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试卷第 1 页(共 6 页)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朝阳 2011 二模)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自刻益苦。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一,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元昊反河西,延州危。公请自守,乃知延州。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
2、害,又城胡芦,夺贼地而耕之。贼以骑三万来,公戒诸将:“战而贼走,追勿过河。 ”已而贼果走,追者不渡,而河外果有伏。贼既失计,乃引去。于是诸将皆服公。公待将吏,必使畏法而爱己。所得赐赉,皆以上意分赐诸将。公居三岁,士勇边实,恩信大洽,乃决策谋取横山,复灵武,而元昊数遣使称臣请和,上亦召公归矣。初,公既得熟羌为用,使以守边,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输之劳。其所设施,去而人德之。庆历三年春,召为枢密副使,五让不许。既至数月,以为参知政事。每进见,必以太平责之。公叹曰:“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 ”既而上再赐手诏,趣使条天下事。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
3、行而复其故。言者遂以危事中之,赖上察其忠,不听。方公之病,上赐药存问。既薨,辍朝一日。以其遗表无所请,使就问其家所欲。赠以兵部尚书,所以哀恤之甚厚。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临财好施,意豁如也。 (取材于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答:C【解析】要求。A.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 戚:忧伤 B.五让不许 让:推辞C.必以太平责之 责:责怪 D.言者遂以危事中之 中:诬陷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答:A A. 之南都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 乃决策谋取横山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 然事有先后 凌万顷之
4、茫然 D. 以其遗表无所请 亦足以畅叙幽情【解析】A动词,往、到。 B 副词,于是;竟然。C连词,但是;形容词,的样子。D介词,因;连词,用来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答:DA.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又城胡芦,夺贼地而耕之。理解:在庆州修筑大顺城,来占据要害之地,又修筑胡芦城,夺回叛贼的土地派人耕种。B.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输之劳。理解:于是将驻扎边地的军队撤回内地谋生,因而解除了西部百姓供给运输粮草的辛苦C.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 理解:有关部门上奏朝廷,全部废止了范公以前施行的改革措施,恢复了过去的旧政策D.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 理解:母亲
5、去世的时候,他还十分贫穷,一辈子如果不是去人家做客,就从来都不吃肉【解析】 “如果不是去人家做客,就从来都不吃肉”应为“如果不是招待宾客,自己一天不吃两顿肉”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答:C A.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感伤家世之变,离家求学,严格自励,学有所成。B.元昊在河西反叛,范仲淹主动请缨守御延州,他积极备战,发展农耕,颇有远见。C.范仲淹自作主张,竭力改革积弊,遭到反对,皇上虽知其忠心,但已不再听信他。D.范仲淹病重时,皇帝赐药慰问,死后皇帝停朝一天,还追封他兵部尚书以示哀恤。【解析】 “自作主张”于文无据, “但已不再听信他”与文意不符,原文“不听”是指皇帝不
6、听信言官对范仲淹的诬陷。10.文言文中说范仲淹“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 ,意思是“他侍奉皇帝、对待他人,完全按照自己的信条,不因对自己有利或有害而决定取舍” 。这句话概括了范仲淹为人处世的原则,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对这一为人处世原则的领悟。 (不少于 200 字) (朝阳 2011 二模)13.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完成题。 (朝阳 2011 二模)古歌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飚风 ,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 不能言,肠中车轮转。语文试卷第 2 页(共 6 页)注:飚(bio)风:暴风。 修修
7、:形容树木干枯的样子。思:悲。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答:B A.“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这三句写秋风萧瑟,诗人愁情满怀,出入难安,无计摆脱。B.“座中何人,谁不怀忧” , “何人” “谁不” ,以两个反问表明,除了诗人以外,座中其他人都不忧愁。C.“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两句,描写了北方边地的树木被狂风吹得枝叶干枯,给人以萧疏之感。D.“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两句,表明诗人离家越来越远,乡愁越来越重,因而日见消瘦,衣带渐宽。【解析】 “座中其他人都不忧愁”有误,双重反问表明座中之人均怀满腔忧愁,更加衬托出诗人愁情之重。这首诗中“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两句堪称写愁
