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数学必修二复习基本概念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3: 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空间两条直线只有三种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异面
2、 1、按是否共面可分为两类: (1)共面: 平行、 相交 (2)异面: 异面直线的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或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异面直线判定定理:用平面内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直线,与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范围为 ( 0,90 ) esp.空间向量法 两异面直线间距离: 公垂线段(有且只有一条) esp.空间向量法 2、若从有无公共点的角度看可分为两类: (1)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相交直线;(2)没有公共点 平行或异面 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直线和平面只有三种位置关系:在平面内、与平面相交、与平面平行 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直线和平面相交有且只有
3、一个公共点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 esp.空间向量法(找平面的法向量) 规定:a、直线与平面垂直时,所成的角为直角,b、直线与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所成的角为0角 由此得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 范围为 0,90 角定理: 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斜线与该平面内任一条直线所成角中的 角 三垂线定理 定理: 如果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与这条斜线垂直esp.直线和平面垂直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一条直线a和一个平面 内的任 一条直线都垂直, 们 直线a和平面 互相垂直.直线a 平面 的垂线,平面 直线a的垂面。 直线与平面
4、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 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直线和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 们 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1)两个平面互相平行的定义:空间两平面没有公共点 (2)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5、 两个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 两个平面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 a、平行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两个平面平行的 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 三个平面相交,那么交线平行。 b、相交 二面角 (1) 平面:平面内的一条直线 这个平面分成两个 分, 中 一个 分 平面。 (2) 二面角:从一条直线 的两个 平面所 成的 二面角。二面角的 范围为 0,180 (3) 二面角的 :这一条直线 二面角的 。 (4) 二面角的面:这两个 平面 二面角的面。 (5) 二面角的平面角: 二面角的 上任 一点为 点,在两个面内分别 垂直于 的
6、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 二面角的平面角。 (6) 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 直二面角。 esp. 两平面垂直 两平面垂直的定义:两平面相交,如果所成的角是直二面角, 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为 两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两个平面垂直的 定理: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Attention: 二面角 法:直法( 平面角)、三垂线定理 定理、面射影定理、空间向量法向量法( 的角与所 的角间的等关系) currency1面 “ “的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 面都是边 ,并且 两个边 的公共
