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荐: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十本经典科普读物从一到无穷大 作者:乔治伽莫夫 译者:暴永宁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推荐理由从一到无穷大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科普经典名著之一,20 世纪 70 年代末由科学出版社引进出版后,曾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直接影响了众多的科普工作者。有网评说:“这是我所看过的最好的科普书,她曾经影响了一代人。”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从一到无穷大。我从小学年级开始看这本书,虽然那个时候我还看不太懂,但是我一直被其所深深吸引。几十年来,我一直保存着这本书。国外曾经搞过一个科普著作的排名,参与者是科学家和普通读者,从一到无穷大高居榜首,被誉为“20 世纪最经典的科普著作”,不仅读者多,而且受到读
2、者的追捧。许多人对科学的认识,就是从这本书开始。虽然伽莫夫说这本书对于十多岁的孩子有点难,但我依旧向 12 岁以上的读者推荐这本书,因为书里的一部分内容,他们现在可以读懂,另一部分内容,经过思考可以读懂,还有一部分内容,以后可以读懂最主要的是,这本书可以吸引一个人从童年到成人一直读下去,它所提供的是引导我们如何用科学看世界。啊哈,灵机一动作者:马丁伽德纳 译者:李建臣 刘正新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推荐理由凹世纪科普经典特藏把原汁原味的经典科普大餐奉献给新时代读者,辅之以中文点评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希望这些经典著作能给读者以启发,开拓读者的科学视野,更希望这些经典著作能起到示范的作用,推进我们自己的
3、原创科普和科学文化作品的创作和出版。啊哈,灵机一动(中译本)是其中一册。一些惊人的想法,令数学家也觉得惊奇。能给你带来许多许多的数学灵感,能让你的大脑收到很大的智力挑战,全面锻炼你的脑力。对你的数学成绩很有帮助,特别是奥数。据说,很多奥数获奖者都看过这本书。万物简史 作者:比尔布莱森 译者:严维明 陈 邕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推荐理由2004 年英国皇家学会安万特奖获奖作品!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排行榜顶级畅销书!亚马逊网站 2003 年度十大畅销书之一;亚马逊网站 2003 年科学类图书第 1 名!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许智宏亲自作序;中科院院士甘子钊、何祚庥及国际知名科学家彼特阿金斯、提姆弗兰
4、纳里联袂推荐!书中回溯了科学史上那些伟大与奇妙的时刻,引用了近年来发现的最新科学史料,几乎每一个被作者描述的事件都奇特而且惊人:宇宙起源于一个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得见的奇点;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使北美洲和欧洲北部地区变得更加寒冷;1815 年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坦博士拉火山喷发,喷涌而出的熔岩以及相伴而来的海啸夺走了 10 万人的生命;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而那些沉迷于科学的科学家们也是千奇百怪:达尔文居然为蚯蚓弹起了钢琴;牛顿将一根大针眼缝针插进眼窝,为的只是看看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富兰克林不顾生命危险在大雷雨里放风筝;卡文迪许在自己身上做电击强度实验,竟然到了失去知觉的地步本书在讲
5、述科学的奇迹与成就的同时,还浸润着浓郁的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全书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对“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一千古命题作了极为精当的阐释,每一个人在阅读此书之后,都会对生命、对人生、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产生全新的感悟。一位美国小读者的父亲说,读过万物简史之后,他对死亡不再感到恐惧作者认为,这是一本书所能获得的最高评价。生命的多样性 作者:爱德华欧威尔逊 译者:王芷 唐佳青 王周 杨培龙 校对:刘堤地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推荐理由 一个星球,就一次 试验。一本重要的书一部对自然选择的惊人发现、对进化和神奇创造力的颂歌威尔逊从人类面临生态灾难的角度,赞颂了多样的进化给人类带
6、来的好处。(克里斯托弗莱曼载纽约时报)这本书语言古典尔雅,科学可信:作者除了对自己科学经历和对大自然亲自体验的生动描述外,还有科学理性的阐述,呈献给读者的是一本具科学权威性的散文般语言的好书。(纽约图书周刊)一本重要的书。它把环境问题置于一个很高的层次。(安德鲁克莱门茨栽金融时报)威尔逊教授所描述的生命多样性其科学可信之处在哪?生命多样性的范围有多大?是什么使这种多样化逐渐减弱?为什么这种减弱趋势如此重要?威尔逊教授用生动的、非教科书式的、诗一般的语言回答了上述所有问题,充满了独创力和迷人的洞察力。(约翰泰尔博载纽约图书周刊)图文并茂。(新闻周刊)从达尔文以来,还没有一个人对生态学有如此敏锐的