8、妙笔,请简要赏析。答: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悲苦难以言表,就像车轮在肠中不停地转动,深切表达了客居胡地的游子浓重的思乡愁绪,以鲜明生动的形象表达抽象的情感,令人震撼。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5 题。 (朝阳 2011 二模)填词,首要的是选定词牌。词牌有两个作用:一是明确调类,即音律特征;一是框定词类,即语言格律特征。词牌的原始涵义,既包括了音乐性,也包括了文学性,这是因为词是用来歌唱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词牌的音乐属性逐步淡化甚至退化,最后只剩下文学的特定格式了。原生态的词牌,就像现在流行歌曲的曲目一样,林林总总,数量繁多。其中好听的很多,流传甚广;一般的也
9、不少,当时的人唱过也就淡忘了。 宋词全集中共收词牌一千多个, 全宋词中收录的更多,可见词牌浩繁。面对这么多的词牌,想要填词表意,不借助工具书是很难全都把握准确的。不过事实上,真正常用的词牌远没有那么多。所谓常用词牌,是指大多数词家喜欢使用的词牌,也就是在词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那些词牌。掌握了这些词牌,也就掌握了词的精华。宋词全集共录编宋代词作者 202 位,词牌 1107 个,收录作品 14932 首,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宋代词作面貌和宋词在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价值。我们以宋词全集为样本,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这一千多个词牌中,真正常用的词牌只有 41 个,只占词牌总数的3.7%。这些词牌出现的频率为全
10、部词牌的 50.32%,作品数占全部作品数的 59.64%。这些词牌,在词史上出现过许多传颂千古的名篇,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念奴娇赤壁怀古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等。除此之外,还有 22 个词牌,也有不少名篇为人们所熟悉,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苏轼的行香子过七里滩 、辛弃疾的汉宫春立春等。这些词牌作品数量不是很多,但其名篇被引用和刻印的次数也非常多,因而令人印象深刻。这些词牌连同上面所说的 41 个常用词牌,可以称之为“多见词牌” 。初学词的人,如果能够掌握这 63 个词牌的格律和其代表作,就可以基本掌握宋词的精华,对宋词的文化价值和格律规律有初步的了解了。 (
11、取材于杜肇昆常用词牌的统计分析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答:C【解析】41 个是宋词全集中的“常用词牌” ,不是历朝“常用词牌” 。A.随着词牌的音乐属性的退化,词逐渐变成了一种纯粹的文学体裁。B.原生态词牌数量繁多,其中一部分可能因艺术表现力平凡而消失。C.历朝大多数词家喜欢使用的、出现频率最高的常用词牌只有 41 个。D.要想学习了解宋词,可以从掌握多见词牌的格律及其代表作入手。15.从统计分析的结果看,多见词牌有哪些特点?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答:词牌使用频率高,作品数量多,名篇多,名篇被引用和刻印的次数多。六、作文。 (朝阳 2011 二模)20.课堂上,老师给同
12、学们展示了下面这两幅图,让大家比较两幅图中间的圆的大小。图 1 图 2语文试卷第 3 页(共 6 页)同学们都说图 2 中间的圆比图 1 中间的圆大。但是经过测量,大家发现,这两个圆其实一样大。这个有趣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一个同学说:“我们的眼睛有时也会欺骗自己,所以遇事应该认真调查。 ”一个同学说:“参照很重要,不同的参照会使人做出不同的判断。 ”一个同学说:“事物的本来面貌,不会因人们的看法有误差而改变。 ”一个同学说:“正因为有了错觉,我们眼中的世界才丰富多彩。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不少于 800 字。答案【译文】范
13、公名讳(是)仲淹,字希文,世代居住(在)苏州。范公出生两岁就(丧父)成了孤儿,母亲贫困没有依靠,改嫁长山朱氏。 (他)长大后,了解了自己的身世,感伤流泪,辞别母亲离开(家) ,到南都(去) 。 (他)进入学堂,要求自己更加严格。过了五年, (他)通晓了六经的要旨,写文章,论述一定以仁义为根本。祥符八年, (他)考中进士,被礼部选为第一名,做了广德军司理参军,才回家接母亲来奉养。范公年少时(就)有非凡的气节,对于(个人的)富贵贫贱毁誉快乐忧伤,一点都不动心,而是慷慨激昂有志于天下,经常自己诵读:“士人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 ”他侍奉皇上对待他人,完全按照自己的原则
14、,不因对自己有利或有害而决定取舍。元昊(在)河西反叛,延州危急。范公请求(朝廷允许)自己守城,于是做了延州的知州。范公做将领,务求慎重,不急于追求眼前的小功利。 (他)在延州修筑青涧城,开垦军田。在庆州修筑大顺城,来占据要害之地,又修筑胡芦城,夺回叛贼的土地(派人)耕种。叛贼带领三万骑兵来袭,范公告诫诸将:“开战后, (如果)叛贼败走,追击(敌人)不要过河。 ”(开战)不久叛贼果然败走,追击的将士没有渡过河,河另一边果然有伏兵。叛贼阴谋没有得逞,就领兵撤退了。由此各位将士都很佩服范公。范公对待将士吏卒,一定让(他们)畏惧军法,爱惜自己。所得的赏赐,都按照皇帝的意思分别赏赐给各位将士。范公据守(
15、延州)三年,士兵勇敢,边地富足,恩情威信遍及(延州) ,于是决定谋划攻占横山,收复灵武,元昊多次派使者称臣求和,皇帝也就召范公回(朝廷)了。当初,范公使归附的羌人为朝廷效力,让(他们)把守边关,于是将驻扎边地的军队撤回内地谋生,因而解除了西部百姓供给运输粮草的辛苦。他(在延州)采取的各种措施, (一直到他)离开后(延州)人(还)十分感激他。庆历三年春天, (皇帝)任命(范公)做枢密副使, (他)五次推辞(皇帝都)不答应。 (范公)到(京城)几个月后, (皇帝)让(他)做参知政事。 (他)每次进见, (皇帝)一定用(使天下)太平(的重任来)要求他。范公叹息说:“皇上重用我到极致了!但是事情有先后
16、, (要)在长久安定(的情况下)改革弊政,不是朝夕可以(做到的) 。 ”不久皇帝两次赐给(范公)亲笔诏书,催促(他)逐条陈奏天下大事。他做参知政事,才一年就被罢免了,有关部门上奏(朝廷) ,全部废止了范公以前施行的改革措施,恢复了旧的政策。言官就(趁机)用歹毒的事诬陷他,全靠皇帝体察他的忠心,不听信(谗言) 。当范公病重时,皇帝赏赐药物慰问(他) 。 (他)死后, (皇帝)停止上朝一天。因为他临终的表奏中没有任何要求, (皇帝就)派人到(范公家里)问他家人的要求。追封(范公)兵部尚书(的官职) ,用来表示对他哀悼抚恤(的待遇)很丰厚。范公为人外表谦和内心刚直,乐于行善,广有仁爱。母亲死的时候,他还很贫穷,终其一生, (如果)不是(招待)宾客(自己)一天不吃两顿肉,有了财产(就)乐于施舍,心胸非常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