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翻译奇人许渊冲邓 郁“杨振宁 1957 年获诺贝尔奖,王希季是 70 年代长征一号火箭首射成功。我是 2014 年才得奖,比振宁晚了五十(多)年啊!”93 岁的许渊冲鹤发白眉,声如洪钟,中气十足,讲到畅快处,还会把袖口往上撸。8 月 22 日,中国翻译协会在外文局礼堂为获得国际翻译家联盟最高荣誉“北极光奖”的他举行了盛大的授奖仪式。作为和傅雷、钱钟书同时代的资深翻译家,许渊冲已出版了 120多本译作,翻译了楚辞 诗经 西厢记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等经典,被誉为“20 世纪下半叶中国典籍翻译历史上的丰碑” 。与他相伴了半个世纪的夫人照君则对我说:“许先生,是
2、一个奇人啊。 ”许渊冲是翻译界的“少数派” 。多年来,翻译界强调译文要忠实原文。他的翻译却不拘泥于原作,讲求再创造。他认为翻译“要发挥译语优势” 。这种“优势论”也成为了他在翻译界备受质疑和诟病的一点。陆谷孙、王佐良、许钧等翻译家都曾公开和他唱反调。率性、张扬的个性,让他在崇尚低调的翻译圈子里“独树一帜” 。不少人读许渊冲的回忆录逝水年华 ,既觉得痛快,又感叹此人毫不自谦。他重视感情,又难说谙熟“人情” 。可谓“狂作文章信手书,一章一句真性情” 。虽然在学术界备受争议,但在中国诗词的翻译成就上,许渊冲早已得到国内外公认。自 1980 年起,他开始致力于把唐诗、宋词、元曲译为英法韵文。已故宾州大
3、学教授顾毓琇赞誉许译:“历代诗、词、曲译成英文,且能押韵自然,功力过人,实为有史以来第一!”但他的成功,却是从挨批斗开始的。1958 年,许渊冲被打成右派。一次在烈日下挨斗,又热又累。他忽然想起毛泽东沁园春雪 ,就默默在心里试着将其译成英文。 “说来也怪,我一译诗,什么热、累、批、斗全都没了,眼里看到的仿佛只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心里想到的只是略输文采,稍逊风骚 。等我把词译完,批斗会也结束了。 ”在回忆录中,许渊冲更是不吝笔墨地描述母校西南联大。那时候的联大可谓大师云集。闻一多讲诗经 ,刘文典讲史通 ,罗庸讲唐诗,蒲江青讲宋词,萧乾谈“创作与译诗” ,卞之琳谈“写诗与译诗”这些都奠定了许渊
4、冲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的根基。而他毕生追求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翻译准则,则来自朱光潜和钱钟书的影响,受朱光潜的熏陶,他奠定了诗译的理论基础:不但要写景,还要传情;不仅存义,而且存音。他屡次写信向钱钟书请教诗词翻译中的问题,后者都不吝回信点拨,给了许渊冲无穷的动力。北大畅春园的许家,一套 70 平米的简陋居室。其中最惹眼的陈设,莫过于满满当当的书架。那座透明的“北极光”奖杯即被搁在书架的最上层,不踮着脚,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比起奖杯,许渊冲更亲近的是书桌上的绿格白底稿纸、放大镜,和一台看不出年代的长城台式电脑。 “翻译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他在我心中就像是普罗米修斯,永远进行着自己的事
5、业。 ”和许渊冲相交甚笃的翻译家许钧说,如今他的作息如钟表一样规律:早 9 点到阳台做操,早饭后翻译莎士比亚集 ,午睡后看看报纸,晚 7 点收看新闻联播 ,饭后接着翻译,直到深夜。有时他会半夜里坐起,打开电灯,把梦里想到的东西写下,生怕第二天忘记了。晚年的许渊冲爱读参考消息 ,常看海峡两岸 。早年在西南联大受到的自由民主思想熏陶,现在被包裹在一颗浓烈的爱国心里。他心里时刻怀揣着让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明主流的愿望。他引用杨振宁的话:“我一生最重要的成就是帮助克服了中国人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 英文和法文是英美人和法国人的最强项,中国人的英法文居然可以和英法作家比美,这也可以长自己的志气,灭他人的威
