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洲曲产生的地理环境考释摘 要: 通过对六朝建康自然环境的考察,并结合唐人温庭筠等人诗文中对建康风物、掌故和地理环境的记述,西洲曲中的“西洲”、“南塘”等地点应该在建康附近,这首杰出的民歌亦应产生于六朝建康地区,描写的是发生在秦淮河畔的爱情故事。从建康的人文地理环境和西洲曲的艺术特征分析,西洲曲应产生于建康地区的文化氛围之中,它最后完成于齐梁文人之手,属于“吴歌”的范畴。关键词: 西洲曲; 西洲; 南塘; 建康; 吴歌中图分类号: I206.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5957 (2008) 0520078205西洲曲标志着南朝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成就,被人誉为“言情之绝唱”(
2、陈 ) 。 它 是的 首诗。关于它的 、故事发生的地点 诗 的 释, , , 于 的 之为南朝文 中的“歌”。 1 ( P507)它最currency1于“,fifl , ;乐府诗 曲歌,fi为“”; 、人的”诗 为“”,为梁 。 于故事发生的地点,的 ,要 点: 是 温庭筠乐府西洲曲写“西洲风, ”, 为它 产生于 ( )附近。近 , 民 生乐府诗 析 释“西洲” :“地点,温庭筠西洲曲诗西洲风, , 在 附近的 fl南 。” 生在 乐府诗 中:“西洲,在 附近的 fl”,并 为“它 产生于西曲 ”。二是 为西洲曲应产生在钟陵( 南 附近) 。 林庚 生 :“唐书地理志:钟陵,贞元中 更,县
3、南 东 。元和三年,刺史韦丹开南塘斗门 节fl,开陂塘 溉田。 耿湋春日洪洲即事:钟陵春日,春满南塘。 西洲曲 是产生于钟陵( 南 )之地吗? 即滕阁序 秋共 天 的带了。” 2 ( P157) 是, 上 似乎都 违反考 “孤证立”原则之嫌疑。笔 通过对西洲曲中“西洲”、“南塘”地点的考证 对六朝建康人文地理环境的考察, 为它应是产生于六朝建康的 首恋歌。下面笔 揣简陋,书 拙,敬请专家和 批评指 。“西洲”考在南朝乐府民歌中, 地得的诗歌,三洲歌、 干曲、襄阳乐、华山畿、石城乐、溪小姑歌、西洲曲等等,其中像“ 干”、“襄阳”、“华山”、“石城”、“溪”等地都是考的,因 我们很容易确定它们产生
4、的地区。 “西洲”与上述的其他例子太相,它更像 个普 78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通地,似乎在很 地方都 找到。 是, 果“顾思义”,我们把“西洲”理解为某地西边fl河中的块洲渚,应该是没 什么错。这就与 为“西洲”在 诸 抵牾之 ,倒与建康的地理环境很相符合。我们 从它们的自然环境来看, (即 ) fl自西 来,到城边转向东南,故fl 到fl 下 ,很 成 洲, fl边 被 的情 证 。fl 则 年 ,于 洲 ,建康( 南 ) fl自
5、西南向东 来, 过南 向东 , 于 fl 向的转 ,南 西、 年 , 洲相,fl ,对 fl 则 currency1。 3 ( P22)这自然环境 “上是 于fl 地自转fi成的。fl从地理方 上看, fl是从 的东 边 过的,即 fl边 洲,得“西洲”,在建康的西面和西南分 fl、秦淮河 过,fl边的 洲之“西洲”则很符合 “。 六朝事编类fl河门记,建康城西南、西面fl边 洲(秦淮河fl ) 、 洲(石”城)等 洲。“西洲”在建康,我们 从温庭筠西洲曲 得到证 。过 很 人解 这首诗的 ,面“西洲风, ”这 诗,就 定西洲在 。 温诗后面 :“南 ,西fl。 子 , 过石”城。”这的“西f
