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doc

上传人:杨桃文库 文档编号:4084666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88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广东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广东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广东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广东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广东省 201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14 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李春洪各位代表: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省 201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14 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一、201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3 年,我省全面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和“三个定位、两个率先” 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力推进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珠三角地区“九年大跨越”、粤 东西北地区振 兴发展、

2、培育大型骨干企业、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等工作,既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又体现了创新性。经济运行保持平稳,转型升级扎实推进,改革开放继续深化,民生保障持续改善,较好地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1(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综合实力继续增强。 (1)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 6.23 万亿元,超过 1 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8.5%,比预期目标高 0.5 个百分- 2 -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58500 元,增长 7.6%。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2.4%、7.7%和 9.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4

3、.8:47.4:47.8,服务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 (2)财政金融平稳运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7076 亿元,增长 13.6%,比计划目标高 3.6 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占比 81.5%;地方公共财政支出 8266 亿元,增长 13.7%。预计 12 月末,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分别为 7.6 万亿元、12 万亿元,分别增长13.0%、14.3%。(3)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制定实施鼓励和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壮大规模增强实力的指导意见,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达 181 家,超千亿元的企业达 15 家。落实国家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扶持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

4、业发展。有序推进“营改增” 试点,预计全年减税超过 200 亿元。清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停征 69 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一批收费标准,减轻社会和企业负担 46 亿元。(二)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1)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认定第二批 40 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预计全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11.0%,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 57.8%,比计划目标高 0.8 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增速比服务业整体增速高 9 个百分点。 (2)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工作,组织认定第二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启动省新兴产业- 3 -创投计划。预计全

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长 9.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 11.7%。海洋生产总值达 1.23万亿元。 (3)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较快发展。佛山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广东 30 万辆轿车项目、深圳长安标致雪铁龙合资项目、广东明阳风电叶片制造基地建成投产,广东南车首列 CRH6 型城 际动车组正式下线,湛江钢铁基地项目、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中委合资炼油项目、中海油惠州炼化扩建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深圳下一代互联网、惠州云计算智能终端等 2 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预计全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 48%,与计划目标持平

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 24%,比计划目标高 0.5 个百分点。 (4)优势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深入实施“两化” 融合和品牌 带动战略,运用先 进适用技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111 月工业技改完成投资 2044.3 亿元。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三大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增长 9.4%。(5)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预计全年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 2.25%,比计划目标高 0.09 个百分点;技术自给率提高到 69.8%,比上年提高 1.8 个百分点;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量 651 件,增长

7、14%;发明专利授权量达 20084 件;PCT 国际专利受理量11525 件,占全国的 50.3%。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 19 家。- 4 -(三)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1)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有效克服超强台风、暴雨洪涝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和 H7N9 禽流感事件的不利影响,落实农资综合直补、农机购置等农业生产补贴及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发展壮大粮食流通产业,加强粮食储备管理,保障粮食安全。全年粮食产量 1316 万吨,肉类产量 434 万吨、蛋类产量 32 万吨。(2)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深入推进农田水利万宗工程、千宗治洪治涝保安

8、工程、千里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及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解决 150.43 万户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完成 135 宗山区小型灌区改造和 19 个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88 个省级小型农田水利示范镇建设任务。雷州青年运河灌区和高州水库灌区首期改造工程顺利推进。 (3)全面启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制定新一轮扶贫开发“ 规划到 户、责 任到人” 及重点县(市)帮扶工作 实施方案,调整对口帮扶关系,重点帮扶 2571 个村、20.9 万户、90.6 万人,扶持 21 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市)。完成 10 万户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和 1.5 万户“两不具备” 贫困村庄搬迁安置工

9、作。安排 20.42 亿元资金救灾复产。(四)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1)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28万亿元,增长 18.3%,比计划目标高 2.3 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 20.5%、25.8%,占比分别提高- 5 -至 66%、57%。(2)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过 4500 亿元。建成湛江鉴江供水枢纽工程、西气东输二线广东段等 59 个项目。新开工建设中海油粤东 LNG 接收站项目一期工程等 110 个项目。印发实施加快推进全省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2013-2015 年),推进交通、能源等一批

