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脾虚寒湿和脾虚湿热+痰饮与湿痰脾虚寒湿和脾虚湿热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为湿所困,则运化失常,表现为大便稀溏,腹满腹涨,不思饮食,嗳腐吞酸等,其病机为湿邪困脾,故要健脾祛湿。所以好多健脾的药物本身有利湿的功效.如茯苓,薏苡仁等.脾虚寒湿为阴病治法相对较易,一般健脾,燥湿,散寒。脾虚湿热多为脾湿胃热属脾胃不合,脾胃共同完成饮食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输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升清不足胃腐熟太过常见症状,除上边症状外还可有,浮肿、出血、面红身热、口干、口苦、口臭、喜欢冷饮食、心烦、小便少而黄,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脾虚寒湿和脾虚湿热都具有脾虚湿浸的特点,即纳食少,腹胀,饭后加重,大便溏薄,肢体倦怠
2、,少气懒言,头身困重,或浮肿,或消瘦,舌淡苔白,边有齿痕,脉濡缓等症.如果兼寒湿困脾,则中阳受阻,脘腹痞闷胀痛,泛恶欲吐,便溏,口淡不渴,面色晦黄,或肌肤面目发黄,黄色晦暗如烟熏,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舌淡胖苔白腻.如果兼湿热蕴脾,则腹部痞闷,纳呆呕恶,便溏尿黄,肢体困重,或面目发黄,或色泽鲜明如橘子,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故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同见,多属脾虚,主虚证。若舌质淡白而湿润,所为脾虚而寒湿壅盛。齿痕舌的成因,多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阻于舌而舌体胖大,受齿列挤压而形成因痕,故齿痕常与胖嫩舌同见,一方面由于舌体水肿,属
3、脾之阳虚而湿盛,另一方面由于舌体肌肉松弛,张口不足,属脾之气虚。齿痕舌主病:淡白湿润而有齿印,属寒湿壅盛;淡红而有齿痕,属脾虚或气虚;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总之可分成气虚与阳虚型:(1)气虚型:脾气虚弱,主证:舌质浅淡,舌苔薄白,舌体胖嫩,舌边齿痕,面色恍白或痿黄,气短懒言,头重身肿,倦怠乏力,自汗,饮食减少,食后腹胀,泛恶欲吐,大便溏泻,脉细弱无力。治则:补中益气。(2)阳虚型:舌质淡白,舌面湿润多津,或舌面水滑,舌体圆大胖嫩,边有齿痕。面色苍白或青黑,神疲乏力,倦怠喜卧,口淡不渴,纳呆食少,腹中冷痛,得温方舒,胃寒肢冷,尿清便塘,或见浮肿,脉沉微。治则:辛温补阳。常用的
4、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藿香正气丸、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加味保和丸等。正常人的面色微黄,略带红润,稍有光泽,称之为“常色” 。病时,面色色泽发生变化,称为“病色” 。五色主病,即“色青多为肝病,色赤多为心病,色黄多为脾病,色白多为肺病,色黑多为肾病” 。望面色要注意“色”和“泽”两个方面。一般来讲,不论什么颜色,如鲜明,荣润,表示病变轻浅,气血未衰,如晦暗,枯槁的,表示病情深重,精气大伤。病态面色简要的介绍:1;面红:多为热症。高血压患者面部红光满面。结核病患者由于低热,两面颧呈现绯红色,特别以下午为甚。红斑狼疮患者的面颊出现对称的蝶型红斑。赤色见于颐(面颊及腮)上,是心脏有病。煤气中毒时,
5、面部也泛出樱桃红色。如面色通红,伴有口渴甚至抽搐,常见于急性感染所引起的高热性疾病患者。2:面黄:要区别由疾病引起发黄或进食引起的发黄。食胡萝卜过量或小孩子吃橘子时,鼻旁会发黄,停食后即消退。如果不是进食引起发黄,则面黄最多见的是黄疸病。如巩膜及全身都为黄色,多见于黄疸型肝炎,胆道结石,胆囊炎,胆囊癌和胰头癌等病症。钩虫病病人由于长期慢性失血,造成面色枯黄,俗称“黄胖病” 。中医认为,黄色鲜明属于湿热,黄色晦暗多属于寒湿,面色萎黄,多为心脾虚弱,营血不足,面黄浮肿为脾虚为湿。此外还有疟疾,药物中毒等,也可引起面黄。3:面白:健康人的脸色是白里透红,经常不出门在家里呆着的人皮肤也白,可病态白是色
