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研究生初试自命题考试科目大纲.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4031581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DOC 页数:107 大小:3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研究生初试自命题考试科目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研究生初试自命题考试科目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研究生初试自命题考试科目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研究生初试自命题考试科目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研究生初试自命题考试科目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7 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初试自命题考试科目大纲2017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跨学院自 命题科目 .1434 国际商务专业 基础(经济学院、工商学院) 1621 公共管理基础 综合(工商学院、公管学院) 3806 经济学(宏、微观) (财税学院、金融学院、工商学院、公管学院、统数学院) 5807 管理学(金融学院、统数学院、信安学院) 9马克思主义学 院 9612 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 984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10622 历史学基础知 识 118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3802 中国化马克思 主义 14哲学院 .15331 社会工作原理 15437 社会工

2、作实务 17611 政治学原理 18614 马克思主义哲 学原理 19615 社会学原理 20803 西方哲学史 21804 社会学研究方 法 22经济学院 .23805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23财政税务学院 .24433 税务专业基础 24金融学院 .26431 金融学综合 26435 保险专业基础 29法学院 .31616 法学基础 31808 法理学 33809 中外法制史 34810 宪法学与行政 法学 37811 民法学 38812 诉讼法学 40813 经济法 42814 环境资源法学 44815 国际法 45刑事司法学院 .46816 刑法学 46817 侦查学 4

3、72818 治安学 47外国语学院 .48211 翻译硕士英语 48241 二外法语 49242 二外日语 50243 二外德语 51244 二外英语 52357 英语翻译基础 53448 汉语写作与百 科知识 55617 基础英语 56618 基础日语 58819 英语写作与翻 译 59820 日语写作与翻 译 59新闻与文化传 播学院 .60334 新闻与传播专 业综合能力 60440 新闻与传播专 业基础 63619 新闻传播学基 础 66821 综合知识 67工商管理学院 .69342 农业知识综合 四 69436 资产评估专业 基础 71822 农业经济学 77823 管理学 788

4、24 农林经济管理 综合 78825 土地经济学 79会计学院(会计硕士教育 中心) .80842 会计专业综合 一 80841 财务专业综合 一 81843 审计专业综合 一 81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 教育中心) .82620 人口统计学 82827 人口学原理 83828 公共行政学 85829 卫生经济学 86830 教育经济学 87831 社会保障与财 政 88834 人力资源管理 90835 劳动关系基础 理论 96839 社会管理基础 理论 98统计与数学学 院 .99432 统计学 99832 应用统计学 101信息与安全工 程学院 102836 计算机学科基 础 1023

5、837 软件设计综合 102知识产权学院 103833 知识产权法学 10302017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跨学院自命题科目434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经济学院、工商学院)一、考试性质国际商务专业基础是国际商务硕士(MIB)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试要力求反映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的 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专业基础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 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操守和国 际视野、具有较强跨文化沟通以及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商 务专业人才。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国际商务相关

6、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分析和解决国际商务现实问题的能力。三、考试方式与分值本科目满分 150 分,由各培养单位自行命题,全国统一考试。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 分钟。四、考试内容第一部分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论第二节 要素禀赋论第三节 贸易保护理论第四节 国际贸易新理论第二章 国际贸易政策与壁垒第一节 关税措施第二节 非关税措施第三节 国际贸易摩擦第四节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环境保护政策第三章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第一节 货物贸易及其类型第二节 服务贸易与服务外包第三节 技术贸易与国际劳务合作第四节 国际

7、贸易的创新方式第四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第二节 欧洲一体化实践第三节 其他区域自由贸易安排第四节 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实践第二部分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第一章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理论第二节 水平与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第三节 跨国公司发展及其主要类型1第四节 中国式跨国公司的理论与实践第二章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决策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选址决策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时机决策第三节 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决策第三章 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与东道国效应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利益和代价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效应第三节 对

8、外直接投资中的政府行为第四节 国际企业与政府的议价能力第三部分 国际金融第一章 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第一节 金本位制度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三节 浮动汇率制度第四节 国际货币体系及其改革第五节 人民币汇率改革第二章 外汇市场、外汇业务与风险第一节 外汇市场与外汇业务第二节 汇率决定第三节 外汇风险第三章 国际金融市场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第二节 货币市场第三节 债券市场第四节 股权市场第四章 国际金融危机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商务环境第三节 国际金融创新第四节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第四部分 国际商务环境与运营第一章 国际商务环境第一节 国际商务

