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乐府诗与古诗之表解.doc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063271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乐府诗与古诗之表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乐府诗与古诗之表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乐府诗与古诗之表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乐府诗与古诗之表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乐府诗与古诗之表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乐府诗与古诗之比较区别 滥觞 成立 发展 性质与形式 作品来源 代表作乐府诗(歌、行、歌引、引、曲、吟)汉武帝成立乐府之官署,职在采民间诗歌,被管弦以入乐凡经乐府采获保存之诗歌,皆称乐府诗产生于两汉发达于南北朝没落于隋唐变调于中唐可被之管弦多长短句偶数句必押韵可以换韵不须对仗句数、字数均不限制多叙事贵遒劲主要采获自民间诗歌(大抵作者以佚)士人之仿制而入乐府者(略可之其作者)最有名为西汉李延年佳人歌佚名陌上桑古诗(古风、古体诗)汉代已有古诗,唯古诗之名,实始于唐,系别于近体诗而言五言古诗由乐府演变而来。班固咏史诗,为最早之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亦受乐府影响,曹丕燕歌行为最早之七言古诗以六言、七言为主篇

2、幅长长句騈语多只可颂,不可歌多五言、七言(句法整齐)用韵较自由,只求韵谐而已可以换韵不讲究对仗句数、字数均不限制多言情尚温雅多为士大夫所创作东汉佚名古诗十九首,为最早成熟之五言古诗曹丕燕歌行,七言古诗正式成立乐府诗 渊源 乐府一官,秦已有之,至汉武帝设乐府官署,采民间诗歌,被以管弦,称为乐府诗 名称 乐府诗的标题仍留有入乐的痕迹,弄、歌、行、吟、曲、怨、谣、辞、调、引、张等。 如长干行 、 饮马长城窟行 、 琵琶行 、 短歌行 、 游子吟 、 渭城曲 、 长恨歌 、 春闺怨等。 作者 采民间歌谣者,作者已不可考。 而士人仿制而入乐府者,略可知其作者。 特色 内容繁复,形式多变,句型参差,多长短

3、句,但以五言较突出,可被管弦。 汉乐府 1 与古诗同为汉代诗歌文学的双葩 2 精华是汉代民歌,大都是人民的口头创作。 3 名篇: 江南可采莲 、 陌上桑 、 孔雀东南飞 南北朝乐府 1 文人仿作的乐府诗,大多只是沿用旧题,并无入乐。 2 入乐的乐府民歌有南北之异: 1. 南朝尚婉转。 如: 焦仲卿妻 、 长干曲 2. 北朝趋朴实雄浑。 如木兰诗 、 敕勒歌 演变发展 新乐府 1 形成于初唐,确立于白居易、元稹的新乐府运动。 2 不入乐,也不沿用旧题,另立新题。 形式上已近于古体诗。 3 元、白所作的新乐府,以写时事为主,旨在反映现实。 古诗 渊源 1 五言古诗,当由乐府而来。 2 七言古诗,也

4、受乐府影响。 名称 1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 2 古体诗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 特色 多五、七言,只可诵,不可歌。 作品作家 汉代 1 古诗十九首 1. 作者多不可考,未着诗名,后以各诗第一句作为诗题。 2. 乃东汉末期不得志的文人,仿乐府及国风体裁所创作的抒情五言诗。3. 质朴自然,简洁生动,对后世五言诗之发展,影响极大。 4. 无格率规定,平仄,句数,字数,无严格规定,不被管弦。 5. 首载于昭明文选 。 2 三曹皆长于乐府诗及古诗。 魏晋 陶潜诗风格恬淡自然。 东坡谓其质则实绮,瞿而实腴为田园诗之宗。南北朝 谢灵运、谢脁为山水诗大家。 而山水诗成为宋齐两代诗人的主要题材。 近体诗 名称

5、 又名今体诗,为唐代新兴诗体和古体诗为相对之词。 发展 1 近体诗完成于唐代。 是先有绝句,后有律诗。 2 元以后,曲作大兴,诗则衰微。 种类 分绝句、律诗两种(律诗含排律) 1 绝句: 1. 又名短句、断句。 2. 每首四句,有五言、七言两种。 2 律诗:(绝先于律) ( 1 )每首八句,排律八句以上;亦有五言、七言两种。 格律 1 体式:以首句第二字之平仄而定,分平起、仄起两种格律。 2 句数、字数固定。 3 严定平仄: 1. 每句各字都限平仄声 2. 俗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但五言诗第三字、七言诗第五字,在音调上有重要关系,不宜改易。 4 对仗工整: 1. 绝句可对仗,可

