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金融 IC 卡行业投资分析:与社保 IC 卡行业投资分析:金融 IC 卡行业应用背景:受理环境改造、发卡、行业应用等工作按计划推进,POS的改造基本完成,ATM 的改造进程过半,主要商业银行均开始发卡,应用的领域逐步扩大根据时间表,到 2015 年新发行的银行卡全部为金融 IC 卡,银行卡磁条时代将正式终结。金融 IC 卡成本的 80%为芯片成本,目前我国的金融 IC 卡均采用进口芯片,未来芯片国产化替代是大势所趋比普通的磁条卡容量更大、更加智能、运用范围更广金融 IC 卡的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数据显示,截至 2012 年底国内金融 IC 卡累计发行约1.04 亿张,银行卡累计发行量约
2、35 亿张,金融 IC 卡的渗透率不足 3%,远低于欧洲 80%的水平。而 2012 年新发金融 IC 卡约 8000 万张,占比 5 亿张新增银行卡约 16%。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 IC 卡应用工作的意见为促进金融服务民生,保障银行卡应用安全,推动银行卡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人民银行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全面推进金融 IC 卡应用,有关工作意见如下:(一)总体目标在“十二五”期间,加快银行卡芯片化进程,形成增量发行的银行卡以金融 IC 卡为主的应用局面。推动金融 IC 卡与公共服务应用的结合,促进金融 IC 卡应用与国际支付体系的融合,实现金融 IC 卡应用与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创新型应
3、用的整合。二)主要任务。1.优先改造受理环境。自 2013 年 1 月 1 日起,实现境内所有受理银行卡的联网通用终端都能够受理金融 IC 卡。其中,2011 年 6月底前,直联销售点终端(POS)能够受理金融 IC 卡;2011 年年底前,全国性商业银行布放的间联 POS 能够受理金融 IC 卡;2012 年 12 月底,全国性商业银行布放的自动柜员机(ATM)能够受理金融 IC 卡。在小额快速支付环境中布放的联网通用终端应同时具备受理接触式、非接触式金融 IC 卡的能力。银行卡境外受理终端应参照境内终端改造时间安排、结合所在地银行卡风险状况进行迁移。积极推进卡片发行。自 2015 年 1
4、月 1 日起,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合作行业领域,商业银行发行的、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应为金融 IC 卡。自 2013 年 1 月 1 日起,全国性商业银行应开始发行金融IC 卡。其中,2011 年 6 月底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始发行金融 IC 卡。地方性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应根据实际情况发行金融IC 卡。2011 年“全面推广金融 IC 卡应用,启动全国范围的芯片卡迁移“ 。过去(20062010)5 年国内 IC 卡发行量累计仅有 900万张。EMV 迁移产业链迎来盛宴。EMV 迁移涉及银行卡替换、银行后台系统改
5、在、支付终端改造等环节。我们粗略估算,仅 IC 卡替换银行卡即可带来超过 300 亿的市场需求,产业链相关公司将会大幅受益。中国人民银行在 2010 年加快了金融 IC 卡推广的部署,初步明确了商业银行发行金融 IC 卡时间表,将金融 IC 卡推广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预计到 2015 年,银行卡将全面实施银联 PBOC2.0 标准的金融 IC 卡央行表示,2013 年 1 月 1 日起,全国性商业银行均要开始发行金融 IC 卡,2015 年 1 月 1 日起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合作行业领域,商业银行发行的、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均应为金融 IC 卡2012 年底前实现金融 IC 卡在增量