9、文化环境第二节 政治、法律和商业伦理第二章 国际营销第一节 目标市场选择第二节 营销管理第三章 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第一节 国际物流定义与问题第二节 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第四章 国际会计与税收第一节 跨国间主要会计差异第二节 国际税收2621 公共管理基础综合(工商学院、公管学院)一、考试目的公共管理基础综合考试是为招收学术型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考试的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学术型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要求考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沿革;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运用公共管理的理论

10、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考试形式试卷满分150分,其中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各占50%。考试时间18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三、考试内容(一)公共管理学1.公共管理的内涵,公共管理学与管理学、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的区别联系,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理论创新;2.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从行政学理论到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3.公共管理的客体,公共物品的涵义与类型,公共物品的供给及供给方式; 4.公共管理的职能,公共管理的职能方式,公共管理职能的转变;公共管理职能的多种实现形式,公共管理职能市场化与社会化;5.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组织的类型与作用,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中国的非政府公共组织:事

11、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政府对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6.公共组织的类型与结构,公共组织的管理体制。非政府组织的类型及其地位和作用;7.公共组织的领导和领导者,公共组织的领导方式;公共人力资源的分类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行政管理的区别;8.公共政策的特征与分类,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评估,公共政策的监控。9.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涵义,政府绩效评估。10.应急管理,突发公共事件的界定及其分类,应急管理的机构与运行。(二)管理学总论:1.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管理、精益思想、业务流程再造、核心能力的概念;管理者的角色;外国早期管理思想;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12、;法约尔的经营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学习型组织。2.管理伦理。有关伦理的几种观点、伦理管理的特征和影响伦理的因素、改善伦理行为的途径、伦理行为的具体体现、道德与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的关系。3.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原理的特征、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伦理原理。4.管理的基本方法。管理的方法论、管理的法律方法、管理的行政方法、管理的经济方法、管理的教育方法、管理的技术方法、西安杨森的人性化管理、管理前提与本质。5.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组织文化的功能、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径。6.管理信息。信息、信息系统、其他信息

13、技术。7.全球化管理。国际化经营的概念、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因素。3决策与计划:1.决策与决策方法。决策的含义、决策的原则决策过程、决策的影响因素、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不确定性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2.计划与计划工作。概念:计划、长期计划、短期计划、战术性计划、指导性计划;计划与决策的关系;计划的性质、计划编制过程。3.战略性计划与计划实施。概念:战略性计划、核心价值观、核心目标、企业核心能力;战略环境分析的内容;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过程;滚动计划法。组织:1.组织设计。概念:组织、组织结构、管理幅度、集权、分权、授权;组织设计的原则、任务、工作、环境影响和战略影响;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职

14、能部门化的优缺点;产品或服务部门化的优缺点;矩阵型结构的优缺点;管理幅度设计的影响因素;组织层级化设计中的集权与分权;授权的原则。2.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外部招聘、内部提升、绩效评估;人力资源计划的过程;人力资源计划编制的原则;管理人员外部招聘和内部提升的优缺点;员工招聘的程序与方法;管理人员培训的方法;绩效评估的程序与方法。3.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概念:组织变革、组织冲突、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的动因、目标、程序、阻力及对策;组织冲突的影响和组织冲突的避免;组织文化的结构及内容;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领导1.领导概论。领导的概念、领导权力的来源、菲德勒权变理论、路径目标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2.

15、激励。概念:激励、保健因素、激励因素、正强化、负强化;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双因素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期望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公平理论及其对管理的启示;强化理论及其对管理的启示;薪酬管理。3.沟通。沟通的概念、过程、有效沟通的障碍、有效沟通的实现、组织冲突的原因、冲突的管理。控制1.控制与控制过程。概念: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控制过程;有效控制。2.控制方法。标杆控制;平衡积分卡控制。创新1.管理的创新职能。创新与维持的关系、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创新活动的过程、创新管理的技能。2.企业技术创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的内容、技术创新的来源、产品竞争战略。3.企业组织创新。知

16、识经济的基本特点、企业制度的不同类型;企业层级结构创新;企业文化创新。4806 经济学(宏、微观)(财税学院、金融学院、工商学院、公管学院、统数学院)一、考试性质经济学(宏、微观)是我校应用经济学所有专业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的跨院自命题科目。二、考试目标该科目为选拔应用经济学的学术硕士研究生而设置,要求考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思想具有较好的理解程度,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宏微观 经济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