6、风了。 ”许渊冲已年过九旬,但精神矍铄,正如朱自清的旧诗所云:“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节选自人物周刊 ,有删改)相关链接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 ,1999 年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2010 年,中国翻译协会授予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2014 年 8 月 2 日荣获国际译联最高荣誉“北极光奖” ,系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杨振宁、王希季都是许渊冲西南联大时期的同窗。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许渊冲的“优势论”在翻译界备受质疑和诟病,这也使得他的翻译成就直到 2014 年获“北极光奖”才被认可,可谓大器晚成的代表
7、。 B许渊冲引用杨振宁的话“我一生最重要的成就是帮助克服了中国人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 ,既表明了对杨振宁观点的赞同,也表现了他自己强烈的民族自豪感。C许渊冲把“北极光”奖杯搁在书架的最上层,不踮着脚,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可见,许渊冲并不在乎这个奖,更关心他的翻译事业。D许渊冲翻译成就的取得,离不开西南联大老师们的影响。他曾屡次向钱钟书当面请教翻译问题,后者更是悉心点拨,给了他无穷的动力。E “翻译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他在我心中就像是普罗米修斯,永远进行着自己的事业。 ”翻译家许钧的话说明他虽公开和许渊冲唱过反调,但并不影响他对许渊冲的认可。解析:选 B、E。A.“才被认可”有误,从原文看
8、,许渊冲的成就早已得到公认;C.“许渊冲并不在乎这个奖”说法不严谨;D.“他曾屡次向钱钟书当面请教翻译问题”不够准确,是“写信”请教钱钟书。2 “与他相伴了半个世纪的夫人照君则对我说:许先生,是一个奇人啊。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许渊冲“奇”在何处。答: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传主的形象。从文中看,许渊冲的“奇”主要集中在第三、四、五段,抓住关键信息进行概括即可。答案:他是翻译界的“少数派” 。坚持翻译“优势论” ,不拘于原作,讲求再创造。他在翻译圈里“独树一帜” 。他个性率直、张扬,重视感情,又难谙人情。虽在学术界备受争议,但他在中国诗词翻译的成就得到国内外公认。诗词曲译成英文,实为第一,誉为“诗
9、译英法唯一人” 。他的成功,居然是从挨批斗开始的。3许渊冲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他成功的原因。答: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传主成就的原因。在这篇传记中,作者在写许渊冲取得成就的同时,对其成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作答时,要在文中圈画出这些关键语句,再进行梳理整合,然后分点概括。答案:有忘我的精神,专注而执着。(挨批斗时,再苦再累,一译诗,眼里只有翻译。)良好教育和大师教导,奠定他的文化根基和翻译准则。(西南联大的求学经历和受到朱光潜、钱钟书的影响。)淡泊名利,热爱并执着于自己的翻译事业。(“北极光”奖杯束之高阁。)工作投入而有规律。作息像钟表一样。有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责任感。(
10、关注参考消息和海峡两岸 ,时刻怀揣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明主流的焦虑。)4.文章结尾援引朱自清的诗句“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来评价年过九旬的许渊冲。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 解析:“夕阳无限好”是说年过九旬的许渊冲仍执着一念,在自己喜爱的事业上努力进取。 “何须惆怅近黄昏” ,是说作者对许渊冲积极乐观的情怀寄予了充分肯定。作答时,要结合材料具体分析许渊冲的做法。答案:观点:这句话充分表现了许渊冲虽年过九旬仍执着进取、坚持作为的积极乐观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许先生的欣赏和肯定。许渊冲 93 岁获奖,虽比同学杨振宁、王希季都晚很多年,但发言时激情澎湃,声如洪钟,中气十足