6、如白蜡。比如虚寒病症,贫血及某些肺病患者,里寒的剧烈腹痛,或外寒的恶寒战栗重者,可见面色苍白。肝病见白色为难治之病。白色见于两眉之间,是肺脏有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慢性肾炎等患者的面色,较正常人苍白。铅中毒时,患者以面色灰白为主要特征,医学上称为“铅容” 。寄生虫,白血病等患者,长期室内工作及营养不良者亦见此色。肠道寄生虫病,面部可见白点或白斑。此外,出血性疾病,经常痔疮出血,妇女月经过多,也会造成面色苍白。休克病人因面部血液循环受阻,也会脸色发白。中医认为,面色苍白属于虚症和寒症。如有些人,面色较白,体型肥胖,中医称这些人为气虚,或阳虚之体。这些人尽管体胖,但体质较差,容易得感冒。4:面青紫
7、:一般说来,面色青紫是缺氧所致。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窒息,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疾病都可出现面色青紫。胃部或肠部之痉挛性疼痛,虫痛,胆道疾病引起的胆绞痛时,可使面色青紫。肺结核病晚期,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和严重肺炎病人,面色常铁青。小儿高热,面部出现青紫,以鼻柱与两眉之间较为明显,是将发惊风的预兆。此外,忍受某种剧痛时,面部也可隐约显出青晦气。5:面黑:是慢性病的征兆,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心肺功能不全,肝硬变,肝癌等疾病患者,都可出现面色变黑。病情愈重,颜色亦愈浓。古语云:“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 。 “庭”在颜面部最高位置,即额部,此处出现黑
8、色,是病情危重的信号,病人常会衰竭而死。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砷剂,抗癌药等,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面色变黑,但一旦停药后又可恢复正常。面色黑为肾精亏损,可用补肾药物进行治疗。望面色要区别常色中的客色与病色。客色是指健康人的面部随着季节,气候变化,或由饮酒,劳动,情绪变化,日晒等引起的临时性面色改变,不属病色,望面色时尤当鉴别。例如,剧烈运动,饮酒,日晒,情绪激动(害羞或愤怒)时,都能引起短暂的面部潮红,寒冷、惊恐等刺激引起的毛细血管强烈收缩,即可使面色变得苍白。老年人的面部,可见许多散在脂褐色斑点,称为“老年性色素斑” 。妇女在妊娠期面部出现棕褐色对称斑块,称为“妊娠斑” ,这些都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9、.中医脾虚证是指中医所称之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证,其病情虽较繁杂,但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等,脾虚呕吐证见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宜健脾和胃止呕,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脾虚泄泻证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治宜健脾渗湿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化裁。脾虚水肿证见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
10、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泛溢肌肤所致,治宜温脾利水消肿,方选实脾饮加减。脾虚出血证见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脾虚出血乃脾气虚弱,血失统摄为罹,治宜健脾益气摄血,方选归脾汤加减脾虚之人忌吃下列食物。鸭肉性凉之物。 “鸭肉味甘性寒,滑中发冷气。 ” “多食滞气,滑中,凡为阳虚脾弱,皆忌之。 ”因此,脾虚之人,尤其是脾阳不足者忌食鸭肉。甲鱼有凉血滋阴作用,属于清补食品,滋腻之物,多食久食则有碍脾之运化功能,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尤其是脾胃素虚之人,应当忌食之田螺性寒,味甘咸,有清热解暑作用
