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脾,(包括西医解剖上的胰和脾,功能上概括了 整个消化系统的大部分功能) (一)部位和形态 1部位:位于中焦,在膈之下,在胃的左上方,与胃以膜相连。 2形态:扁平、弯曲(形如刀镰,指“胰”);椭圆状(指“脾”)。,水液代谢图 10,(二)主要功能: 1、主运化: (1)含义:运,转运、输送;化,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指脾具有把饮食物化为精微,将精微吸收,再转输至全身的作用。,(2)内容: 运化水谷:(即运化饮食物) A、含义:是指脾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转输其精微的功能。 B、作用体现:(过程) a、消化食物。所谓消化,中医称“腐熟”,是指将饮食物分解、离别为很精微细小的、能被机体吸收的糜粥样
2、状态;将饮食物分解成精微和糟粕两个部分,这个过程简称为“消化”。),对饮食物的消化,主要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的,但胃肠对饮食物的消化,必须得到(依赖于)脾之阳气(既“脾气”)温煦推动,才能得以正常的进行。这种关系,古人将其形象地比喻为“脾动则胃磨”。因此,虽然消化的场所在胃肠,但必须依赖脾气的作用以及脾胃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胃肠饮食物 水谷精微脾主运化举例:(治疗上),b、吸收水谷精微。(吸收精微物质,即营养物质)吸收小肠 水谷精微脾主运化,c、转输布散水谷精微。被吸收的精微物质,在脾的“升清”、“散精”作用下被转输至全身各部。其中主要的部分是上输到上焦心肺血脉而化生气血输送至全身;另一部分
3、则“灌溉四旁”到肝、肾等处。,由于脾胃具有消化食物、吸收和转输水谷精微的生理功能,而水谷精微又是人体出生后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又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故古人称“脾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的生成,前面已述。血的生成: a、营气+津液(而“营气”来源于水谷精气) b、精化血,运化水液: A、含义:是指脾具有促进水液吸收和转输水液 的作用。B 、作用体现:a、脾将机体所需要的水液吸收并转输至全身,以发挥其滋润、濡养作用(水液之用)。即关系到津液的生成与输布,b、脾又将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多余水液及时转输到肺肾,通过肺肾的气化作用排出体外(水液之排)。故此功能也称“脾主运化水湿”。
4、脾位于中焦,参与于水液代谢,主要关系到水液的生成和运输,因此脾为枢纽,脾为中流砥柱。,三、脾,(3)原理:取决于脾气,脾主运化,它使赖于脾气的推动。脾的运化功能正常,称为“脾气健运”。 (4)表现:脾气健运:运化水谷: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正常 肌肉丰满、四肢强健。运化水液:水液的吸收、转输正常滋润、排泄正常。,病理表现:食欲不振、脘腹痞满、腹泻;面黄肌瘦,四肢倦怠,头晕目眩。形成痰饮,水湿,水肿。“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失健运,2主统血: (1)含义:统,统摄、控制之意。脾主统血,是指脾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 (2)原理:通过气的摄血作用完成,是气的固摄作用的
5、体现。因为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气的充沛则能行固摄之功,而统摄血行。因此,脾主统血,实际上是“气能摄血”作用的体现。 难经四十二难:“脾裹血,温五脏。” 景岳全书:“脾统血,脾气虚则不能收摄。”,(3)表现: 生理上:脾气健运气血充沛则血行正常。 病理上:脾气虚脾失健运气血化生不足气不能摄血(脾不统血)则产生各种出血证。因此,临床上虚损性出血常责之于“脾不统血”。,特点: A、出血量少,色淡,病程长; B、以下部的便血、尿血、月经淋漓不净(崩漏下血)和肌衄为主。(皮肤出血叫肌衄;下部出血:便血,尿血;女科的崩漏下血相当于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 C、多伴有脾虚症状(疲乏无力、纳呆腹胀等)
