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卷第 1 页,总 7 页2017 届化学第一轮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测试题一、选择题 1用化学方法区别 NaCl、MgCl 2、AlCl 3、CuCl 2、FeCl 3和 NH4Cl六种溶液(必要时可加热) ,下列试剂中可选用的是( )AKSCN 溶液 BAgNO 3溶液 CBaCl 2溶液 DNaOH 溶液2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 )钠与水反应生成 NaOH和 H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 H2铁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锈;性质更活泼的铝不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化合物 NaCl
2、的焰色为黄色;Na 2CO3的焰色也为黄色密度为 1.1gcm3 与密度为 1.2gcm3 的 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 NaCl溶液的密度介于 1.1gcm3 与 1.2gcm3 之间;NaK 合金的熔点应介于 Na和 K熔点之间A B C D3下列两种物质发生反应Na 和 O2 AlCl 3与氨水 水玻璃与 CO2 Fe 与 Cl2 Fe 和稀 HNO3,因反应物用量或反应条件的不同而生成不同产物的是()A B C D 4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根据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预测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在碱金属元素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B 钫在空气
3、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 Fr2O 的氧化物C 它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FrOH,这是一种极强的碱D 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5将等物质的量的金属 Na、Mg、Al 分别与 100 mL 2 molL1 的盐酸反应(不考虑Mg与水反应) ,实验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 V(已折合为标准状况)与时间 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2.24B钠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C反应时,Na、Mg、Al 均过量D曲线 b为 Mg与盐酸反应的图像6向 FeSO4的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反应完全后,滤出沉淀并洗涤沉淀,然后在空气中灼烧沉淀,最终得到的固体物质是AFe 2O
4、3 BFeO CFe(OH) 3 DFe 3O47下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 NaHCO3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试卷第 2 页,总 7 页Aa 通入 CO2,然后 b通入 NH3,c 中放碱石灰Ba 通入 NH3,然后 b入 CO2,c 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Cb 通入 NH3,然后 a通入 CO2,c 中放碱石灰Db 通入 CO2,然后 a通入 NH3,c 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8 工业上将 Na2CO3和 Na2S以 1:2 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 SO2,可制取Na2S2O3,同时放出 CO2在该反应中( )A硫元素被氧化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C每生成
5、 1molNa2S2O3,转移 4mol电子D相同条件下,每吸收 10m3SO2就会放出 2.5m3CO29将 0.4 g NaOH和 1.06 g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 0.1 mol/L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 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10常温下,将一定量的钠铝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得到 20mL的溶液含NaOH 1mol/L,然后滴加 1mol/L的盐酸,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消耗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合金质量为 0.92gB图中 V2的值为 60C图中 m的值为 1.56D产生氢气的体积为 896mL(标准状况下