10、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基础设施投资 5499 亿元,增长 17.7%。厦深、茂湛铁路及梅大一期等 7 个高速公路项目建成通车,深圳机场新航站楼建成投入使用,华能海门电厂3-4 号机等一批能源工程建成投产。预计全年新增高速公路里程 181 公里,铁路运营里程 436 公里,民航旅客吞吐能力900 万人次,建成电源装机容量约 460 万千瓦。 (3)争取国家支持取得积极成效。阳西电厂 3-4 号机、韶关电厂“上大压小”工程、中国海油惠州炼化二期一体化项目等 14 个项目获国家批准建设,总投资约 1214 亿元;华润西江电厂“上大压小”工程、揭阳京信电厂等 5 个项目获国家批准开展前期工作,总投资约

11、 255 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 34.95 亿元,支持我省农林水利、城建环保、社会事业等项目建设。争取国家批准我省发行企业债券 17 只,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总规模达 350.5 亿元,发债规模比上年翻番。(五)市场消费增长平稳,价格总水平保持稳定。 (1)市场消费逐步趋旺。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54 万亿元,增长 12.2%,比计划目标高 0.2 个百分点。111 月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分别增长 12.7%、8.0%,限额以上汽车类消费- 6 -增长 15.3%,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增长 27.3%、43.5%,销售均价上涨 12.7%。新兴消费快速发展,预计全年电

12、子商务交易额突破 2 万亿元,增长 33%,信息消费规模达 6400 亿元,增长 21%。(2)工业品内销占比提高。举办 148 场广货全国行市场开拓活动,签订合同金额 7852.2 亿元。111 月工业品内销 66645.9 亿元,增长 15.1%,内销占比达 70.5%,同比提高 2 个百分点。 (3)物价涨幅低于预期。大力推进平价商店等“ 三 项建 设” ,新建平价商店 1636 家,全省累 计达 5563 家。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强化市场价格监管,整治教育、医疗、旅游、进出口环节、银行等领域收费秩序。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 1.1 万宗,实施经济制裁近 1.5 亿元。推动反垄断执法,查处省

13、内河砂等领域价格垄断案件。预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物价涨幅控制在年度计划目标以内。(六)外经贸转型升级加快,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化。(1)进出口总额突破 1 万亿美元。预计全年进出口总额 1.09万亿美元,增长 10.9%,比计划目标高 5.9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 6365 亿美元,增长 10.8%。(2)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111月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比加工贸易快 12.6 个百分点。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 15%、19.2%,对韩国、中东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 16.2%、14.3%,私营企业进出口增长 37.9%。预计全年“ 委托设计+ 自主品牌”生产方式出口占加工贸易出口

14、比重达 63%,比上年底提高 8.3 个百分点。预计全年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 30%。(3)“引进来” 和“走出去”水- 7 -平提升。实际利用外资 249.5 亿美元,增长 6%,比计划目标高 1 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 17.6%,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的 44.9%。世界 500 强企业新设和增资项目投资总额 56 亿美元。全省境外投资新增协议投资额 47 亿美元,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 239 亿美元,项目平均协议投资额由上年同期的 429 万美元提高至 504 万美元。 (4)粤港澳合作进一步深化。积极申报自由贸易园区。深入实施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15 项先行先试措施纳入

15、 CEPA 补充协议十,合力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港珠澳大桥、广深港客运专线等跨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展顺利。(七)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提速。(1)珠三角转型发展加快。启动实施珠三角地区“九年大跨越”工作方案,编制珠江三角洲地区轨道一体化规划,佛肇城际、莞惠城际等 8 个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珠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 GDP 比重稳步提升。 (2)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提速。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加快粤东西北地区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汕潮揭同城化和湛茂阳临港经济

16、圈发展顺利推进。预计全年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0.4%,比全省高 1.9 个百分点。 (3)区域发展重大平台和新区规划建设进展顺利。支持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中新(广州)知识城等重大发展平台建设,推动相关政策落实。- 8 -编制完成珠三角地区 6 个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启动开发建设。编制完成粤东西北地区 12 个地级市新区发展总体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准实施。 (4)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 成效继续显现。预计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 4800 亿元、税收195 亿元,分别增长 23%、30%;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 90.8 万人。 (5)区域合作稳步推进。支持配合贵州省办好第九届