11、。正因其性质大凉, “多食寒中,脾虚者忌。 ”螺蛳性寒,味甘,虽有清热作用,但对脾胃虚寒之体则不相宜。 “此物体性大寒,善解一切热瘴。胃中有冷饮,腹中有久泄不实,不宜食之。 ” “多食令人腹痛不消。 ”故凡脾虚者,法当忌食之。蚌肉性寒,味甘咸,能滋阴、清热,但脾虚之人不宜多食,食之易伤脾胃阳气。所以, “蚌,甘咸寒。多食寒中,脾虚便滑者皆忌。 ”牡蛎肉性质微寒,味甘咸,虽有滋阴养血作用,但多食久食则导致脾胃虚寒,加重消化系统慢性疾病的病情,凡因脾虚所致的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症、慢性腹泻者均忌多食。 “脾虚精滑者忌。 ”梨子生梨性凉,脾虚切忌。 “多食令人寒中,损脾,生食多成冷痢。 ”
12、“脾虚泄泻,法咸忌之。” “中虚寒泻者忌之。 ”因此,凡脾虚之人,尤其是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切勿食用。山楂又叫棠株、山里红。能开胃消食,但有损害脾胃之弊。 “凡脾弱,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胀闷者,于每食后嚼二三枚绝佳,但不可多食,恐反克伐也。 ” “脾胃虚,兼有积滞者,当与补药同施,亦不宜过用。 ” “山楂,若胃中无食积,脾虚不能运化,不思食者,多服之,反克伐脾胃生发之气也。 ”因此,脾虚之人勿食之,更忌多食常食之。甜菜又叫君达菜。其性凉,有损脾气。 “脾虚人服之,则有腹痛之患,气虚人服之,则有动气之忧,滑肠人服之,则有泄泻之虞。 ”由此可见,对脾气虚弱,尤其是脾虚便溏之人,不宜多食常食之。枸杞
13、子性平,味甘。但古代医家也有认为,枸杞性寒。 “枸杞,甘寒性润。 ”正因如此,对平素脾胃虚弱,或素有脾胃虚寒便溏者,皆当忌之, “脾胃薄弱,时时泄泻者勿入。 ”此外,脾虚者根据其宜忌原则,应当忌食或少吃阿胶、马奶、牛奶、海参、甲鱼、螃蟹、蛤蜊、蚌肉、蚬肉、鳆鱼、芝麻、荞麦、柿子、柿饼、荸荠、柑、橘、香蕉、桑椹、无花果、猕猴桃、西瓜、甜瓜、海松子、柏子仁、生萝卜、水芹菜、落葵、菊花脑、茼蒿、菠菜、莼菜、发菜、蕺菜、地瓜、丝瓜、生菜瓜、生黄瓜、紫菜、地耳、金针菇、草菇、菊花、金银花、地黄、决明子、西洋参、胖大海、薄荷等。脾虚者宜吃以下食品。粳米性平,味甘,有补脾益气之功。 “粳米,皆能补脾,益五脏
14、,壮气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为第一。 ” “粳米即人所常食米,为五谷之长,人相赖以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无毒,虽专主脾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肤,因之而强健。 ”可以说凡虚弱之人,粳米皆宜,尤脾虚之人,最宜食之。糯米性温,味甘,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脾虚者宜用之煮粥服食。 “糯米,脾病宜食,益气止泄。”所谓脾病,乃指脾虚为病之义。 “糯米,益气补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黏滞。若作糕饼,性难运化,病人莫食。 ”锅巴又称锅焦。性平。 “补气,运脾,消食,止泄泻” 。凡脾虚不运、饮食不香,或食不消化,或脾虚久泻者最宜食用。古方中亦常用之,如小儿常用健脾消食的“锅焦丸”
15、 ,治老人脾泄的“玉露霜” 。用以治疗“老幼脾虚久泻不愈”就是用锅巴同莲子肉为末加白糖调服,颇有效果。西国米又称西谷米,西米。白净滑糯,营养丰富。性温,味甘,能温中补脾,凡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食之颇宜。 “西谷米健脾运胃,久病虚乏者,煮粥食最宜。 ”番薯俗称甘薯、山芋、红薯。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 “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 ”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 。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薏苡仁俗称苡仁米、六谷米。有补脾健胃的作用。味甘能入脾补脾。脾虚者宜用苡仁米同粳米煮粥服食,相得益彰。饭豇豆性平,味甘,能健补脾胃,对脾胃虚弱、食少便泻,或妇女脾虚带下者,