6、不对仗。 2. 律诗首尾两联不必对仗,中间两联(颔联、颈联)必须各自为对。 3. 排律除首尾两联以外,均需两两对仗,排排对偶。 5 用韵严格 1. 绝句、律诗多用平声韵,且一韵到底,不能换韵;排律可换韵。 2. 绝句二、四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五言首句不押韵为正,七言首句押韵为正)。 3. 律诗二、四、六、八句需押韵,首句押韵为正格,第二句起韵为变格。 诗人与 诗风 1 初唐 1. 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 宋之问、沉佺期:完成五言律诗之格律。 3. 杜审言,完成七言律诗之格律。 2 盛唐 1. 王维:写田园似陶渊明,诗格高妙,有诗佛之称。 2. 孟浩然:写田园似陶渊明,诗

7、风格明朗,语言清澈。 3. 岑参、高适:以咏边塞诗取胜,故称边塞诗人。 4. 李白:诗清新俊逸,飘然不群,称为诗仙。 5. 杜甫:写实咏史,反映社会,表现人生,真挚深刻,锤炼功深,有诗圣、诗史之誉。 3 中唐 1. 元稹、白居易:以通俗之社会写实诗着称。 2. 韩愈:以文为诗,雄伟奇崛。 4 晚唐 1. 杜牧:诗高华绮丽。 2. 李商隐:诗细密工,辞精意美。 5 宋代 1. 苏轼:为一代大家。 2. 黄庭坚:江西诗派之领袖。 3. 南宋四大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6 金明清 乐府诗、古诗与近体诗 古体诗 乐府诗 绝句 律诗 作者 多士大夫所作 多民间百姓作 内容 多抒情 多 音乐 入

8、乐 入乐 不入乐 不入乐 字数 五、七言 :分三、四、五、七言 :长短参差不一 五、七言 五、七言 句数 限偶数句 四句 八句 押 可以换韵 换韵,平仄皆可,偶 一韵到 一韵到底,押平声韵 韵 数句须押韵 底 对仗 可不对仗 对仗 可不对仗 颔联二联与颈联三联须对仗 平仄 毋须调平仄 平仄 讲求平仄 讲求平仄 汉诗选 姓名: 座号一、诗的演变与比较古体诗 近体诗(今体诗)分类古诗 乐府诗 绝句 律诗现代诗白话诗、新诗源起起于两汉最早的五言古诗:班固的咏史诗。汉武帝立乐府官署,采集民间诗歌(两汉、魏、晋)初唐( )、( )奠定五言律诗的体制初唐( )奠定七言律诗的体制民国初年五四运动后兴起说明

9、1.多为文人抒情之作。 1.以记功述事为主2.可被之管弦而歌唱 讲究( )、( )、( )的近体诗(绝句、律诗)成立了。只要不合乎近体诗格律,就 打破古典诗词的限制。2.只可诵,不可歌3.入唐化为近体诗3.后代为词取代 叫古体诗。句数 不限、可长,可短 限四句 限八句句法 以五言、七言为主 多( ),亦有句法整齐者。 只限( 五言) 、(七言) 两种。押韵 偶数句押韵;用韵自由;可转韵 偶数句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平仄 不讲究平仄 每句平仄都有定律没有限制对仗 不讲究对仗 没有限制( )联 1.2 句( )联 3.4 句 (对仗)( )联 5.6 句 (对仗)( )联 7.8 句没有

10、限制特色只能诵而不能歌,大抵为文人创作,(叙事少、抒情多)。古诗十九首朴质伤感;魏晋多劲直;陶潜以自然淳厚取胜,南朝则以( 唯美) 著称必合乐而歌,大半为民间歌谣,作者多不可考,(叙事诗多),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风格遒劲。常用( 歌、行吟、曲、调、引)为标题。分初、盛、中、晚四期,各种诗风兼备,名家、诗人辈出,为我国诗歌的黄金岁月。(派别如下)1.( )派:王维、孟浩然,长于五言诗,闲雅清淡。2.( )派:高适、王昌龄、岑参() 、王之涣,长于七言诗,豪放雄直。3.( )派:杜甫、白居易、元稹、张籍。4.( )派:韩愈、贾岛、孟郊。二、认识昭明文选1.原名:文选。2.编者: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

11、(501531)编。3.卷数:凡六十卷。4.作品时代:选录秦汉,下逮齐梁之诗文。5.选录标准:事出于沉思(有深度),义归乎翰藻(有文采) 。分为三十八类,按时代编排6.内容:所选包括诗,赋,文,书,论等,史书只取史论。7.注家:(1)唐注文选有二:(A)显庆中 李善为之注。 (B)开元间,吕延祚复集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五人,共为之注,称为五臣注 。(2)南宋后,取李善与 五臣注合刻,称六臣注文选 。其中惟李善注释音训最详,也最有名。8.价值:为我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文学总集;四库全书列为集部总集之首。(诗经是诗歌总集)9.文选后来广为流传,淹没了当时所有的选择,成为齐梁以前文章选集的唯一传本。自唐以后,几乎成为士大夫必修的课本,杜甫告诫他的儿子要熟精文选理 ,宋人谚语也说:文选烂,秀才半。 后代文人研究文选和注解,形成一项专门学问,叫做文选学 ,就可看出这本选集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三、补充1.(古诗)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2.(乐府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统计图表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