6、l” 与 和 fl的 关符,与建康和 fl、秦淮河的 关相符。家都,六朝 唐 “石”城” 都是指建康的“石”城”,它西 fl,南 秦淮河fl,是 六朝 的 个 。六朝 ,fl 石”城下,为要 ,为 家 之地。因 南朝 近和 石”城。唐 石”城:“山围故在, 城 。淮东边 , 过 来。”就是对这 的城的 。温庭筠诗中的“石”城”亦 指疑,“西洲”就在石”城附近。综上分析,我们从 成 洲的地理条件、二 与fl的 关 温庭筠西洲曲中关涉的“石”城”等方面 看出,“西洲”应是在建康,是在 。那么,温诗中的“ ”是在 ,是在建康。关于温诗记的建康“ ”,笔 下面 举出 个旁证。唐人 绮庄扬 送人提到了“
7、 ”:“桂楫木兰舟,枫fl竹箭 。故人从 , 远胜愁。落日低帆,归风引棹讴。思君 杨柳,泪尽 。”这 要 把“扬 ”这 地的 史沿革 些 ,我们 天 的扬,在六朝陵郡、fl都郡,扬 , 到唐 九年才改扬 。六朝 的扬 ,指的是 城建康。乐史太寰宇记卷123 :“扬 ,元渡flfl左,扬 理建邺。”因为扬 治在建康, 人就把建康 扬 。南朝民歌中的扬 指的就是 城建康。 4 ( P455458) 开皇九年( 589年) , 灭陈,除石”城外,把建康 宫苑城夷为地。建康从 毁灭。唐 建康在地fl宁,属润 。建康虽然在 唐 到毁灭, 它为六朝的都城, 济发达,文物繁盛,给后人留下很 的风 轶事,引起
8、了唐 文人对它的追慕、景仰和 叹,李、 、杜牧等 诗人都写过凭吊建康的诗歌,唐人诗歌中沿袭六朝的法建康为扬 。 建fl南三:“扬 桥边小妇, 干 商人。”李颀送 昱:“鸬鹚山”微雨晴,扬 郭暮 生。 人 宿金陵渚,试听边 雁声。”齐己金山寺:“槛外扬 树,船通建业僧。”罗隐中元 泊淮:“锦帆天子狂魂魄,应过扬 看 。”韦庄润 济阁晓 :“远烟藏海岛,初日照扬 。”杜牧润 二首:“扬 尘土试首,惜千金借与君。”李绅宿扬 :“fl横渡阔烟 , 过金陵落 秋。 , 树扬 。” ,笔 为, 绮庄 的“扬” 指建康,他诗中提到的“ ”与温诗中的“ ”是 个地方,都是在建康。二、释“南塘 ”在西洲曲中,
9、个 要的地,就是“ 南塘秋”中的“南塘”。 是 很 ”诗对这 地都 释。那么“南塘”这个地方 在 ? 六朝 唐 史,“南塘” 词 13例,它要指 个地方: 个是面林庚 生提到的钟陵县的“南塘”。除了林 生举出的唐书地理志的例子外, 提到了这个“南塘”,分书 :“ 之, 史 之 :? 南塘, 二城 之,其 我远下。 ”唐书李子通 :“之,于南塘上。”currency1 个则是指建康的“南塘”,即六朝秦淮河的南塘 。在六朝 唐史13例“南塘”中,除上述3例指钟陵“南塘”外,其他10例指建康的“南塘”,分书 “、书、书fi 、书 “、南齐书fl 志、梁书 景 、南史 “、南史 景 、 书志、 书 7
10、9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志等。建康的“南塘”在 中 记,事 :“ , ”, 近南塘下诸 中。” 生 于 条下引通卷93记 :“都建康,自fl沿淮 ,南塘,秦淮之南塘 。”南塘 “横塘” 5 ( P931) ,左思吴都 林 :“横塘在淮南,近家渚,fl , 之横塘。”应合景定建康志:“横塘, ,在淮南,近家渚,fl , 之横塘。宫苑记:吴 ,自fl沿淮 , 之横塘。 塘, 在 秦淮。 ?吴都 :横塘、下, 。 之盛,天下 。” 6 (
11、P1604)唐 干曲“君家 , 在横塘”的“横塘”即指 。六朝的南塘(横塘) “上是建康的繁华商业区和风景区,这 家罗 , 林立, 商 于,是 子 和 之地, 方 胜 :“ ,在秦淮南, 桥远。”东的、诸 地,文 史上currency1的“ 之”即发生在这。从南朝乐府的 容和fi 来看,它 的 是 民、商 、 、船等中下 民的生 和思 情,属于 的“城 民 ”。因 西洲曲中这 子的应该在建康的“南塘”应在的钟陵县。fl从南朝乐府民歌的发地来看,“吴歌”要产生于东和 建康为中的 fl下 的地区,“西曲”产生于 fl陵为中的 fl中 和 城 , “出于 、 、 、 之 ”(” 乐) 。尤其是扬 (
