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6 年同济大学硕士考试科目参考书及考试大纲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2016 年同济大学硕士考试科目参考书及考试大纲”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 的支持!2016 年同济大学硕士考试科目参考书及考试大纲(仅供参考)01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参考书目考试大纲344风景园林基础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第三版), 刘滨谊著,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年;西方造园变迁史, 针之古中吉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社,1991 年;中国古典园林史 (第二版), 周维权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年;图解人类景观 ,刘滨谊等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景观生态规划原理
2、 ,王云才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刘颂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年一、考试要求熟悉景观学/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背景、基本概念与核心实质,掌握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园林历史与实例,掌握各类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与技术二、考试范围学科专业产生与发展的背景、基本概念与核心实质景观分析评价等景观学基础理论中国古典园林史外国园林史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管理景观场地规划与设计原理景观生态与园林种植原理与方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理与方法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与方法游憩与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区域与乡村景观规划原理景观工程技术三、考试题型选择题、填充题、识图题、绘图题、简答题、论述题3
3、55 建筑学基础3建筑概论 (第二版) ,崔艳秋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建筑初步 (第三版)田学哲、郭逊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第四版)张文忠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建筑史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批评学郑时龄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室内设计原理陈易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物理, 柳孝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节能建筑设计和技术, 宋德萱, 同济大学出版社建筑构造, 颜宏亮, 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年建筑特种构造 (第二版), 颜宏亮, 同济
4、大学出版社,2008 年建筑设计课程相关教材、相关参考书及授课内容涵盖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历史与理论、 建筑遗产保护及其理论、建筑评论、建筑技术、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相关基础知识及设计基础。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作图题、4设计实践分析题。356 城市规划基础城市规划原理, 吴志强和李德华, 中国考试范围:页码 1010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参考书目考试大纲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四版,2010中国城市建设史, 董鉴泓,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第三版,2006外国城市建设史, 沈玉麟,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第二版,1996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5、王景慧,阮仪三, 王林编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 张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 彭震伟,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城市规划原理区域经济与规划城市建设史城市历史与文化保护题型:简述题、论述题447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5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第二版), 戴慎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上,下), 徐循初等, 建工出版社,2005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戴慎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考试范围: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城市基础设施规划题型:选择题、问答题、简述题、填空题、计算题和论述题802 建筑理论与历史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主编
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建筑史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批评学郑时龄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相关教学参考书及相关课程授课内容. 以课堂讲授内容为主,涵盖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遗产保护及其理论、中外建筑文献及建筑评论的系统知识,包括对历史发展过程、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征及其相关理论学说和人物的理解与认识。考试形式有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绘图及作品分析等。6803 建筑设计大学本科相关教材及参考书设计课程相关授课内容3 小时小型建筑设计快题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或一组小型建筑的概念方案设计,以草图形式表达,表现方式不限.805 建筑技术建筑