6、)11在 K2CO3 样品中含 Na2CO3、KNO 3、Ba(NO 3) 2 中的一或两种杂质将 13.8 g 该样品溶于足量水中得到澄清溶液,再加入过量 CaCl2 溶液,可得 9.0 g 沉淀,则原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会是A肯定含有 KNO3,没有 Ba(NO 3) 2;可能含有 Na2CO3。B肯定含有 Na2CO3,没有 Ba(NO 3) 2C肯定没有 Na2CO3,Ba(NO 3) 2D无法判断含何种杂质1227.4g 的 Na2CO3与 NaHCO3的固体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片刻后固体混合物质量变为 24g,将所得的固体混合物溶于 200mL 2molL1 HCl和 1mol/LNa
7、Cl的混合液,恰好完全反应,并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将所得的溶液蒸干、灼烧、称量,其质量为A35.1g B11.7 g C23.4g D58.5g13将一定体积的 CO2通入 V L NaOH 溶液中,已知 NaOH 完全反应,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得到 a g 沉淀;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 CaCl2溶液,得到 b g 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卷第 3 页,总 7 页A b 可能等于 a、小于 a 或大于 aB 若 ab,则 CO2与 NaOH 溶液反应的盐只有 Na2CO3C 用上述数据不能确定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D 参加反应的 CO2体积为 0.224a L
8、14将铝粉与 Fe3O4粉末配制成铝热剂(铝与铁的氧化物的反应称为铝热反应,产物是铁和氧化铝),分成三等份。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V1;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反应完全,将反应后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混合,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V2;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V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 1=V3V2 BV 2V1=V3 CV 1=V2V3 DV 1V3V215一块表面己被缓慢氧化的金属钠,其质量为 108g,投入 100g水中,收集到氢气 02g。则原来钠块表面被氧化的钠的质量是A62g B46g
9、C78g D106g16常温下,在 20 mL 0.1mol/L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 0.1 mol/L 盐酸 40 mL,溶液的 pH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微粒物质的量浓度的百分含量(纵轴)也发生变化(CO 2因逸出未画出)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1 mol/L Na 2CO3溶液中 c(Na+)+c(H+)2c(CO 32 )+c(HCO3 )+c(OH )B在 A点:c(Na +) c(CO32 ) c(HCO3 )c(OH )c(H+)C常温下 CO2饱和溶液的 pH约为 5.6D当加入 20 mL盐酸时,混合溶液的 pH约为 817往含 0.2 m
10、ol NaOH和 0.1 mol B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 CO2气体,当通入气体的体积为 6.72 L(标准状况下)时立即停止,则在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和通入 CO2气体的体积关系正确的图像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 )18将 Na2O2逐渐加入到含有 H+、Mg 2+、Al 3+、NH 4+的混合液中并微热,产生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mol)与加入的 Na2O2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中的Mg2+、Al 3+、NH 4+物质的量分别试卷第 4 页,总 7 页A 2 mol、3 mol、6 mol B 3 mol、2 mol、6molC 2 mol
11、、3 mol、4 mol D 3 mol、2 mol、2 mol19固体粉末 X中可能含有 Cu、FeO、Fe 2O3、NaHCO 3、Na 2CO3、Na 2S2O3、NaAlO 2中的若干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 X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已知:HCO 3-+AlO2-+H2O=Al(OH)3+CO 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乙和气体丙都为纯净物B固体粉末 X中一定含有 FeO、Na 2S2O3、NaAlO 2 ,可能含有 NaHCO3、Na 2CO3C溶液丁中的阳离子一定只含 H+、Fe 2+D溶液甲中一定含有 AlO2- ,可能含有 CO32-20在常
