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经体液免疫调节1、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调节速度快 调节速度慢 作用的范围广泛 作用的部位准确 作用的时间短暂 作用的时间比较长A B C D2、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刺激强度的大小 B感受器的兴奋性 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D效应器的兴奋性3、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觉感受器只分布在皮肤B体表温度一定与体内温度相同C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人体散热主要通过体液调节实现4、天气变冷时,维持体温所散失的热能增多,人体内下列哪些腺体的分泌量会增多( )垂体 甲状腺 胰岛 肾上腺 卵巢A B. C D. 5下列关于抗
2、利尿素分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喝水多,抗利尿素分泌多 B.喝水少,抗利尿素分泌多C. 喝水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少 D.出汗多,抗利尿素分泌少6、有三只生存状况一致的小狗,分别切除它们的下丘脑、甲状腺、垂体,然后检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甲 乙 丙 注:“”代表增加, “”代表减少则甲、乙、丙三只小狗被切除的器官分别是 ( )A垂体、下丘脑、甲状腺 B垂体、甲状腺、下丘脑C甲状腺、垂体、下丘脑 D下丘脑、垂体、甲状腺7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受到寒冷
3、刺激时,a、b、c 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B.c 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C.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D.在调节水平衡过程中,下丘脑只有合成、释放 d 激素的作用8.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来调节体温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血糖浓度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胰岛 A 细胞的分泌活动内环境渗透压的升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A. B.C. D.9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
4、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10.人体血液中各种激素的含量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正常水平上,这是通过下列哪项实现的 ( )A.激素间的协同作用 B.激素间的拮抗作用C.神经- 体液调节 D.反馈调节11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表皮细胞排列紧密 B呼吸道粘膜分泌粘液C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D感冒病毒刺激人体产生抗体12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直接发育成的淋巴细胞是AT 细胞 BB 细胞 C效应 T 细胞 D效应 B 细胞13流感是一种
5、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流感病毒可能发生了突变B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C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可能不是同种类型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14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 )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加 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加15关于对抗体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属于免疫球蛋白 B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C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D其参与的免疫是细胞免疫16参与过敏反应的是:A抗体 B淋巴因子 C效应 T 细胞 D干扰素17自身
6、免疫病产生的原因:A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菌的免疫反应 B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C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的免疫反应 D自身免疫功能不足18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的共同点是A产生抗体 B产生记忆细胞 C杀伤靶细胞 D分泌淋巴因子19下列各种医药品中,属于抗原类的是A疫苗 B胸腺素 C干扰素 D白细胞介素20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21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A浆细胞
7、BT 淋巴细胞CB 淋巴细胞 D效应 T 细胞22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23为防止甲型 H1N1 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 H1N1 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 H1N1 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是( )A侵染部位 B致病机理C抗原决定簇 D传播途径24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
8、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25如果给人体注射灭活的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 H1N1 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AB 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 B 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BT 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 T 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C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26关于甲型 H1N1 流感病毒与 H5N1 禽流感病毒的有关比较,不正确的是 ( )A均使感染者发烧,因此两者抗原相同B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
9、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C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D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改变传染性27人体内往往存在着针对一种病毒的不同抗体,合理的解释是( )A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种蛋白质分子B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复制C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个同种蛋白质分子D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表达28下列关于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B 细胞受到淋巴因子的作用后,可增强清除靶细胞的能力B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后,可将抗原呈递给浆细胞C婴儿初次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后,体内可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DHIV 攻击人体 T 细胞后,可使人体完全丧失体液免疫能力29高三学生小明最近到医院体检,体检报告中的肝功能检验结果