17、泛珠论坛暨经贸洽谈会,编制完成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总体发展规划,推动编制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安排 2013 年度援藏项目 58 个,援藏资金 4.22 亿元,推进我省重点援藏项目鲁朗国际旅游小镇规划建设;安排援疆项目 67 个,援疆资金 12.59 亿元。(八)低碳试点省建设有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1)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制定实施广东省“十二五”后半期节能行动计划和广东省“十二五 ”后半期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行动计划。初步核定,前三季度单位 GDP 能耗下降 4.65%,超 过全年下降 3.5%的目标值。上半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

18、75%、3.92%、2.91%、3.75%,预计可以完成全年计划目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连续 9 年下降。实施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推进重点区域流域江河整治,地级以上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持续稳定达标。预计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 106.9 万吨,新建成配套管网 1952.6 千米。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完成锅炉整治、油气回收等大气治理项目 3065 项,累计淘汰- 9 -营运黄标车约 9 万辆。顺利完成国家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淘汰造纸产能 13.62 万吨,印染产能 4144 万吨,制革产能 10万标张,铅蓄电池产能 19.5 万千伏安时。 (2)生态建设和节约集约用地示范省建设成效明显。全面推进新

19、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建成生态景观林带 3160 公里、绿道 9018 公里,完成森林碳汇工程 362 万亩,预计森林覆盖率达 58.2%。加快推进“ 三旧 ”改造, 实施城 乡建设用地增减挂 钩试点。全年处置闲置土地面积 1.02 万亩,完成 400 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分别达到 4750 万亩、3967 万亩。(3)碳排放交易正式启动。完成电力、钢铁、水泥、石化等 4个行业碳排放信息报告核查和配额分配,制定出台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及相关配套实施细则,首次实施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发放,启动碳排放权上线交易。 (4)主体功能区规划顺利推进。落实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助政策。

20、组织制定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环境等八个主体功能区规划配套政策文件,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试点工作。(九)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1)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落实自 2012 年以来国家、省出台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目录,推进市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做好新一轮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省级食品药品监管、卫生计生、新闻出版和广电部门机构改革顺利实施,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实现市县分厅与省网上办事大厅的连接。 (2)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制定出- 10 -台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及 5 个配套文件。推动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领域,召开重大项目面向民间投资(

21、2013 年)招标推介会,推出招标项目 83 项,总投资2515 亿元。省财政经营性资金实施股权投资管理。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发展国际金融、科技金融、产业金融、农村金融、民生金融取得新进展,推进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积极扩宽融资渠道,推进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开发。国有资产重组和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快完善。 (3)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范围扩大至 38 个县(市)、78 家医院。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开展药品集中采购制度改革,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实施保护低价药和鼓励创新药的价格扶持政策,降低 2348 个剂型规格药品价格

22、,平均降幅 21%。(4)社会组织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探索建立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机制,建设异地务工人员服务组织,稳妥推进全省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5)市场环境继续优化。深化商事登记改革试点工作,全省新登记企业增长 50.4%、注册资本增长 1.8 倍。大力推进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市场监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十)社会建设扎实推进,民生保障继续加强。 (1)民生支出力度加大。预计全省 11 类民生支出达 5552 亿元,增长 16.1%,占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额的 67.2%。全省拨付十件民生实事资金 1764 亿元。 (2)就业形势保持稳定。预计- 11 -全年城镇新

23、增就业 164.5 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2.43%,控制在计划目标之内。 (3)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 19.1%。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 32950 元、11650 元,分别增长 9.0%、10.5%。(4)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预计基本养老(含离退休)、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 4110 万、9000 万、2680 万、3000 万、2550 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 2485 万人,均完成计划目标,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从每人每月 55 元提高至 65元。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 8899

24、 万人。城乡居民月人均低保标准分别提高 19.1%、17.6%,年人均农村五保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 1200 元、1300 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以上。基本实现每个地市至少建 1 家平价医院目标。14个地市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落实低收入群众临时价格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运用省级价格调节基金发放低收入群众临时价格补贴 4.25 亿元。 (5)保障房建设完成国家下达任务。新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8.81 万套,基本建成 13.89万套,新增发放租赁补贴 9138 户。 (6)教育、文化、体育工作稳步推进。新创建教育强县 12 个、教育强镇 196 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总目