12、温下,0.100 0 molL 1 Na2CO3溶液 25 mL用 01000 molL 1 盐酸滴定,滴定曲线如图。对滴定过程中所得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点:c(CO 32-)c(HCO3-)c(OH )Bb 点:5c(Cl )4c(HCO3-)4c(CO 32-)Cc 点:c(OH )c(H )c(HCO 3-)2c(H 2CO3)Dd 点:c(H )2c(CO 32-)c(HCO 3-)c(OH )二、填空题 试卷第 5 页,总 7 页21 ( 10 分)某研究小组以粗盐和碳酸氢铵(NH 4HCO3)为原料,采用以下流程制备纯碱(Na 2CO3)和氯化铵( N
13、H4Cl) 。已知盐的热分解温度:NH 4HCO3 36;NaHCO 3 270;NH 4Cl 340;Na 2CO3850请回答:(1 )从 NaCl 溶液到沉淀 1 的过程中,需蒸发浓缩。在加入固体 NH4HCO3 之前进行蒸发浓缩优于在加入 NH4HCO3 固体之后,其原因是 。(2 )为提高 NH4Cl 产品的产率和纯度,需在滤液 1 中加入氨水,理由是 ;步骤 X 包括的操作有 。(3 )测定 NH4Cl 产品的纯度时,可采用的方法:在 NH4Cl 溶液中加入甲醛使之生成游离酸(4NH 4Cl+6HCHO=(CH2)6N4+4HCl+6H2O) ,然后以酚酞为指示剂,用 NaOH 标
14、准溶液(需用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标定)进行滴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减少滴定误差,滴定管、锥形瓶均须用待装液润洗B标准 NaOH 溶液可以装入带有耐腐蚀旋塞的玻璃滴定管中C开始滴定前,不需擦去滴定管尖悬挂的液滴D三次平行测定时,每次需将滴定管中的液面调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的附近位置若用来标定 NaOH 标准溶液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使用前未烘至恒重,则测得NH4Cl 产品的含量比实际含量 (填“偏大”、 “偏小 ”或“无影响” ) 。22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已知 NaHCO3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反应:NaCl+CO 2+NH3+H2O NaHC
15、O3+NH 4Cl,处理母液的两种方法:(1)向母液中加入石灰乳,可将其中_循环利用。(2)向母液中通入 NH3,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可得到 NH4Cl晶体。试写出通入 NH3后,溶解度较小的酸式碳酸盐转变为溶解度较大的碳酸盐的离子方程式 _。某化学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 ,以 NaCl、NH 3、CO 2和水等为原料以及下图所示装置制取 NaHCO3,然后再将 NaHCO3制成 Na2CO3。试卷第 6 页,总 7 页(1)装置丙中冷水的作用是 ;(2)由装置丙中产生的 NaHCO3制取 Na2CO3时,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_、洗涤、灼烧。NaHCO 3转化为 Na2CO3的化学方程式
16、为 ;(3)若在(2)中灼烧的时间较短,NaHCO 3将分解不完全,该小组对一份加热了 t1 min的 NaHCO3 样品的组成进行了以下探究。取加热了 t1 min的 NaHCO3样品 296 g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此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有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曲线 a对应的溶液中的离子是_(填离子符号下同) ;曲线 c对应的溶液中的离子是_;该样品中 NaHCO3和 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21 (4)若取 210 g NaHCO3固体,加热了 t2 rnin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l48 g。如果把此剩余固体全部加入到 20
17、0 mL 2 molL1的盐酸中,则充分反应后溶液中 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设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23NO 能否与 Na2O2反应?如果能反应,产物是什么?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探究。【查阅资料】NO 不与碱反应;亚硝酸盐除浅黄色的 AgNO2难溶于水外,其余易溶于水;2NaNO 3 2NaNO2O 2,NaNO 2热稳定性很高。【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讨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1)仪器 a的名称是 ;干燥管 D的作用是 。(2)从分液漏斗中加稀硝酸之前,先加入少量稀硫酸让 A中锌粉完全溶解,其目的是 。(3)若无 B装置,后果是 。(4)实验观察到 C中固体颜色变白,E 中气体先变红