17、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三)试卷的结构与题型原则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学各占 50%,题型为名词解释、辨析与简答、作图与推导、计算、论述、材料分析等。四、考试内容(微观部分) 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概论一、西方经济学说的历史与发展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 一、需求、需求函数、需求定理二、供给、供给函数、供给定理三、均衡、均衡价格、供求曲线变动四、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及其分析五、弹性及影响因素六、价格限制分析七、蛛网模型第三章 效用论一、效用理论、消费者剩余及均衡分析二、偏好、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三、预算线四、消费者均衡分析五、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均衡影响六、替代效应与

18、收入效应七、不确定性、期望效用与风险 第四章 生产论一、厂商的概念及目标二、生产函数及形式5三、一种可变要素生产函数四、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含义与关系五、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六、短期生产三个阶段七、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八、等产量曲线九、边际技术替代率十、等成本线十一、最优生产要素组合十二、规模报酬第五章 成本论一、各种成本的概念、相互关系二、各种短期成本曲线随产量变化的关系三、各种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四、各种长期成本曲线随产量变化的关系五、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相互关系六、规模经济、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的含义七、最优产出率与最优规模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一、

19、厂商与市场类型的含义与特征二、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三、完全竞争市场的收益曲线四、厂商实现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五、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与长期供给曲线六、生产者剩余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一、垄断的特点和成因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四、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与价格歧视五、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六、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七、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八、寡头垄断市场的概念与特征九、古诺模型与斯威齐模型十、博弈论初步知识第八章 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一、生产要素及其报酬二、引致需求三、完全竞争厂商与卖方垄断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四、完全竞争厂商

20、与卖方垄断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五、厂商需求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六、买方垄断情况下生产要素的价格与数量决定第九章 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6一、要素供给、原则与无差异分析二、劳动供给曲线、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工资率决定三、歧视经济学四、土地供给曲线与地租决定五、资本、资本供给与利息决定六、欧拉定理七、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八、贫困分析第十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一、一般均衡及实现过程二、经济效率与判断标准三、埃奇渥斯盒状图四、交换、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五、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六、社会福利函数、不可能性定理与均衡多样性七、效率和公平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一、垄断与低效率二、寻租理论三、政

21、府管制四、外部影响与解决方法五、科斯定理六、排他性与竞争性七、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八、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九、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十、委托代理问题(宏观部分)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一:宏观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特点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三: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四: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五:GDP、GNP、DPI 的概念六:名义 GDP、实际 GDP、GDP 平减指数(GDP deflator)七:生产法与收入法核算 GDP八:收入循环模型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均衡产出二:消费函数三:两部门与三部门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乘数理论第十四章 产品

22、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一:投资的决定7二:利率的决定三:IS-LM 分析四: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一:财政政策的影响和效果二:货币政策的影响和效果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一:经济政策目标二:财政政策工具三:功能财政、赤字与公债四:充分就业与就业预算五:货币政策工具六:存款创造、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七:西方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八:证券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九:期货与期权市场十:现值、投资收益与风险第十七章 ASAD 模型一:衰退与萧条二:AD 曲线三:AS 曲线四:ASAD 模型对现实的解释第十八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一:失业、周期性失业与自然失

23、业率二:奥肯定律与牺牲率 sacrifice ratio三:最低工资与效率工资四:通货膨胀的概念、度量与分类五: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与治理六: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七:费雪效应 Fisher Effect八:菲利普斯曲线第十九章 国际经济学一: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二:HeckscherOhlin 理论三:金本位制四:布雷顿森林体系五:外汇市场干预第二十章 国际经济学一:汇率、标价与汇率制度二:实际汇率与均衡汇率三:购买力平价理论四:国际收支平衡表五:开放经济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8第二十一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一:增长核算方程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二:生产率的作用与决定因素

24、三:经济增长政策四:收益递减(diminishing returns )五、追赶效应(catch-up effect)六:经济周期含义与特征七:实际经济周期(RBC)理论807 管理学(金融学院、统数学院、信安学院)一、考试目标管理学是管理学科各专业必开的一门学科基础课,它为各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基本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因此管理学课程的考查目标,是检验考生对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在管理的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讲,通过考查要达到以下目标:1、考生能够较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一般原理;2、考生能较好地了解管理的新理论和新方

