弗里的转化实验和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对照方式都是相互对照【 解 析 】 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提出 S 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的观点,A 正确;艾弗里的转化实验中,S 型细菌的 DNA 能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而其他物质不能,B正确;应该分别用 32P 标记的 T2 噬菌体和 35S 标记的 T2 噬菌体进行侵染实验,单独观察各自的作用,C 错误;艾弗里的转化实验和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

21、菌实验的对照方式都是相互对照,D 正确。【 答 案 】 C15利用基因型为 Aa 的二倍体植株培育三倍体幼苗,其途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需要秋水仙素处理,并在有丝分裂后期发挥作用B过程称为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期限C两条育种途径依据的生物学原理都主要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D两条育种途径中,只有通过途径一才能获得基因型为 AAA 的三倍体幼苗【 解 析 】 过程需要秋水仙素处理,并在有丝分裂前期发挥作用,A 错误;过程是花药离体培养,属于单倍体育种的过程之一,B 错误;两条育种途径依据的生物学原理都主要是染色体变异,C 错误;两条育种途径中,只有通过途径一才能获得基因型为

22、 AAA 的三倍体幼苗,而途径二获得的事 Aaa 或者 AAa,D 正确。【 答 案 】 D16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长期的地理隔离导致新物种的产生B由环境因素导致的生物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种群中全部个体控制某相对性状的全部等位基因构成基因库D抗生素对细菌进行定向选择可能导致超级细菌的产生【 解 析 】 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A 错误;由环境因素导致的生物变异,若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则属于不可遗传变异,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 错误;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C 错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定向选择可能导致

23、超级细菌的产生,D 正确。【 答 案 】 D17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主要由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组成B血浆蛋白的含量下降可能会引起机体组织水肿C机体产生乳酸后,主要依赖 H2CO3/NaHCO3 缓冲体系来维持血浆 pH 的稳定D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解 析 】 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A 正确;血浆蛋白的含量下降,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血浆渗入组织液的水分增多,组织液增多,所以可能会引起机体组织水肿,B 正确;机体产生乳酸后,主要依赖 H2CO3/NaHCO3 缓冲体系来维持血浆

24、pH 的稳定,C 正确;饮水不足,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从而使得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D错误。【 答 案 】 D18下列关于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释放的位置BK +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外流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C组织液中 Na+浓度的大小与动作电位峰值的大小无关D突触后神经元在产生动作电位后,也可能释放神经递质【 解 析 】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作用的位置,A 错误;K +以离子通道(协助扩散)的方式外流,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B

25、错误;动作电位是由于组织液中钠离子内流,进入神经细胞内部引起的,C 错误;突触后神经元在产生动作电位后,也可能释放神经递质,引起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D 正确。【 答 案 】 D19用肌肉注射的方法向小鼠体内注入了一定量的胰岛素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注射后胰岛素溶液直接进入组织液中B胰岛素可通过组织液运输到身体各处C胰岛素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D注入的胰岛素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 解 析 】 肌肉注射时,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A 正确;再由组织液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和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随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血浆中的药液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B 错误;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

26、白质,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C 正确;注入的胰岛素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而失去疗效,D 正确。【 答 案 】 B20健康人体接种乙肝疫苗后一般不会发生的是(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传递抗原好教育云平台 内部特供卷 第 9 页(共 18 页) 好教育云平台 内部特供卷 第 10 页(共 18 页)BB 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T 细胞和相应的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D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产物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解 析 】 健康人体接种乙肝疫苗(减毒或灭活的病原体)后, 病原体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呈递给 T 细胞,A 正确;B 细胞受病原体刺激后增殖分化

27、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 正确;与靶细胞结合并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效应 T 细胞,而不是 T 细胞,C 错误;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产物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 正确。【 答 案 】 C21对烟草植株进行打顶处理解除顶端优势后,侧芽生长素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打顶前生长素对顶芽和侧芽的作用效果体现了两重性B打顶后第 20 天,侧芽生长素主要由侧芽自身合成C打顶能解除顶端优势,使侧芽生长素浓度持续升高D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能影响生长素的作用效果【 解 析 】 打顶前,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了顶芽的生长,而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了侧芽的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

