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索与实践初中课堂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摘 要:文章中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提问。讨论了有效提问的现状及其有效性提问的原则、策略与方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去探索与实践。关键词:现状 原则 策略 方法 反思课堂提问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 传授基本知识,提问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课堂中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教学效果创生的过程和提问是检测学生体悟程度的有效方法,提问应该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数学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要秉承学科优势,从初中学生兴趣和知识基础出发,以启发性,互动性,创造性等作为的提问宗旨的要领,实现提问的有效和高效。一、当前课堂
2、有效提问的现状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最频繁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在实际的处理中,还存在着一些低效提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跳跃式提问”在实际中,学生的学业成绩对教师的提问有重要影响。教师的提问因学生的学业成绩不同而不同,教师比较倾向于让好的学生回答具有“论证 性” 的问题,而 让差的学生回答“判断性” 和“描述性”问题,甚至在语言风格上,教师对好的学 生采取的民主型风格,对他们是一种鼓励的态度。而对差生所使用的专制型风格,对他们是
3、一种打击和排斥的态度,这种提问导致了学生参与提问的不公平性。2、“华而不实”式提问,有的教师盲目追求活跃的课堂氛围,对教材和学生研究不深,使提问停留在浅层次的交流上,在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只有“ 是”或者 “不是”的选择。也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自问自答”,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课堂貌似热闹,其 实华而不实,师生间缺乏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无益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3、“启而不发”式提问,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提问偏题遥远,脱离学生的“思维发 展区” ,设计的问题过难,过偏或过于笼统,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启而不发。这样的提问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思维难以展开,不知朝什么方向思考,影响了教学效果。例如,
4、讲一元二次函数性质时,教 师提问:“ 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性 质有什么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点求最大值、最小值?”这样的提问 措词不清,学生不易理解和思考,也不好表达。二、有效性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课堂提问应有明确的目的,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南,要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来进行设计,便于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2、启发性原则:教师要善于利用提问来引导、启迪学生的思维,使之应启而发,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出答案,学到知识。3、适度性原则: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和时间;另一方面,问题的难易程度要科学适度。4、兴趣性原则:教师的提问要能
5、引起学生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5、循序渐进性原则:数学课堂提问必须根据教学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 难, 层层深入。6、全面性原则: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调动每一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不同的意见,并鼓励学生发问,培养创新精神。7、五优先原则:即先提问后点名;先思考后回答;先讨论后结论;先学生后教师:先激励后更正。8、讲究容量:根据心理学原理,观察学生一节课的注意力只能集中 2535 分钟左右。所以应该把一节课中最需要提问的精心设计成两、三个问题,并设置一定的情景加以提问,教师提问的次数应保持在一定
6、的范围内。9、发展性原则:课堂提问还应遵循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原则。三、课堂提问有效的形式与方法教学提问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地采用各种不同的提问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师在发问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数学是一门充满乐趣的学科,作为数学教师,要扮演揭开生命特质的角色,引领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设置悬疑,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提 问 的方式也可以不断变化,可以要求小组合作,汇报讨论结果;也可以单个提问,在对个体进行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机提问,也可以按照组别提问;如果
7、有的学生积极性很高,老师要予以鼓励,及时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如果有的学生上课开小差,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特此让他回答问题,将其引入课堂之中。只有不断变换提问方式,才能一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不是趁机偷懒,逃避思考。例如:讲圆的性质一课时,可提出问题: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用投影仪分别播出安装有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轮子和圆形轮子的汽车行驶的状态,并分别配各种颠簸沉重的声音及轻快的声音,然后让大家讨论那种形状更适合作为轮子。这样学生有趣的课堂氛围中,直观地看到圆形才是适合车子的轮子,因为只有圆形轮子让车子走得最快最省力,这是“圆” 这种形状所特有的性质决定的。然后指出:人们在生活中
8、发现了圆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然后把这些特殊性质运用到运输工具上,这样制造了圆形轮子,轮子的形状与生产以及日常生活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可初步体会科学来源于实践又还原于实际生活的道理。当然学生的智慧潜能如宝藏一样需要开采、需要激发。要想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有一定的学习方式和技巧。例如:一位教师在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节课中,提问道:假如平行四边形一组边垂直(例如邻边);四边形的形状可能发生什么改变?相等时呢?想一想各种各样的情况;除了边改变,还有什么替代(例如对角线);会有什么改变?把这些组合条件形成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会有什么特征?比较各种特殊四边形的异同点。有效的提问发散学生思维空间,摆脱