7、边都互相平行,这fi面围成的fl何 “。 “的 (1) 都相等, 面是平行边 (2)两个面与平行于面的面是等的currency1边 (3)过不相的两条 的面( 角面)是平行边 的定义:有一个面是currency1边 , 面都是有一个公共点的三角 ,这fi面围成的fl何 的 : (1) 交于一点。 面都是三角 (2) 平行于面的面与面是相的currency1边 。且 面等于得的 的高与” 高的的平方 的定义:如果一个 面是currency1边 ,并且点在面内的射影是面的中,这的 。 的 : (1) 交于一点且相等, 面都是等的等 三角 。等 三角 边上的高相等,它 的斜高。 (3) curren
8、cy1个 的直角三角 esp: a、相两 互相垂直的三 ,由三垂线定理可得点在面的射影为面三角 的垂。 b、面中有三 异面直线,若有两 互相垂直,可得 三 也互相垂直。且点在面的射影为面三角 的垂。 直线与方(1)直线的斜角定义:x向与直线向上方向间所成的角 直线的斜角。别,直线与x平行或时, 们规定它的斜角为0度。 此,斜角的 范围是0180(2)直线的斜定义: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斜角的 这条直线的斜。直线的斜用k。 。斜 直线与的斜度。 时, ; 时, ; 时, 不 在。过两点的直线的斜公 : 面点:(1) 时,公 边无 义,直线的斜不 在,斜角为90;(2)k与P1、P2的 无关;(
9、3) 斜可不通过斜角 由直线上两点的 直 得;(4) 直线的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 斜得 。(3)直线方点斜 : 直线斜k,且过点 :直线的斜为0时,k=0,直线的方是y=y1。直线的斜为90时,直线的斜不 在,它的方不 用点斜 l上 一点的 都等于x1,所 它的方是x=x1。斜 : ,直线斜为k,直线在y上的距为b两点 : ( )直线两点 , : 中直线 与 交于点 ,与 交于点 , 与 、 的距分别为 。一 : (A,B不为0) : 1 的用范围 2 的方如:平行于x的直线: (b为数); 平行于y的直线: (a为数); (4)直线系方:有一共同 的直线(一)平行直线系平行于 直线 ( 是不
10、为0的数)的直线系: (C为数)(二)垂直直线系垂直于 直线 ( 是不为0的数)的直线系: (C为数)(三)过定点的直线系 斜为k的直线系: ,直线过定点 ; 过两条直线 ,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为( 为 数), 中直线 不在直线系中。(5)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 时,; : 用斜判 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时, 斜的 在与否。(6)两条直线的交点相交交点 方 的一 。方 无 ; 方 有无数 与 (7)两点间距离公 : 是平面直角 系中的两个点, (8)点 直线距离公 :一点 直线 的距离 (9)两平行直线距离公 在任一直线上任 一点, 为点 直线的距离行 。的方(1) 方 , , 为r;(2)一 方 时,
11、方 ,此时 为 , 为 时,一个点; 时,方不任何 。(3) 方的方法:一 都用定系数法: 。定一个 三个 条 ,若 用 的 方, a,b,r;若 用一 方, D,E,F;另外 currency1 用 的fl何 :如 的中垂线必经过原点, 此来定 的位置。直线与 的位置关系直线与 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 ,相交三种情况:(1)直线 , , l的距离为 ,有 ; ; (2)过 外一点的 线:k不 在,验证是否成 k 在,点斜 方,用 该直线距离= ,k,得 方【一定两 】(3)过 上一点的 线方: (x-a)2+(y-b)2=r2, 上一点为(x0,y0),过此点的 线方为(x0-a)(x-a)+
12、(y0-b)(y-b)= r2 与 的位置关系通过两 的和(差),与 距(d)间的大 较来定。 , 两 的位置关系通过两 的和(差),与 距(d)间的大 较来定。 时两 外离,此时有公 线条; 时两 外 ,连线过 点,有外公 线两条,内公 线一条; 时两 相交,连线垂直平分公共 ,有两条外公 线; 时,两 内 ,连线经过 点,只有一条公 线; 时,两 内含; 时,为同 。 : 上两点, 必在中垂线上; 两 相 ,两 与 点共线的辅助线一 为连 与 线或者连 与 中点一次函数一、定义与定义 :自变量x和 变量y有如 关系:y=kx+b此时称y是x的一次函数。别,b=0时,y是x的例函数。:y=k