10、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 ,乙肝抗体呈阳性()。他说自己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就此结果向你咨询,你应该给他怎样的合理建议(说明: “”表示有, “” 表示没有)( )A你体内带有乙肝抗体,说明一定也有乙肝病毒,需要到医院就诊B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一定是妈妈怀孕时传递给你的免疫力C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说明你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后痊愈了D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这是父母遗传给你的免疫力30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
11、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31用实验动物可以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具体方法是将同种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动物。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实验组接种含疫苗的接种物,然后全都接种同种病毒。下列是关于该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原理是:疫苗进入动物体内后可刺激 B 细胞,使之分化后产生记忆细胞,当再次接种相同抗原后,可以产生更强烈的免疫
12、反应B接种同种病毒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免疫反应一样强烈C为确定疫苗的有效浓度,需要对实验组注射不同浓度的疫苗D本实验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32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 ( ) 33.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34.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
13、这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 A造血干细胞 BT 淋巴细胞 C. B 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35图 8 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表示将抗原传递给 B细胞、能够直接识别抗原C有相对发达的高尔基体是细胞的特征之一D能分泌抗体,而不能分泌抗体36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
14、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37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参与,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B骨髓造血干细胞可分化成 B 细胞,不能分化成 T 细胞C一种抗原往往具有多个抗原决定簇,一个效应 B 细胞可以产生多种相应的抗体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可在短时间内发生反应,因为过程可迅速完成38免疫接种包括两种方法:注射抗体, 注射抗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治愈者的血清进行的治疗属于方法 B方法在接种对象体内引起 B 细胞的增殖、分化C方法是通过使人体患
15、病然后获得免疫力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预防一些传染病39(2011海淀质检)下图表示人体某一免疫过程,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表示的是细胞免疫过程,且细胞 a 是吞噬细胞B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细胞 b 能大量分化成细胞 cC图中 d 为抗体,且能分布到血液或内环境中起作用D若 HIV 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 T 淋巴细胞40通过以下方法所获得的免疫能力在体内保持较长时间的是( )A成人注射丙种球蛋白(抗体) B注射乙肝疫苗C婴儿通过母乳获得某些抗体 D注射淋巴因子41.下图表示人处于寒冷环境时,皮肤发生的主要变化。请分析回答:(1)皮肤出现上述反应的意义是_ _。(2)体温调节
16、过程中,某些激素也发挥重要作用,人在寒冷环境中分泌量明显增多的激素有_和_。它们都具有促进产热、抵御寒冷的作用,二者的关系是_。(3)体温平衡调节除有激素参与外,还有_途径。(4)动物实验表明:如果破坏恒温动物的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体温调节能力了,而保留下丘脑及以下神经,则仍具有调节体温的能力,说明_ _。(5)若经测量,某人体温在 24h 内都处于 36,则此人在此段时间内产热总量_ 散热总量(在“ ”、 “”或“”中选择)。图 215(6)临床上采用低温麻醉是因为人体温下降(不低于 28)时,脑对缺氧的耐受力增强,其原因是 42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特
17、异性免疫包括 免疫和 免疫,该免疫属于 免疫,图中 b 表示_细胞,c 表示 细胞。(2)图中 B 淋巴细胞( )是在_中发育而成,抗原可与 (、)发生特异性结合。(3)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则其特点是 。43、汶川大地震后,灾区居民因饥饿、寒冷等原因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易受病原体感染。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回答:图中所示的是 免疫过程。图中 c 是_ _细胞,表示_过程,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称为 。与 e 细胞发挥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_ _ _(写出三种) 。图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 (填图中字母) 。预防接种后,当病原体侵入时,免疫的主要途径是_(用图中数
18、字表示) ,其特点是_ _,因此可迅速消灭病原体,有效预防某些疾病。若该抗原为 HIV,侵人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 细胞(填图中序号) ,该细胞成熟于_。44、右图所示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该免疫为 免疫中的 免疫;该过程主要作用的对象是 、和 。(2)图中 c 细胞是 ,d 细胞是 ;d 细胞的作用是 。(3)若用大剂量的 x 射线杀死 b 细胞会使机体 能力下降;若用大剂量的 x 射线杀死 c 细胞,会使机体 能力丧失、能力下降(填下列字母) 。A、体液调节 B、细胞免疫 C、体液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高一生物 周考题 3.19 答案详解1-5:DCCBB 6-10
19、DDDAD11答案 D,提示:考查特异性免疫的概念。12答案 B13答案 D,提示:未患流感是因为体液中有抗体或相应的记忆细胞,而患流感可能是 A、B、C的原因,不可能是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14答案 D,提示:受刺激后的淋巴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相应的细胞,因此细胞周期变短,而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的活动加强。15答案 D,提示:抗体是参与体液免疫的。16 答案 A17答案 C18.答案 B,提示: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后都能够产生记忆细胞。19答案 A20 解析:注射乙肝疫苗后,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形成特定的淋巴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如果有同样的抗原再次刺激机
