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书信) 贾平凹书信体散文 特点:行文迂曲文章重点在向即将成人的小妹讲述自己读书做人的经验,却从回忆寒弱家境、自己童年读书的经历写起,先叙后议,酸涩的回忆,殷殷 的告诫,既有深厚的兄妹情,有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界和读书方法的深刻理解。 内容: 1、既有条件,读书万万不能狭窄。 2、切切又不要忘了精读,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 3、任何一个大家,你只能继承,不能重复,你要读他的作品时,就将他拉到你的脚下读。 4、书中的人对我最好,每每读到欢心出,我就在地上翻着跟头,你就乐得直叫,读到伤心处,我便哭了,你见我哭了,也便爬在我身上哭。 文学常识:原名贾平娃。当代作家,著有小说集商
2、州散记主旨:以从前的读书经历劝勉小妹地多读书,阐述读书的作用和普遍意义。写作手法:首尾呼应,将描写、抒情融为一体,勾勒出形象生动的生活细节,给予读者感性的人是合理性的感悟。获得教养的途径 赫尔曼 黑塞作者:赫尔曼黑塞 ,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获 1946 年诺贝尔文学奖。 写法:本文采用了层进式的写法,结构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既有理性思考,又有感性体验。 内容: 1、教养具有非功利的色彩 2、获得教养的途径有三:“研读经典”, “求学之道”和“从质疑到创新”。第一部分重点是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第二部分重点是读书学习的作用和 从师而学的基本原则。第三部分重点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和思考的方法,研讨
3、质疑和创新的关系。 可以概括为“读” “学”“思”。 主旨:阅读经典对于获得教养的必要性写作手法:作品多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本文属于文化随笔,它围绕“读书” 展开,谈了两个基本问题: 1.读书之于修养的意义;2.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文中的教养指“精神与心灵的完善 ”;教养是静态的,修养偏指在动态;修养具有无功利性和无终极性;作者认为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第二单元书评白莽作孩儿塔序序: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的内容。杂文:现代散文的一种,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偏重议论,也可以叙事。它把精辟深刻的说理和形象生动的表
4、达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尖锐泼辣、风趣幽默的独特文体。白莽作序是一篇序文,也是一片著名的杂文书序写作的要点1 写作缘由2 作者的情况3 写作的背景4 作品主要内容价值及其意义5 由作者作品想到其它作品内容:本文为鲁迅为白莽的诗集孩儿塔所作的一篇序。叙述了写序的原因、与白莽的关系、抒发了对孩儿塔的赞许以及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深情和对革命事业的高度热忱。 片断赏析: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 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
5、界。 整散结合:突出了孩儿塔的伟大意义,使文章节奏鲜明,缓急有致,气势磅礴,便于抒发作者对孩儿塔的赞美之情。 善用修辞:这段文字用了比喻(博喻) 、排比、对比三种修辞手法。 主旨:表现孩儿塔对于革命的伟大意义,鼓励后来者坚持继续革命。写作手法:文章整散结合,语句富于变化,张弛有度。无韵之离骚太史公笔法小议 资中筠太史公笔法1 纵横千里,上下千年2 各类人物栩栩如生3 表达含蓄 蕴藏爱憎4 独特省略 传达思想 5 败将项羽 悲剧英雄书评:思想内容,写作特色和手法,对作家的创作进行全面分析手法:叙引交互,感议结合 作者评论的关键点“以克制、含蓄的笔法,表达了深沉的感情和强烈的爱憎”,符合“小议”从
6、小处下笔的写法 关键词:奇气 第五单元:1、 秋水 庄子(春秋战国)所阐述的道家思想:A、大和小是相对的 黄河“径流之大” ,较之“不见水端”的大海,显得十分渺小;海水虽大,较之天地又像小石小木在大山;四海之于天地、中国之于四海、人类之于万物,个人之于人类,都像马体上的毫末那样渺小。启发:人不能自满,应始终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写作特点:巧用比喻说理,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2、 前赤壁赋 苏轼(宋)主要内容: 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化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可谓瞬息万变,连一代英雄曹操也早已云烟般消逝,我们有何必为人生得失二悲伤呢?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于人
7、类都是无穷尽的,我们又何必去羡慕长江之无穷呢?既然这样,我们就更不值得悲伤了苏轼又认为:只有清风、明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是大自然的恩赐,我们为何不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尽情地享用它呢?他以变与不变的解客之悲,又以陶冶大自然的旷达情怀来解客之闷,而且又是在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不得自由的逆境中来劝解客人,足以表达他那种不怨天尤人,不沉沦悲观的乐观旷达高尚情操和随遇而安的生活情趣。写作手法:A、情、景、理有机结合。 B、整散结合的语言特点3、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宋)主旨:作者通过记述和朋友同游褒禅山的经过后,写感想、发议论,说明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除了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而不要浅尝辄止,人云亦云。启发:尽吾志而无悔;无限风光在险峰;做事要“深思而慎取”不要浅尝辄止;无论做什么事,愈要深入,碰到的困难就愈多,而所得到的收获也就愈大。主要写作手法:A、叙议结合。 B、因事说理(借游山来阐明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