13、x (k为数,k0)二、一次函数的 :1.y的变 与 应的x的变 成例, 为k:y=kx+b (k为任 不为零的实数 b 任何实数)2.x=0时,b为函数在y上的距。三、一次函数的 像 :1 法与 :通过如 3个步骤(1)列;(2)描点;(3)连线,可 一次函数的 像一条直线。 此, 一次函数的 像只 道2点,并连成直线可。(通找函数 像与x和y的交点)2 :(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 一点P(x,y),都满足等 :y=kx+b。(2)一次函数与y交点的 总是(0,b),与x总是交于(-b/k,0)例函数的 像总是过原点。3 k,b与函数 像所在象限: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 增
14、大;k0时,直线必通过二、象限,y随x的增大 减 。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b=0时,直线通过原点b0时,直线必通过三、象限。别,b=O时,直线通过原点O(0,0)的是例函数的 像。这时,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k0时,直线只通过二、象限。、定一次函数的达 : 点A(x1,y1);B(x2,y2),请定过点A、B的一次函数的达 。(1)一次函数的达 (也 析 )为y=kx+b。(2) 为在一次函数上的任 一点P(x,y),都满足等 y=kx+b。所 可 列 2个方:y1=kx1+b 和 y2=kx2+b (3) 这个二元一次方,得 k,b的 。(4) 得 一次函数的达 。五、一次函
15、数在生活中的应用:1.时间t一定,距离s是速度v的一次函数。s=vt。2.水池抽水速度f一定,水池中水量g是抽水时间t的一次函数。水池中原有水量S。g=S-ft。六、用公 :(不,希望有人充)1. 函数 像的k :(y1-y2)/(x1-x2)2. 与x平行线段的中点:|x1-x2|/23. 与y平行线段的中点:|y1-y2|/24. 任 线段的长:(x1-x2)2+(y1-y2)2 (:根号 (x1-x2)与(y1-y2)的平方和)二次函数I.定义与定义达 一 ,自变量x和 变量y间 在如 关系:y=ax2+bx+c(a,b,c为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
16、,y=a(x-h)2的 象可由抛物线y=ax2向 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 ,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 平行移动h个单位, 向上移动k个单位, 可 得 y=a(x-h)2 +k的 象;h0,k0时,将抛物线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 向上移动k个单位可得 y=a(x-h)2+k的 象;h0时,开口向上,a0,x -b/2a时,y随x的增大 减 ;x -b/2a时,y随x的增大 增大 若a0, 象与x交于两点A(x?,0)和B(x?,0), 中的x1,x2是一元二次方ax2+bx+c=0(a0)的两根 这两点间的距离AB=|x?-x?| =0 象与x只有一个交点; 0时, 象落在x的上方,x
17、为任何实数时,都有y0;a0(a0),x= -b/2a时,y (大) =(4ac-b2)/4a 点的 ,是 得 时的自变量 ,点的纵 ,是 的 6 用定系数法 二次函数的 析 (1)题给条 为 象经过三个 点或 x、y的三 应 时,可 析 为一 :y=ax2+bx+c(a0) (2)题给条 为 象的点 或 称时,可 析 为点 :y=a(x-h)2+k(a0) (3)题给条 为 象与x的两个交点 时,可 析 为两根 :y=a(x-x?)(x-x?)(a0) 7 二次函数 识很容易与 它 识综应用, 成较为复杂的综题目。 此, 二次函数 识为主的综 题目是中考的热点考题,往往 大题 现 例函数如
18、ykx(k为数且k0) 的函数, 例函数。自变量x的 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 实数。例函数 像 :例函数的 像为双曲线。由于 例函数属于奇函数,有f(-x)=-f(x), 像关于原点 称。另外,从 例函数的 析 可 得 ,在 例函数的 像上任 一点,向两个 垂线,这点、两个垂足 原点所围成的 面是定 ,为k。如 ,上面给 了k分别为和负(2和-2)时的函数 像。K0时, 例函数 像经过一,三象限,是减函数K0时, 例函数 像经过二,象限,是增函数例函数 像只 无限趋向于 ,无法和 相交。 识点:1.过 例函数 象上任 一点 两 的垂线段,这两条垂线段与 围成的 的面为| k |。2. 于双曲线yk
19、x ,若在分母上加减任 一个实数 ( yk(xm)m为数), 相于将双曲线象向左或 平移一个单位。(加一个数时向左平移,减一个数时向 平移)数函数数函数的一 为 ,它实际上 是指数函数 的 函数。 此指数函数里 于a的规定,同用于 数函数。给 于不同大 a所的函数 :可 看 数函数的 只不过的指数函数的 的关于直线y=x的 称 , 为它们互为 函数。(1) 数函数的定义域为大于0的实数集。(2) 数函数的 域为 实数集。(3)函数总是通过(1,0)这点。(4)a大于1时,为单调递增函数,并且上凸;a 于1大于0时,函数为单调递减函数,并且 。(5) 数函数无 。指数函数指数函数的一 为 ,从上