7、构造, 颜宏亮, 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年建筑特种构造 (第二版), 颜宏亮,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年建筑物理, 柳孝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节能建筑设计和技术, 宋德萱, 同济大学出版社要求学生了解建筑构造和特种构造的基本知识;了解室内热环境、平壁传热、建筑保温、建筑防热和建筑日照的基本知识以及节能建筑技术等;了解建筑光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天然采光、建筑照明的基本知识;了解建筑声学的基本概念以及材料和吸声、隔声性能、噪声控制和室内音质设计的基本知识。考生按照本科教学大纲进行复习。题型: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论述题、部分计算题、设计实践分析题等806 景观规划设计大学本科相关教材和主要
8、参考书考生在规定的 3 小时内,完成一份景观规划设计快题,7并加以设计分析、图纸绘制、效果表现和文字说明。图纸与效果表现均为手绘,绘制工具不限页码 2020 土木工程学院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参考书目考试大纲 808 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1. 材料力学 宋子康、蔡文安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年 6 月(第二版)2. 结构力学教程 (、部分) ,龙驭球、包世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001 年3. 结构力学 (上、下册) ,朱慈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一、考试范围 I 、材料力学必选题(约占 50%)1. 基本概念:变形固体的物性假设,约束、内力、应力,杆件变形的四个基本形式等
9、。2. 轴向拉、压问题:内力和应力(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计算,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变形计算,材料的力学性质,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力学性能的比较,简单超静定桁架,圆筒形薄壁容器等。3. 应力状态分析:平面问题任意点的应力状态描述,平面问题任意点任一方向应力的求解8(包括数解法、图解法) ,一点的应力状态识别,空间应力分析及一点的最大应力,广义虎克定律等。4. 扭转问题:自由扭转的变形特征,自由扭转杆件的内力计算,扭转变形计算,矩形截面杆的自由扭转,薄壁杆件的自由扭转,简单超静定受扭杆件分析等。5. 梁的内力、应力、变形:内力(剪力、弯矩)的计算及其内力图的绘制,叠加法作弯矩图的合理运用,梁的正应力和
10、剪应力的计算及其强度条件,梁内一点的应力状态识别,主应力轨迹,平面弯曲的充要条件,梁的变形(挠度、转角)计算,叠加法求梁的变形,梁的刚度校核,简单超静定梁分析等。6. 强度理论与组合变形:四个常用的强度理论,斜弯曲,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扭转与拉压以及扭转与弯曲的组合,拉压及扭转与弯曲的组合,偏心拉、压问题,强度校核等。II 、结构力学必选题(约占 40%)1.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及其应用 2. 静定结构受力分析与特性 3. 影响线及其应用 4. 位移计算 5. 超静定结构受力分析与特性(力法、位移法、概念分析等)6. 结构动力分析(运动方程、频率、振型、阻尼、自由振动、强迫振动、振型
11、分解法等)III 、可选题(约占 10%,一道材料力学可选题和一道结构力学可选题中必选做一题) 1. 材料力学可选题:能量法:变形能的计算,卡氏第一、第二定理,运用卡氏第二定理解超静定问题等;压杆稳定:细长压杆临界力的计算,欧拉公式的9适用范围,压杆稳定的实用计算,简单结构体系的稳定性分析等。2. 结构力学可选题:变形体的虚功原理;力矩分配法;结构矩阵分析(单元刚度阵、总刚度阵的集成、支座条件的引入和非结点荷载的处理等) 。二、题型 1. 以计算分析题型为主,含基本概念分析、综合概念分析和结构定性分析。2. 含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综合题。页码 3020 土木工程学院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参考书目考试大
12、纲 809 工程水文学工程水文学, 邱大洪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 第四版,2011 一、范围:1、绪论(水文循环、河川和海洋资源、水文学、水文学的研究方法)2、河川水文基础知识(河流和流域、径流形成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河川水文情势)3、河川水文测验(水文测站、水位观测、流量测验、水位流量关系曲线)4、水文统计基础知识(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统计参数的估计、水文频率计算求矩适线法、相关分析)5、河道工程设计水位及流量推求(设计洪水、设计通航水位与设计流量的推求)106、海浪(海浪要素和分类、风况基础知识、海浪观测、海浪要素统计规律、海浪谱基础知识)二、题型: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计
13、算题、作图题811 工程地质学 1 工程地质学第二版, 石振明、孔宪立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2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 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编著, 地质出版社,2005一、范围:1、绪论(工程地质学的基本概念,该学科的研究方法)2、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性(掌握主要造岩矿物的物理力学性质;三大类岩石的分类、结构、构造、肉眼鉴别;地质年代及其特征;第四纪特征)3、地质构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掌握主要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的特征;地质图的阅读;地层产状的表示方法;节理的分类、性质与统计;了解岩体的结构分析及其主要工程地质性质)4、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掌握土的组成与结11构、构造,了解