11、,体现其老而弥坚的乐观精神。许渊冲晚年勤奋译著,坚持不懈。有时深夜也会坐起,把梦里想到的东西写下,体现其积极作为的进取精神。许渊冲晚年常看参考消息 海峡两岸 ,关注时事。这种心系天下的爱国情怀,充分体现其耄耋之年仍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纪念常书鸿先生樊锦诗早在 1927 年,常书鸿先生就留学法国,学习油画。1932 年从国立里昂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不断参加里昂和巴黎的沙龙展,并连年荣获各种荣誉奖,常书鸿以他对西方绘画的独特领悟,在油画创作上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如怀乡曲 G 夫人肖像等作品,在当时就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怀乡曲和画家家庭等作品中还体现出常书鸿艺术
12、中特有的一种中国情调。20 世纪 30 年代的常书鸿先生和很多在国外留学的画家一样,怀抱着振兴中国艺术的大志,努力探索革新中国传统艺术的道路。常先生在 1933 年至1935 年间和几位艺术家共同发起了“中国留法艺术家学会” ,常常在一起探讨中国美术发展的前途问题。他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及当时的画坛进行了坦率的评论。他通过留学欧洲的艺术实践,深刻地看到了当时中国传统艺术的弊端,认为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追求,脱离了现实社会的艺术是没有出路的。这些看法至今仍然令人深思。1936 年,常书鸿在巴黎看到了敦煌石窟图录,看到了吉美博物馆所藏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绘画作品,这些绘画作品正是 1908
13、 年法国人伯希和在敦煌以非法手段获取的。这些优秀的祖国传统艺术使他感到十分震惊。他感到有责任回到祖国研究、继承和发扬这些伟大的艺术。凭着一种强烈的爱国热忱,他毅然回到了多灾多难的祖国。学习敦煌艺术,继承祖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创造新的时代艺术,可以说是常书鸿最初投身到敦煌艺术事业的初衷。在敦煌艺术研究所和文物研究所的长期艰苦工作中,常书鸿坚持研究临摹敦煌壁画。他临绘了不少高质量的壁画摹本,体现了他对敦煌壁画色彩表现的深刻认识,以及对装饰造型的把握,代表了敦煌研究院早期临摹工作的成就。作为敦煌文物研究所的所长。常书鸿领导着全所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因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临摹和艺术创
14、作。尽管如此,他始终没有丢下画笔,总在工作之余孜孜不倦地进行着艺术创作活动,画了很多敦煌及西北地区的风景和人物写生,表现了画家丰富的生活情趣,对敦煌和西北地区的深厚感情,及其极高的艺术造诣。直到晚年,他移居北京。仍然创作不息,并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一些大型绘画作品,有的还被国外收藏,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对敦煌艺术的探索和研究始终贯穿在常书鸿先生的敦煌工作之中。他以一个艺术家敏锐的眼光看到了敦煌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敦煌壁画以其内容的无限丰富性、强烈的时代性以及广泛的人民性,代表着中国古代艺术的精髓。但这样一种伟大的艺术却由于出自无名画工之手,而得不到文人画家的重视。为
15、此,常书鸿先生发表了很多文章,介绍敦煌艺术的风格和特点,强调它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四十至六十年代,在国内对敦煌艺术的研究还非常不足,参考资料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常先生以他丰富的学识和艺术洞察力,对敦煌艺术的总结和概述,在当时具有开创意义,为后来的美术研究奠定了基础,一些观点和看法至今仍然具有启发性。常书鸿先生的理论修养是多方面的,他虽长期受到西方艺术的熏陶。但对中国传统艺术也有着深刻的认识。因此,他对敦煌艺术研究体现着角度多、视野广的特点。能够从世界艺术的互动与发展中,看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常先生在工作之余写下许多动人的散文与小品,如喜鹊的故事 敦煌抒怀等,反映出他对敦煌的无限热爱,表