25、标基本实现,公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 67.3%,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 96%、30%。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扶持欠发达地区新建、改扩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 53 个。加强- 12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打造 91 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在粤东西北地区建成 200 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7)异地务工人员服务管理持续改善。新增 15.9 万异地务工人员积分制和 2.3 万高技能人才入户城镇,对 70.6 万异地务工人员实行减免费技能培训。 (8)平安广东建设扎实推进。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工作进一步加强。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26、,我省经济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实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外经贸形势不容乐观,深化改革开放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食品药品安全、住房保障等民生问题还比较突出,社会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受自然灾害、H7N9 疫情冲击、部分行业和企业经营困难等因素影响,虽然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但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略低于经济增长速度。虽然 2013 年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可望完成年度目标,但“十二五 ”以来氮氧化物、氨氮、二氧化硫累计减排量均低于时间进度要求,后两年的减排任务非常艰巨。对这些困难和问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已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在后两年要

27、采取强有力措施着力解决。二、201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安排意见2014 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不断增加,但仍面临不少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从国际看,国际金- 13 -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可能在较长时期内处于低速增长状态,但最低迷时期已经基本过去。从国内看,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进一步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新的调控方式及各项政策效应将继续显现,经济稳中提质态势有望继续保持。从我省看,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制造业投资有望回升,有利于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汽车、住房消费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信息消费等

28、新兴消费快速发展,消费市场有望继续回暖;占我省外贸出口 70%份额的发达经济体经济有望继续复苏,外贸需求将有较好支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较好基础和条件。但转型升级任务繁重,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下行压力和潜在风险。做好我省 2014 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和“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优

29、质增长,提高开放水平,推动绿色发展,办好民生实事,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14 -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我省发展条件,结合“十二五” 规 划中期 评估情况,建 议 2014 年我省主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1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3.5%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8.2以内;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

30、总值比重 48%左右;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58%左右;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48%左右;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4%左右;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 2.28%左右;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完成国家下达年度计划。为实现上述目标,2014 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5 -(一)全面深化经济领域和相关环节改革。坚持以改革统领全局,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推进方向明、见效快、近期可以启动的经济领域和相关环节改革。 (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机构改革,7 月底

31、前基本完成全省机构改革任务。研究制定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在省级 10 个政府部门和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各选一个市分别开展制定横向和纵向权责清单试点。围绕推进法治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出台各级政府职能转变方案。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县级以上政府行政审批事项比2011 年底减少 40%以上。制定省行政审批监督管理条例和标准化实施办法,严格控制新设行政审批事项,制定和公布省、市、县政府保留的事项目录并实行动态管理。拓展和完善省网上办事大厅,省直部门 80%以上的行政审批事项和70%以上的社会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省网上办事大厅连接到珠三角地区全部镇街,推出网上办事手机版。 (2)构建公平开放透

32、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方式,制定各类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具体办法。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全省推开并基本完成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落实省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除国家规定需由省级核准的项目外,其余取消核准。统筹推进项目用地、规划、环评等审批事项同步改革。研究制- 16 -定省级政府投资管理办法。构建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本建成全省统一的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联合征信系统。推进公共事业价格改革。 (3)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

33、济,鼓励各级国有企业和集体、民营、外资企业相互投资参股、联合组建公司。鼓励非国有资本参股国有资本投资项目,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研究制定全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方案和省属国有资产优化重组方案,推动有条件的国有集团公司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在下属二、三级企业开展产权改革,吸纳民营资本参股,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扩大向社会资本开放投资领域,年内研究制定公共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竞争性配置办法,并在交通、能源、城建、社会事业等领域开展试点。(4)推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开展预算编制改革,建立全口径的预算编报体系和

34、跨年度预算平衡办法。研究制定省、市、县、镇事权与财政支出责任划分的工作方案,并在珠三角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各选一个市进行试点,明确各级政府分担资金的比例和标准。清理规范和控制新批各类财政优惠政策,制定财政优惠政策的普遍适用办法。完善转移支付体系,压减专项、扩大一般,清理整合、优化规范各类专项资金,修订出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推进省财政经营性资金实施股权投资管理改革,扩大股权式投资比- 17 -例。 (5)创新金融发展机制。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依托广州、深圳等城市构建区域金融中心。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发展产业基金等方式,促进直接融资。研究出台促进我省跨境融