12、建康) 带,城济极为发达,出 了 描写商人、商妇为 商牟利 、相思的歌曲, 懊侬歌(fl陵 扬) 、三洲歌(送欢板桥湾) 、华山畿(相送劳劳渚)等等,甚 到了唐 , 、李等在乐府 干曲、 干 中吟唱着“ 干”、“南塘”商家的爱情故事, 是在 存的南朝乐府中却没 发 首歌“钟陵”的诗歌。 我们 ,西洲曲的“南塘 ” 在钟陵应在建康。更为 要的是,从西洲曲描述的地理环境来看,“南塘”与“西洲”在人的远 , 存的 关建康的文献证 了这 点。 上述“西洲”考我们已,“西洲”就在石”城附近, 顾 史方“要卷20“横塘”条:“ : (横塘)在秦淮南 ,近石”西家渚。?横塘亦 南塘。义 七年, 裕拒卢循于石
13、”,寻出陈于南塘,即。” 5 ( P931) “南塘” 石”城远,那么“南塘”与“西洲”相 亦应太远。currency1温庭筠fi丰安相林亭(二首)描写建康秦淮风景的诗“西 曲 柳,东府 ”、“淮浊,丹藕为谁开” ,六朝 秦淮河 带确 很 荷塘。上述记 与西洲曲记述的环境相合。因 ,“南塘 ”的故事发生在建康的南塘是 的。三、西洲曲产生的人文地理环境考察在南朝乐府中,西洲曲确 是颇为奇特的 首诗,全 达三十二,体制 于 “fl言四”的吴声西曲, 是“原生态”的南朝民歌,是 过 文人 工润饰的 品。这首南朝乐府的“ 制”, 在六朝建康这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中才 孕育出来, 、钟陵二地却很具备这样得
14、天独厚的文化环境。下面我们分三方面阐述之。首 ,它是“吴声”、“西曲”融合的结晶。六朝都城建康,手工业、商业非发达,物资充足,交通便利,为南方第 都会。 书地理志“(建康)小人 商贩,君子资于禄, ,埒于二 ,人fl方,故俗颇相类”,尤其是秦淮 ,手工业 坊和商业 星罗棋布,码” 停泊数 万计的中外商船。很 商人 来于 和建康之 ,他们把西曲带到建康来,促西曲与吴地文化相结合。因 在 些西曲中,我们 看到 畿地区的地,反映建康地区商人商旅生 的歌曲。三洲歌:“送欢板桥湾,相三山”。”“风 暂停,三山隐 舟。”杨叛儿:“闻欢远 ,送欢亭。”“暂出门,杨柳 藏 。”上述西曲中的“板桥”、“三山”、
15、“门”、“亭”等地在建康附近。 吴声西曲的歌, 相互借用的 象。 上举杨叛儿“暂出门” 首,亦于吴声 曲歌,概是 曲歌的歌,后被杨叛儿借用。 吴声 鹄曲:“ 鹄参天飞,半郁徘徊。腹中车轮转,君思忆谁。”被借用于西曲襄阳乐,是把最后 改成了“欢 定怜谁”,等等。于 西曲吴歌在民 相互借和交融的情 。currency1 方面,东南朝 来,南方民 产生的量的声歌曲,得到统治 的喜爱,南朝和 样设 乐府机构,负责 民歌配乐演唱,得量的西曲、吴歌汇 于建康。这 疑促 了吴歌、西曲的自觉融合与fl创fi。因 生 为:“吴声西曲虽每首仅四, 每个曲调却 几首、甚几十首歌,那么我们 视西洲曲为若干短章的组合。
16、它 是诗人在吴声西曲原 体制基础上 80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的改fi和提高。” 7 ( P311)建康 为吴歌、西曲的汇 与融合之地,为西洲曲的产生准备了优越的文化地理条件。西洲曲虽然是吴声与西曲融合的成果, 在创 过程中更 地 了吴歌的, 属于“吴歌”的范畴。首 从情调上看,它更近吴歌的闺阁气息,与吴歌子 歌、 曲歌等曲调极为相似,与“西曲”开朗 快的风格。fl从 容上看,它描写的是“ 个少倾 了 的四 相思之情” 8 ( P29
17、5) , 是借了吴声子 四 歌结合四 景物 达相思的方法。因 ,郭 乐府诗虽把西洲曲 温庭筠 归“曲歌”,在温庭筠诗 中却之为“吴声”。 是“吴声”,“西洲曲”就应产生在 建康为中的吴地。 9 ( P54)其,它应是 文化与宫 文化结合的产物。南朝商业 易发达, 和齐 来城 济的 繁 ,极地刺 了 文化的产生,南朝城 出 了量的歌 和吴声西曲。 ,“ 之 , 之,歌 , 成 ”(南史循 ) 。到了齐 ,“都之盛, ,歌声 节, 华 。 之 ,秋 春风之下, 非 ”(上) 。繁 的商业 济和文化,极地和改 着皇 的生 方和生 俗,“ 利, ”,皇 、门 商成风。fl 上南朝皇 出,来自会下 ,他