28、的两重性,A 正确;打顶后第 20 天,由于没有顶芽产生生长素,则侧芽生长素主要由侧芽自身合成,B 正确;打顶能解除顶端优势,使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C 错误;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于不同的器官作用是不同的,D 正确。【 答 案 】 C22某同学调査正方形样地中某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选用五点取样法取样,下表为各样方的植株数量,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该同学需要改进的是( )样方编号 1 2 3 4 5数量(株)1 0 0 1 0A适当增大样方面积 B适当减少样方数目C改用等距取样法取样 D改变计数方法【 解 析 】 根据题干信息和表格分析,植物种群密度常用五点取样法或

29、者等距取样法取样,所以可以采用五点取样法,且表格中样方数目正好是五个,BC 错误;表格中只有两个样方获取了植物的数量,其余样方的数量都是 0,说明样方中植物个体的数量太少,应该适当增大样方面积,而与计数方法无关,A 正确、D 错误。【 答 案 】 A23下列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农作物和杂草均处于第一营养级C农田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低,抵抗力稳定性弱D农田弃耕后逐渐演替为灌木林的过程为次生演替【 解 析 】 农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A 错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

30、农作物和杂草都属于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B 正确;农田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低,营养结构简单,所以抵抗力稳定性较弱,C 正确;农田弃耕后逐渐演替为灌木林的过程为次生演替,D 正确。【 答 案 】 A24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下图表示松毛虫摄入能量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数量上呈正金字塔模型B松毛虫和杜鹃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 E/A 表示C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 C+D+F 表示D若迁走全部杜鹃,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呈 “J”型增长【 解 析 】 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能量上呈正金字塔模型,而马尾松与松毛虫在数量上出现倒金字塔模型,A 错误;

31、松毛虫和杜鹃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 E/A 表示,B 正确;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 D+F 表示,C 错误;若迁走全部杜鹃,由于食物和环境条件是有限的,松毛虫的种群数量仍然是“S”型增长,D 错误。【 答 案 】 B25下列有关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的规划载牧量,能使能量持续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B生态农业系统中,将秸秆作饲料喂牲畜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C大量引入外来物种,能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提高稳定性D合理地引入天敌治理害虫,能避免因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而带来的二次污染【 解 析 】 合理的规划载牧量,能使能量持续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32、A 正确;生态农业系统中,将秸秆作饲料喂牲畜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B 正确;大量引入外来物种,能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可能会提高稳定性,有可能导致生态入侵,使得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C 错误;合理地引入天敌治理害虫,能避免因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而带来的二次污染,D 正确。【 答 案 】 C二、非选择题26正常细胞中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含有信号序列,没有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不含信号序列。科研小组除去内质网蛋白的信号序列后,将信号序列和细胞质基质蛋白重组,重组前和重组后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分布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示结果可知,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能否进入内质网取决于_,该实验说明信

33、号序列对所引导的蛋白质_(填“有”或“没有”)特异性。(2)真核细胞中,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加工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有_。研究发现,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有信号序列,而从内质网输出的蛋白质不含信号序列,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分泌蛋白能通过囊泡运输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的结构特点。(3)葡萄糖激酶在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催化功能,则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葡萄糖激酶_(填“有” 或“ 没有 ”)信号序列。在细胞中,葡萄糖激酶分布的场所是_。【 解 析 】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科研小组除去内质网蛋白的信号序列后,将信号序列和细胞质基质蛋白重组。重组前内质网中的内质网蛋白含有信号序列

