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组层级快练(三)(2017北京西城二模)2017 年 2 月 2022 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下图是我国四个城市此次寒潮过程中降温、降水的统计数据。读图,回答 1、2 题。1此次寒潮( )A源地位于新疆的山地冰川B西北地区降温的幅度大于南方C移动路径总体自西北向东南D冷气团饱含水汽,北方降水多2寒潮过境后( )A新疆北部山区融雪侵蚀严重B重庆市统计冻害造成的农业损失C内蒙古高原上河流出现春汛D广州市清理结冰路面,保证交通答案 1.C 2.B解析 第 1 题,图中可以看出寒潮的源地来自西北,但不能确定源地位于新疆的山地冰川,A 项错误;图中位于西北地区的乌鲁木齐降温幅度小于南方,B 项
2、错误;从受影响的地区来看,寒潮的移动路径总体自西北向东南,C 项正确;寒潮为冷锋,降水主要和暖气团的水汽有关,与冷气团的水汽无关,D 项错误。第 2 题,寒潮过境后,新疆北部山区气温下降,不会出现融雪现象;重庆市受寒潮影响,降温幅度大,农作物受冻害影响大,需要统计冻害造成的农业损失;2 月内蒙古高原上河流不会出现春汛;广州市纬度较低,路面不会结冰。(2017江苏联考)也门首都萨那素有“阿拉伯明珠”之称。下图为也门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3、4 题。3萨那的气候特点是( )A全年炎热干燥B终年高温多雨C降水不多,四季如春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4导致萨那夏季降水量较多的盛行风向是( )A东
3、北风 B西北风C西南风 D东南风答案 3.C 4.C解析 第 3 题,本题容易直接根据区域位置,阿拉伯半岛为热带沙漠气候,而误选 A 项。做题时要特别留意图中海拔,这里纬度低,气温高,但因海拔较高,故气温四季如春。但因周边陆地影响,降水不多,故选 C 项。第 4 题,夏季图示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水汽,降水量较多。故 C 项正确。(2017赣州二模)每年的 11 月 22 日或 23 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雪量小,次数不多,是为二十四节气“小雪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实时天气形势及天气预报图。据图完成 57 题。5图示大陆地区最大的温差为(
4、)A20 B25 C30 D35 6图示地区暴雪中心最有可能位于( )A四川中东部 B湖南中南部C浙江西南部 D安徽中西部7 小雪节气诗“太行初雪带寒风,一路凋零下赣中。”诗句表明( )A北方寒风南下大地降温明显B我国冬季风年际变化大C太行山区是我国寒潮源地D寒潮南下导致许多作物冻死答案 5.C 6.D 7.A解析 第 5 题,读图可知,图中相邻等温线的差值为 5 ,大陆气温最高值在 15 20 之间,而最低值为15 到10 之间,计算可得,温差在 2535 之间,故选 C项。第 6 题,读图可知,四川中东部和湖南中南部及浙江西南部均在雨雪分界线以南地区,降水以降雨为主,不会出现暴雪,而安徽中
5、西部地区位于雨雪分界线以北,可能产生暴雪,故选 D 项。第 7 题,由诗句可知,太行山所在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降雪天气,冷空气一路南下,对江西中部地区带来的大幅降温,A 项正确。诗句只是叙述小雪节气天气的变化,不能体现冬季风的年际变化,B 项错误。我国寒潮源地为蒙古西伯利亚地区,C 项错误。小雪节气,天气转冷,寒潮南下属于正常现象,不一定导致许多作物冻死,D 项错误。故选A 项。(2017威海二模)冻雨,俗语称“滴水成冰” ,形成于特殊的温度层结,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常以 700 hPa 温度0.0 和 850h Pa 温度0.0 作为冻雨出现的预报判据。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温度垂
6、直剖面(单位:) 。据此完成 810 题。8 “融化层”位于图中( )A BC D9此时图中最可能经历冻雨的城市是( )A郑州 B赣州C南昌 D清远10 “冻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屦冻苍苔滑”说明冻雨会造成( )A农业减产 B破坏输电设施C高速封闭 D干扰无线电通信答案 8.A 9.B 10.C解析 第 8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位于 24,都位于零度以下,所以只有雪花下落在融化, “融化层”位于处,选择 A。第 9 题,常以 700 hPa 温度0.0 和 850 hPa 温度0.0 作为冻雨出现的预报判据。赣州正好符合这个条件,选择 B 项。第 10 题,从诗词“屦冻苍苔滑”说明冻雨对交通的影响