16、食之最宜。 “治脾土虚弱,开胃健脾”的记载。明李时珍还说它能“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和五脏,调营卫,生精髓” 。除通常炒食外,还可同粳米煮饭或煮粥食用。白扁豆性平,味甘,能补脾胃虚弱。 “白扁豆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泄泻,暖脾胃。 ”“扁豆如何补脾?盖脾喜甘,扁豆得味之甘,故能于脾而有益也。 ”扁豆“炒用健脾止泻” 。对于脾虚呕逆,食少久泄、小儿脾虚疳积、妇女脾虚带下者,最宜食之。或炒熟食用,或用白扁豆煮粥服食,均有裨益。牛肉性平,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 “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 ”故凡久病脾虚、中气下陷、气短乏力、大便泄泻、脾虚浮肿之人,宜
17、用牛肉炖汁服食,或用牛肉适量与大米煮粥调料进服,这对脾胃虚弱的恢复,大有裨益。牛肚性平,味甘,也能补虚养脾胃。 “牛肚和中,益脾胃” 。 “补中益气,养脾胃。 ”所以,凡脾虚之人,或病后脾胃虚羸,宜煨食之。羊肚也有与牛肚同等的功用,脾虚者食之亦宜。鲫鱼性平,味甘,入脾胃大肠经,有健脾养胃作用,故脾胃虚弱者宜食。 “鲫鱼合莼作羹,主胃弱不下食” 。 “鲫鱼,甘温能益脾生肌,调胃实肠,与病无碍,诸鱼中惟此可常食。 ”白鲞为大黄鱼或者小黄鱼的干制品。有健脾、开胃、补虚、消食的作用。 “开胃醒脾,补虚活血,为病人产后食养之珍” 。 “黄鱼有养脾理肺之功,治久病胃弱食减,不能进厚味者。以白鲞水煮烂食之,
18、健利肠胃,为肠虚胃弱之人必需用之,诚药食中之良品也。 ”可见脾胃虚弱者食之颇宜。鲈鱼性平,味甘,能补益脾胃。 “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脾胃有病,则五脏无所滋养,脾虚则水气泛滥,益脾胃则诸症自除。 ”脾胃虚弱者宜常食之。大枣性温,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 “大枣安中养脾” “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对脾虚便溏、胃弱食少、气血不足之人,最宜经常服用大枣。樱桃性温,味甘,能补脾益气。 “樱桃主调中,益脾气。 ”“樱桃治一切虚症,能大补元气,滋润皮肤。 ”凡脾气虚弱者宜食。芡实性平,味甘涩,入脾、肾经,有补脾益气、固肾涩精的作用。尤其是脾虚而大便泄泻,或脾虚妇人带下者,食之最宜。菱角熟者
19、甘平,鲜者甘凉,煮熟服食,有健脾益气的作用。 “煮熟取仁食之,代粮。 ”用老菱制取淀粉叫菱粉,也有补脾作用。 “菱,作粉极白润宜人。 ” “菱粉补脾胃,强脚膝,健力益气。 ”脾胃气虚者食之为佳。莲子肉性平,味甘涩,有补脾胃之功。 “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 ” “莲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涩之性,最宜滑泄之家,遗精便溏,极有良效。”所以,对脾虚之人久痢虚泻,妇女白带清稀频多者,最宜食之。党参性平,味甘,无毒,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 “党参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甚相远。其尤可贵者,则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凡古今成方之所用人参,无不可以