34、,而内质网外的细胞质基质蛋白不含信号序列;重组后内质网中出现了有信号序列的细胞质基质蛋白,而除去了信号序列的内质网蛋白出现于细胞质基质中,说明蛋白质的分布与信号序列有关,有信号序列的蛋白质出现在内质网中,而没有信号序列的蛋白质出现于细胞质基质中。(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是否能够进入内质网取决于蛋白质是否有信号序列;该信号序列既可以与内质网蛋白结合,也可以与细胞质基质蛋白结合,说明该信号序列没有特异性。(2)真核细胞中,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加工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3)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有信号序列,而从内质网输出的蛋白质不含信号序列,说明分泌蛋白的信号序

35、列在内质网中被剪切掉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葡萄糖激酶在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催化功能,说明该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因此该酶没有信号序列。【 答 案 】 (1 )蛋白质是否有信号序列 没有 (2)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分泌蛋白的信号序列在内质网中被剪切掉了 一定的流动性 (3)没有 细胞质基质27如图:将某绿色植物置于左侧密闭透明的容器中,给予恒定且适宜的光照;右侧容器充满氮气(氮气对生物的代谢无影响) ,并放置有酵母菌培养液,开始时阀门关闭。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后的段时间内,阀门始终关闭,则左侧容器内 CO2 浓度的变化趋势是_。(2)一段

36、时间后,在打开阀门的短时间内该植物叶肉细胞中 C5/C3 的值将_;当容器CO2 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时,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_(填“大于零”“ 小于零”或“等于零”) ,原因是_。(3)若将酵母菌培养液换为乳酸菌培养液则打开阀门后该植物的光合速率有所下降的原因是_。【 解 析 】 据图分析,左侧容器内有绿色植物、恒定且适宜的光照和空气,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则植物产生了大量的氧气,打开阀门后可以为酵母菌有氧呼吸提供氧气;右侧装置内有酵母菌培养液、氮气,酵母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好教育云平台 内部特供卷 第 13 页(共 18 页) 好教育云平台 内部

37、特供卷 第 14 页(共 18 页)精,当阀门打开后,可以利用左侧提供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为左侧的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1)由于阀门始终关闭,且左侧植物的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所以左侧容器内 CO2 浓度先逐渐降低,后来由于二氧化碳的不足,导致光合作用减弱,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又趋于稳定。 (2)一段时间后,在打开阀门的短时间内,右侧的二氧化碳进入左侧,导致左侧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固定生成三碳化合物的过程增强,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基本不变,所以短时间内该植物叶肉细胞中C5/C3 的值将变小;当容器 CO2 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时,说明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与植物和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

38、氧化碳之和相等,所以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于 0。 (3)若将酵母菌培养液换为乳酸菌培养,由于乳酸菌无氧呼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打开阀门后不能为左侧提供二氧化碳,导致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仍然有所下降。【 答 案 】 (1)逐渐降低后趋于稳定 (2)变小 大于零 此时植物的光合速率与植物和酵母菌的呼吸速率之和相等 (3)乳酸菌无氧呼吸不释放 CO2,打开阀门后,CO 2 由左侧容器向右侧容器扩散,引起容器中 CO2 浓度下降,因此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下降28GLUT-1 是人体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葡萄糖进入细胞需要 GLUT-1 的协助。胰岛素能通过影响 GLUT-1 基因的表达而影响组织细胞摄取

39、葡萄糖?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组织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被破坏时,细胞内 GLUH 基因的表达量会_,血浆渗透压会_。(2)组织细胞膜上 GLUT-1 的数量减少会引起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多,原因是_。(3)癌细胞代谢旺盛,GLUT-1 的数量可作为监测癌细胞的一个指标。和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膜表面的 GLUT-1 的数量明显 _。【 解 析 】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GLUT-1 是人体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而胰岛素能影响GLUT-1 基因的表达,导致 GLUT-1 不能合成,从而导致葡萄糖不能进入组织细胞,引起血糖浓度升高。(1)当组织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被破坏时,会有更多的胰岛素影响

