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FUDAN JOURNAL(Social生ic)2007年第6期No6 2007对外开放与金融安全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主要市场双边贸易收支的实证研究陈学彬刘明学董益盈(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上海200433)摘要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和日元实际汇率均升值而中美贸易呈现顺差持续扩大的趋势,中日贸易则出现逆差持续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升值。兑欧元实际汇率贬值,但中美与中欧双边贸易均呈现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趋势。这与传统的“J竹曲线效应理论相矛盾。形成了所谓的“中国贸易收支之谜”。本文采用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协整分析方法探讨了人民币实际
2、汇率和贸易收支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认为。中国贸易收支之谜”的原因在于:中国商品的国外实际汇率弹性与外国商品的国内实际汇率弹性具有显著差异,同时中国商品的外国实际收人弹性与外国商品的实际收入弹性也具有显著差异。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深层原因是中国与三个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距;此外,欧美等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政策也是其对华贸易逆差增长的原因之一。关键词】实际汇率)双边贸易收支协整分析中围分类号姗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0289(2007)060001009-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3、,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汇改以来到2007年8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累计升值828,兑欧元名义汇率累计贬值278,兑日元名义汇率累计升值1156。虽然人民币持续升值,但同期我国贸易收支顺差却持续上升,传统国际收支理论关于本币升值有利于刺激进口。抑制出口,改善贸易收支失衡的效应并未显现。特别是,从主要贸易对象国来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但中美贸易顺差却在持续扩大;人民币兑日元升值,中日贸易逆差持续扩大;人民币兑欧元汇率贬值,中欧贸易顺差持续扩大。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就中美和中欧而言,不管是升值还是贬值,都存在贸易顺差;而就中美和中日贸易而言,同为升值,却是一国
4、顺差增大,一国逆差增大。这就形成所谓“中国贸易收支之谜”。当前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之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真的就能减少贸易顺差吗?理论上,如果汇率和贸易收支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那么升值就有可能减少一国的贸易顺差状况;反过来,如果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那么升值对贸易收支的作用不大。从这种意义上讲,研究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汇率与贸易收支的长期均衡关系,对于解开“中国贸易收支之谜”,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收稿日期】2007一0823作者简介】陈学彬(1953一),男四川人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明学(1976),男。四川人,
5、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董益盈(1982一)女,浙江人,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70573021)、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项目批准号:05JZD00012)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006BJa002)的阶段性成果。万方数据一、相关文献评述国际收支理论的“弹性分析法”认为,货币的升值会使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进而引起进出口数量的变动,最终导致贸易收支的改善或恶化,但是这种影响只有在满足马歇尔一勒纳条件,即当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时才会发生。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长期、