14、土的工程分类)5、地下水(掌握地下水的类型及其主要特征,熟悉地下水中的主要离子、分子及气体成分,掌握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作用) )6、不良地质现象(熟悉风化、河流、滑坡与崩塌、泥石流、岩溶与土洞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定义、影响因素、危害及其防治方法;掌握滑坡的分类、分析评价方法;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7、勘察与原位测试(掌握主要原位测试方法的适用条件、应用范围;了解勘察的目的与内容;熟悉勘察报告的内容及其主要图件)二、题型: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读图题页码 4030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参考书目考试大纲 812 机械设计机械设计 (第八版), 濮良贵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一
15、、考试总体要求 1. 要求考生掌握通用机械零部件工作能力设计和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122. 要求考生具有运用上述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考试内容及范围1.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机械零件强度。2. 了解螺纹联接的类型,主要参数,应用场合及螺纹联接的预紧与防松目的和方法;掌握螺栓联接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方法;了解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3. 了解键联接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了解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4. 了解带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传动特点,应用场合及张紧方式;掌握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弹性滑动与打滑现象,失效形式
16、;了解 V 带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5. 了解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传动特点,应用场合及张紧方式;了解滚子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6. 掌握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了解齿轮(含蜗杆,蜗轮)常用材料及热处理方法;了解硬齿面,软齿面,开式传动,闭式传动等概念;掌握齿轮传动,蜗13杆传动的常见失效形式,受力分析;掌握直齿,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7. 了解轴的类型及应用,轴常用材料及热处理方法;掌握轴的结构设计方法及应考虑的问题;掌握轴的失效形式,了解轴的强度计算。8. 了解滑动轴承典型结构及材料,掌握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的设计原则,了解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必要条件。9. 了
17、解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承载特点,代号及选用原则;掌握滚动轴承组合设计应考虑的问题;掌握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计算准则及寿命计算。10. 能够进行典型机械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及结构改错。三、考试题型和比例1. 基本概念题(填空题或单项选择题)1525%2. 分析理解题 2035%3. 计算题 2035%4. 结构设计及结构改错题 1015%813 机械原理机械原理, 孙桓主编, 第八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4一、考试内容及范围1. 绪论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内容、地位、作用和任务。2.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812%能够正确绘制简单机构的运动简图;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及其注意事项(局部自由度
18、、复合铰链、虚约束) ;理解运动副、约束、页码 5030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参考书目考试大纲运动副元素的概念和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掌握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结构分类、结构分析和高副低代。3. 平面机构运动分析 1218%掌握瞬心的概念,瞬心的求法,能够用瞬心法对平面机构进行速度分析;掌握矢量方程图解法(即相对运动图解法)对平面 II 级机构的(角)速度、 (角)加速度的分析;能够综合运用瞬心法和矢量方程图解法对 III 级机构进行速度分析。4. 平面连杆机构 815%了解常用四杆机构的类型和特点;理解四杆机构传动角、死点位置、极位夹角、行程速比系数等概念;掌握铰链四15杆机构
19、、曲柄滑块机构有曲柄存在的条件;能够用图解法按给定的连杆三个位置(或连杆上标线位置) 、连架杆三组对应位置、行程速比系数设计四杆机构。5. 凸轮机构 812%了解凸轮机构的类型和特点;掌握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等速运动、等加速等减速运动、简谐运动(余弦运动) 、摆线运动(正弦运动) )的特点;理解凸轮压力角概念;掌握盘形凸轮机构的基圆半径与压力角、滚子半径与凸轮理论廓线曲率半径的定性关系;掌握反转法的原理,能够用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曲线。6. 齿轮机构 1520%了解齿轮机构的类型和特点;理解平面齿轮机构的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掌握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特性(定传动比、可分性、正确啮合条件、重
20、合度、连续传动条件)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几何尺寸的计算;了解渐开线齿轮切齿的基本原理、根切现象及产生根切原因、变位齿轮的概念,掌握切制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了解斜齿圆柱齿轮齿廓曲面的形成、传动特点;理解平行轴斜齿轮机构的正确啮合条件、斜齿轮的当量齿数概念并能计算当量齿数、斜齿轮的基本参数所在位置。了解蜗杆传动的特点;理解蜗杆蜗轮的正确啮合条件、阿基米德蜗杆蜗轮的主要参数所在位置;能够计算标准蜗杆蜗轮传动的中心距、传动比。了解直齿圆锥齿轮齿廓曲面的形成;理解圆锥齿轮当量齿数的概念16并能计算当量齿数、基本参数所在位置、正确啮合条件。7. 轮系 1014%了解
