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静脉留置针常见问题及并发症处理ICU 彭辉,主要内容,留置针的优点, 减轻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 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 保证合理用药时间,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 保留了开放的静脉通路,便于抢救; 减轻了护理的工作量;,临床上型号的选择:,流速,应用,1925ml/min,小儿/脆小血管,3336ml/min,输液,5565ml/min,输血,76105ml/min,手术室/急诊,头皮针,5#,7#,9#,12#,规格,24G,22G,20G,18G,颜色,第二部分-留置针的应用,留置针的临床选择:,在不影响静脉输液速度的前提下,应选用细、短留置针,因相对小号的留置针进入机体血管后漂浮在血管
2、中,减少机械性摩擦及对血管内壁的损伤,从而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静脉选择-原则,一般来说,能扎上肢不扎下肢;能扎健侧不扎患侧静脉粗直、弹性好,避开关节和静脉瓣,避开神经丰富疤痕 溃疡受伤的肢体,一次性静脉留置针操作流程,2.排气,1.头皮针插入肝素帽.,一次性静脉留置针操作流程,3.选择粗、直,避开关节及静脉瓣,血流丰富的血管。,4.碘伏消毒,一次性静脉留置针操作流程,5.松动针芯.,6. 在血管上方以15-300直刺血管,缓慢进针.,一次性静脉留置针操作流程,7.在针芯侧孔处仔细观察回血.,8.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继续进针0.2cm,9.左手持“Y”接口,右手后撤针芯约0.5
3、cm,送管,撤针芯.,10.无菌敷贴固定.,一次性静脉留置针操作流程,固 定,特别提示,1.白色隔离塞不能再次穿刺,否则有穿透套管造成渗漏的危险。 2.直刺静脉上方。 3.穿刺失败时必须更换新的留置针 4.松动针芯时只能左右松动,不能上下松动,透明敷料使用的要点: 3M敷贴以穿刺点为中心作密闭式固定(无张力粘帖),必须遮盖白色隔离塞,一 要点:1、无张力垂放2、敷料中央对准穿刺点3、贴膜区域无菌干燥,二、操作三步曲:1、捏导管突起2、抚平整块敷料3、边撕边框边按压,“U”型固定 U型固定,标明穿刺时间,注意肝素帽位置,某三甲医院常见问题汇总,渗出 外渗(钢针穿刺、导管材质过硬、送管时未撤针芯导
4、致血管内膜损伤、固定不牢、病人活动量大、药物因素等),钢针在关节部位穿 刺,外渗/渗出率更 高。,选择细小血管输入刺激性药物,易致化学性静脉炎。,导管材质过硬,可损伤血管内膜,最后导致血管破裂,合理选择输液工具、避免关节部位穿刺、,根据药物性质合理选择输入血管,保证最大的血液稀释,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宜用于短期或单次给药,腐蚀性药物不宜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临床引起输液渗漏性损伤的常见药物,准确掌握早期诊断标准,穿刺部位有无疼痛 局部有无肿胀(隆起或充实感) 滴速是否减慢 针尾有无回血 病人主观感受,处理,热敷 促进液体吸收,改善早期缺血,对缩血管药物植物碱类抗癌药早
5、期引起的渗漏损伤疗效肯定,热敷水温4050为宜 高渗性及阳离子溶液渗漏如超过24h多不能恢复,此时局部皮肤自白转为暗红,产生局部充血,若局部进行热敷使温度增高,代谢加快,耗氧增加,会加速组织坏死,不能采用热敷,处理,冷敷 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水肿和药物的扩散,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损害,主要用于抗肿瘤药物和非血管收缩药物引起的渗漏,冷敷还可以使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从而减轻疼痛,冷敷水温以04为宜,每次30分钟,间断冰敷,处理,物理方法: 使用水胶体敷料,处理(药物湿敷),处理(药物湿敷),处理(食物或植物外敷),芦荟:用小刀把叶片从中间剖开,直接沿静脉走向距穿刺点2cm处外敷 马铃薯:0.2
6、cm厚新鲜马铃薯片,沿静脉走向距穿刺点2cm处外敷,外包保鲜膜,干后更换 白萝卜:0.2cm厚新鲜白萝卜片,沿静脉走向距穿刺点2cm处外敷,外包保鲜膜,干后更换,敷贴维护欠佳(敷贴卷边、无换药者姓名、标识被覆盖、),【潜在风险】: 敷贴卷边固定欠牢固,导管脱出可能。 无换药者签名如有异常情况,无法跟踪当时情况。 标识被覆盖影响观察,增加额外操作时间。,敷贴卷边,敷贴卷边 无穿刺时间、姓名,标识被覆盖,敷贴固定不规范(胶布缠绕过多、穿刺点被覆盖),【潜在风险】:胶布覆盖穿刺点,无法观察穿刺点情况。如发生药物 外渗,导致并发症严重性增加。,无效固定,无法观察穿刺 点情况,无法观察穿刺 点情况,堵管
7、(回血、冲管不充分、药物沉淀、导管材质),导管固定不规范,压迫血管导致回血,封管时注射器内未留封管液,夹小夹子时手捏延长管前端,特氟龙导管前端损坏率为37.3%,易导致血栓形成,导致堵管,2011INS指南:冲管液最少为导管及其附属装置的2倍。导管材质首选聚氨脂和聚亚氨脂材质的导管。,穿刺点发红 (消毒时间不够、消毒范围太小、消毒剂未干、导管材质过硬),碘伏最佳消毒时间为1.52分钟,消毒范围为8*8cm,保证透明敷贴下相对无菌,选用INS推荐的万珑导管,可更贴合皮肤,避免机械性刺激,消毒剂未干可随穿刺导管进入血管,导致化学性静脉炎,临床常见问题之七 : 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穿刺点渗血、静脉炎),静脉炎-原因分析,静脉炎处理,停止在此输液,局部冷热湿敷 抬高患肢 局部进行物理治疗,如红外线照射 局部涂以利百素凝胶、喜疗妥软膏等 局部增强型透明贴,堵管-导管维护,堵管-正确正压封管,我们看到的,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