25、法;3、考生能较全面地掌握管理的定性和定量方法;4、考生能将理论用于实践,联系实际分析问题;5、考生能根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案例分析,有较熟练的案例分析能力。二、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三、考试内容管理学考试科目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管理学基本原理,包括:管理导论(管理的产生、发展与对象;管理的性质、职能与方法、管理者和管理环境、管理学的发展中历史及特征) ;决策(决策及其分类、决策过程、决策的基本方法) ;计划(计划的特点、目的、种类、计划工作流程、目标管理与滚动计划法、计划的定量方法) ;组织(组织设计、管理组织形式、组织工作过程和组织文化) ;领导(领导的性质和作用、领导

26、理论与风格、领导艺术与领导班子建设) ;激励与沟通(激励原理与激励理论、激励原则与激励方法、沟通概念与类别、有效沟通) ;控制(控制系统、控制的种类、控制程序与要点、控制的基本方法) 。第二部分为专业管理,包括:战略管理、研究与开发管理、营销管理、运作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马克思主义学院6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考查目标9要求考生比较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二、考试形式和试题结构(一)试卷总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总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

27、)题型1基本概念:共 5 题,每小题 8 分,共 40 分;2简答题 :共 3 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3论述题:共 3 题,选答 2 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三、考试范围(马克思主义哲学:70 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50 分;科学社会主义:30 分。 )(一)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功能;(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物质观;(三)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四)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五)社会基本结构物、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六)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真理观、价值观;(七)劳动价值论;(八)剩余价值理论;(九)经济危机理论;(十)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十一)社

28、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十二)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解放。84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一、考查目标要求考生比较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二、考试形式和试题结构(一)试卷总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总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题型1基本概念:共 5 题,每小题 8 分,共 40 分;2简答题 :共 3 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3论述题:共 3 题,选答 2 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10三、考试范围(一)商品与商品经

29、济理论;(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三)剩余价值学说;(四)资本理论;(五)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规律;(六)经济危机理论;(七)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622 历史学基础知识一、考试目标历史学基础是为招收攻读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设置的考试科目,旨在考察考生是否具有攻读此一学位所应具备的相关专业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是否具有通过有计划的培养后能初步运用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与理论分析历史或现实问题的能力之潜在素养。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总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总分为 30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二)考试形式:闭卷、笔试。(三)题型结构

30、主要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具体要求与分值如下:1.名词解释:(1)要求考生根据历史学基本知识对所列名词进行解答,内容要体现出该名词所涉及的时空范围及历史脉络等。(2)共 6 题,每小题 10 分,共 60 分。2.简答题:(1)要求考生根据历史学基本知识对所列题目进行解答,内容要简洁明了,要点突出,层次清晰。(2)共 6 题,每小题 15 分,共 90 分。3. 论述题:(1)要求考生根据历史学的基本知识对所列题目进行解答,内容要体现出一定归纳分析能力、理论概括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2)共 4 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4. 材料分析:(1)要求考生根据历史学

31、的基本知识对所列题目进行解答,内容要紧扣所给材料,理论联系实际,最终体现出史学经世的取向。(2)共 1 题,共 30 分。三、考试内容 本科目考试范围主要覆盖了有关世界现代史和中国史(主要是近现代史)上人物、事件、脉络及相关理论等。(一)世界现代史部分(60 分)11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2.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3.19 世纪的国际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4.19 世纪的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5.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6.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7.凡尔赛-华盛顿体系;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9.第二次世界大战;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主要

32、资本主义国家;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二)中国古代史部分(1840 年以前) (90 分)1.中国远古时代的人类及其传说;2.夏朝的巩固和发展;3.商族的起源与盘庚迁殷;4.武王伐纣与西周封建制度的形成;5.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衰变与“百家争鸣” ;6.商鞅变法与秦始皇统一六国;7.秦帝国的建立及覆灭;8.汉承秦制与“文景之治” ;9.汉武帝的霸业与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10.王莽篡汉与刘歆“改制” ;11.东汉士族门第之兴与党锢之狱;12.“孟德三令”与三国鼎立的形成;13.西晋的短暂统一及晋室南渡;14.东晋的门阀政治与寒人的兴起;15.孝文迁都与胡人汉化;16.隋朝的统一及

33、其影响;17.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8.武周代唐与“开元盛世” ;19.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20.两税法与唐朝后期的经济;21.辽宋夏金的对峙与嬗递;22.王安石变法与汴洛党争;23.程朱陆王与宋明理学;24.元帝国的行省制度与民族政策;25.元帝国的政局演变与统治失序;26.朱元璋的统治及其历史影响;27.靖难之变与明都北迁;28.明朝中后期阉势与阁权的嬗递;29.清承明制与中央集权政治的进一步完善;30.满汉族群政治与“康乾盛世”的形成;31.嘉道世运与近代前期中国士人的“自改革”认识。12(三)中国近现代史部分(1840-1992 年) (150 分)1.两次鸦片战争及其对中国社会的