6、短期影响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证研究。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贸易收支并不一定能够通过汇率贬值得以改善。早期Rose和Yellen(1989)使用最dx-乘法的回归方法对美国和其他G7国家自1960年的双边贸易季度数据进行了检验。他们的结论是: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并没有任何显著影响,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是如此。此后,随着计量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研究者发现由于没有考虑数据的“非平稳性”,以前的研究得到的证据可能并不可靠。最近的研究基本上都使用协整方法来估计长期的马歇尔一勒纳条件。BatmmniOskcee和Brooks(1999)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
7、DL)对美国数据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在短期内实际汇率对贸易收支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但在长期中实际汇率贬值能够改善贸易收支【2J。Rose(1991)利用Ender-Granger方法对美、英、加、德、日等国1974-1986年的数据检验表明,这些国家的进出口与实际汇率以及国内外产出之间都不存在协整关系,马歇尔一勒纳条件也不成立L3 J。目前最新的方法是运用向量自回归误差修正模型(VECM)来检验实际汇率波动与进出口之间的关系。例如,Sin小(2002)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发现印度贸易收支对实际汇率变动极为敏感。4j。随着实证分析方法逐步引入我国,国内学者对我国的贸易收支与汇率之问的关系也进行了一些有
8、益的探讨。早期关于汇率与贸易收支关系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利用中国数据计算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是否大于l,从而直接验证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是否满足。厉以宁等(1991)50利用我国1970-1983年数据计算的进口需求价格弹性与出口需求价格弹性分别为06871和00506,因此他们认为我国进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严重不足,汇率贬值不会改善贸易收支。近年来,协整分析方法日益兴起,谢建国(2002)I“运用协整方法对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的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显示人民币汇率贬值对贸易收支没有显著影响。但该文研究的是整体贸易收支,而没有对不同国家(地区)双边贸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进行探讨。沈国兵(2004)171利用
9、1998-2003年的月度数据研究了中日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日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该文虽然研究了双边贸易,但仅就一个双边贸易进行讨论,而没有对多个双边贸易,特别是汇率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国内上述研究选取的样本数据多为年度数据,样本点过少,统计结果缺乏稳健性。此外,汇率数据往往用人民币有效汇率代替双边实际汇率来研究汇率对双边贸易收支的影响,这也有失偏颇。同时,国内关于汇率与贸易收支关系的研究多数都是采用局部均衡的古典弹性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只考察了由汇率变动引起的价格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忽略了价格和国民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对贸
10、易收支的影响。本文将双边贸易国的价格和国民收人也纳入模型,采用一般均衡模型,利用协整分析方法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日本和欧元区(十二国)之间进出口贸易收支的影响。二、基本理论模型传统国际收支理论认为,贸易收支取决于汇率、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贸易收支与各宏观经济变量之问是一种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关于贸易收支与汇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多采用结构式,f2万方数据宏观经济模型。本文以Rose和Yellen(1989)的简化式贸易收支模型为框架,对包括实际汇率在内的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与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该模型是一个“两国”模型,采用微观经济理论的供求分析方法,即进出口
