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项限时练14 鉴赏诗歌的形象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03724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项限时练14 鉴赏诗歌的形象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项限时练14 鉴赏诗歌的形象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项限时练14 鉴赏诗歌的形象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项限时练14 鉴赏诗歌的形象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项限时练14 鉴赏诗歌的形象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项限时练(十四) 鉴赏诗歌的形象(建议用时:40 分钟)一、基础题组(一)人物形象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最爱东山晴后雪 注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 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解析】 本题考查从欣赏诗歌抒情主人公形象方面来把握诗歌情感。杨万里喜欢描写自然景物,这首七绝描写了早春雪后晚晴优美的山色,抒发了诗人陶醉于自然的美好情怀。可通过题目“最爱”和诗中词语“逐胜” “忘寒”“最爱”归纳出诗人的形象特点。【答案】 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

2、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位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一落索周邦彦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请结合词句,分析词中的人物形象。【解析】 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首先要找到诗中描绘人物形象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人物形象。然后用精练的话语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最后结合文章的主旨指出描绘人物形象的作用或效果。【答案】 这首词刻画了一位美貌而愁苦的思妇形象。通过与“春山争秀”的眉峰、花“如人瘦”等写出她的容貌之美;通过蛾眉“长

3、皱” “泪滴花枝”“玉箫闲久” “倚栏” 、问“亭前柳”等,表现了她内心的愁怨。(二)景物形象题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导学号:54012097】题李世南 画扇蔡 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 知村近,隔坞 闻钟觉寺深。【注】 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蔡肇(?一 1119):字天启,丹阳( 今属江苏) 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瓮:这里指水瓮。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解析】 本题在命制上体现了“小切入,大思考”的精神,描述画面景物是很小的“切入点” ,据此

4、把握画面呈现的气氛,注重考查对诗歌整体的把握。解答时可先从原诗中找出描写的景物“野水” “山” “秋风” “林” “村” “寺” ,然后进一步找出体现诗歌意境的词语“潺潺” “平落” “瑟瑟” “细吹” ,最后从后两句的“逢人抱瓮” “隔坞闻钟”概括出全诗透露出的一种恬静、安详的气氛。【答案】 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走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 )、树林 (落叶)、人、翁、寺庙六种景物。 这幅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洛桥晚望孟 郊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

5、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诗歌前三句主要运用了哪些意象?试描绘其体现的环境氛围。【解析】 提炼意象要准确,避免不全面或者无中生有;“描绘其体现的环境氛围”要求语言体现“描写性” ,作答时切忌写成说明性、议论性的文字,“氛围”需要抓住意象特点准确概括。【答案】 前三句主要运用了冰、陌上、榆柳、楼阁等意象。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凄清氛围:桥下冰初结,路上行人绝,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万籁俱寂,悄无人声。(三)事物形象题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导学号:54012098】鹦 鹉白居易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觜渐红。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应

6、似朱门歌舞妓,深藏牢闭后房中。诗歌中的鹦鹉有怎样的际遇?请简要概括。【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本题要求概括鹦鹉的际遇,考生可抓住诗歌的前四句进行分析。从“陇西”和“江东”两个地点之间距离的遥远可以看出鹦鹉远离故土;从“养得经年觜渐红”中可以看出主人对它的宠爱;从“先剪翅”中可以看出它遭受摧残;从“暂开笼”中可以看出它遭受禁锢。【答案】 远离故土;受人宠爱;遭受摧残和禁锢。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南欧阳修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这首词的吟咏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7、解析】 解答此题,必须先明确作品的写作对象是蝴蝶,然后结合词中对蝴蝶的描写,体会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进而分析这一描写对象所具有的特点。【答案】 蝴蝶。通过对双双对对的江南蝴蝶在傍晚的阳光下翩翩飞舞情景的描写,表现出蝴蝶天性轻狂的特点;通过描写它“才伴游蜂” “又随飞絮” ,表现了它对情爱不专一的特点。二、核心题组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江城子秦 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 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 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注】 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便做:纵使。概括“杨柳”

8、 “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解析】 本题考查品味意象的内涵,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后来古诗词中常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同时注意文中描写杨柳时使用的“柔”字,交代出此时的杨柳是初春的杨柳。 “飞絮”即“柳絮” “杨花” , “飞絮”为暮春之物,轻柔多情,漂泊无依,成为迁客骚人、异乡游子们寄托感情和哀思的信物,表达因暮春引发的惜春之情、漂泊的悲凉以及离别的感伤。【答案】 意象的内涵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寓男女离别。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寓青春流逝。表达的情感:伤春伤别之愁,久别怀人之情。8阅读下面这首

9、诗,然后回答问题。子 规 注元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注】 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解析】 把握古诗的思想情感,可以借助的方法比较多,本诗可以从意象(子规 )、人物形象 (远客 )、关键词(“空” “断肠” “春残”)、关键句( 催归催得谁归去) 等角度着手分析。【答案】 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去,令“贪夫” “远客”无不惆怅、

10、 “断肠” ,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 ,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 、 “已断肠” ,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9(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金陵望汉江李 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 ,三吴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注】 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六帝:代指六朝。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

11、即吴兴、吴郡、会稽。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及其作用。第一问考查描写了什么景象,要指出写到了哪些景物,具体描绘画面内容,并指出画面的特点。第二问是对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考查,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诗歌的前四句写诗人在金陵看到长江远去的浩大气势:长江绵延曲折长达万里,分出的多条支流就如同巨龙盘踞;江水四溢,在中华大地上泛滥,波涛汹涌,迅疾奔流,水势浩瀚,气势宏大。这样写,既渲染了长江

12、下游的雄壮气象,也为下文歌颂大唐盛世蓄势。【答案】 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三、综合题组10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导学号:54012099】梅花二首 注苏 轼其 一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其 二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注】 梅花二首写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途中。(1)简要分析 梅花二首(其一) 是如何描写梅花的,并说明梅花二首(其一)中的梅花有着怎样的特点。(2)梅花二首 (其二) “开自无聊落更

13、愁 ”一句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试作分析。(3)梅花二首 中梅花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1)使用了衬托手法,以“草” “棘”的枯败衬梅花的夺目,以狂风暴雪之恶衬梅花的坚强。特点:超群脱俗、卓然不凡、坚强不屈。(2)用梅花的开则无所依赖、落则满腔愁情,喻指诗人贬谪途中的孤寂落寞。(3)对梅花的同情、尊敬与赏识,诗人的孤寂与痛楚、坚强与通达。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邹明府游灵武 注贾 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 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

14、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 “透”二字作简要赏析。【解析】 本题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考查对形象的鉴赏,从炼字的角度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1)“ 马不肥” “债多” “风透卧衣”等词语可见其贫穷,这正表现了他的为官清廉。(2) “边雪藏行径”运用拟人手法,极写雪之大;“林风透卧衣”既写风之猛,又写衣之单,内涵丰富。【答案】 (1)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2)“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