21、轮系的分类和应用。掌握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混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8. 机械运转的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1014%掌握机械系统等效力(力矩) 、等效质量(转动惯量) 的计算以及系统运动方程的建立;了解机械运转产生速度周期性、非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及其调节方法;掌握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方法。页码 6030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参考书目考试大纲9. 回转构件的平衡 25%掌握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和动平衡概念及其平衡方法。10. 其它常用机构 25%了解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等其它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及其应用。二、考试题型和比例(1)填空、选择、是非题(1025% ) ;(2)计算
22、题 (7590%)814 工业工程工业工程基础(修订版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 ,汪应洛主编,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17社,2005.基础工业工程(21 世纪工业工程专业规划教材), 机械工业出版社,易树平,郭伏主编,2006.物流工程与管理, 徐克林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第 1 版,2012. 第 2 版工业工程基础(修订版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 :第一篇 工业工程理论与方法论工业工程的发展与作用、概念和内容、研究对象及时代特征,工业工程主要基础理论,工业工程方法论;第二篇 工作研究较详细地掌握工作研究这一工业工程的基础方法;第三篇 现代工业工程法掌握生产率及人力资源管理
23、、现代生产系统管理、现代信息系统技术等现代工业工程方法。第四篇 工业工程实践较深入的了解工业工程的组织实施及若干典型应用实例。物流工程与管理:第 1 章 概论 第 5 章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 2 章 物流系统构成要素 第 6 章 物流服务18与成本管理第 3 章 物流系统分析 第 7 章 物流系统预测与评价第 4 章 物流系统模型及仿真 第 8 章物流信息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题型:解释题、简答题、综合论述题、作图题和计算题。815 传热学传热学 (第六版)或(第五版), 章熙民等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传热学 (第三版), 杨世铭,陶文铨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基本要求1. 掌握热量传递的三
24、种基本方式及传热过程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学会对传热过程进行分析和计算的基本方法。2. 掌握导热的基本规律。能对无内热源的简单几何形状物体,在常物性条件下的稳态导热和传热过程进行熟练的分析计算。较深刻地了解物体在被持续加热或冷却时的温度场及热流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能应用集总参数法和诺模图来计算在对流边界条件下的非稳态导热问题。3. 较深刻地了解各种因素对对流传热的影响。19对受迫对流传热、自然对流传热现象的物理特征及有关准则有正确的理解。对相变传热现象特征有所了解。能够运用实验关联式进行对流传热过程计算,掌握各无因次量的含义和表达式。页码 7030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参考书目考试大
25、纲4. 掌握热辐射的基本定律。熟悉由透明介质所隔开的物体表面辐射传热的基本计算方法。对气体辐射换热的特性和特征有所了解。5. 掌握换热器的两种基本计算方法:对数平均温度差法和传热效率-单元数法。基本内容绪论1传热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应用介绍。2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3传热过程与传热系数。第一章 导热理论基础 1导热基本概念。温度场。温度梯度。傅里叶定律。2热导率。3导热微分方程。4导热过程的单值性条件。第二章 稳态导热 1通过单平壁和复合平壁的导热。2通过单圆筒壁和复合圆筒壁的导热。临界热绝缘直径。3通过肋壁的20导热,肋片效率。4通过接触面的导热。5二维稳态导热问题,形状因子
26、。第三章 非稳态导热 1非稳态导热过程的特点。2对流传热边界条件下非稳态导热,诺模图,集总参数法。3常热流通量边界条件下非稳态导热。第四章 导热问题数值解 1泰勒级数法和热平衡法。2导热问题的数值计算,节点方程的建立及求解。3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数值计算,显式差分格式及其稳定性,隐式差分格式。第五章 对流传热分析 1对流传热过程和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对流传热过程微分方程式。2对流传热微分方程组。3流动边界层,热边界层,边界层传热微分方程组及其求解。4物理相似的基本概念,相似原理,实验数据整理方法。第六章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及准则方程式 1管内受迫流动传热。2外掠圆管流动传热。3自然对流传热,自然对流
27、与受迫对流并存的混合流动传热。第七章 凝结与沸腾传热 1凝结传热基本特性,影响膜状凝结换热的因素及增强传热的措施。2沸腾传热。饱和沸腾过程曲线,泡态沸腾传热的增强。第八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1热辐射的本质和特点, (光谱)辐射强度页码 8030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参考书目考试大纲和(光谱)辐射力。212热辐射的基本定律-普朗克定律、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兰贝特余弦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第九章 辐射传热计算1黑表面间的辐射传热。角系数及空间热阻。2灰表面间的辐射传热。有效辐射,表面热阻,遮热板。3角系数的确定方法。4气体辐射的特点。气体吸收定律,气体的发射率和吸收率,气体与外壳间的
28、辐射传热。第十章 传热和换热器1通过肋壁的传热。2复合传热时的传热计算。3传热的削弱和增强。4换热器的型式和基本构造。5平均温度差。6换热器计算-平均温差法,效能-传热单元数法。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 816 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 (第五版), 廉乐明等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2工程热力学 (第二版), 朱明善等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工程热力学, 刘宝兴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基本要求 1. 熟练掌握热力学两个基本定律,并可应用相关定律分析热力学问题;2. 掌握常用工质的热力学性质,包括图表的使用方法;3. 熟练掌握理想气体和实际工质热力过程的计算,状态参数的变化量和过程量的计算方法;4.