35、资和民间融资的有效措施,积极发展金融租赁、消费金融等新型金融模式和保障性金融等普惠型金融组织,建立完善小微企业融资风险分担机制。(二)着力扩大消费需求。适应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升级需求,把握国家扩大消费需求契机,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1)开拓内销市场。继续深入开展“广 货 全国行 ”、“广货网上行”等活动。以汽 车、家电、家居、服装、食品、日用品等为重点,组织专项促销活动,巩固和扩大“广 货 ”的国内市 场份 额。培育建设本省大型 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组织开发电子商务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 (2)培育消费新增长点。落实我省促进信息消费的实施方案,创新信息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快

36、 4G 网络建设和业务开展,加强信息服务重大应用示范。制定我省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细则,繁荣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研究制定我省促进健康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医疗保健、家庭服务、教育培训等新兴消费。推进餐饮、旅游文化等服务优化提质。 (3)优化消费环境。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清理道路和水路运输行业收费,减轻物流行业负担。深入实施“ 质量强省 ”战略,提高消费品 产品质量。严格执行- 18 -食品药品质量标准和准入制度,建立健全食品溯源和标识制度,加大对食品药品违法等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惩处力度。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升级改造和农超对接,扩大商业网点覆盖面

37、。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加大价格反垄断工作力度,打击消费领域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价格欺诈等不正当行为,整治医药、教育等民生领域不合理价格与收费。(三)促进投资有效增长结构优化。抓好重点项目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和引导资金投向,切实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作用。 (1)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安排省重点项目 285 项、812 个子项目,年度计划投资 4500 亿元,子项目中计划新开工项目 190 个,续建项目 622 个(其中计划投产项目 96 个)。推动贵广、南广、韶赣铁路如期建成通车,开工建设深圳至茂名铁路江门至茂名段、广州铁路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等铁路项目。开工建设宁波至东莞高速公路粤闽界至

38、潮州古巷段等高速公路项目。加快推进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工程、珠海高栏港 10 万箱集装箱码头工程、海安航道整治工程等港口和航道项目。加快建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惠州军民合用机场,开展湛江机场迁建及韶关机场扩建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设阳江核电、台山核电等能源保障项目。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韩江高陂水利枢纽等重点水利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国家尽快批准我省已上报国家审批的重大项目。积极争取国家预算内投资安排,支持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积极创新“债贷组合” 、可- 19 -续期债券、项目收益债券等企业债券品种和发行方式,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2)促进

39、服务业投资稳定增长。研究制定促进我省服务业投资发展的政策意见,放宽服务业投资领域和降低准入门槛,重点促进金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信息科技、健康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投资。 (3)加大先进制造业投资。重点推进装备制造业、汽车、石化、钢铁、船舶五大领域投资,加大技改投资力度。开工建设广汽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广州分厂项目、一汽大众佛山工厂二期项目,加快建设中海油深水海洋工程装备珠海基地、湛江钢铁基地、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中委合资炼油项目、中海油惠州炼化扩建项目等重大产业项目。 (4)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快推进近两年面向民间投资招标项目落地,适时推出 2014 年面向民间投资招标项目,组织重大

40、项目与民间资本双向对接,加强金融、信息、政策等服务。积极探索军民融合新路子,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逐步完善创新体系和创新环境,推动我省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1)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继续推进中国(东莞)散裂中子源、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加速器驱动嬗变系统研究装置和强流离子加速器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争取国家批复建设一批国家地方联合工- 20 -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组织开展第五批省级工程实验室认定,完善省级工程实验室产业和区域布局。 (2)

41、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实施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组织攻克一批处于产业链高端环节、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核心技术。 (3)推进协同创新。强化省部院产学研和省外高校、科研院所及国际科技合作,加快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建设,促进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多主体协同创新,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举办科技成果与产业对接会,研究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推动企业通过产品(服务)、技术、营销、供应链等创新形成新的供给,创造新的需求。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4)加强人才引进