18、棕色,最终又变无色。E 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探究】 该兴趣小组进一步探究 C中生成的白色固体的成分。(5)提出假设:假设 1. 白色固体只有 NaNO2;假设 2. 白色固体只有 ;假设 3. 白色固体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6)实验验证:要证明假设 2是否成立,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_。为证明是假设 1还是假设 3成立,称取 C中生成的白色固体 a g置于坩埚中(坩埚质量为 c g) ,用酒精灯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冷却后称得坩埚和剩余固体总质量为b g,假设 3成立时 b c的数字范围是 。 (用含 a的不等式表示)24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 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
19、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试卷第 7 页,总 7 页器)模拟生产过程。烧瓶 C 中发生反应如下:Na2S(aq)H 2O(l)SO 2(g)=Na2SO3(aq)H 2S(aq) ()2H2S(aq)SO 2(g)=3S(s)2H 2O(l) ()S(s)Na 2SO3(aq) Na2S2O3(aq) ()(1 )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 B 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 ,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 D 的作用 。装置 E 中为 溶液。(2 )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 C 中 Na2S 和 Na2SO3 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 C 中Na2S 与 Na2SO3 的物质的量之
20、比为 。(3 )装置 B 的作用之一是观察 SO2 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 。A蒸馏水 B饱和 Na2SO3 溶液C饱和 NaHSO3 溶液 D饱和 NaHCO3 溶液实验中,为使 SO2 缓慢进入烧瓶 C,采用的操作是 。已知反应()相对较慢,则烧瓶 C 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 A,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还有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锥形瓶(4 )反应终止后,烧瓶 C 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可析出 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 Na2SO3、Na 2SO4 等杂质。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
21、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已知 Na2S2O35H2O 遇酸易分解:S 2O322H =SSO 2H 2O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 2 溶液、AgNO 3 溶液答案第 1 页,总 7 页参考答案1D【解析】试题分析:KSCN 溶液只能鉴别氯化铁,A 不正确;AgNO 3溶液与六种溶液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 不正确;BaCl 2溶液与六种溶液都不反应,C 不正确, ;氢氧化钠与六种溶液混合的现象分别是无明显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钠过量时沉淀消失、产生蓝色沉淀、产生红褐色沉淀、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故 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物质鉴别。
22、2D【解析】活泼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 NaOH和 H2,但是金属活动顺序表金属铝以后的金属均和水不反应,故错误;铁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锈,是因为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生锈,金属铝在空气中和氧气反应而被氧化,发生化学腐蚀,故错误;含有钠元素的物质 NaCl、Na 2CO3焰色反应均为黄色,故正确;NaK 合金的熔点应低于 Na和 K任一金属的熔点,故错误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钠的性质、焰色反应以及合金的物理性质等方面知识,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注意知识的梳理和归纳是解题的关键【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Na 和 O2反应时如果常温下则生成氧化钠,如果点燃则生成过氧化钠;AlCl 3与氨水反应