29、 熟练掌握典型热力过程和热力循环的机械功、热量计算方法;5. 掌握压气机、喷管、动力循环、制冷循环等热工设备或热力循环的原理及其计算过程。基本内容1. 绪论热能及其利用、转换方法。2. 基本概念热力学系统,平衡状态,状态参数,状态公理及状态方程,热力参数及坐标图,功和热量。热力过程: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热力循环。3. 气体的热力性质理想气体模型及其状态方程,理想气体比热容,混合气体的热力性质,实际气体模型及其状23态方程,临界参数,对比态定律与压缩因子。4.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热力学能,焓,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开口系统和闭口系统的表达式,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及其应用。充
30、气问题、放气问题。5. 理想气体热力过程及气体压缩定压、定容、定温和可逆绝热过程,多变过程,压气机的理论轴功,余隙的影响,压缩机多页码 9030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参考书目考试大纲级压缩和中间冷却过程的分析。6.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及表述,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克劳修斯积分不等式,状态参数熵和熵方程,孤立系统熵增原理与做功能力损失。7. 水蒸气和湿空气水的相变及相图,蒸发,沸腾,汽化过程,冷凝。水蒸气的定压发生过程。水蒸气热力性质图表,水蒸气基本热力过程。湿空气性质,湿空气焓湿图,湿空气基本的热力24过程。8. 气体和蒸汽的流动一维稳态流动的基本特性和基本方程,定
31、熵流动的基本特性,喷管计算,临界状态。渐缩喷管、渐缩渐扩喷管。具有摩擦的绝热流动,绝热节流。9. 动力循环蒸汽动力基本循环过程-朗肯循环,回热循环和再热循环,热电循环。内燃机循环,燃气轮机循环。10. 制冷循环空气压缩制冷循环,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吸收式制冷循环。热泵。题型:判断对错题、简答题、计算题页码 10040 经济与管理学院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参考书目考试大纲 431 金融学综合 1、 货币金融学(原书第 2 版) ,弗雷德里克 S. 米什金著。马君潞、张庆元、刘洪海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年2、 金融经济学 ,陈伟忠,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年考试范围(以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主要
32、考核范围):1、金融机构与市场 2、货币理论与政策3、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资本流动4、风险管理基础题型:1. 选择题252. 名词解释3. 简答题4. 案例分析题每年根据具体情况会有所调整。817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 第六版) 高鸿业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年经济学考察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情况和应用经济学基本方法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福利经济学与一般均衡理论、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国民收入核算、收入-支出模型、IS-LM 模型、AD-AS 模型、通货膨胀与失业、经济增长
33、理论等。考试题型有多样,如选择题、计算题、证明题、简答题、论述题等。每年根据具体情况会有所调整。818 管理学概论 1. 管理学概论 (第三版), 尤建新、陈守明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2. 管理学 (11 版) ,斯蒂芬P 罗宾斯、玛丽 库尔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译本) ,2012;清华大学出版社(英文影印本) ,2013. (中英文版内容相同,可任选一本)26考试总体要求:考生必须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和各种学派、以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新进展;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管理学理论知识对社会现象或企业案例进行分析。考试要求的具体范围:1、管理总论部分:管理的相关基
34、本概念、管理思想的发展和新趋势、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的基本方法、社会责任和管理道德、对变革和创新的管理2、计划职能部分:计划与计划工作、战略性计划、计划的实施方法、管理决策3、组织职能部分: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文化、组织变革4、领导职能部分:理解个人行为、激励理论、领导理论、管理沟通5、控制职能部分:控制与控制过程、控制方法考试题型:基本题型有概念题、选择题、简答与论述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五种,每年根据具体情况会有所调整。页码 1127050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参考书目考试大纲 819 普通化学与水力学 1. 普通化学 (第 1 版),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及无机化学教研