6、发卡占比超过 15%数据分析:年份 银行卡 同比增 借记卡 同比增 信用卡 同比增存量亿张长率% 亿张 长率% 亿张 长率%2008 18 16,58 1,432009 20,66 14,8%18,8 13,4%1,86 30,4%2010 24,15 16,9%2011 29,49 22,1%26,64 21,9%2,85 24,3%2012 35,34 19,8%32,03 20,3%3,31 16%年份 全国人均拥有银行卡全国人均拥有信用卡借记卡累计发卡量与信用卡累计之比2009 1,5 10,13:12010 1,81 0,17 9,52:12011 2,20 0,21 9,33:12
7、012 2,64 张 0,25 张 9,67:1银 行 卡 年 流 量 :年 份 发 卡 数 同 比 增 长 率 %2009 2, 66 亿2010 3, 49 亿 31, 2%2011 5, 34 亿 53%2012 5, 85 亿 9, 6%先 大 致 测 算 下 :2012 年 俄罗斯人均持有银行卡 1.4 张如美国人均持有银行卡 2.9 张,香港是 3.4 张可 见 中 国 银 行 卡大发展,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人均持有银行银 行 卡 新 增 流 量 增 长 率 : 2009 至 2012 年 : 30%,估 测 A: 将 来 3 年 流 量 增 长 率 : 12%, 则 2013 年
8、新 发卡银 行 卡 年 流 量年 份 银 行 卡 新 增 流 量 同 比 增 长 率 %2013 6, 55 亿 12%2014 7, 34 亿 12%2015 8, 22 亿 12%到 2015 年 中 国 银 行 卡 存 量 : 57, 45 亿 张 , 则 人 均 持 有银 行 卡 4, 1 张 , 显 然 有 点 高 。估 测 B 将 来 3 年 新 增 银 行 卡 流 量 增 长 率 为 8%则年 份 银 行 卡 新 增 流 量 同 比 增 长 率 %2013 6, 32 8%2014 6, 82 8%2015 7, 37 8%到 2015 年 中 国 银 行 卡 存 量 : 55,
9、 85 亿 张 , 则 人 均 持 有银 行 卡 3, 98 张 , 依 然 偏 高 。金融 IC 卡年流量:年份 累计发卡 数 年流量发卡数年流量同比增长率%2011 年 2300 万张 1400 万张 150%2012 年 1,04 亿张 8000 万张 471%其中 2012 年共发行新增银行卡 5,85 亿张,其中发行金融IC 卡 0,8 亿张,占银行卡发行量:13,7%数据显示,截至 2012 年底国内金融 IC 卡累计发行约1.04 亿张,银行卡累计发行量约 35 亿张,金融 IC 卡的渗透率不足 3%,远低于欧洲 80%的水平。而 2012 年新发金融 IC 卡约 8000 万张
10、,占比 5 亿张新增银行卡约 16%。对于金融 IC 卡规模迟迟难以做大,央行终于提出了硬性要求。人民银行已明确:工、农、中、建、交以及邮储、招行等各主要商业银行,先行一步,在今年新增发卡量中,金融IC 卡的占比需达到 15%。到 2012 年底前,人民银行将对这一占比验收。央行要求各主要商业银行 2013 年新增金融 IC 卡占所有新增发卡量比重要达到 30%,占比要求比 2012 年提高一倍,市场估计商业银行在指导线的大棒下发卡速度会明显加快,测算总体发卡量:年 份 银 行 卡 新 增 流 量 同 比 增 长 率 %2013 6, 32 8%2014 6, 82 8%2015 7, 37
11、8%年份 银 行 卡 新增 流 量IC 卡 渗 透率IC 卡 新 增流 量同比增长率2011 1400 万张 150%2012 5, 85 亿 13,7% 8000 万张 471%2013 6,32 亿 30% 1,896 亿 137%2014 6,82 亿 30% 2,046 亿 8%2015 7,37 30% 2,211 亿 8%同方国芯(002049.SZ)、恒宝股份(002104.SZ) 、天喻信息(300205.SZ)芯片国产化大势所趋目前来看,大行发行金融 IC 卡的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其中,绝大部分的金融 IC 卡都是由国有大行发放的,而股份制银行在内的中小银行发卡规模很小。事实上