34、影响;2.太平天国运动及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3.民族危机的加深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展开(洋务运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之役、清末新政等)4.孙中山与辛亥革命;5.康有为、梁启超与清末立宪运动;6.袁世凯与清末民初的政局演变;7.五四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转播;8.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与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展开;9.国民党改组与北伐战争的推进;10.蒋介石与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建设;11.苏维埃革命与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12.张学良与西安事变;13.国共党争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4.抗战前后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15.第三势力的形成及其对战后中国政局的影响

35、;16.战后国内外政治形势与重庆谈判;17.政治协商会议与内战爆发;18.战后中共的举措与解放战争的胜利;19.国民党的腐败与蒋介石败退大陆;20.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与教训;21.新中国的巩固与经济建设;22.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23.整风与反右运动;24.大跃进运动与文化大革命的起源;25.文化大革命的的历程;8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考查目标要求考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以之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

36、(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简释题 5 题,每小题 8 分,共 40 分简答题 4 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13论述题 2 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科社、党史分开命题)三、考试范围1、马克思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2、马克思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5、社会主义本质理论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7、社会主义改革理论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理论9、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10、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12.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社会主义理论(科社)13.苏联

37、的社会主义建设(科社)14.中国共产党历史(党史)80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一、考查目标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专业硕士学位的基本素质和理论基础,要求考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分析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考试时间:180 分钟。2.考试方式:笔试、闭卷。3.试卷总分:150 分。4.题型:基本概念:共 5 题,每题 8 分,共 40 分。简答题:共 4 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论述题:从所给 3 题中任选 2 题,每题 25 分,共 50 分。三、考试范围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

38、学内涵和历史进程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5.社会主义本质理论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7.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14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10.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11.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哲学院331 社会工作原理一、考查目标考查考生对于与社会工作基本概念、价值理念、理论基础和过程模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考查考生对于社会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社会工作原理按照教育部2010年部分专业学位基础课和专业基

39、础课考试内容范围指导意见所列明的考试范围命题,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本科目满分 150 分,其中,社会工作基础知识部分为 90 分,社会学基础知识部分为 60 分。试卷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三、考查内容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了解社会工作的产生背景及其基本假设;了解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把握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思路;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及其本质;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包括价值理念、理论基础、过程模式等。(一)社会工作概述1.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性质2.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3.社会工作的对象与服务领域4.社会工作的功能(二)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1.社会福利思

40、想2.社会福利制度3.社会工作的价值与价值体系4.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三)社会工作的理论1.社会工作理论的涵义及地位2.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3.社会工作的实践理论(四)人的发展与社会环境1.人的发展、社会环境及其关系2.儿童发展与社会环境3.青少年发展与社会环境4.成人发展与社会环境155.老人发展与社会环境(五)社会工作过程1.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要素2.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六)社会工作教育1.社会工作教育与训练的意义2.社会工作教育与专业化3.社会工作本土化第二部分:社会学基础知识要求考生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功能,掌握社会学基本概念与理论,掌握社会学观察社会现象、分析

41、社会问题的视角与方法。(一)社会与社会学1.社会及其构成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3.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二)文化与人的社会化1.文化的类型和功能2.社会化的涵义、过程与内容(三)互动、角色与地位1.社会互动的涵义2.社会互动的理论3.社会角色的涵义与类型4.社会地位的涵义与类型(四)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1.社会群体的涵义与类型2.社会群体的变迁3.社会组织的特征与类型4.社会组织的结构(五)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社会分层的涵义与功能2.社会分层理论3.社会流动的涵义与类型(六)社区与城市1.社区的涵义与类型2.城市化(七)社会越轨、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1.社会越轨的涵义与特征2.越轨的社会学理论3.社会

42、问题的涵义4.社会控制的类型(八)社会制度、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1.社会制度的涵义162.社会变迁的涵义与类型3.社会现代化的涵义与内容4.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437 社会工作实务一、考查目标考查考生对于社会工作实务和调查设计与实施方法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实务方法,以及运用调查 设计与实施方法的能力。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社会工作实务按照教育部2010年部分专业学位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内容范围指导意见所列明的考试范围命题,考试形式为闭 卷笔试。本科目满分 150 分,其中,社会工作实务方法部分为 90 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部分