6、。(可用“归脾汤”或归脾丸治疗),3、脾气主升: (1)含义: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2)作用体现: 升清:清,相对于胃的降“浊”而言,此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古人又称“清阳”。脾主升清,指在脾气的升动转输作用下,将胃肠道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水液上输到心、肺,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化生气血,并布达全身(特别是头面、肌表、四肢)。所以,古人有“清阳发腠理”、“清阳出上窍”、“清阳实四肢”之说。脾主升清的作用,实际上是脾主运化功能的特点反映 。,升举:指脾气上升能起到升举内脏,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因为中医学认为: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各脏腑组织之所以能维持其位置的恒定,是整
7、体气机升降协调平衡的结果。而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胃的升降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二者升降协调平衡,是维持脏器位置恒定不移的重要因素。因而,脾气上升是防止内脏下垂的重要保证。,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二者升降协调,共同完成着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和对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 (3)表现:生理上:脾气健旺,脾能升清,水谷之精得以上输而化为气血,机体得其充养,则表现出头目聪利、肌肉满状、四肢劲实有力;另一方面,内脏位置恒定稳固,不致下垂。,病理上:脾气虚,不能上升,影响精微物质上升,称“脾不升清”。消化、吸收能力下降,不能输布精微,在上表现为头晕目眩,神疲力乏;在中表现为腹胀;在下表现为腹泻。脾气虚,中气下陷,
8、表现为内脏下垂。(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中气:中焦之气,包括脾气和胃气),(三)生理联系: 1、脾主肌肉,四肢: (1)含义:“肌肉”,包括西医的肌肉、脂肪和皮下组织等,具有保护内脏,辅助运动,抵御外邪的功能,“四肢”,四肢与躯干相对而言,是人体之末,四肢又称四末,由肌肉,经脉,骨骼等组成。脾主肌肉、四肢,是指脾具有运化水谷精微,营养四肢肌肉,并且维持其功能的作用。,(2)表现: 生理上:脾气健运则肌肉丰满、健壮,功能正常,四肢灵活,轻捷有力。 病理上:脾失健运肌肉四肢失于营养滋润则四肢倦怠、乏力、肌肉萎缩。,(3)意义: 适度的活动四肢,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 某些慢性,尤其是消化系统的
9、疾病,只要出现身体消瘦,都可以从脾论治。 根据“治痿独取阳明”的观点,四肢肌肉萎缩不用,可以从脾论治,改善饮食而起作用。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肢体萎废不 用,肌肉瘦削,软弱无力,可以从脾治疗。,2、其华在唇: (1)含义:观察口唇的色泽,可以反映脾的精气的盛衰,和气血对全身的充养状况。 (2)原理:由肌肉组成,而脾主肌肉。 (3)表现:生理上:脾气健运则唇红润有光泽病理上:脾虚则唇色淡,微黄;脾热则唇赤而焦;胃热则唇肿而红。,3、开窍于口: (1)含义:口,即口腔,包括唇,牙,舌,腭;功能复杂,进水谷,泌津液,磨水谷,辨五味,促语言,其中味和食欲与脾有关。脾开窍于口,指脾的运化功能与口的食欲
10、和口味有关,观察口味和食欲的变化可以反映脾的运化功能。,(2)原理:结构上,口是消化道的开端,接纳食物,脾的经脉连舌本,散舌下。功能上:口的接纳食物,尤其是食欲和口味依赖于脾气的作用。,(3)表现: 生理上:脾气健运则食欲、口味正常。(充分享受饮食之美) 病理上:脾失健运则食欲、口味异常。脾气虚口淡,不思饮食;脾热(湿)口甜,口腻;胆火口苦;肾病口咸。,4在志为思: (1)含义:思,思考、思虑,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活动状态是一种正常的精神意识。 (2)思与心脾有关:思,由脾精气化生,在心脾的共同作用下,人产生了思维活动。,(3)思虑过度则伤脾: 过思: A、长期而紧张的用心思索; B、苦恋思慕
11、,带有明显的情爱色彩的相思活动; C、偏执焦灼的思盼,乞求。 过思 气机郁结、阻滞 脾的运化功能失调 反之, 脾气虚 则神思衰弱,5在液为涎: (1)含义:“涎”,口津,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其功能,润泽口腔、协助吞咽、消化。脾液为涎,涎为脾气所化生 (2)原理:脾开窍于口,涎为口中之津。 (3)表现:生理上:脾气健运涎液分泌正常。病理上:脾气虚流涎;胃热流涎,伴有口臭。,(四)生理特性: 脾喜燥恶湿: (1)含义:脾对湿具有特殊的敏感性,厌恶湿而喜刚燥的特性。脾的功能障碍常因湿困而起。 (2)原理:脾失健运易生湿为患各种湿邪容易侵脾,影响脾的运化(湿困脾土)湿脾关系:同气相求 (3)意义:在临床治疗上,慎用滋腻,呆补,生湿的药,常用香燥,健脾药,起渗湿,燥湿,化湿,利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