20、面 们 于 函数的 论 可 道, 得x 整个实数集为定义域,只有 得 如 所为a的不同大 影 函数 的情况。可 看 :(1) 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所有实数的集,这里的 提是a大于0, 于a不大于0的情况,必 得函数的定义域不 在连 的 间, 此 们不 考 。(2) 指数函数的 域为大于0的实数集。(3) 函数 都是 的。(4) a大于1,指数函数单调递增;a 于1大于0,为单调递减的。(5) 可 看 一个 的规 , 是a从0趋向于无 大的过中( 不 等于0),函数的曲线从分别 于Y与X的 的单调递减函数的位置,趋向分别 于Y的 与X的负 的单调递增函数的位置。 中水平直线y=1是从递减 递增的一
21、个过 位置。(6) 函数总是在一个方向上无限趋向于X, 不相交。(7) 函数总是通过(0,1)这点。(8) 指数函数无 。 奇 :(1)为奇函数(2)为 函数1 定义一 , 于函数f(x)(1)如果 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 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 奇函数。(2)如果 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 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 函数。(3)如果 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 一个x,f(-x)=-f(x)与f(-x)=f(x)同时成 ,那么函数f(x)既是奇函数 是 函数,称为既奇 函数。(4)如果 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 一个x,f(-x)=-f(x)与f(-x)=f(x
22、)都不 成 ,那么函数f(x)既不是奇函数 不是 函数,称为 奇 函数。:奇、 是函数的整 , 整个定义域 奇、 函数的定义域一定关于原点 称,如果一个函数的定义域不关于原点 称,这个函数一定不是奇(或 )函数。(分析:判 函数的奇 , 是 验 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 称, 按 奇、 的定义经过、整理、 与f(x)较得 论)判 或证 函数是否有奇 的根 是定义2 奇 函数 像的:定理 奇函数的 像关于原点成中 称 , 函数的 象关于y或 称 。f(x)为奇函数f(x)的 像关于原点 称点(x,y)(-x,-y)奇函数在一 间上单调递增,在它的 称 间上也是单调递增。函数 在一 间上单调递增,在它的
23、 称 间上单调递减。 3. 奇 函数(1) . 两个 函数相加所得的和为 函数.(2) . 两个奇函数相加所得的和为奇函数.(3) . 一个 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相加所得的和为 奇函数与 函数.(4) . 两个 函数相乘所得的为 函数.(5) . 两个奇函数相乘所得的为 函数.(6) . 一个 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相乘所得的为奇函数.定义域(高中函数定义)A,B是两个 空的数集,如果按个定的 应关系f, 于集A中的任 一个数x,在集B中都有唯一定的数f(x)和它 应,那么 称f:A-B为集A 集B的一个函数, y=f(x),x属于集A。 中,x 自变量,x的 范围A 函数的定义域; 域称定义函数中,应
24、变量的 范围 这个函数的 域函数的 域,在数学中是函数在定义域中应变量所有 的集 用的 域的方法(1) currency1法;(2) 象法(数 ), (3)函数单调 法, (4)配方法,(5)元法,(6) 函数法( 法),(7)判别 法,(8)复函数法,(9)三角“法,(10)基本不等 法等 关于函数 域 定义域、 应法、 域是函数的三个基本fi元 fl。平时数学中,实行fi定义域 fl的原,无可置。 物有二 ,在 定义域 题的同时,往往 或 了, 域 题的究,成了一”fifl一”fifl, 学生 函数的 时时 ,实上,定义域与 域二者的位置是相的,不 此,何况它们二者随时于互相 中(的例子是
25、互为 函数定义域与 域的相互 )。如果函数的 域是无限集的,那么 函数 域不总是容易的, 不等 的 有时并不 ,还必 系函数的奇 、单调 、有 、 来考 函数的 情况。 得 ,从这个角度来 , 域的 题有时 定义域 题 ,实 证 ,如果加了 域 法的研究和 论,有 于 定义域内函的理,从 函数本 的 识。fi范围fl与fi 域fl相同 fi范围fl与fi 域fl是 们在学习中经 的两个概念, currency1同学将它们 为一,实际上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fi 域fl是所有函数 的集(集中 一个元 都是这个函数的 ), fi范围fl只是满足个条 的一fi 所在的集(集中的元 不一定都满足这个条 )。也 是 :“ 域fl是一个fi范围fl, fi范围fl 不一定是fi 域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