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文中的地理知识古诗句中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如:“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 ”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温带大陆性气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快行冷锋的影响“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 (刘元载早梅 )不同坡向对植被的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垂直地带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 准静止锋的影响“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 ( ) 地球公转“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李商陷谒山 ) 地壳变动“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 季节性
2、“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水调歌头 ) 月相变化“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 (长歌行 ) 水循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 ) 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梁羽生点绛唇 )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现实“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杜甫从长江三峡逆流而上,怎么能到得了襄阳,然后到洛阳呢?“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 ) 地域性“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 (淮南子 ) 地域性“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 水循环“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
3、昔日大江流” (胡玢桑落洲 ) 地壳变动“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 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 通过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赤壁怀古 ) 波浪的侵蚀作用“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 盆地夜间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 迎风坡易形成降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汉乐府赤勒川 ) 大草原的景象“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 在当时的条件下,东吴的船是怎么样到的岷江上游的呢?“离
4、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生物循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冬季风的影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 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在此地附近“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透心” ( ) 光照对植物的影响“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 ) 沙漠景观“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 洞庭湖景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司马光有约 ) 梅雨天气“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交通运输条件对商业的影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毛泽东送瘟神 )地球自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 ) 描述了降水过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月相变化“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秋词 唐刘禹锡 )深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