40、GLUT-1 基因的表达,导致细胞内 GLUH 基因的表达量降低,导致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减少,血浆渗透压升高。 (2)组织细胞膜上 GLUT-1 的数量减少导致细胞摄取的葡萄糖减少,血糖浓度升高,进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3)癌细胞代谢旺盛,需要大量的葡萄糖分解提供能量,因此癌细胞表面的 GLUT-1 的数量明显较多。【 答 案 】 (1)下降 升高 (2)GLUT-1 的数量减少导致细胞摄取的葡萄糖减少,血糖浓度升高,进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3)较多29已知某雌雄异株植物花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 和 a、B 和 b)控制。酶 1 能催化白色前体物质转化为粉色物质,酶 2 能催化粉色物质转化

41、为红色物质,酶 1 由基因 A 控制合成,酶 2 由基因 B 或 b 控制合成。已知基因 B、b 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植物产生的花粉经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是指_。(2)现有纯合的白花、粉花和红花植株若干,试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控制酶 2 合成的基因是 B还是 b,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及结论。_。(3)若已知酶 2 是由基因 B 控制合成的,现有纯合粉花雌性植株甲、纯合红花雄性植株乙和含基因 B 的纯合白花雄性植株丙,试设计实验判断基因 A 和基因 B 的位置关系,并判断基因 A 是否位于 X 染色体上。实验设计方案:_。支持基因 A 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基因 B

42、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实验结果是_。【 解 析 】 根据提供信息分析,白色变成粉色必须有 A 基因,粉色变成红色必须有 B 或者 b 基因,即粉色为 A_bb(或者 A_B_) ,红色为 A_B_(或者 A_bb) ,其余基因型 aaB_、aabb 为白色。(1)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一般由未参与受精的配子直接发育而来。 (2)根据以上分析,并不确定酶 2 受 B 还是 b 控制,可以让纯合的粉花植株 AAbb(或者AABB)和纯合的红花植株 AABB(或者 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 AABb,观察后代的表现型。若后代全为红花植株,则酶 2 是由基因 B 控制合

43、成的;若后代全为粉花植株,则酶 2 是由基因 b 控制合成的。 (3)已知酶 2 是由基因 B 控制合成的,若基因 A 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基因 B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纯合粉花雌性植株甲的基因型为 AAbb、纯合红花雄性植株乙的基因型为 AABB,含基因 B 的纯合白花雄性植株丙的基因型为 aaBB。选择植株甲 AAbb 和植株丙 aaBB 杂交产生 F1,基因型为 AaBb,再让 F1 随机传粉自交产生 F2,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因此 F2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粉花白花=934,且白花植株既有雌株也有雄株。【 答 案 】 (1)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

44、色体数目的个体(由未参与受精的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 (2)让纯合的粉花植株和纯合的红花植株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若后代全为红花植株,则酶2 是由基因 B 控制合成的;若后代全为粉花植株,则酶 2 是由基因 b 控制合成的 (3)选择植株甲和植株丙杂交产生 F1,再让 F1 随机传粉产生 F2,统计 F2 的表现型及比例 F2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粉花白花=934,且白花植株既有雌株也有雄株30多环芳香烃(PAHs)是一类高毒性有机污染物,由于具有致癌性和致突变性而受到关注。实验小组从土壤中分离出能降解 PAHs 的细菌,并对其进行培养和计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小组从富含 PAHs

45、 的土壤中取样后,放置在以 PAHs 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培养,其目的是_。(2)将 PAHs 降解菌的菌液稀释 105 倍后取 0.1mL 分别涂布在 3 个平板中,经培养,3 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是 79 个、57 个和 41 个,则样液中的活菌数是_个/mL。也可以在显微镜下采用_直接计数的方法统计样液中 PAHs 降解菌的数量。(3)若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样液中的 PAHs 降解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灭菌。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液不宜过多,其原因是_。示意图 A 和 B 中,图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4)若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为 201 个,而空白对照组的 1 个平板上出现了 3 个菌落,该结果说明这次实验可能出现了_。【 解 析 】 选择培养基是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