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鲁人必修三 都江堰 学案3.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029056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鲁人必修三 都江堰 学案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鲁人必修三 都江堰 学案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鲁人必修三 都江堰 学案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鲁人必修三 都江堰 学案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鲁人必修三 都江堰 学案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都江堰学案【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把握文章主旨。2、品味文中富含意蕴的语言。3、理解李冰贴近苍生、为民造福的精魂。【学习过程】一 、预习感知1、都江堰及李冰 都江堰,在四川灌县西北岷江中游,古时曾在都安县境内,称为都安堰,宋元以后称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 多年来,至今仍然连续使用,仍发挥巨大的作用。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时,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

2、西涝。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 256 年) ,李冰任蜀郡太守,他为民造福,排除洪灾之患,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灌田变害为利的目的。为此,李冰在其子李二郎的协助下,邀集有治水经验的河工,对岷水东流的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在无火药不能爆破的情况下,他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 20 公尺,高 40 公尺,长 80 公尺的山口。因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

3、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率众又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狭长的小岛,形如鱼嘴,岷江流经鱼嘴,被分为内外两江。外江仍循原流,内江经人工造渠,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为了进一步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在分水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 200 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让人们知道“枯水(低水位)不淹足,洪水(高水位)不过肩”。

4、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好为陆海”(华阳国志 )目前灌溉面积超过一千万亩。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都江堰每年都接待不少外国游人,其中有些是水利专家。有的水利专有他细观看了整个工程的设计后,都对它的高度的科学水平惊叹不止。比如飞沙堰的设计就是很好地运用了回旋流的理论。 李冰,战国时期的水利专家,约公元前 256公元前 251 年被秦诏王任为蜀郡守。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多项水利工程,以都江堰最为著名,他还主持了凿平青衣江的溷崖(四川夹江县境内) ;治导

5、什更县的洛水何邛崃等县的汶井江;又穿广都(今双流县境)盐井诸陂池等工程。见(华阳国志蜀志 ) 2、余秋雨及其“文化散文”余秋雨,当代散文作家,艺术理论家。浙江余姚人。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 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 ”等荣誉称号。做过几年学院院长,后辞职潜心写作。 他的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文化苦旅 文明的碎片 山居笔记 霜冷长河 借我一生 秋雨散文等,其中文化苦旅先后获“全国金钥匙图书二等奖”、 “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 “上海市第二届文学艺术成果奖” 、 “台湾最佳图书人奖” , “上海市出版一等奖” 。余秋雨的散文叙述风格宏大。这种叙述风格包括:宽泛的题材(文学

6、的、历史的、艺术的、社会的),深厚的内容(知识的、文化的、审美的、学术的),精巧的结构(人文景观+历史故事+现代性批判+文化感伤)和一种贵族气质(自信、理性、从容、智慧)。余秋雨的散文以游记的方式进行,将“人、历史、文化、自然、社会” 交融在一起,对中国文化的回顾和反思,被人们称为 “ 文化散文” 。都江堰是一篇游记,余秋雨穿行于历史文化的时空隧道,像苦旅中的行者,在探询中遴选、体悟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作者将历史文化遗迹都江堰与长城进行了对比,用现代人的眼光思考历史文化遗迹,给古老的物象与峻伟的山水赋予了灵性,赋予了哲理意味。都江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李冰父子不期留名却流芳千古。散

7、文融情寓理,思辨色彩鲜明,语言酣畅且灵动,给人以美的享受。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濡养(r) 浸润(qn)修缮(shn) 圭臬(ni)B邈远 (mio) 喧嚣(xio)驯顺(xn) 炫耀 (xun)C残垣 (yun) 规矩(ju)怦然( pn) 劲厉(jn )D颤栗(zhn) 遴选(ln)庇护(p) 韬略(to)解析 A 项,浸 jn;C 项,怦 pn;D 项,庇 b。答案 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 分)A废驰 衮衮诸公 企盼 痛苦流涕B惊悸 雍荣大度 旷野 惹人注目C玉玺 雄才大略 强悍 心魄俱夺D繁衍 冰清玉洁 劝戒 精

8、神焕发解析 A 项,驰弛,苦哭;B,项荣容;D 项,戒诫。答案 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3 分)A有些中小网站为换取更多的商业利益,不惜大打擦边球,放任黄、赌、毒及虚假信息,炒作耸人听闻的传言,以迎合一些网民的猎奇八卦心理。B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会一阵风刮过了事,餐饮企业不能幻想公款等高消费卷土重来,要对经营方向、策略、方式进行全方位调整。C婚庆典礼本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好事,可是因为目前婚庆司仪的能力和素质鱼龙混杂,致使很多新人在选择婚庆公司时倍感头疼。D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对央行货币政策任何细微的变化,都应十分敏感,见微知著,了

9、然于心。解析 A 项“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B 项“卷土重来” 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C 项“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此处应该用“参差不齐” 。D 项“见微知著”指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答案 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A “第一夫人热”是中国人真情实感的集体共鸣和流露,得以自然释放出来显示了中国社会越来越开放,整个国家的轻松和自信不断导致新空间的开辟,带来新的厚积薄发。B总队便衣已早早进入现场,摸清娱乐城的大小通道和包厢位置。行动之时,内外配合。大约半小时左右,这家娱乐城四层所有可疑的包厢房门已被警察封锁。C今