11、数量取决于国内外价格和国内外真实收人水平。其中,假设进口品不是国内商品的完全替代品。首先,假定进口需求IMz是本国国民收入y、进口商品价格P爪、国内商品价格Pd、名义汇率S(直接标价法)等变量的函数;出口需求EXd是贸易伙伴国收入水平l,。、本国出口商品价格只、贸易伙伴国出口商品价格彤、名义汇率S(直接标价法)等变量的函数。需求随着收人上升而增加;进口价格越低,或者国内商品价格越高,进口需求越大。进口需求函数及出VI需求函数分别为:EXd=F(Y。,只,彤,S) (1)IM,t=F(Y,P爪,n,S) (2)假定商品供给的价格弹性无穷大。同时,为简化计算,假设Pd=P3=P(P表示本国CPI)
12、,=P2=P。(P。表示贸易伙伴国c阿),由于本文考虑的是实际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且实际汇率E=SP+P,因此两式改写为:EXd=F(Y。,E) (3)=F(Y,E) 。 (4)假定上述变量采取乘积函数形式(WilsonTakacs,1979),对等式两边取对数,则有:In(矾)=aOIn(,?)+口lIn(最)+口2+ (5)In(埘;)=80In(耳)+岛n(EI)+。 (6)按照传统的国际收支弹性论,当满足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时,本币贬值能够增加出口或减少进口。因此,n。的符号预期为正,岛的符号预期为负。同时,外国居民收入上升,会增加进口本国商品的需求,因此预期ao的符号为正;本国居民收
13、入上升,增加进H外国商品,预期岛的符号为正。三、实证分析1数据的选取本文采用的数据是自2000年第一季度至2007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其中:贸易收支:选用中国对美国、日本和欧元区出口与进口金额经美国CPI调整后的实际值,表示为EXCU、EXCJ、EXCE、IMCU、肼cJ和IMCE,单位为亿美元;取对数表示为LNE)(cU、LNEXCJ、LNEXCE、LNIMCU、LNIMCJ和LNIMCE。双边实际汇率:选用以2000年为基期的直接标价法人民币兑美元、兑欧元和兑日元双边实际汇率指数,表示为RERCU、RERq和RERCE;取对数表示为LNRERCU、LNRERCJ和LNRERCE。实际收入:选
14、用以2030年为基期的中、美、日和欧元区的实际GDP指数,表示为GDPCN、GDPUS、GDPJP和GDPEU;取对数表示为LNGDPCN、LNGDPUS、LNGDPJP和LNGDPEU。以上所有原始数据都经过季节调整。其中,贸易收支、中国实际GDP指数计算所需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和中国海关统计,双边实际汇率、美国实际GDP指数、日本实际GDP指数和欧元区实际GDP指数来源于IMF的国际金融统计网,其中双边实际汇率是利用双边名义汇率并结合两国凹I计算出来的,而中日、中欧双边名义汇率是通过人民币兑美元、日元兑美元和欧元兑美元套算出来的。为了使各序列趋势线性化,同时消除异方差性,对各序列取
15、自然对数,同时也便于分析各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弹性大小。图1至图3是样本期内主要指标变动图,左图纵坐标单位为亿美元,右图纵坐标单位为指数点,其中双边实际汇率以右纵轴为准,其余两参数以左纵轴为准:3万方数据2。00脚“挪2 E玉函夏三童煎E三圃图1 中美进出口、实际收入、实际汇率变化图越220锄a3 2卸惦越E至匦正三重亟三j虽固图2中日进出口、实际收入、实际汇率变化图1051舔鼯8075图3中欧进出口、实际收入、实际汇率变化图2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在进行协整分析之前,首先利用ADF检验进行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本文所有分析都是借助于Eviews50实现的。在这里,我们使用ADF(Au舯ented D
16、ickey-Fuller)检验进行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对每个时问序列,我们采用如下检验方程:Ayt=一+戽+ml+I如一1+Ayt一2+品一lyIP+I+e (7)其中n=YtYtl,e。为随机误差项,P为截距项,t为时间趋势项,当统计检验不显著时,把截距项4万方数据和时间趋势项从方程中剔除,重新进行回归。滞后项的选择使得残差非自相关。为进一步验证时间序列是否是I(1)过程,我们进行同样的回归,滞后期基于sic信息准则自动选择,检验结果如下表1水平序列非平稳ADF检验情形 ADF统计量 1临界值 5临界值 是否平稳(c,tn)lnExcU (0,0,0) 7827147 2650145 1
17、953381 否1rlnIcU (0,0,0) 2 340935 2650145 一l 95338l 否1rlD(cJ (0,0,0) 4194586 2650145 1953381 否h1瑚cJ (0,0,O) 3756997 2 650145 一1953381 否lIl旺 (0,0,0) 5389473 2 650145 一195338l 否lnmCE (0,0,0) 408昕12 2650145 一195338l 否hl删 (O,0,1) 68d册 一2653dol 一1953858 否lIl口PUS (c,0,0) 1034741 3689194 2971853 否hmJP (c,0,