7、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理查德杜金斯)作为一本畅销科普图书,生命的多样性呈现给读者的是一本具科学权威性的散文般语言的好书,言语古典尔雅,科学可信;作者除了对自己科学经历和对大自然亲身体验的生动描述外,还有科学理性的阐述。(来自网络)黑猩猩在召唤作者: 珍妮古尔多 译者:刘厚一 张锋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每个人都能 带 来变化。唯有了解,我们才关心;唯有关心,我们才会采取行动;唯有行 动,生命才会有希望。推荐理由国际知名的动物行为学家珍妮古多尔是 20 世纪的一位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她只身进入非洲丛林对黑猩猩行为进行研究,并将自己这段丛林生活写成黑猩猩在召唤
8、一书。该书将把我们带到另一个动物世界,从中可以深入探索野生黑猩猩生活的奥秘。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种类繁多的动物中,大概再也找不到另一种能象黑猩猩那样和人如此相似的动物了。可它们正面临着人类无情的摧残即将绝迹,黑猩猩在召唤将把我们带到另一个动物世界,深入探索野生黑猩猩生活的奥秘。这本写得极其出色的书,将促使我们回顾人类在达到今日水平之前所走过的那漫长而艰难的道路;帮助我们以应有的谦虚,然而又从我们现时所理解的高度出发,去估价我们人类在动物世界中所占据的地位。数字化生存 作者:尼葛洛庞帝 译者:胡泳 范海燕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推荐理由本书描绘了数字科技为我们的生活、工作、教育和娱乐带来的各种冲击和其中
9、值得深思的问题,是跨入数字化新世界的最佳指南。英文版曾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西方世界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公众和理论家们都致力于理解电子时代信息产业的发展。数字化生存正是应时而生之作,其作者也被 1996 年 7 月号时代周刊评为当代最重要的未来学家之一。1996 年数字化生存中译本在中国登陆,和中国走进数字时代几乎同时,因此影响力很大。数字化生存提出了“后信息时代”的种种构想,它讨论的问题在今天仍然属于未来学的内容。个人认为,严格来说数字化生存是一本未来学著作,也不是科普。尼葛洛庞帝预言的很多数字化生存方式在今日已得到实现,“生命的潜在可能结果”这正是未来学的意义所在。细胞生命
10、的礼赞作者:刘易斯托马斯 译者:李绍明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推荐理由这本书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无怪乎自 1974 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十八年来由好几家出版社印了二十多版,至今畅行不衰!年过花甲的刘易斯托马斯的名字因这一本小书而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以至于在他接连抛出后两本书时,书商都不用再作广告,只喊声“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新著”就
11、够了。美国的一个科学家托马斯.刘易斯写的散文集,关于自然,生命的一些新奇的思考,既深刻又有趣,文字轻松优美,翻译的也很好,其中有一片文章我们这个世界的声音入选现在的高中语文教材。我已经买了好几年了,这几年看了很多书,还是觉得这本书最好看也有价值!每一篇文章都很耐看,百读不厌!自私的基因 作者:理查德道金斯 译者: 卢允中 张岱云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推荐理由为什么世界上会有生命,会有人呢?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人生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为什么大多数动物会分成雌雄,人会分成男人和女人呢?这有什么必然性么?性别到底意味着什么?爱情是什么?道德是什么?你是否还认为,以上的问题只能归结于哲学的范畴,而且永
12、远也不会有答案的呢?或者只有上帝能解答?欢迎打开自私的基因,对于没有接触过这类书的人来说,这本书的艰深可能超出你的预料,不过为了理解生命中那些重大问题,这点辛苦绝对是值得的,读一本书至少比唐僧取经容易多了吧?如果实在读到深涩之处,我的建议是:跳过这段,继续。这是一本所有的人都应该读,也能够读的好书。它以娴熟的技巧描述了进化理论的全新发展。它以独特的视角将公众毫无阻碍地带到全新的、有时却让人误解的生物学领域。我认为这是一个相当重大的成就。它在几个方面都是十分成功的。通过他的著述使人过去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即使用简单的、非技术性语言去表述玄妙的、半数学化主题的生物学技术尤其是进化理论的最新进
13、展。通过阅读这本具有渊博知识背景的图书,就连很多生物学家们也感到在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方面也有所收获。至少,它已经让评论家感到惊讶不已了。然而,再强调一下,这是一本对任何一个人都容易理解的关于科学主题的图书。要将艰深的专业知识以通俗易懂并且正确的方式表述出来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而英国生物学家里查德.道金斯所著的自私的基因一书可以称为此类科普书籍的典范。在这本杰出的以现代新综合进化生物学为理论基础的书中,道金斯对生命本质自私的基因的全新阐述,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人本身的重新思考,彻底颠覆了我们梦想中的伊甸园。足以使任何一个对自然以及渴望了解我们自己的读者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混沌:开创新科学作者:詹姆斯格莱