23、生成物只能是氢氧化铝和氯化铵;水玻璃与 CO2反应时,如果二氧化碳过量,则生成碳酸氢钠和硅酸。如果二氧化碳不足,则生成碳酸钠和硅酸;Fe 与 Cl2反应只能生成氯化铁;Fe 和稀 HNO3时,如果铁过量则生成硝酸亚铁,如果铁不足,则生成硝酸铁,答案选 D。考点: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4【答案】B【解析】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从金属锂到金属钫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强,与氧气反应的产物越来越复杂,可以产生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甚至臭氧化物等。5C【解析】试题分析: 由于最后生成的气体量相同,所
24、以这些金属置换出的氢气量相等,即等物质的量的三种金属失去了相同数量的电子,而若盐酸过量的话,这些金属失去的电子数因该是不一样的,比值应是 1:2:3,所以推断出盐酸不可能过量,但可能刚好和 Na反应完全,此时 Na完全反应而 Mg、Al 还有剩余,A由于酸不足,所以生成氢气的量为:n(H 2)=1/2n(HCl)=0.122=0.1mol,所以标况下的体积为 2.24L,A 项正确;B生成0.1mol的氢气需 0.2mol的钠,B 项正确;CNa 不可能过量,若 Na过量会与溶剂水反应,C项错误;D按照金属活动性顺序,NaMgAl,则中间那条线是 Mg与盐酸反应的图象,D项正确;答案选 C。考
25、点:考查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Na、Mg、Al 的性质。6A【解析】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金属钠,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为2Na+2H2O=2NaOH+H2,答案第 2 页,总 7 页氢氧化钠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反应为 2NaOH+FeSO4=Fe(OH)2+Na 2SO4,氢氧化亚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反应为 4Fe(OH) 2+O2+2H2O=4Fe(OH) 3,氢氧化铁在空气中灼烧分解生成氧化铁,反应为 2Fe(OH) 3 Fe2O3+3H2O,故最后得到的固体为氧化铁,故选 A【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于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而氨气极易溶于水,因
26、此先通入氨气,然后再通入 CO2。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需要防止倒吸,因此 a通入 NH3,b 通入 CO2。氨气是碱性气体需要稀硫酸吸收多余的氨气,答案选 C。考点:考查侯氏制碱法判断8 D【解析】试题分析:A、由反应方程式中 S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硫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故A 错误;B、2Na 2S+Na2CO3+4SO23Na2S2O3+CO2 中,Na 2S 为还原剂,SO 2 为氧化剂,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故 B 错误;C、反应中 2Na2S 转化为 3Na2S2O3,转移8 个电子,则生成 1molNa2S2O3,转移 mol 电子,故 C 错误;D、根据方
27、程式可知,每当84molSO2 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就会放出 1molCO2,则每 10m3SO2 参与反应就会放出2.5m3CO2,故 D 正确;故选 D。【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注意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反应方程式,结合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析。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并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基本方法。本题中工业上将 Na2CO3 和 Na2S 以 1:2 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SO2,可制取 Na2S2O3,同时放出 CO2,其反应方程式为 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反应在 S 元素的化合价从 -2 价升高
28、到+2 价,S 的化合价从+4 价降低到+2 价。9C【解析】试题分析:对 NaOH和 Na2CO3混合配成的溶液,当滴加盐酸时,先发生NaOH+HCl=NaCl+H2O,再发生 Na2CO3+HCl=NaCl+NaHCO3,最后发生 NaHCO3+HCl=NaCl+CO2+ H2O,此时才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A0.1mol 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气体生成,但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时也没有气体生成,则图像与反应不符,错误; B图像中开始反应即有气体生成,与反应不符,错误;C向 NaOH和 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时,首先和 NaOH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当滴入 0.1L时,两者恰好反