18、0) 1016599 3689194 2 971853 否lr删 (c,0,0) 一O315039 3689194 2971853 否lT脏RcU (000) 0484244 2650145 一I,953381 否InRERCJ (O00) 一l 524掰 一2650145 1953381 否lrlRERCE (0,0,0) l 227199 2650145 一195338l 否表2一阶差分平稳ADF检验情形 ADF统计量 1临界值 5临界值 是否平稳(c,t,n)AIn麒cU (c,0,0) 一38601100 一3699871 297 是lTlIMCU (c0,0) 一6540946+ 一
19、369987l 一297 是蝴cI(c,0,O) 一5756595* 一369987l 一297 是AIn删cJ (c,0,O) 一4158232 一3699871 2976263 是lnD【cE (c,0,0) 一5 09姗 一3 69987l 一2976263 是IIlIMcE (c,0,O) 一5855251* 一3 699盯l 一2976263 是lnmCN (c,0,o) 一6 329653* 一3699871 2帅6263 是InIPUS (0,0,0) 一2719801+ 一2653401 1953858 是6船口 (0,0,0) 一2767189* 一2 653401 一195
20、3858 是h盹U (c,0,0) 一4739340 一3 69987l 一2钾6263 是AInHEHCU (0,0,0) 一3969877 一265340l 1953858 是lnRERcI (O,0,0) 一37l加23* 一265340l 1953858 是InRERCE (O,0,2) 一2211309* 一2 6607 一1955020 是说明:1)情形(c,I,n)分别表示在ADF检验中是否含有常数项、时间趋势项、滞后阶数;2)*、*分别代表在1、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临界值由Maekimon规则计算。5万方数据从表l、表2可以看出,各个序列均是非平稳序列,其一阶差分在1的
21、显著水平上均是平稳的,即各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故可以进行协整分析。3、基于协整的长期均衡分析我们选用J-J多元协整分析方法进行协整分析。Johansen检验法原理为:对于阶数为P的VAR模型:扎=AlYtl+小一p+戤f+岛, (8)其中,Y。是一个非平稳I(1)序列的k维向量;xt是一个d维向量,是随机扰动向量。则VAR模型可以进一步表示为:一In=Uy川+苫踏n一。+觑。+e。(9)其中:H=2A;一I,r=一A。Granger定理指出:如果系数矩阵n的秩rLR(临界值)时,表示统计量显著,即增加滞后阶数能够显著增加极大似然函数的估计值。由于数据空间具有不含时间趋势,解释变量LNGDPU
22、S、LNGDPJP和LNGDPEU含截距项的特征,因此我们在作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检验时选取了数据不含时间趋势,出口协整方程含截距项,进口协整方程不含截距项的检验形式。我们首先从足以消除自相关的较大滞后阶6阶开始验证,根据AIC信息标准和sc信息准则并参考LR统计量,并通过模型诊断检验可知采用VAR(5)模型估计中国对美出口协整方程最优;采用VAR(1)模型估计中国对美进121协整方程最优;采用VAR(5)模型估计中国对日进出口协整方程最优;采用VAR(5)模型估计中国对欧元区进出口协整方程最优。同时,根据最大特征根检验和迹检验判断各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协整关系,最终选出经过标准化的进出口
23、协整方程。(1)中美贸易收支分析中美贸易进出口方程为: 圆括弧中的数字表示的是各个潞整系数估计值的新近标准差。6万方数据LNEXCU=7719650LNGDPUS一2481398LNRF讯CU一1914460 (10)(016105) (O97104)LNIMCU=1899582LNGDPCN一0899000LNRERCU (11)(018426) (019262)从出口方程来看,中国对美出口的实际汇率弹性为一2镐,中国对美出IZI的实际收入弹性为772。实际收入弹性符号与预期吨t,说明美国实际收入增加有利于增加中国对美出口;但实际汇率弹性符号与预期相反,这表明中美双边实际汇率升值并不能减少中
24、国对美出13,其原因可能在于美国对中国出12的生活必需品具有极大的依赖性。通常情况下,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极低,双边实际汇率升值,相当于中国出13到美国的生活必需品价格提高,但由于其需求价格弹性极低,导致销售收入反而增加,即出口额反而增加,这就导致中国对美出口的实际汇率弹性符号为负。从进13方程来看,中国对美进12的实际汇率弹性为一O90,中国对美进口的实际收入弹性为190。实际汇率弹性符号和实际收入弹性符号与预期一致,说明中国实际收、增加、实际汇率升值有利于增加进口。目前中国对美巨额顺差的持续扩大,是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分别作用于中国对美进1:3与出口的综合结果。一方面,由于出171的收入