20、潞党参当之,凡百证治之应用人参者,亦无不可以潞党参投之。 ”可见党参补脾胃作用与人参相同,且运用得比人参更广泛。太子参又称孩儿参、童参。能补脾益气。 “大补元气” 。太子参“补脾肺元气” 。 “补气益血,健脾生津。治脾虚腹泻,不思饮食。 ”脾虚者宜常食之。此外,脾虚之人还宜服食山药、粟米、高粱、青稞、蚕豆、狗肉、羊肚、鸡肉、青鱼、鲢鱼、乌鱼、鲂鱼、白鱼、银鱼、鳜鱼、白木耳、花生、黄芪、紫河车、白术、甘草等痰饮与湿痰 痰饮痰和饮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不仅是指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
21、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饮,即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金匮要略即有“痰饮 “、“悬饮“ 、“溢饮“ 、“支饮“等区分。痰饮的形成 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所伤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津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液停滞而成。肺、脾、肾及三焦与津液代谢关系密切,肺主宣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脾主运化水液,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通调之道路。故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湿而生痰。痰饮形成后,饮多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而痰则随气之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形成多种病证,因此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痰饮的病
22、证特点 痰饮形成之后,由于停滞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亦不一样,阻滞于经脉,可影响气血运行和经络的生理功能。停滞于脏腑,则可影响脏腑的功能和气机升降。痰的病证特点 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痰阻于心,心血不畅,而见胸闷心悸;痰迷心窍,则可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在经络筋骨,则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头,可见眩晕,昏冒;痰气凝结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之病症。饮的病证特点 饮在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饮在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饮在胸隔,则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饮溢肌肤,则见
23、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重。中医认识痰饮病证,除根据临床病证特点外,还常结合舌苔滑腻,脉滑或弦等全面综合分析,以进行判断。痰饮治疗的辨证论治-痰饮【证见】形体消瘦,胸脘胀满,纳呆呕吐,胃中振水音或肠鸣漉漉,便溏或背部寒冷,头昏目眩,心悸气短。舌苔白润,脉弦滑。【治法】温阳化饮。【方药】主方茯桂术甘汤(张仲景金匮要略 ) 加减处方:茯苓 20 克,桂枝 15 克,白术 12 克,炙甘草 6 克,法半夏 12 克,生姜 lO 克。水煎服。若小便不利者,加猪苓 15 克、泽泻 12 克。脘部冷痛、背寒者,加干姜 10 克、吴茱萸 9 克、肉桂 6 克。饮郁化热者,可改用己椒苈黄丸己椒苈黄丸防己 12
24、椒目 5 葶苈子(炒)10 大黄 10简介:功用 泻热逐水,通利二便。主治 水饮积聚脘腹,肠间有声,腹满便秘,小便不利,口干舌燥,脉沉弦。方解 本方病证以水饮内停,郁而化热,积聚肠间为主要病机。水走肠间,一则阻滞气机,使腑气不通;二则使水不化津,津不上传;三则病及肺,使肺不能通调水道,往下输送到膀胱,故病人腹满便秘。本方中防己、椒目、葶苈子均可以利水。其中防己长于清湿热,椒目消除腹中水气,葶苈子能泄降肺气,消除痰水,另外大黄能泻热通便。加减法A.如果水饮犯肺,兼见喘咳,加麻黄 4 杏仁 12B.如痰涎雍盛,加紫苏子 12 莱菔子 10C.气滞较甚,腹满较重,加川朴 12 槟榔 10D.如果病人