20、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效应 B(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 B(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接种乙肝疫苗之所以要间隔注射三次,目的就是激发机体二次免疫反应的机制,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特定淋巴细胞。答案:C21 解析:细胞免疫过程的效应阶段,T 细胞或记忆 T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 T细胞,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并激活其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将抗原释放出来。然后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细胞沉淀或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所消灭,所以本题中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效应 T 细胞。答案:D22 解析: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
21、类,两类免疫过程中大都有 T 淋巴细胞参与,而 T 淋巴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所以先天性无胸腺的祼鼠会丧失全部细胞免疫能力和大部分体液免疫能力,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对异体组织也无免疫排斥反应,因此人类癌细胞也可以在其体内增殖。答案:A23 解析: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引起机体产生针对该抗原(流感病毒)的抗体及记忆细胞,当流感病毒侵入时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而抗原的特异性是由抗原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决定的,要想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 H1N1 流感,则需这两种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答案:C24 解析:人体深部组织细胞处氧气的浓度很低,能在此处细胞内大量繁殖的细菌的呼吸类型为无氧呼吸;破伤风梭状芽
22、孢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消灭该菌首先需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出来,然后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将抗原消灭掉。答案:B25 解析:病毒营寄生生活,所以必须用 T 细胞刺激后的效应 T 细胞来进行细胞免疫,所以 B 对。A 项中,效应 B 细胞不会使靶细胞裂解。C 项中,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把抗原呈递给 T 细胞,不会产生抗体。D 项中,释放白细胞介素的是效应 T 细胞,而不是记忆细胞。答案:B26 解析:两病毒虽能使感染者发烧,但两者抗原不一定相同,所以 A 错;不同人的免疫力不同,故感染后患病程度可能不同,B 正确;病毒感染正常人后由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 T 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刺激产生效应 B 细胞(
23、浆细胞),由效应 B 细胞产生抗体,C 正确;两种病毒均有发生突变而改变传染性的可能,D 正确。答案:A27 解析: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表面的抗原决定簇,一种抗原表面可以有多种抗原决定簇,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引发机体产生不同的抗体。抗原决定簇的本质是蛋白质。故因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种蛋白质分子,即有多种抗原决定簇导致体内存在着针对同一种病毒的不同抗体。答案:A28 解析:B 细胞受到淋巴因子的作用后,可增强其免疫能力;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后,可将抗原呈递给 T 细胞;婴儿初次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后,灭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在体内起抗原作用,使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HIV 攻击人体 T 细胞后,可使
24、人体丧失部分体液免疫能力。答案:C29 解析:小明肝功能检验结果乙肝抗原呈阴性(),因此其体内没有乙肝病毒。怀孕时传递给子代的抗体一般只能存留六个月左右,小明已经是高三学生了,其体内不可能还存留有母亲传给他的抗体。父母遗传给他的免疫力由遗传物质决定,如果没有乙肝病毒或疫苗,产生乙肝抗体的基因不会表达出抗体蛋白。这只能说明小明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后痊愈了。答案:C30 解析:考查了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有关知识。免疫细胞的来源是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的场所不同形成的淋巴细胞不同。造血干细胞转移至胸腺,则发育分化形成 T 细胞,参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及大部分的体液免疫。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分化形成 B
25、 淋巴细胞,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胸腺切除后,T 细胞不能产生,使机体的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仅保留部分体液免疫。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后,机体的一切免疫功能均丧失,即使再输入造血干细胞,因缺乏分化的场所不能形成 B 细胞和T 细胞,免疫功能不能恢复。答案:B31 解析:接种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故当再次接种相同的病毒抗原后,可产生更为强烈的二次免疫反应,该免疫为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因为对照组没有注射含疫苗的接种物,所以当接种同种病毒后,其免疫反应没有实验组强烈。答案:B32-40: A D B B B A D A B41(1)维持体温恒定 (2)肾上腺素 甲状腺激素 协同作用
26、 (3)神经调节 (4)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及以下神经部位 (5) = (不计) (6)体温较低时细胞生命活动慢,需要能量少,因而细胞呼吸耗氧少或体温低时,细胞中呼吸酶活性低,有氧呼吸弱,耗氧少42 答案:(1)体液 ;细胞 ;体液;效应 B 细胞 ;记忆 B 细胞(2)骨髓; II (3)迅速产生大量抗体43、 (1)体液 (2)B 淋巴 ; 呈递抗原 ; 淋巴因子 (3)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4)abcd (5) ; 记忆 B 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6)b ; 胸腺44、(1)特异性; 细胞 ; 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 癌细胞; 器官移植的异体细胞(
27、2) T 细胞 效应 T 细胞 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3) BCD B C高一生物 周考题 答案 3.1941.(1)_(2)_ _ _(3)_(4)_(5)_(6)_42.(1)_ _ _ _ _(2)_ _(3)_43.(1)_(2)_ _ _(3)_(4)_(5)_ _(6)_ _44.(1)_ _ _ _ _(2)_ _ _(3)_ _ _高一生物 周考题 答案 3.1941.(1)_(2)_ _ _(3)_(4)_(5)_(6)_42.(1)_ _ _ _ _(2)_ _(3)_43.(1)_(2)_ _ _(3)_(4)_(5)_ _(6)_ _44.(1)_ _ _ _ _(2)_ _ _(3)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