25、效应较强,美国经济近年稳定增长促进中国对美出13大幅度增长,同时,由于出口的价格效应为负,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使中国对美出口额反而增加。另一方面,由于进口的收入效应较小,中国经济连年高速增长带来的对美进口增长并不多;另外,尽管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已有较大幅度的升值,但人民币兑美元双边实际汇率升值幅度有限,其升值的价格效应并不明显。国际贸易发展的关键在于发挥各自国家的比较优势。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是美国的生活必需品,因此,对美国出口的收入弹性大,价格弹性小,甚至为负。美国对中国的比较优势是高科技产品,但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13实行严格的贸易限制,因此美国出口并不能充分享受中国高经济增长需
26、求带来的好处,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带来的对美进13增长也不多。(2)中日贸易收支分析中日贸易进出口协整方程为:LNEXCI=1105128LNGDPJP+1433446LNRERCJ一5219555 (12)(062752) (O42195)LNIMCJ=1132897LNGDPCN一0270750IaNRERCJ (13)(011366) (009523)从出口方程来看,中国对日出171的实际汇率弹性为143,中国对日出113的实际收入弹性为1105。实际汇率弹性符号和实际收入弹性符号与预期一致,说明实际收人增加或实际汇率贬值与出口增加正相关。从实际收入弹性系数和实际汇率弹性系数大小可以看出收
27、入效应大于价格效应,即实际收人对出12具有显著影响,而实际汇率对出12具有较弱的影响。从进13方程来看,中国对日进13的实际汇率弹性为一027,中国对日进13的实际收入弹性为113。实际汇率弹性和实际收入弹性符号与预期一致,说明实际收入增加和实际汇率升值与进!Zl增加正相关。从实际收入弹性系数和实际汇率弹性系数绝对值大小可以看出收入效应大于价格效应,说明实际收入对进13存在较显著的影响,而实际汇率对进口的影响不显著。中日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尽管中国对日出El的价格效应较小,但人民币兑13元实际汇率存在大幅度升值,导致中国对日出12增长放缓,同时尽管中国对日出口的收入效应较大,但是近
28、年13本经济一直徘徊不前,也使中国对日出口增长缓慢;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对日进口的收入效应较弱,但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这导致中国对日进口高速增长,同时,人民币兑日元实际汇率大幅度升值的价格效应也导致中国对日进口增长。(3)中欧贸易收支分析中欧贸易进出口协整方程为:7万方数据吣CE=1015146LNIPEU+0173130LNRERCE一4377652 (14)(091848) (028762)LNIMCE=0872568LNIICN一0260103LNRERCE (15)(031612) (032009)从出口方程来看,中国对欧出口的实际汇率弹性为017,中国对欧出口的实际收入弹性为101
29、5,实际汇率弹性和实际收入弹性符号与预期一致,说明实际收人增加和实际汇率贬值与出口增加正相关。从实际收入弹性系数和实际汇率弹性系数大小可以看出收入效应大于价格效应,即实际收入增长对出口具有显著影响,而实际汇率波动对出口具有较弱的影响。从进IsI方程来看,中国对欧进I:1的实际汇率弹性为一026,中国对欧进口的实际收入弹性为087,实际收入弹性和实际汇率弹性符号与预期一致,说明实际收入增加或实际汇率升值与进口增加正相关。从实际收人弹性系数和实际汇率弹性系数绝对值太小可以看出收人效应大于价格效应,说明实际收入增长对进口存在显著的影响,而实际汇率波动对进口的影响不显著。目前中欧贸易顺差扩大,一方面在
30、于中国对欧出口的收入效应很大,欧元区经济稳定增长对中国廉价必需品的进口具有很大需求,促进了出口,同时中国对欧出口具有正的价格效应,在目前人民币兑欧元实际汇率贬值的条件下,中国对欧出171必然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尽管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中国对欧出口的收入效应较小。因此中国对欧进口增长不大,同时中国对欧进口具有负的价格效应,在目前人民币兑欧元实际汇率大幅度贬值的条件下,中国对欧进口增幅减缓。四、结论与政策涵义传统的国际收支弹性论的研究对象是两国自由贸易,并假定两国收入水平起点相当且不变,进而考察汇率变动能否改善贸易收支,这属于局部均衡分析。本文通过协整分析,把实际收入水平和贸易限制等因素考虑在内
31、,发现实际汇率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大大降低,而且所谓的“中国贸易收支之谜”也有望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1实际收入因素从进出口协整方程来看,中国出口的实际收人弹性都远远大于进1:3的实际收入弹性。这是由于中国与欧美相比,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居民的需求结构也存在着巨大差异。人们的消费选择与其收入水平密切相关;而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逐渐提高,消费结构也会逐渐升级。在收入水平很低时,人们的绝大多数支出都将集中在食品等必需品上。而当人们的收人水平比较高时,除了购买生括必需品外,还可以购买高端产品来提高其福利水平。现实的情况是,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而美、日、欧生产的高技术产品却属于高档