42、和培养。做好第五批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的引进工作,加强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加快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力度,编制我省重点领域人才开发目录。 (5)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完善促进和引导企业创新商业模式的政策环境,支持企业探索与新技术发展和应用相适应的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供应链管理、资本运作等新型商业模式,发展企业间电子商务、电子零售、专业服务、增值服务、服务外包等新业态。(五)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现代产业 500 强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产业集聚化、高端化发展,不断提升我省产- 21 -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1)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巩固服务业较快发展态势,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

43、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会展、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服务业态。推进 70 个省级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建设,开展第三批省级现代服务业聚集区认定工作。 (2)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工程装备、环保装备、汽车、石化及化学工业等重点产业,延伸产业链,加强汽车、石化、船舶、装备、电子信息、物流等产业链规划建设,开展产业链招商,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抓好顺德国家装备工业“两化” 融合暨智能制造试点等示范基地建设。 (3)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第三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认定工作。

44、立足发展基础,着力推进新一代显示技术、新型动力电池、蛋白类生物药及植(介)入器械等三大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器件、卫星应用、航空等战略新兴产业 100强重点项目建设。密切跟踪国际新技术发展趋势,积极推进工业机器人、高性能专用芯片、3D 打印技术等产业发展。继续推进实施省新兴产业创投计划,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优集合债券发行试点工作。 (4)加快发展海洋经济。落实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海洋高技术产业,推进海洋产业园区建设,集中集约用海和科学围填海。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和污染- 22 -防治,高标准建设珠海横琴、湛江徐闻、

45、汕头南澳等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海陵岛等国家级海洋公园。 (5)加强对企业的支持帮扶。鼓励和支持我省大型骨干企业发展。加大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力度。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规范税费管理,进一步清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六)着力抓好“三农 ”工作。认真贯彻 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强粮食储备设施建设和储备管理,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支持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治地净水,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推

46、进实施世界银行贷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把住农产品生产安全关,控肥、控药、控添加剂,规范农业生产过程,培育农产品品牌。大力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 8 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完成 340 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2)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在各县(市、区)选择不同类型的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实施幸福村居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 23

47、-丽乡村,突出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问题,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50%以上。落实扶贫开发“双到” 工作,完成 10 万户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和 1.5 万户“两不具备”贫 困村庄移民搬迁安置。加快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有效化解农村社会矛盾。 (3)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突出农村特色,推动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守住耕地“红线”,保障农民利益。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城乡均衡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共享现代化成果。(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珠三角地区转型发展与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良性互动,培育

48、新的经济增长极。(1)全力推动珠三角“ 九年大跨越” 。深入推 进珠三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乡规划、基本公共服务、环境保护一体化,编制实施科技创新、生态安全、信息、物流、旅游等新的五个一体化规划。重点推进珠三角城际轨道和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深中通道等项目建设工作,抓好珠三角跨市地方道路衔接和公交对接等示范项目。充分发挥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重大转型平台引领带动作用。 (2)推动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编制完成粤东西北地区 12 个地级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建设规划和新区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等专项规划。探索建立财政手段与金融手

49、段相配合的投入机- 24 -制,推动建立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股权基金,重点支持粤东西北地级市新区建设。在重大项目、招商选资、发展政策等方面向粤东西北地区倾斜,继续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我省原中央苏区县、少数民族自治县、资源枯竭型城市、老工业基地等特殊区域的发展。加快建设覆盖粤东西北地区的快速交通体系。落实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对口帮扶。(3)促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完善产业园区体制机制,扩大省级产业园区的经济管理权限,提升产业园区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园区集聚集约发展。 (4)加强省际合作。推动与泛珠三角地区交通设施的便捷通达,深化与周边省、市的经贸交流,办好第十届泛珠论坛暨经贸洽谈会。扎实推进援藏、援疆等对口支援工作。(八)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抓住国家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的机遇,大力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出台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意见,加强国际高端合作,集聚全球优质资源,形成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新优势。 (1)加强与发达国家经贸投资合作。优化广东外经贸战略布局,加强与发达国家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产业及精密制造、智能控制、生产工艺、基础材料等重点领域的项目合作,将服务业作为对外开放重点,吸引发达国家知名企业到我省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等。出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计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