9、单一的对话式问答。四、课堂有效性提问的实践(一)课前准备1. 备教材要“懂、透、化”“懂”,就是要理解教 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 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2.备学生要 “实”我们常说,“ 我们教师备课,不仅要
10、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法”。所谓“实”,是指教 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3.备问题要“准”在备透教材、备实学的基础上,再来设计问题。在教学设计中,问题的切入口要准。心理学认为,人的谁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已知区” ,“最近发展区” 和“未知区”。三个层次的关系是:已知区 最近发展区 未知区人的认识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课 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 未知区” ,即不能太易或太难。有经验的教师提
11、问,问题在“已知区”与“ 最近发展区” 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上设问的。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 上升为“已知区”。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而且要避免低效率的提问(二)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1.明确数学课堂提问的针对性和导向性 明确提问的目的,是课堂提问成败的先决条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由于目的要求不同,教师可以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引导学生再现已有的知识,以利学生知识迁移的回忆性问题; 引导学生把已学过的知识叙述、比 较、 说明等理解性问题;运用学过 的知识、技能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应用性问题。2.抓准数学课堂提问的时机 (1) 在介绍新概念时提问,这是教学过
12、程的主要环节,教学时从以下角度对学生进行提问:1)概念中的关键词有哪些? 2)概念中有哪些规定和限制条件? 它们和以前的 什么知识有联 系? 3)如果改变或者互换概念中的条件和结论,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提 问力求循循善诱, 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 (2)在分析比较时提问,数学知识的内部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有许多知识存在形似神不似的差异,学习了一个新的知识点,就应当让学生把新旧知识作一个系统的归纳,学生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定义后,有必要对这两个方程的作一些比较,故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说出两个方程的共同和不同之处? 2)它们的解又有何不同?这一环节在一定的情况下,需要
13、教师作出适当的提示,设计问题的时候,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发现, 强调 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比较鉴别能力。 (3)在知 识应 用时提问 ,学生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后,可让学生进行概念辨析,如下列四个问题从不同角度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1)判断下列方程 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10 =9;2(x-1)=3x;2 -3x-1=0; 2)判断未知数的值 x =-1,x =22x2x是不是方程 -2= x 的根;3)把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9 =5-4x;3 +1=2 3y;42x2y=5;(2
14、-x)(3x+4)=3。讲解时要讲清方程变形时,哪些属于代数式变形,2x运用了什么法则;哪些属于等式变形,依据什么性质。(五)课后反思践表明,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养成对解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即可作为学生解题的一种指导思想。 反思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各方面的培养都有作积极的意义。反思题目结构特征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反思解题思路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反思解题途径,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反思题结论,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运用反思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组块
15、,可提高学思思维的敏捷性;反思还可提高学生思维自我评价水平,从而可以说反思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有研究发现,数学思维品质以深刻性为基础,而思维的深刻性是对数学思维活动的不断反思中实现的,大家知道,数学在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特殊的作用,而这种锻炼老师不可能传授,只能是由学生独立活动过程中获得。因此,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要求作业之后尽量写反思,利用作业空出的反思栏给老师提出问题,结合作业作出合适的反思。对学生来说是培养能力的一项有效的思维活动,从所教学生来看,一部分学生根本不按老师要求进行作业后的反思,而这部分学生95%的数学能力很 低、成绩差,他们只会做“结构良好 ”的题
16、目,以 获得对问题的答案为目标,不会提问,这部分学生中,没有一个会对命题进行推广,而坚持写反思的学生情况就大不一样,因此,培养学生反思解题过程是作业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五结束语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提问得好即教得好” ,确实,课堂提问是教学的核心,是数学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如果说教育教学工作是“教无定法,有教无 类”,那么是否也可以说“ 问无定法 ”,归根结 底,所谓数学课堂中有效的设问,其实就是一切围绕学生为主体,发现、寻找使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问题情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空间以合适的方法把它呈现出来,让学生能迅速、正确地理解问题的指向,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能力上得到不同的、他所需要的发展。参考文献:1.陈 京山、数学教学中提问的误区与对策,发表于上海中学数学、2001 年第4 期。2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艺术 福建省南安市第六中学 黄晓明3: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程广文.数学课堂提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3. 5:李怀志,黄道明.课堂有效提问方法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