32、产品。显然,不管人们的收人水平高低,生活必需品都是必须购买的。考虑到中国与欧美之问巨大的劳动力成本差异,中国在生产这些产品上具有很强的成本优势,这就导致欧美必然大量进日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中国居民收入从比较低的水平上升到较高的水平,对欧美生产的高端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但毕竟由于中国与欧美国家实际收人水平差距还很大,这种由于收入水平的巨大差异导致的两国对贸易产品需求的不对称是造成欧美对华贸易逆差的长期因素。对于中日贸易而言,由于日本经济增长长期徘徊不前,因此日本对外进口需求增长缓慢,这是导致中日贸易持续逆差的根本原因。目前,在中El经济增长速度悬殊的情况下,中日贸易失衡状况的改善很大
33、程度上依赖于日本经济的复苏。2贸易限制因素中美、中欧进I=1方程都具有负的实际正率弹性,因此,从理论上说加快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可以扩大中国对欧美的进!Zl,进而有助于减少中国与欧美之间的贸易顺差。根据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则在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在欧美可以自由进121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发达8万方数据国家帮对其国内企业向中国出日技术密集型产品没置了渚多限制,美国对华出口限制最严格,欧盟其次,日本较宽松。这种贸易限制抑制了中国经济增长对欧美等国高科技产品需求的满足程度,也降低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促进
34、中国增加对外进口的作用。过去几年里,美国对中国出13的高新产品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这不仅在美国出口产品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而且在中国接受的外来高新技术产品进口货物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低。美国过去两年对中国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增长幅度只有欧盟对中国出Vl增幅的一半,而欧盟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增幅又远远落后于日本企业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增幅。这也是中国对欧美贸易大额顺差,但对日贸易却大额逆差的重要原因。综上所述,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于缓解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失衡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要解决中国与美、日、欧之间的贸易失街,不能仅仅寄希望于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一方面中国需要积极调整经济结构
35、,加快中国的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扩大国内需求;另方面,欧美等国应该积极地调整其出口政策,取消其对华出口的贸易限制,使其对华出口能够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而迅速增长。另外,由于中国对美、欧、日出口的收入弹性较大,因此,其出口受进口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目前,美国发生的次级债危机可能导致美、默、旦的经济增长放缓,这有可能对中国出口产生较大的冲击,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参考文献1R孵,A,K。d Y枷,。kThis anm?血胛谢矿胁n血,y嘲响24二盟一【2BBhH面一也k群口d Bm1k暑“Bilaterd J锄wn嗍US出d|【盯伽Tlg PBrb用。讥k丽舶el止bcb曲Pueh
36、iv,19993R船AK“1he RdedBdl肌铲Rm岛mBI。】 ModeldInl椰d T舶de:【岫r舢Lm盯1妇ltdd?”血一nd矿m新md刎Zwm拓30:301316(4si岫“IndiaBBaIce:The Role 0fh一咖硒”知利矿蹦g删畸245(2啦):437525厉以宁等中国对外经济与国际收支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16】谢建国,陈漓高人民币率与贸易收支:怫整研究与冲击分解J世界经济,22(9)7拢国兵,中日贸易与人民币汇率:实证分折【J国际经贸撵寨砌(5),11le Effeegs ot RMB Real Exchange Rate(=Il卸ges Oil(=
37、hi衄s Trade BalanceAn b坤irical缸al,sis 011 Some BiLateral Trades w“h a血mCtfEN Xuebin Llll Ming-xue DONG Yi-yi”g(妇口出如r凡删s瓢扭F,k如l!蛔毋,跳”29谊20叫33,c矗缸D)Abstract:In recent years,Chim|m experienced 8 emltradiction that ahhougIl RNB印pmIa【郫to both theUS I)oand the J印anese Yen,the Sine-US bilateral Irade has a