12、,成本无疑是股份制银行大量增发金融 IC 卡最大的障碍。以目前卡的成本结构来看,金融 IC 卡成本的 80%为芯片成本。目前我国的金融 IC 卡均采用进口芯片是其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据了解,国外芯片厂商主要是恩智浦、三星电子等公司,恩智浦在智能识别领域居全球领先地位,三星电子智能卡芯片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芯片国产化是未来趋势:一方面是从金融安全角度考虑;另一方面是从发行成本方面考虑。”上海一位券商分析人士认为,而一旦芯片可以国产化,将有望带来成本上明显的下降,也将有利于金融 IC 卡的推广。芯片国产化趋势明显:一为金融安全;二为发行成本。成本无疑是股份制银行大量增发金融 IC 卡最大的障
13、碍。以目前卡的成本结构来看,其成本的 80%为芯片的成本。目前我们金融 IC 卡均采用进口的芯片,成本居高不下(NXP 最新 6 代芯片价格约在 5.5 元左右) 。而一旦芯片可国产化,将有望带来成本上的明显下降。国产芯片竞争格局稳定。主要有同方微电子、大唐微电子、上海华虹、复旦微电子、中电华大等 5 家。产业链上芯片生产最值得关注由于芯片占到了金融 IC 卡成本的“大头”,且存在进口替代的可能性,所以拥有芯片技术的国内上市公司被认为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金融 IC 卡产业链主要涉及 IC 芯片、IC 制卡、读写机具厂商、软件系统及应用平台商。从产业链各环节的市场空间和竞争结构看,IC 卡商
14、、芯片提供商、应用平台商、读写机具商依次被看好。其中,IC 芯片的行业认证门槛和壁垒均较高,国产芯片厂商今年将有望获得自主安全检测标准的政策红包。”赵欢表示。齐鲁证券认为,IC 卡芯片生产竞争格局较为稳定,主要有同方微电子、大唐微电子、上海华虹、复旦微电子、中电华大等几家,芯片国产化认证问题解决以后,预计金融 IC 卡放量将为国内芯片厂商带来较大业绩弹性。“预计相关上市公司中,同方国芯、大唐电信(600198.SH)、东信和平(002017.SZ)、恒宝股份(002104.SZ)、上海贝岭(600171.SH)等将受益。”赵欢表示。他认为,需要注意的是,未来的上涨空间将取决于政策的落实情况和上
15、市公司的基本面,具体还要看相关公司在芯片方面的进展,个股之间的分化将不可避免,操作上,建议逢低埋伏、波段操作。(第一财经日报)社保金融卡渡过试点期,发行速度有望加快。2012 年内新发的社会保障卡达 1.13 亿张,完成“十二五”目标的任务的 39%。预计今年底持卡人员基本能达到 3.4 亿。2013 年的发卡量将同比增长 30%左右。到 2015 年,将发行 8 亿张 IC 社保卡,目前实际持卡人员仅 3.4 亿人,还需发行约 4.6 亿张才能达到目标。居民健康卡因技术标准及发行费用来源问题进展较为缓慢。十二五期间居民健康卡的覆盖率将达到 80%,这意味着其发卡总量在十二五期间将达到 8-1
16、0 亿张。但目前因卫生部对卡的技术标准有所变化,以及健康卡发行费用来源等问题 ,使得健康卡的各项工作短期进展较为缓慢。根据未来 IC 卡行业的发展方向及进程,我们认为,需重点关注芯片类公司 ,同时制卡类公司亦将受益明显。重点推荐:同方国芯(002049);同时推荐东港股份(002117) 和恒宝股份(002104);重点关注易联众(300096)和天喻信息(300205)。从国内芯片可用性来看,已发行的 CPU 社保卡均采用国内芯片,国产社保 CPU 芯片覆盖率达到 100%。这主要得益于这几年国家对于国产芯片的大力扶植。尤其是经过二代身份证项目的洗礼,国内的芯片已经大量应用在相对封闭的领域(
17、比如身份证、社保、一卡通等)和竞争激烈的电信卡市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社会保障一卡通纳入国家总体部署,确定了“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发放数量达到 8 亿张,覆盖 60%人口”的目标。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保障一卡通将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快推进,加速实现。年份 社保卡存量数当年新增社保卡数流量同比增长率%2010 1,03 亿人2011 1,99 亿人 0,96 亿人2012 3,41 亿人 1,42 亿 47,9%2013 4,94 亿 1,53 7,75%2014 6,47 亿人 1,53 0%2015 8 亿人 1,53 0%关于做好社会保障卡加载金融功能有关工作的通知 201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