16、现了一个艺术家丰富的生活情趣。晚年所著自传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 ,全面地回顾了他的人生历程,更表现出他对敦煌的无限眷恋之情。(有删改 )相关链接1944 年 2 月 1 日国立敦煌研究所在莫高窟成立,常书鸿被任命为第一任所长,他先后又从重庆、成都聘请了史岩、董希史等各方面的专家,在残破荒凉、人迹罕至的莫高窟,住破庙,喝苦水,开展保护研究工作。(段文杰悼念敦煌文物事业的开创者常书鸿先生)(莫高窟 )千佛洞,实际上不是一千个,除去已经废圮的,他们共整理出四百八十六个。这些壁画如果按一定宽度排起来,约有二十华里,可谓天下第一艺术长廊!这样的壁画,包括古代传说、神话故事、佛经故事、古代人民生活写照,甚至
17、有天象图、地理图。所以要想对每一组或每一幅进行识别和注释,就要阅读大量书籍。包括哲学、历史、宗教史、佛经、美术史等等。(穆静敦煌之恋)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作为一名中国人,常书鸿的很多油画作品融入了一些中国情调,这源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令他在当时的画坛获得较高的声誉。B常书鸿在留学期间,结合艺术实践,逐渐意识到当时的中国的传统艺术要找到新的出路,就必须摆脱形式方面的要求,紧密联系社会现实。C常书鸿热爱绘画,进入敦煌后他也没有丢下画笔,不仅临绘了高质量的壁画摹本,还创作了许多表现西北地区风物的作品。D常书鸿在法国看到敦煌艺术的图录及作品后毅然回国,立即投身
18、于敦煌莫高窟的石窟保护、壁画临摹及研究工作,为保护民族瑰宝做出重要贡献。E本文通过记叙常书鸿在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内容,表现了一位杰出的艺术家热爱艺术、热爱敦煌、热爱祖国的伟大情怀。解析:选 C、E。A 项, “这源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于文中无依据;B项, “就必须摆脱形式方面的要求”有误,原文表述为“认为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追求,脱离了现实社会的艺术是没有出路的” ;D 项, “立即投身于”表述不准确,原文为“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临摹和艺术创作” 。6在对敦煌文化保护研究过程中,常书鸿需要面对哪些困难?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答: 解析:从原文中看,常书鸿在敦煌文化保护研究过程中遇到
19、的困难除了在第五、六段外,还应关注“相关链接”中的部分内容。作答时,先概括后分析,不要遗漏要点。答案:工作环境艰苦:莫高窟人迹罕至,残破荒凉,生活条件差。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大量的壁画需要临摹、识别与注释,需要阅读大量书籍。基础条件差:国内参考资料匮乏,相关研究非常不足,人们对敦煌艺术的重视程度不够等。7常书鸿的一生反映了一位画家对中国传统艺术的革新与探索,这在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答: 解析:抓住题干中的“革新与探索” ,准确筛选相关信息,然后分条作答即可。答案:探讨中国美术发展的前途问题,并发表一些坦率的评论。继承优秀传统艺术,创造新的时代艺术,对敦煌壁画色彩表现有深刻认识,也有对
20、装饰造型的把握。看到了敦煌艺术的价值,对敦煌艺术做出在当时具有开创意义的总结和概述,具有一定的启发性。用世界艺术的互动与发展的视角,对敦煌艺术的研究角度多、视野广。8.常书鸿先生身上有着老一辈艺术家杰出的素养与品格。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答: 解析:先对常书鸿“素养与品格”进行筛选和整合,再抓住这些要点进行分析。要做到观点鲜明,辩证说理,言必有据。答案:热爱祖国,甘于奉献。他对祖国艺术瑰宝充满热爱,毅然回国,耗尽毕生心血,为敦煌事业的开创与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深厚的绘画功底和理论素养。他留学西方,学习油画,对西方艺术及中国传统艺术都有自己的认识,能够多角度、大视野地发现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眼光敏锐,善于发现。在留学期间就认识到敦煌石窟的艺术价值,回国后又能凭借自己的学识与艺术洞察力深入开展敦煌研究。矢志不移,坚持不懈。在敦煌石窟的保护与研究中,能够面对各种困难,从未放弃,为之后的敦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