43、为 60 分。试卷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3、考查内容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实务方法要求考生了解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了解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实务方法的涵义与适用范围,了解实务方法的各种工作模式及工作技巧 ,了解社会行政、社会政策的内容基本理论与方法。 (一)个案工作1.个案工作的涵义与特点2.个案工作的理论与主要模式3.个案工作的原则和技巧4.个案管理(二)小组工作1.小组工作的涵义与特点2.小组工作的理论和主要模式3.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4.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三)社区工作1.社区工作的涵义与特点2.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3.社区工作的技巧4.我国的社区工作(四)社会

44、行政1.社会行政的涵义与功能2.社会行政的内容3.社会服务评估(五)社会政策1.社会政策的含义与类型2.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3.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174.我国的主要社会政策第二部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要求考生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过程,了解具体的调查设计与实施方法,了解资料分析的方法及撰写调查报告的要求。(一)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论1.实证研究方法2.人文研究方法(二)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1.定量研究方法2.定性研究方法(三)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过程1.调查研究的主要阶段2.研究的单位与研究内容(四)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1.抽样与测量2.问卷法3.实验法4.访谈法5.焦点小组6.观察法(五)调查资料分析

45、方法1.调查资料整理2.调查资料定性分析方法3.调查资料定量分析方法(六)撰写研究报告1.研究报告的类型与结构2.研究报告的写作611 政治学原理一、考试目标通过考试使学生掌握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掌握政治学的基本框架和逻辑结构,具有一定的书面表达和初步从事本学科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能力,能够运用所学政治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二、考试形式闭卷、笔试三、考试范围1.政治与政治学政治(政治的含义,政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地位) ;政治学(政治学的含义和内容构成,政治学的历史发展,政治学的研究方法)2.政治关系18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含义,利益关系,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46、;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含义,政治权力类型和政治权力关系,政治权力的作用) ;政治权利(政治权利的含义,政治权利的内容和作用)3.政治行为政治统治(政治统治的含义,政治统治的基础和类型,政治统治的方式和作用) ;政治管理(政治管理的含义,政治管理的职能和类型,政治管理的方式和作用) ;政治参与(政治参与的含义,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条件,政治参与的作用和发展方向)4.政治体系国家(国家的含义,国家的形式,国家机构) ;政党(政党的含义,政党制度) ;政治社团(政治社团的含义,政治社团的类型,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5.政治文化政治心理(政治心理的含义,政治心理的形成基础和构成要素,政治心理的类型和

47、作用) ;政治思想(政治思想的含义,政治思想的结构和类型,政治思想的发展和作用) ;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的含义,政治社会化的媒介和影响因素,政治社会化的类型和作用)6.政治发展政治革命(政治革命的含义,政治革命的类型和方略,政治革命的方式和作用) ;政治改革(政治改革的含义,政治改革的目标和方式,政治改革的条件和作用) ;政治民主(政治民主的含义,政治民主的类型,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和社会政治作用)614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考试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哲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作为哲学各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其考试目的在于:第一,考察考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方面的知识状况;第二,

48、考察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理解、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进一步深造的专业素质和培养潜力。二、考试形式闭卷、笔试三、考试范围(一)哲学的对象、特点、性质和功能;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哲学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规律(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及其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三)实践的本质与特点;实践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基础地位;实践的形式、结构和过程;实践活动的基本矛盾及其克服途径(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物质的存在方式;意识的本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五)辩证法的演变及其变革;唯物辩证法的客观基础与批判

49、本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六)实践与人类社会的产生;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社会交往与社会有机系统;社会有机系统的基本结构;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动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历史19的规律性与人的自觉能动性;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七)文化的本质和特点;文化的分类和一般结构;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八)科学的一般特征和社会作用;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当代科技革命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九)认识的本质、结构和基础;认识的辩证过程;认识活动与思维方法;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十)价值的本质、基本特性和形态;价值评价的实质、结构和标准;价值评价的合理性;价值观的形成与选择(十一)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自由、人的发展615 社会学原理一、考试目标1.考察学生对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理论流派及代表人物思想、主要范畴的了解程度。2.考察学生运用社会学理论把握和分析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能力。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闭卷,笔试本科目满分 150 分,其中,名词解释占64分,简答题占36分,论述题占50分。三、考试内容(一)社会学的学科性质1.社会学研究社会的视角(包括与其它学科视角的区别)2.社会学学科的基本问题3.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简明教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