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时间 年 11 月 6 日 节次 第二课时内容主备人 王微 复备人 课题 包身工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培养对于人的尊严和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重点 抓住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把握文章的结构线索,领会文章的主旨。 (122 段)难点 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课堂模式 内容提要 时间 设计意图方法、策略 个人备课检查预习(或当堂预习)导入、目标、重难点呈现新授 课内练习(及检测)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一、复习导入二、探究文本阅读第一部分(134 段) ,
2、完成后面问题。1根据要求,理解下面这两句话。(1)“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 ”这句话用了 7 个短语,这些短语按什么顺序排列?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2)“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松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这个句子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2第 3 段最后两句为什么写包身工女性害羞感觉的迟钝?3第 14 段和第 6 段都写到包身工住的条件的恶劣,各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4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表达效果。(1)有几个“慈祥 ”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2)一手抓住了头发,狠命地往地上一摔,芦柴棒手脚着地,很像一只在肢体上附有吸盘的乌贼。一脚踢在她的腿上,照例第二、第三脚是不会少的,可是打杂的很快就停止了。5作者为什么要举“芦柴棒 ”的事例?请结合上下文分析。三、课堂小结:按照时间顺序,抓住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的三个主要场景,从住、吃、劳动条件等方面描述了包身工的主要生活。四、作业布置:新闻作品除了叙述新闻事实,还会交代一些背景材料。作者在课文中提供了哪些背景材料?这些材料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讨论问题,培养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总评或反思备注 备课内容多的可以加页,课堂模式位置也可以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