29、应完全;继续滴加时,盐酸和 Na2CO3开始反应,首先发生 HCl+ Na2CO3=NaHCO3 +NaCl,不放出气体,当再加入 0.1L时,此步反应进行完全;继续滴加时,发生反应:NaHCO 3+HCl=NaCl+ H2O +CO2;此时开始放出气体,正好与图像相符,正确;D因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分步完成,则碳酸钠与盐酸先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此时没有气体生成,则图像与反应不符,错误。考点:考查钠元素化合物、化学图像在物质反应与反应现象的判断的知识。10C【解析】试题分析:由图象可知,向合金溶解后的溶液中加盐酸,先发生 NaOH+HClNaCl+H 2O,后答案第 3 页,总 7 页发生
30、 NaAlO2+HCl+H2ONaCl+Al(OH) 3,最后发生 Al(OH)3+3HClAlCl 3+3H2O,合金溶解后剩余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0.02L1mol/L=0.02mol,由 NaOH+HClNaCl+H 2O,0.02mol 0.02mol则 V1为 =0.02L=20mL,/0.molL生成沉淀时消耗的盐酸为 40mL-20mL=20mL,其物质的量为由 0.02L1mol/L=0.02mol,由 NaAlO 2+HCl+H2ONaCl+Al(OH) 3,0.02mol 0.02mol 0.02molA、由钠元素及铝元素守恒可知,合金的质量为0.04mol23g/mo
31、l+0.02mol27g/mol=1.46g,故 A错误;B、由 Al(OH)3+3HClAlCl3+3H2O可知,溶解沉淀需要 0.06molHCl,其体积为 60mL,则 V2为 40mL+60mL=100mL,故 B错误 C、由上述计算可知,生成沉淀为 0.02mol,其质量为0.02mol78g/mol=1.56g,故 C正确;D、由 2Na+2H2O2NaOH+H 2、2Al+2H 2O+2NaOH2NaAlO2+3H2,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0.02mol+0.03mol=0.05mol,其标况下的体积为0.05mol22.4L/mol=1.12L,故 D错误;故选 C。【考点定位
32、】考查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钠的化学性质;铝的化学性质【名师点晴】本题考查钠、铝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与图象的对应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学会利用元素守恒的方法来解答。钠铝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发生 2Na+2H2O2NaOH+H 2、2Al+2H 2O+2NaOH2NaAlO 2+3H2,加盐酸时发生NaOH+HClNaCl+H 2O、NaAlO 2+HCl+H2ONaCl+Al(OH) 3、Al(OH) 3+3HClAlCl 3+3H2O,再结合图象中加入 40mL盐酸生成的沉淀最多来计算。11 A【解析】试题分析:样品加入水中,全部溶解,说明一定无硝酸钡,假设
33、13.8g 纯碳酸钾产生碳酸钙的质量为 x,则有K2CO3+CaCl2CaCO3+2KCl138 10013.8g x ,x=10g183.g0假设 13.8g 纯碳酸钠产生碳酸钙的质量为 y,则有Na2CO3+CaCl2CaCO3+2NaCl ,y13g106.8gy含有一种杂质是:只能是含有硝酸钾,而不能含有碳酸钠,若含有碳酸钠则得到沉淀的质量应该大于 10g 小于 13g,而实际只得到 9g,故不可能含有碳酸钠,一定含有硝酸钾;含有两种杂质是:是硝酸钾和碳酸钠的混合物。故选 A。【考点定位】考查几组未知物的检验【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物质共存的问题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完成此题,可以依
34、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判断混合物的组成时,要采用极值法和平均值法,样品加入水中,全答案第 4 页,总 7 页部溶解,则不可能硝酸钡,加入氯化钙能产生沉淀,然后根据沉淀的质量进一步确定碳酸钠和硝酸钾的存在。12A【解析】混合物与盐酸恰好反应得到 NaCl溶液,蒸干溶液得到固体为 NaCl,根据氯离子守恒可得:n(NaCl)=2mol/L0.2L+1mol/L0.2L=0.6mol,故将所得的溶液蒸干、灼烧称量,得到 NaCl的质量为:m(NaCl)=0.6mol58.5g/mol=35.1g,故选 A13【答案】B【解析】加入足量石灰水,CO 32 和 HCO3 全部生成 CaCO3沉淀,而加入 C
35、aCl2溶液,只有 CO32 生成 CaCO3沉淀。据此可知 b 小于或等于 a,A 项错误;若 ab,则 CO2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的盐只有 Na2CO3,B 项正确;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生成的Na2CO3和 NaHCO3的物质的量,进一步可求出 NaOH 的物质的量,C 项错误;D 项忽视了气体所处的温度、压强等条件,错误。14A【解析】试题分析:假设每份含 2mol铝,能和烧碱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只有铝,2Al+2NaOH+2H 2 O=2NaAlO2 +3H2,2mol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3mol;铝先和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 3Fe3O4 +8Al 4Al2O3