18、们皇宫后, 把商人生 风带宫 ,对 文化中的吴歌西曲 着很的爱, 爱商人生 的少,就是南朝第个民歌的皇,乐府诗 卷46引” 乐,他 民歌懊侬歌更制歌三十六曲。currency1 民歌,把 出自民 的吴歌西曲 为宫 乐。 过商人生 的齐 “,样 爱民歌曲,金 子 :“齐fi与共 石”fl , 歌子 之曲。” :“齐 人, 。后因”石 其,布 , 工歌陈歌之,为吴声曲。叹之,三万,二十。”南史 :“普通 , 自后宫吴声 、西曲 ,并华少,()。”于 文化对南朝皇 生 的。 是, 短小、自然俗的民 吴声西曲 满足皇 的 华生 ,为了 应他们“高 华 ”的生 情 ,他们对之 理、改编和fl创 , 齐
19、制 乐,陈后 “树后庭 、 春乐等曲,南史 自fi 、棹歌 曲,甚 。尤其是梁 ,制 了西曲襄阳 、fl南 、上乐,吴声子 四 歌、欢闻歌、 歌、 “歌、上声歌、 曲歌东飞劳歌等量歌 曲词。他们创制的曲,虽 留了民歌的 些特, 与 的民歌 了很的, 梁 西曲创制的fl南 、上乐,分 七首曲子组成,并配 和声唱,和体制上更 ,演唱的 面更 ,更符合皇的 乐 要。从西洲曲的结构来看,西洲曲每四 , 达 个完 的 思,构成 个相对完 的生 面。 ,西洲曲“似绝数首 成,乐府中 生 体”,就是 ,西洲曲相 于 首fl言四的南朝乐府 在 起构成的 品。歌曲演唱的 , 是为了满足宫 情声的。从西洲曲的人物
20、描写来看,人生 在繁华的“南塘” 之上, 自 出,应该是 商家的子, 的气 , 似乎是 家庭的子 象,这亦是 文化与 文化融合的结果。西洲曲对南朝乐府民歌的 改fi,然是为满足宫 的生 情 完成的。最后,它应是民 与文人 创fi的 个 果。建康是六朝的文化中、文人荟萃之地, 后出 过子良文 ,、统文 ,纲文 等文 体,南朝的“永 体”、“宫体诗”等诗歌思 都是 建康为中展开的。这些诗人 体在创 中 仿、 南朝民歌,他们发起的诗歌思 南朝民歌的。即从“、乐府诗 中 存的南朝乐府诗来看, 相 分是南朝文人的乐府民歌的仿 ,它们的文词都 文 , 少民歌胆真 的味 。西洲曲的出 , 与这些文人对南朝民
21、歌的改编、修饰 着密切的 。西洲曲充分吸和借了南朝民歌的fi 和 技巧, 它用了近三分之的 描写人 的故事,“ ”是吴声西曲中 要的 个fi 。在 手法上, 81 “南史少“:“(少)于华林园为 , 自酤卖。”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31页。南齐书荀 “ :齐 赜,在为太子 ,任用 “度丝锦与昆仑舶,辄 ,防送过南 津”。中华书局, 1972年版,第573页。?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它 留了双关 、珠格等修手法 自然的 言等 南朝民歌
22、的艺术特点。尤其是珠修格用,在齐梁文人诗歌中愈来愈成熟, 纲的戏 惠体十三、fl 体诗三十首中的法曹赠,都非娴熟地 用了珠格,这 首诗 都是摹惠诗的, 在之“,惠就已 地用了这修。西洲曲“续续相生,跗萼,曳 穷,情味愈出”的艺术特,是齐梁 珠格成熟 用的 个 要成就。西洲曲 具 文人诗的创 特, 情达的婉细腻,章法结构的精 巧妙, 境的精fi等,都是 民 品很 达到的艺术高度。西洲曲共八解三十二,除1、2、5、12、13、14、15、17、21、22、24、25、27十二外,其余二十都是律,这 这首民歌在文人修饰过程 了齐梁永 诗风的。西洲曲中 些诗的结构和 与齐梁诗人的诗非相似, 西洲曲“
