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 12018 年上海市体育科技“综合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综合计划”项目针对体育科学技术研究的各个领域,重点围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及体育产业等开展研究。一、申报范围各单位应严格按照 2018 年上海市体育科技“综合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组织申报,具体研究内容和要求可向上海市体育局科教处咨询。超出指南范围的,原则上不予受理。二、申报单位(一)在全市范围内具备开展相关研究和开发能力基础的,能为招标项目实施提供必要条件保障的法人单位。(二)申报单位可单独申请,亦可多个单位联合申请。具体合作形式如下:1体育系统相关单位(含各区和体育协会)提出申请,寻求外系统相关单位人员协助进行研究;2由外系统相关单位提
2、出申请,寻求体育系统相关单位人员协助进行研究;3体育系统相关单位和外系统相关单位通过具体协商联合提出申请,共同进行研究,风险共担,成果共享。(三)申报单位符合所申请项目的具体要求。三、申请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良好的学风和科研道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具有独立开展和组织科研工作的能力,有一定的科研成果,没有不良的科研记录(如,未完成或未按时完成课题的结题验收工作) 。(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研究人员,应在本研究领域具有较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研究基础,从事与申请项目有关内容的研究达 2 年以上,有相应的研究成果,并需 2
3、 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区体育局报送项目可放宽申报负责人条件。(三)申请人必须是课题的第一负责人,课题研究的实际主持人,且作为第一负责人已承担的未结题的国家级、省部(市)级和局级管理课题不得超过 2 项。承担的局管课题到期应结题而未结题的申请人,不得申报新的局管课题。(四)申报项目的负责人必须从事实际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项目的组织与实施。(五)同一申请人在同一年度作为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一项体育科技研究项目。(六)申请项目的参加者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并按分工要求参与项目的实施。四、项目申报方向(一)影像学在运动损伤中的评估及诊断的应用研究。(二)不同关节部位运动损伤防治的相关性研究
4、。(三)不同运动项目运动损伤评估及康复手段的研究。(四)大数据与数据挖掘在体育中的应用。(五)训练过程中营养补充策略的研究。(六)高强度训练后的快速恢复方法研究。(七)国内外运动训练学研究进展与研究热点。(八)现代体能训练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应用。(九)新仪器、新设备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十)运动防护技术与设备的研究与应用。(十一)计算机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十二)马拉松跑损伤的预防研究。(十三)市民体质现状和变化的研究(含区域、职业人群研究) 。(十四)市民体质的影响因素、变化规律和改善对策。(十五)体质健康促进的有效手段、方法、功效与原理研究。(十六)体育锻炼对常见慢性疾病症状改善
5、、风险降低、疾病进程控制的原理与机制研究。(十七)体能训练方法在大众健身领域的应用性研究。(十八)社区健身设施科学应用的实证研究。(十九)运动处方库的研究与应用。备注:基础研究/开发研究/综合研究项目研究周期均为 1年。经费预算应科学合理、实事求是,控制在 5 万元以内。五、申报程序(一)凡符合以上规定条件的单位及人员均可按申报指南的内容填写2018 年上海市体育科技“综合计划”项目申报书进行申报,申报书可在上海市体育局网站(http:/ 2018 年上海市体育科技“综合计划”项目申报书须经所在单位(法人资格)审查推荐,单位法人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联合申请的单位均应盖章。(三)所申请课题涉及
6、到训练单位具体运动项目的,需经该项目所在训练单位(中心)的认可。(四)参加医务援体工作的医务人员申报课题优先考虑。(五)申报书电子版请同时发送至上海市体育局科教处电子邮箱:,邮件主题格式为 “2018 年上海市体育科技综合计划项目+申报课题名称” 。(六) 2018 年上海市体育科技“综合计划”项目申报书(一式五份)须于 2017 年 9 月 22 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报送(寄)至上海市体育局科教处。六、评审及确定(一)上海市体育局科教处、群体处将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必要时组织开题答辩。(二)上海市体育局科教处、群体处将会同有关单位,根据评审意见,择优招标和委托。(三)获准立项的项目负责人及其承担单位在同意遵守上海市体育局相关科研管理规定的前提下签订计划任务书和协议书,并实施项目研究工作。(四)获准立项的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项目研究的最终成果将实行技术鉴定和项目验收。联 系 人:葛珺,联系电话:63276028、63275330708电子邮箱:邮寄地址:南京西路 150 号体育大厦 708 室,邮编: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