38、surplus while the Sino-Japan bilateral tradeIas a deficit and both the Sine-US bilater8l trade and the Sino-EU bilateml trade have surphmes althoughRNB appreciates to the Dollar while it depreciates t0 the El耶This phenomenon i吕8伊iIlst tle u饿titioml the-0ry 0f岫J-eurve e6eet and film forn*the puzzle 0
39、f Chinas trade balance眦paper employ9 the eo-imegration删ysis on the 110n-sI砒ionary time副鹧to explore the long-rim equilibrium relation between the RMBreal excllaIl舻rote and three mjor bilateral traderespectivelym argue tIlat the caof thepuzzle lies in the雌rence between the foreign real exchange rate e
40、lastici节0f China8 900d6珊1d theYellen Is This a J-curve?2.Bahmani-Oskooee;Brooks Bilateral J-curve Between US and Her Trading Partners 19993.Rose A K The Role of Exchange Rates in a Popular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Does the 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Hold4.Singh Indias Trade Balance:The Role of Inc
41、ome and Exchange Rates 2002(05)5.厉以宁 中国对外经济与国际收支 19916.谢建国;陈漓高 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协整研究与冲击分解期刊论文-世界经济 2002(09)7.沈国兵 中日贸易与人民币汇率:实证分析期刊论文-国际经贸探索 2004(05)8.圆括弧中的数字表示的是各个协整系数估计值的渐近标准差本文读者也读过(3条)1. 陈学彬.王培康.庞燕敏.CHEN Xue-bin.WANG Pei-kang.PANG Yan-min 复旦人民币汇率指数的开发和应用研究期刊论文-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 何纬宁 汇率变动与贸易收支基于中国的经验分
42、析学位论文20053. 陈学彬.徐明东.Cheng Xuebin.Xu Mingdong 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1997-2006期刊论文-亚太经济2007(3)引证文献(10条)1.李海龙.李济群 次贷危机对我国纺织业的影响警示和对策期刊论文-山东纺织经济 2009(6)2.张江川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贸易收支影响的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外资 2008(7)3.秦杨.赵坚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江苏省出口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时代金融(上旬) 2010(11)4.吴容容 误差修正模型在汇率与贸易传导机制上的实证运用期刊论文-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5.李海
43、龙.李济群 基于对美国棉纺织品与服装市场的研究预测中国对美出口期刊论文-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0(4)6.张名誉.李志军 我国出口汇率弹性与收入弹性估算:1995-2009期刊论文-商业研究 2011(9)7.张名誉.李志军 人民币双边汇率对我国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学术探索理论研究 2011(1)8.林孝贵.胥爱欢 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弹性影响基于可变参数模型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8(4)9.周辉莉 汇率变动对中国加工贸易的结构调整效应分析期刊论文-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2)10.黄瑞玲.李子联 人民币汇率走势及其经济效应基于江苏省结构模型的分析期刊论文-发展研究 2008(12)本文链接: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