36、+9Fe, 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Fe+2HCl=FeCl2 +H2 ,2mol 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 9/4mol铁,9/4mol 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9/4mol;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只有铝,2Al+6HCl= 2AlCl3 +3H2 ,2mol 铝与盐酸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3mol氢气;所以 V1 =V3 V 2 ,故选项 A正确。考点:考查铝粉与 Fe3O4粉末配制成铝热剂与不同电解质反应放出氢气的体积关系的计算的知识。15B【解析】试题分析:一块表面己被缓慢氧化的金属钠,其质量为 108g,投入 100g水中,发生反应:Na 2O+H2O=2NaOH,2Na+2H 2O=2NaOH
37、+H2;收集到氢气 02g,则 n(H2)=02g2g/mol=01mol,根据方程式的关系可知 n(Na)=2 n(H2)=02mol,m(Na)=02mol23g/mol=46g,所以氧化钠的质量是 108g-46g=62g,则 n(Na2O)=62g62g/mol=01mol,根据钠元素守恒,可知反应产生氧化钠的金属钠的物质的量是02mol,其质量是 m(Na)=02mol23g/mol=46g,选项 B正确。考点:考查混合物质量的计算的知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碳酸钠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为 c(Na+)+c(H+)2c(CO 32 )+c(HCO3 )+c(OH ),A正确;
38、B根据图象分析,A 点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且 c(CO32 )c(HCO 3 ),溶液呈碱性,则 c(OH -)c( H+) ,盐溶液水解程度较小,所以 c(CO 32-)c(OH -) ,则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 c(Na+)c(CO 32 )c(HCO 3 )c(OH )c(H +),B 错误;CpH5.6时,溶液浓度不变,溶液达到饱和,说明常温下 CO2饱和溶液的 pH约为 5.6,C 正确;Dc(HCO 3 )100%时,溶液的 pH8,说明 0.05mol/L NaHCO3溶液的 pH8,当加入 20 mL盐酸时 Na2CO3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溶液,D 正确,答案选 B
39、。答案第 5 页,总 7 页【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名师点晴】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根据物料守恒、电荷守恒来分析解答,难点是选项 B,注意把握图像曲线的变化特点。17C【解析】试题分析:混合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氢氧化钡先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0.1摩尔的氢氧化钡消耗 0.1摩尔的二氧化碳,即标况下体积为 2.24升,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少了 0.3摩尔,然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又消耗了 2.24升二氧化碳,溶液中的离子物质的量减小了 0.1摩尔,然后碳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消耗 2.24升二氧化碳,
40、离子物质的量增加了 0.1摩尔,所以选 C。考点:混合物的计算 18D【解析】试题分析:当加入 8摩尔过氧化钠时,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 4摩尔氧气,所以产生的氨气为 6-4=2摩尔,说明溶液中铵根离子为 2摩尔。最后的沉淀为氢氧化镁沉淀,3 摩尔,说明镁离子 3摩尔,沉淀最大量为 5摩尔,其中有 2摩尔氢氧化铝沉淀,说明铝离子有 2摩尔,所以选 D。考点:过氧化钠的性质,铝盐的性质,铵盐的性质19D【解析】试题分析: 分析实验现象固体甲中加入足量盐酸得溶液丁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可确定固体 X中不含铜,含有 FeO,X加水溶解时没有产生气体,所以不含 Na2CO3,溶液甲中加入盐酸,产生沉淀
41、乙,为 S,溶液乙与足量(NH 4)2CO3反应产生沉淀和气体,所以乙含NaAlO2,且气体乙可能含 SO2和 CO2,而气体丙为 CO2,综合以上分析,确定 D正确。考点:物质的性质及的转化。20BD【解析】试题分析:A、a 点对应盐酸的体积比 12.5mL多,0.100 0 molL1 Na2CO3溶液 25 mL用01000 molL 1 盐酸滴定,若消耗 12.5mL的盐酸,则有一半的碳酸钠转化为碳酸氢钠,所以 a点时溶液中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大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则离子浓度的关系是c(HCO3-)c(CO32-)c(OH ),错误;B、b 点时加入盐酸的体积是 20mL,此时 n(Cl