25、久病体虚,中气不足者,加人参 10(另炖服) 白术 15 黄芪 24悬饮【证见】病侧胁间胀满刺痛,转侧及咳唾尤甚,气短息促。舌苔白,脉沉弦。【治法】宣利逐饮。【方药】1主方柴枳半夏汤(李梃医学入门 ) 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处方:柴胡 12 克,黄芩 10 克,枳实 12 克,法半夏 12 克,瓜蒌仁 10 克,桔梗 12 克,赤芍 12 克,葶苈子 15 克,桑白皮 12 克,白芥子 10 克,茯苓 15 克,泽泻 12 克,大枣 5 枚。水煎服。2单方验方悬饮汤(贾河先等 百病良方)处方:桑白皮、茯苓皮各 30 克,半夏 20 克,瓜蒌、葶苈子各 15 克,蜀椒目、生姜、
26、苏子各 10 克。水煎服。每日 12 剂。支饮【证见】咳逆喘满不得卧,痰吐白沫量多,颜面浮肿。舌苔白腻,脉弦紧【治法】温肺化饮。【方药】1主方苓甘五味姜辛汤(张仲景 金匮要略) 加减处方:茯苓 18 克,干姜 10 克,细辛 5 克,法半夏 15 克,紫菀 12 克,款冬花 12 克,五味子 6 克,北杏仁 12 克,炙甘草 6 克。水煎服。2单方验方支饮汤(袁桂生验方 )处方:麻黄 12 克,桂枝 12 克,干姜 15 克,北细辛 12 克,生白芍 15 克,五味子 15 克,甘草 15 克,瓜蒌仁 9 克,干薤白 9 克(白酒洗) ,法半夏 9 克。水煎服。溢饮【证见】四肢沉重或关节重,甚
27、则微肿,恶寒,无汗或有喘咳,痰多白沫,胸闷,干呕,口不渴。舌苔白,脉弦紧。【治法】发表化饮。【方药】主方小青龙汤(张仲景金匮要略 ) 加减处方:麻黄 10 克,桂枝 12 克,北杏仁 12 克,生姜 10 克,茯苓 12 克,细辛 5 克,法半夏12 克,五味子 6 克,白芍 12 克,紫菀 12 克,甘草 6 克。水煎服。若肢体浮肿明显者,加猪苓 15 克、泽泻 12 克。内有郁热者,加石膏 30 克。湿痰湿痰,病证或病理名称。作为病证,则为痰证之一。湿痰有外感、内伤之分。 医学入门卷五:“生于脾,多四肢倦怠,或腹痛、肿胀、泄泻,名曰湿痰。 ”当予化痰利湿,宜山精丸、三仙丸,或以二陈汤加苡仁
28、、竹茹、杭芍、山药。 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在脾曰湿痰,其色黄,滑而易出,多倦怠,软弱喜卧,腹胀食滞,脉必缓,宜白术丸;或挟虚,宜六君子汤;挟食,宜保和丸;挟暑,宜消暑丸;挟惊,宜妙应丸。各宜从脾分治。 ”由此可见,湿痰其病重在脾经,故又有脾经湿痰之称。参见痰饮、外感湿痰、内伤湿痰、脾经湿痰条。外感湿痰外感湿痰,证名。外感湿邪,与体内水湿互结所致的病证。湿痰证之一。见症因脉治外感痰症 。多因坐卧卑湿之地,或感受雨湿,与体内水液交凝而致。症见身发寒热,面目浮肿,恶寒头痛,身痛不能转侧,呕吐恶心,烦满不渴。治宜散风除湿,用羌活胜湿汤、化痰二陈汤、平胃散等方。参见湿痰条内伤湿痰湿痰证之一。见症因脉
29、治内伤痰症 。证见身或热或不热,体重足酸,呕而不渴,胸膈满,时吐痰,身体软倦。多因脾胃阳虚,水液停留,生湿酿痰所致。治宜理脾燥湿为主,用二陈平胃散、二陈羌防汤、栀连二陈汤、六君子汤等方。小青龙汤由麻黄、桂枝、干姜、白芍、五味子、甘草各 9g,半夏 15g,细辛 6g 组成。方中麻黄、桂枝开表逐邪,发汗平喘;半夏除饮;干姜、细辛温化水饮,桂枝助之;五味子收敛肺气以保肺;白芍牵制上药之温燥,以防伤及阴津;甘草调和诸药。故合而用之,为开表逐饮之良方。其方仲景所以有五种加减法者,是因为水饮波动,或上或下也。此方在伤寒论有二见:一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噎,或利,或小便不利,少腹满,