10、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反复出现雾霾天气,除了不利气候条件这一外部因素,深层次原因是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所积累的环境问题。D习近平主席是第一位到访俄罗斯国防部并参观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作战指挥中心的外国元首,充分体现了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解析 A 项成分残缺, “显示”缺宾语中心语;偷换主语,造成表意不明。B 项“大约半小时左右”重复赘余。D 项第一句句式杂糅;滥省主语造成搭配不当,“充分”前加“这” 。答案 C5(2013辽宁 )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 50 个字(含标点符号)。(6 分)近日,一些网友发布信息,号召节约粮食。随后,新浪网发起“光盘行动”:拒绝浪费

11、,从我做起,晒出自己吃光的盘子,一起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 ,争做节约达人。该信息被转发约 5 000 万次。紧接着,人民网也表示支持“光盘行动” ,倡议网民“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今天不剩饭,打包离开,从我做起” 。新华网、光明网及其他各大网站也纷纷关注和转载。很快,活动参与者在北京实地发放宣传单 6万多份,在餐饮企业张贴海报 5 000 余张,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等城市的志愿者也纷纷发放宣传资料。答:_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语段的主要信息。首先对材料划分层次,找出关键信息即可:第一句话说的是一些网友号召节约粮食;第二句话说的是新浪网发起“光盘行动” ;第三句话到语段的结束说的是网友及媒体纷纷响

12、应,众多志愿者进行宣传。答案 网络发起拒绝浪费的“光盘行动” ,网友及媒体纷纷响应,众多志愿者进行实地宣传。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列语段,完成 69 题。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与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融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

13、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有了它,才有刘备、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

14、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它,就是都江堰。6文章中说“它(都江堰) 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不超过 30 个字) (4 分)答:_解析 这句话的后面三句就解释了这句话的含意,概括一下即可。答案 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的民众输送清流,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7第二段首先概述长城的伟大,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不超过 12 个字)“站远了看”和“味道”分别是指什么? (4 分)答:_解析 从“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

15、傲”可概括出原因。结合上下文理解“站远了看”和“味道”的含义。答案 (1)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2)“站远了看 ”指从今天看历史; “味道”指保持自然古朴,给人浑厚的感觉。8第五段中,作者指出都江堰和长城的文明大不相同,请加以概括。(各不超过 15 个字) (6 分)答:_解析 原文从三个方面对长城和都江堰进行了比较,概括出这三点即可。答案 长城:突兀在外,讲求排场,缺乏活力。都江堰:浸润延伸,朴实真诚,充满活力。9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 分)答:_解析 写长城只是为了反衬都江堰,写出都江堰工程之造福后代、功在千秋的伟大。答案 文章从长城入手,作好铺垫,引出都江堰;文章对长城

16、与都江堰及其文明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对比,以突出文章主旨,从而表现了都江堰是一种灵动的文明,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013 题。上善若水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 “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所以老子认为“上善若水” 。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道”了。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在散

17、射着彩虹光芒的水雾屏幕上,我仿佛看到了重重叠叠的人影,杜甫、岑参、陆游他们的诗篇传诵千古,历久弥新。譬如那玉垒山,本非雄峰峻岭,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是仰赖诗圣的两句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而 2 200 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滩 ”,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史记河渠书记载,李冰凿离堆, “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飨其利” 。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今天看来实在原始。然而,原始有原始的好处。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它不会像现代水库几百米的高坝那样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隐隐不安。都江堰不会切断鱼类

18、洄游的线路,人们用不着把鱼捞起来,送到大坝上头的水库里去产卵,再把孵化的幼鱼捞起来送回下游。人很累,鱼也很累。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 ,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

19、,我仿佛是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好在都江堰有。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都江堰。诸葛亮、高俭、卢翊、阿尔泰、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官员们,生前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们就矗立在伏龙观前堰功道两侧,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堰同辉。临别的晚上,我们在郡府楼上吃着美味的河鲜,窗外是涛鸣的和弦,真是一种久违的幸福。10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

20、什么作用?(4 分)答:_解析 这三个问句在文章的篇首,我们能够很容易想到领起全文的作用,阅读全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即可写出完整答案。答案 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思考。11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6 分)答:_解析 仔细阅读全文,抓住关键词语,总结重要语段的意义。如第一段“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 ;第四段“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 ;第五段的首句;倒数第二段“科学治水方法” 。分条分款写出,形成条理的答案。答案 因为都江堰的建造理念正确:顺应自然,符合生态,造福百姓;方法科学:“低作堰、深淘滩” “分四六、平涝

21、旱” ;功效长久:至今仍在发挥灌溉、防洪的作用;体现了“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12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 分)答:_解析 回答这一问题,要注意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从全文来看,作者是托物言志,虚实相托,议论和抒情并用。答案 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13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 (6 分)答:_解析 综合全文内容, “上善若水”的深意是多层的,一是说都江堰,二是说建造维护都江堰之人,三是由此引申出的道理。答案 以水比喻“上善” ,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