42、-)=0.002mol,而 c(CO32-)c(HCO 3-)+ c(H2CO3)=0.025mol,则 5c(Cl )=4c(HCO3-)4c(CO 32-)+4 c(H2CO3),所以 5c(Cl )4c(HCO3-)4c(CO 32-),正确;C、c 点时,加入盐酸的体积为25mL,则碳酸钠恰好全部转化为碳酸氢钠,该溶液为碳酸氢钠溶液,溶液中的 c(HCO3-) c(OH ),错误;D、d 点时,加入盐酸的体积是 50mL,则碳酸钠完全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得到的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因为溶液中溶有二氧化碳,所以溶液呈酸性,根据电荷守恒,则 c(Na+)+c(H )2c(CO 32-)c(
43、HCO 3-)c(OH )+ c(Cl ),因为此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的浓度相等,所以 c(H )2c(CO 32-)c(HCO 3-)c(OH ),正确,答案选 BD。考点:考查对图像的分析,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计算21 ( 1)可避免 NH4HCO3 的分解;(2 分)(2 )抑制 NH4+的水解,补充煮沸时损失的氨;(2 分)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2 分)(3 ) BD(2 分,见错 0 分,少选扣 1 分,下同) ;偏大( 2 分)【解析】答案第 6 页,总 7 页试题分析:(1)NH 4HCO3 很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在加 NH4HCO3 前加热浓缩 NaCl 溶液,可避免 NH4HCO
44、3 的分解;(2 ) NH4Cl 是强酸弱碱盐易水解,且水解生成的 HCl 有挥发性,NH 3H2O 不稳定,易分解放出 NH3,故加热过程中添加氨水,可抑制水解,补充挥发的氨,有利于提高 NH4Cl 的产率和纯度;步骤 X 的操作目的是从溶液里析出 NH4Cl 晶体,因此需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并过滤;(3 ) 锥形瓶只能水洗,不能用待装液润洗,否则消耗的标准液会偏多,A 错误;标准NaOH 溶液是碱性溶液只能装在碱式滴定管里,不能装在酸式滴定管里,但可以装在耐腐蚀旋塞的玻璃滴定管中,B 正确;滴定管尖悬挂的液滴如不擦去,也要与待测液反应,导致测定结果偏低,C 错误;每一次测定前都需将液面调至“
45、0”刻度或“0” 刻度以下的附近位置,这样便于读数和计数,D 正确;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使用前未烘至恒重,基准液的液的浓度偏低,标定 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偏大,滴定时测得盐酸的浓度也偏大,导致最终 NH4Cl 产品的含量测定也偏大。考点: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涉及实验的基本操作及误差分析。22 (1)防止 E中的水蒸气进入 C管(2)产生 H2来排出装置中的空气(3)A 中挥发出的水蒸气和硝酸蒸汽会进入 C管与 Na2O2反应,干扰实验(4)4NO3O 22H 2O=4HNO3(5)NaNO 3(6)取 C管中的固体少量于试管中溶于水,加入 AgNO3溶液,若没有浅黄色沉淀,则假设 2成立;
46、若有沉淀则假设 2不成立(3 分,其它合理解答均给分,如使用 pH试纸、酚酞溶液(试纸) 、酸性 KMnO4溶液等,只要操作、现象和结论正确均可) a b c a6985【解析】试题分析:(1)据图像 a是锥形瓶;过氧化钠易与水反应,干燥管 D的作用是防止 E中的水蒸气进入 C管。(2)NO 在空气中不能存在,遇氧气会被氧化才二氧化氮,故先加入稀硫酸产生 H2来排出装置中的空气。(3)A 中的硝酸易挥发,水蒸气和硝酸与过氧化钠反应,B 中的碱石灰可以吸收硝酸和水。(4)C 中固体颜色变白,说明过氧化钠发生了反应,E 中气体先变红棕色,最终又变无色是 NO到二氧化氮又生成 NO的过程,总反应:4
47、NO3O 22H 2O=4HNO3。(5)NO 可能被氧化成亚硝酸钠或硝酸钠,故假设 2是白色固体只有 NaNO3。(6)据硝酸根与亚硝酸根的区别,可以用硝酸银,取 C管中的固体少量于试管中溶于水,加入 AgNO3溶液,若没有浅黄色沉淀,则假设 2成立;若有沉淀则假设 2不成立;若全是亚硝酸钠,则 b-c=a;若全是硝酸钠,据硝酸钠分解反应 2NaNO3 = 2NaNO2 + O2,b-c= a;故 a b c a。 6985 6985考点:考查无机实验23(1 )液柱高度保持不变 防止倒吸;(2 ) 21(3 ) c;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合理即得分) 溶液变澄清( 或浑浊消失);a 、d(4 )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溶液( 或过滤,取滤液 ),滴加 BaCl2 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 Na2SO4 杂质(合理即得分)答案第 7 页,总 7 页【解析】试题分析:(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 B 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液柱高度保持不变,则气密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