14、克 译者: 张淑誉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推荐理由混沌:开创新科学:一本没有公式的书读起来很轻松!我被它吸引,被他折服。我希望向所有的人推荐它。首先,它不是科普读物,而是报告文学,这个定位使得它的文笔比大多数的科普读物要生动得多这是让你读书不至于打瞌睡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它没有纠缠于科学的复杂。事实上,它涉及的很多东西都是浅尝辄止,并没有深入下去毕竟这是一个记者而不是科学家写的。所以,在读它的时候,你可以很流畅的读下去,不用为了弄懂其中的一句话劳神费力的查资料。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虽然它没有深入的探讨混沌的任何一个细节,但是它却很系统的介绍了混沌的几乎全部从最初的洛沦兹吸引子,到分形,到湍流
15、系统;从气象学,到物理学,到经济学;从常态系统,到宏观系统,到微观系统那些以前我不清楚关联的东西一点点的被发现,被揭示,然后,他们慢慢的融合到一起。那真是太神奇了,混沌的来龙去脉被揭示得一清二楚;混沌的本质非线性也清楚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混沌在各个不同领域中的应用。以前困惑我的种种,现在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清楚。我喜欢这种感觉,我喜欢这本书。科学的旅程(插图版)作者:(美)雷斯潘要贝格,黛安娜莫泽 译:郭奕玲,陈蓉霞,沈慧君 校:陈蓉霞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推荐理由口语化的叙述风格,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批判性的思维方法,典雅时尚的版式插图,引领读者走进一片迷人的科学世界。揭开被科
16、学辉煌成就遮蔽了的真实历史 科学史是一部由 “正确”与“错误” “成功”和“失败”共同编织的历史。今天,科学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科学的力量无所不在。然而本书向读者展现的科学的旅程,并不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路辉煌,科学的历史也从来都不是一部永远“正确”的历史。科学曾经犯过许许多多的错误,而且今后还会继续犯错误。科学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从错误中学习的历史。科学家们设计出的一系列有助于发现自己错误的规则,使科学有一种可以证明自身为错的内在机制,正是科学自身的这种独特的纠错机制和自我批判能力,使得科学成为人类理解自然奥秘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并使得科学的发展不断突破旧思想的藩篱,超越权威
17、,永远充满活力。与同类作品不同,本书以相当的篇幅介绍了科学史中的失败者。失败的原因不尽相同,有被名利腐蚀,也有不小心误入歧途的科学的殿堂中不仅有所谓的圣者,还有凡人,甚至有小人和骗子。今天,我们看到的往往是辉煌的成功者,但在科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是那些辉煌背后的失败者。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是什么驱使他们渴望获得知识?科学家是如何提出问题的?是如何思考问题的?是如何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的?他们用了哪些方法来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从哪个环节开始,这种探究变成了科学的探究? 本书为你一一作了解答。科学的思维方法正是这样一种方法:它倡导怀疑古训,怀疑权威,也倡导超越自我,它不让大自然来欺骗你,也不让
18、他人来欺骗你,更不允许你自己欺骗自己。纵观全书,我们看到科学家提出的理论,有时正确,有时错误,也看到这些理论如何被后人反复纠正、扩展或者简化,不断完善。这种勇于创新的批判性思维,正是科学最宝贵的“精神”所在。特别令人关注的是,本书对女性在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来自后现代主义的挑战,也进行了专门论述。这在一般的科学史作品中是极少见的。读过本书才知道,原来科学的旅程中不乏旁门左道甚至歪门邪道。就在牛顿时代,与牛顿同样着迷于自然界奥秘并且具有相当研究功力的大有人在。但他们却不幸误入歧途;而伪科学的猖獗,早在 19 世纪就泛滥成灾,法拉第不仅研究电磁感应,还戳穿了当时不少以科学名义而施行的骗术;当然
19、,真正的科学家永远令人肃然起敬,你能想象 17 世纪的桑克托留斯整日坐在自己特制的椅子上,只是为了测定人体的吸收和排泄之量?本书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这正是本书引人入胜的地方之一。作者口语化的讲述方式,平易近人,亲切易懂,就像是一位智者坐在冬夜的火炉旁与你促膝而谈,娓娓道来;又像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时而旁征博引,时而条分缕析,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悬念,把一部在许多人看来枯燥乏味的科学史讲得引人入胜、多姿多彩。当前科学教育中最缺乏的是“批判性思维”训练,而我们这个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需要明晰而又具批判性的思考能力,以及把科学方法和原理恰当运用到我们时代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本书适合大众阅读,尤其适合广大青少年和中小学教师阅读,是培养“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进行科学教育的前所未有的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