35、室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 柯葵 朱立明编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年.普通化学部分:(50%)内容范围:第一章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1.1 基本概念;1.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1.3 化学反应方向-熵增加与吉布斯自由能减少;1.4 化学反应限度-化学平衡; 1.5 化学反应速率第二章水基分散体系 2.1 分散体系;2.2 稀溶液的依数性;2.3 胶体分散体系第三章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3.1 溶液中的酸碱平衡;3.2 沉淀溶解平衡;3.3 配位化合物及水溶液中的配位平衡;3.4 溶液中的电化学平衡及其应用;3.5 实际体系中的多重平衡第四章结构
36、化学 4.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4.2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4.3 分子的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和氢键;4.4 晶体结构;4.5 超分子作用与超分子化学简介第五章单质及无机化合物 5.1 金属及其化合物;5.2 非金属的分类、分布及其单质的制备 5.3 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第六章有机化合物 6.1 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及分类;6.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286.3 普通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种类及其特性与典型反应 6.4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方法简介第七章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7.1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7.2 高分子化合物的聚合反应7.3 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能;7.4 几种重要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第八章生命与
37、化学 8.1 生命的演化及其物质组成;8.2 基本的生命物质(一)-蛋白质;8.3 基本的生命物质(二)-核酸;8.4 基本的生命物质(三)-糖;8.5 基本的生命物质(四)-脂;8.6 基本的生命物质(五)-维生素与矿物质;8.7 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第九章环境与化学 9.1 人类、环境与化学;9.2 当代重大的环境问题;9.3 现代化学与可持续发展;9.4 绿色化学第十章能源与化学页码 12050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参考书目考试大纲10.1 能源发展的历史与现状;10.2 化石能源深度利用的新技术;10.3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题型范围: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计算题、问答题。水
38、力学部分(50%)内容范围:1. 绪论:连续介质、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作29用在流体上的力;2. 流体静力学:静压强的特性、重力作用下静压强的分布规律、静压强的量测、作用在平面及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3. 流体动力学: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动量方程、水头线;4. 流动阻力:雷诺数、均匀流基本方程、层流运动、紊流运动、局部水头损失;5. 孔口、管嘴出流和有压管路:孔口、管嘴出流、短管、长管的水力计算;6. 明渠流动:明渠均匀流的形成条件及水力特征、水力最优断面、允许流速、无压圆管均匀流的水力计算、断面比能和临界状态、明渠非均匀流的流动状态和判别标准、水跌和水跃、水面曲线的定性分
39、析;7. 堰流:堰流的分类、堰流的水力计算;8. 因次分析和模型试验:白金汉 理论、相似的基本概念、相似准则以及相似准则的选择;9. 渗流:渗流的基本定律-达西定律、集水廊道以及单井的水力计算。题型范围: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820 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环境30科学专业考生须完成 A 组考题和 B 组考题,环境工程专业考生须完成 A 组考题和 C 组考题。A 组考题参考书目:普通化学, 第 1 版,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及无机化学教研室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B 组考题参考书目:环境科学概论 (第二版), 杨志峰 刘静玲 等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C 组考题参考书目:水污染控制工程 (下册) (第 3 版), 高廷耀, 顾国维, 周琪,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何品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考试要求:环境科学专业考生须完成 A 组考题和 B 组考题。环境工程专业考生须完成 A 组考题和 C 组考题。A 组考题的考试要求:掌握大学普通化学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大学普通化学的有关概念和理论进行有关计算和分析,掌握有关技巧与方法。B 组考题的考试要求:掌握环境科学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能够运用环境科学的有关概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