30、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一为“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 ”在金匮要略有四:见一为“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一为“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小青龙汤主之。”一为“咳逆倚息不得卧,其形如肿,小青龙汤主之。 ”一为“妇从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系外有寒,里有饮之证,若见肺胀咳喘,脉浮,为心下有水,烦躁为内热,因此为里饮兼里热之候。当逐饮清热,故方用小青龙除饮,加后膏者,清里热以除烦躁也。 金匮要略云:“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身体疼重,谓之溢饮。 ”溢饮系饮流四肢,
31、虽非表证,但病位接近于表,故可用发汗之法,使饮邪从表而出。这是因利势导,并非以发汗来驱除表邪也。咳逆倚息不得卧,谓之支饮,邪在于肺,故用小青龙汤既开表使肺得宣降,又涤除饮邪,遂可令病转缓。此也是无表证用小青龙汤之例。妇人吐涎沫,也属水气或寒饮为患,虽无表证,但仍宜用小青龙汤温化水饮。上述说明,治里饮,无论有无表证,均可用小青龙汤治之。所以然者,以小青龙汤中之桂枝既能解表,又具有温阳化饮及平息咳而上气之功效;麻黄开表,使外不闭,有利于肺气之肃降,故能缓解饮邪引起之喘咳。基于上述,故麻黄、桂枝与小青龙汤中之余药相合,则化饮之力更宏也。 患者胃脘部经常出现水鸣声,以手振动,尤为明显,干呕时作,作则连
32、续十余声。即治之,前医予旋覆代赭石汤等方药加减,均未取效。改用西药治之,月余而其病不减。又服中药半夏泻心汤,反见吐涎少许,心下及背部出现冷感。今诊,除上述外,尚见口干不欲饮水,头时晕,苔白滑,脉沉缓等。此乃水饮停于心下之候,当温化水饮。遂用桂枝、白芍、干姜、五味子各 9g,半夏 18g,麻黄、细辛、砂仁、甘草各 6g,3 剂而心下水声明显减少,10 剂而诸症悉去。继用香砂六君子汤调理,数剂而愈.1、脾胃湿热主症:(1)舌苔黄腻(2)胃脘或胸脘或脘腹痞闷(3)口苦而粘(4)食欲不振次症:(1)舌质红或淡红、体胖齿印(2)口渴不喜饮或喜热饮(3)脉濡缓或濡数(4)大便溏判断:主症(1)为必备,具备
33、两个主症、一个次症即可诊断为脾胃湿热证。2、脾气虚主症:脾虚:(1)食欲减退(2)大便溏泄(3)食后脘胀气虚:(1)消瘦(2)体倦乏力(3)头晕(4)神疲懒言(5)舌胖有齿印(6)脉虚无力次症:(1)口淡(2)呕吐(3 )腹痛绵绵、喜温喜按(4)肠鸣(5)虚胖(6)面菱黄(7)唇淡(8)短气(9)排便无力(10)白带清稀(11)浮肿(12)咳痰多清稀(13)失眠、不寐(14)小便清长判断:(1)气虚主症 2 个脾虚主症 2 个;(2)气虚主症、舌象脾虚主症 2 个;(3)气虚主症、舌象脾虚主症 1 个次症 2 个。以上三项中具备一项即可诊断为脾气虚证。色白、有咸味的痰属寒痰,可选用干姜、细辛、
34、桂枝、厚朴等温化痰液的药物,中成药有苏子降气丸、小青龙口服液等;色黄、粘稠的为热痰,可选用浙贝母、黄芩、竹沥、瓜蒌皮等清热化痰的药物,中成药有贝羚胶囊、金果饮、川贝枇杷膏等。另外,泡沫痰多为风痰,口干、粘腻的多为燥痰,痰中带血的称为血痰等,分别使用祛风化痰、润燥化痰和清热凉血化痰的方法,治疗均不相同。二陈汤半夏、橘红各自 10 克、白茯苓 9 克炙甘草 5 克。【主治】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正文】用法:水煎服。功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方解:本方为祛痰基本方。方中半夏辛温而燥,最善燥湿化痰,且能降逆止呕,变主药;辅以橘红理气,燥湿化痰,使气顺痰消;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使湿无所聚;使以甘草和中健脾。诸药合用共奏燥湿和中,理气化痰之功。方中橘红、半夏以陈久者良,故有“二陈”之名。临床运用:1临床以咳嗽,痰多色白,苔白润、脉滑为辩证要点。2治疗各种痰证:风痰者加制南星、白附子以祛风化痰;寒痰者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寒痰;热痰者加瓜萎、竹黄、黄芩以清热化痰;食痰者加莱菔子、枳壳以消食化痰;顽痰者加礞石、浮海石以攻逐陈积深伏之痰。附:温胆汤千金方即二陈汤加枳实 10 克,竹茹 10 克。水煎服,主治肝胃不和,痰多胆怯,虚烦不眠,眩晕,惊悸,苔腻之证。此方清而不燥,是与二陈汤区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