23、梅寄人”的情节与梁 子 四 歌“兰始满地,梅 已落枝。持 怜 ,摘 寄”的 述类似,“日暮 劳飞,风吹 臼树”与吴溪小姑曲“日暮风吹, 落 枝”相近,“南风我,吹梦到西洲”与范闺思诗“几 ,飞梦到郎边” 基相。因 它完成于齐梁 的文人之手最 。然,像西洲曲这样 南朝民歌的 成 的 品,绝非 某 人单独创出来, 是 文人断修饰、润才完成的。文人辈出的建康,为它的酝酿、 成和出 提供了最为充分的条件。四、结 综上述,通过对六朝建康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的考察分析,并结合唐人温庭筠等诗文中对建康风物、掌故和地理环境的记述,我们 为,西洲曲中的“西洲”、“南塘”等地点应该在建康附近,这首杰出的民歌亦应产生
24、于六朝建康地区,属于“吴歌”的范畴。它最后完成于齐梁 的文人之手,描写的是发生在秦淮河畔的爱情故事。参考文献: 1 人民文 出版编辑编. 魏六朝诗歌 M .:人民文 出版, 1985. 2 林庚. 中文 简史M . : 出版, 1995. 3 罗宗真. 六朝考”M . 南 :南 出版, 1994. 4 . 乐府诗述 M . 上海:上海”籍出版, 1996. 5 顾 . 史方 “要M . :中华书局, 1955. 6 元方志丛刊(第二册) M . :中华书局, 1990. 7 .乐府诗 M . 成都:蜀书, 1999. 8 恩等. 中文 史( ) M . :人民文 出版, 2002. 9 益等
25、. 温飞卿诗 M . 上海:上海”籍出版, 1998.An Emp ir ica l Study on the Geographic Env ironmen t Bear ing B a llad of XizhouWANG J ian2guo( Faculty of A rts, Luoyang N orm al University, Luoyang, Henan 471022,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p robed into the geographic environment of J iankang inthe Six Dynasties. With
26、the re2cords about natur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customs in poetry ofWen Tingjun and others, it was assumed that suchp laces as “Xizhou“ and “Nantang“ in B allad of X izhou should stand near J iankang, which had p roduced the well2known ballad by dep icting a love story happening along the bank of t
27、he Qinhuai River. In addition, the analysis ofhuman geographic environment in J iankang and artistic features in B allad of X izhou p roves that it should be yieldedin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of J iankang and was finally composed by the literatiof Qi2liang Dynasty as one of “WuBallads. “Key words: B a llad of X izhou; Xizhou; Nantang; J iankang; Wu ballads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