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力学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金属材料拉伸实验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指导教师 班级小组成员 报告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及仪器试验机型号、名称:量 具型号、名称:三、 试件)试件材料:试件:低碳钢 Q235,试件:灰口铸铁)试件形状和尺寸实验前 实验后试件原始形状图 试件断后形状图尺寸 低碳钢 铸铁 尺寸 低碳钢 铸铁平均直径: (m)0d最小直径: (m)1d横截面积: )(20A最小截面积: )(21A标距长度: (m)0L断后长度: (m)1L四、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实验数据 计算结果试件屈服载荷 (kN)SF最大载荷 ()b屈服极限 (MPa)强度极限 (a)b延伸率 (%)截面收缩率
2、 ()低碳钢铸铁附:计算公式:屈服极限: 延伸率:0SAF 101L强度极限: 断面收缩率:0b %0A五、拉伸曲线示意图 LOF LOF1、低碳钢 2、铸铁六、回答问题)参考低碳钢拉伸图,分段回答力与变形的关系以及在实验中反映出的现象。)由低碳钢、铸铁的拉伸图和试件断口形状及其测试结果,回答二者机械性能有什么不同。)回忆本次实验过程,你从中学到了哪些知识。材料力学实验报告(二)实验名称:金属材料压缩实验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指导教师 班级小组成员 报告人一、实验目的:二、 实验设备及仪器试验机型号、名称:量 具型号、名称:三、 试件)试件材料:试件:低碳钢 Q235,试件:灰口铸铁)试件形状和尺
3、寸实验前 实验后尺寸 低碳钢 铸铁 低碳钢 铸铁试件形状草图平均直径: 0dm 0d 1dm 1d横截面积: 0A2 0A21A2 1A2四、数据及计算结果实验数据 计算结果试件屈服载荷 (kN)SF最大载荷 (k)bF屈服极限 (MPa)强度极限 (Pa)b低碳钢 铸铁 附:计算公式:屈服极限: 强度极限:0SA0bAF五、压缩曲线示意图 LOF LOF1、低碳钢 2、铸铁六、回答问题)为什么低碳钢压缩后成鼓形?)为什么铸铁压缩时沿轴线大致成 45方向的斜截面破坏?材料力学实验报告(三)实验名称:测定金属材料弹性模量 E 实验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指导教师 班级小组成员 报告人一、实验目的:二、
4、实验设备及仪器试验机型号、名称:引伸计型号、名称:三、 试件)试件形状草图:)试件尺寸:标距: ,直径: ,横截面积:mLmd2mA)试件材料:低碳钢(Q235)四、 实验数据记录加载序号: i0 1 2 3 4 5载荷量: )(NFi左表读数: il右表读数: i2/)(iil五、实验数据整理i1 2 3 4 5 算术平均值1iiF Fiil l1ii )(2)iill六、实验结果计算 GPa)(AlLFE七、实验曲线图根据上面实验数据表格中的 与 的各对数据FL (表中第二行和第五行) ,在右边的坐标系中描出所有点,穿 过以上各点画一射线,此射线即为反映材料 值的曲线(请思E 考为什么此射
5、线不过原点?)八、回答问题)测材料的弹性模量 为什么要掌握试件应力低于材料的比例极限?E)为什么用等量增截法进行实验?用等量截增法求出的弹性模量与一次加载到最终值求出的弹性模量是否相同?)实验时为什么要加初载荷?LOF材料力学实验报告(四)实验名称:简支梁弯曲正应力实验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指导教师 班级小组成员 报告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及仪器试验机型号、名称:三、 实验装置)装置图:)装置尺寸数据:, , , , m80L30am20h1bm5c)装置材料:铸铝,弹性模量 电阻应变片灵敏度系数GPaE2k四、实验数据记录序号 载荷值 iF1 点 d2 点 d3 点 d4 点 d5 点 d
6、6 点 d7 点 d012345五、实验数据整理序号 F1 点 d2 点 d3 点 d4 点 d5 点 d6 点 d7 点 d1234算术平均值注:算得表中每上下相邻数据差后,按对应顺序填入此表,然后求出每竖栏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六、计算应力值)实验值计算:、 、MPa1EMPa2EMPa3E、 、4 5 67)理论值计算:、 、Pa71Z,WPaZ26,2Ic PaZ15,3Ic)实验值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1 点 2 点 3 点 4 点 5 点 6 点 7 点%0理 实理 六、 回答问题)为什么要进行温度补偿?)据实验结果解释梁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分布规律。)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是由哪些因素造成
7、的?材料力学实验报告(五)实验名称:弯扭组合变形电测实验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指导教师 班级小组成员 报告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及仪器试验机型号、名称:三、 实验装置)装置材料:弹性模量 泊松比: 应变片灵敏度系数GPa20E28.02k)装置尺寸数据:, , , m3LTm4D34d)参照实验指导书画出实验装置图:四、 实验数据记录序号 载荷值 iF)(2140R)(54)(53R)(560 0 N0 0 0 01234五、实验数据整理序号 F124535651234算术平均值注:算得表中每上下相邻数据差后,按对应顺序填入此表,然后求出每竖栏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六、计算应力值)实验值计算:、
8、MPa21wEMPa)1(245nE、)(35jmax)理论值计算: DddDb)1(324ZDW)1(643pW123ZS64IMPaZwMPapnT MPaZjbISQjnmax)实验值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 wnjmax理 实理 %10材料力学创新型实验组合式桁架结构教学实验装置最近联合力学测试中心、与在校本科生一起设计了静载荷下多点应变测量结构模型,它以不同的规范构件可组合成十几种工程中常见的力学模型,供学生实测和计算。事实上,只要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还可构造出更多的力学模型。本项目也列为 2004年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到许多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另一方面又为今后力学本科实验开辟出一个新天地,学生可自主构造各种模型,变被动实验为主动实验。我们也计划把此项实验提升为开放性实验。组合式桁架结构教学实验装置的设计与开发作为教改项目在 2004 年 12 月被评为山东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