7、。从现在情况来看,天下冻雨,高速公路封闭,其他三个选项不符合,选择 C 项。(2017浙江温岭模拟)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完成 11、12 题。11该月为( )A1 月 B4 月C7 月 D10 月12图中虚线框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的可能原因是( )A沿岸寒流降温 B地势高气压低C南北气流辐合 D阳坡受热增温答案 11.A 12.D解析 第 11 题,图示月份亚洲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南亚盛行东北季风,故可判断为 1 月份。第 12 题,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分析,图中虚线框范围沿岸是几内亚暖流经过
8、,A项错误。该处地势比东部低,B 项错误。东西两侧都是南北气流辐合形成,C 项错误。图中虚线框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说明该地区较同纬度地区气温偏高,结合地形图可以看出该地区北部为高原,南部为平原,坡向向南,阳坡受热增温,D 项正确。(2017北京西城模拟)“突然觉出凉爽的一刹那,我怔了一怔。一瞬之间,不可思议,永远汗流浃背的身体干了久久的苦熬居然真能结束 ”(引自作家张承志描写北京市某一节气的散文)。据此,回答 13、14 题。13该节气,我国北方( )A柳絮纷飞 B秋高气爽C漫山红叶 D鸿雁北归14在下个节气到来之前,北京( )A日出时间提前 B正午太阳高度变大C昼夜温差变大
9、D降水明显增多答案 13.B 14.C解析 第 13 题,根据材料“凉爽的一刹那” “汗流浃背的身体干了”等词可知,此时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暑去凉来,该节气应为立秋,故选 B 项。柳絮纷飞、鸿雁北归在春季,漫山红叶在深秋。第 14 题,一个节气约 15 天,因此下个节气到来之前,北京处于秋季。此时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白昼时间变短,日出时间延后,且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A、B两项错误。同时,随着冷空气势力的增强,雨带南移,北京降水减少,昼夜温差变大,可排除 D 项,而选 C 项。(2017皖南八校模拟)雾是在近地面空气层中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气温冷却到一定程度,相对湿度达到 90%
10、左右,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的天气现象,雾一般有生成、持续、消散三个阶段。下面图 1、图 2 为 1991、2010 年九华山山坡(海拔 680 米)与山脚( 海拔 20 米)逐小时雾的生成次数百分比、消散次数百分比(雾的生成次数百分比指该时段生成雾的次数占雾日总次数比重;雾的消散次数百分比指该时段消散雾的次数占雾日总次数比重)。读图完成 15、16 题。15据图可知( )A山脚雾大都在 0509 时生成B山脚雾生成的次数远大于山坡雾C山坡雾生成峰值时间比山脚约迟 1 小时D山坡雾消散峰值时间比山脚约迟 1 小时16据观察山坡雾持续时间比山脚雾长,主要
11、原因可能是( )A山坡能见度低 B山坡低温状态持续时间长C山坡坡面增温快 D山坡风力大且持续时间长答案 15.C 16.B解析 第 15 题,读图可知,山脚雾大都在 0507 时生成,A 项错误;图中只反映雾的生成或消散的次数百分比,雾的生成或消散的次数无法体现出来,B 项错误;图中山坡雾生成峰值时间比山脚约迟 1 小时,山坡雾消散峰值时间比山脚约迟 2 小时,C 项正确 D 项错误。第 16 题,据雾的形成条件可推知,下垫面增温,雾滴蒸发;风速增大,将雾吹散;大气不稳定,水汽上传,热量下逆,使雾滴蒸发。这些都使雾持续时间缩短。山坡的雾持续时间长,说明雾消散的慢,主要与山坡风力较小,气温较低,
12、大气比较稳定有关,选项中符合其中条件的只有 B 项。(2017洛阳模拟)读我国三地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 17、18 题。17 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夏季降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夏季 ( )A西风带北移的影响 B东南信风从海上吹来C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D暖流带来丰沛的水汽18海螺沟夏季气温比上海和武汉低很多,影响海螺沟夏季气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 D地势高低答案 17.C 18.D解析 第 17 题,根据图中三地的经纬度可知,三地均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或者西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故 C 项正确。第 18 题,根据经纬度可知,海螺沟位于亚热带地区,夏季应该高温;结合图中该地夏季气温较低只有 13 左右,可以推断该地所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势高低,故 D 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