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列举常见的台湾原住民舞蹈。 答:(1)拉手舞,拉手舞是原住民舞蹈中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形式,在原住民中广泛流传,因表演时舞者手携手,且歌且舞而得名。 (2) “口弦舞” ,流传于泰雅人居住区,舞蹈时边拨奏口弦边舞或以口弦伴奏。 (3)杵歌,是以木杵敲舂为特点,且歌且舞的舞蹈形式,它脱胎于舂米劳动,有“杵音” 、 “杵乐” 、 “杵舞”等称。以居住在台湾日月潭边邵人的杵歌最为著名。 (4)发舞,亦称“甩发舞” ,以甩摆头发为表演特征得名,是兰屿雅美妇女传统的舞蹈,称为“奥伊东” 。 2. 简述“云门舞集” 。 答:由台湾著名舞蹈家林怀民是云门舞集创办。1973 年,林怀民以“中国人作曲,
2、中国人编舞,中国人跳给中国人看”的理念创办“云门舞集” 。 “云门舞集”以中国的京剧动作,太极导引,静坐与拳术以及西方现代舞和芭蕾舞的技艺训练和培训了一批世界舞坛的演员。其取材采取于中国历史、古典文学、民间故事,并繁衍出 150 多出精良的舞作。其舞作包括:“寒食” 、 “白蛇传” 、 “薪传” 、 “梦土” 、 “春之祭礼”、 “台北一九八四” 、 “我的乡愁,我的歌” 、 “射日” 、 “九歌” 、 “流浪者之歌” 、 “水月” 、 “年轻”等等。 “云门舞集”带动了台湾现代表演艺术的发展。创立至今, “云门舞集”演出场数高达数千场,舞蹈团除在台湾演出外,其余时间全球各地巡演。 3. 什么
3、是南管戏?什么是北管戏?分别有何特点? 答:(1)广义的南管包括梨园戏、潮州戏、高甲戏、白字戏等,狭义的专指梨园戏。均以南音为主要唱腔。南管的戏曲的特点是常加入民间流行的小调,深受一般民众所喜爱,流行比较广。南管戏的身段模仿傀儡化动作,十分细腻,具备了高度的舞蹈性,而且唱腔抑扬有致,委婉精准,听者莫不受感动,唱腔之外更有丰富的器乐套谱。(2)台湾北管戏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指用“正音” (又称“官音” )演唱西皮、二簧梆子、昆腔等北来剧种,如乱弹、四平、京剧、豫剧等;狭义专指乱弹戏。其特点是音乐相当热闹、高昂,适用于庙会场合,民间喜庆祭典、婚丧葬礼。 4. 简述台湾皮影戏的特点。 答:皮影戏
4、又称皮猴戏。皮偶细巧精致,活动自如,跳动活泼。它起源于民间的手影、走马灯,由灯戏发展为影戏。戏班通常 4 至 7 人,以一人为主演。其人物造型也分生、旦、净、末、丑、忠奸、怪异等等,舞台上的楼台殿阁,飞禽走兽等也以皮制作。影窗呈长方形,镶以白布成影幕。艺人持竹棒操纵皮偶,以灯光投影于幕上即成皮影。台湾皮影班常加上彩色灯光,造成多种变化。 5. 简述南北傀儡戏的区别。 答:傀儡戏传入台湾后,形成南、北两个流派。南部傀儡以台南、高雄为中心,受泉州影响;北部傀儡以宜兰为中心,受漳州、漳浦及闽西长汀的影响。南北傀儡戏各有不同。南部傀儡即高雄等地戏班主要的演出多为拜天公和婚庆祈福;北部傀儡即宜兰戏班的演
5、出主要为扫路、跳钟馗的驱邪避凶,演出多在灾祸现场。南部傀儡的形体比北部傀儡小,操纵线比北部粗,唱腔为南管系统的傀儡调或潮调,以台语演唱,用以酬神祈福,戏目多为吉祥如意为内容;北部傀儡唱官话北管调,混杂西皮和福禄,用以驱邪禳灾,戏目主要为挑神怪戏和传统的北管戏。 6. 简述嘉义与交趾陶。 答:嘉义是台湾交趾陶的发源地,因而有“交趾陶的故乡”之称,而交趾陶又有称为“嘉义烧” 。有“台湾交趾陶之父”尊称的叶王出生于嘉义,台湾保生大帝的开基祖庙学甲慈济宫的宫壁与庙顶,至今仍留有其作品“八仙过海” 、 “狄青战天化”等多幅。 7. 简述台湾的传统民歌及其类别? 答:台湾传统民歌,朴素而形象地表现了原住民
6、的生产、生活的全部内容。主要可分为下述三类:(1)歌颂劳动,反映生产劳动的民歌。 (2)歌颂祖先,歌颂斗争的历史民歌。 (3)歌唱新婚、会饮等生活题材的民歌。 8. 简述沈光文来台经历及其成就。 答:沈光文所追随的南明朱由榔小朝廷在广东肇庆覆灭,1651 年先逃至金门,次年乘扁舟遇台风而简答题飘流至台湾。1661 年,受到郑成功的礼遇;随即召徒讲诗吟词,创立了东吟社;于乡愁中燃烧着慷慨悲愤的爱国情思,成为台湾文学的开创者。 9. 简述台湾汉族葬礼的三个阶段? 答:始丧之礼:搬铺、报丧、乞水沐浴、入殓等。出殡之礼:送葬和下葬。居丧之礼:做旬和“二次葬” 。 10. 台湾土生土长的本地神明有哪些?
7、 答:(1)开台圣王。台湾民间又称开山圣王、延平郡王、国姓爷、郑国姓等,亦即抗清复明、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他将台湾从荷兰殖民者长达 38 年的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并为开发台湾作出了巨大贡献,世世代代为全台湾乃至全中国人民所歌颂,台湾人民尊其为开台圣王。 (2)宁靖王与五妃娘。宁靖王及其妃子是明室遗老。郑成功复台后,宁靖王也随着到台湾。清康熙二十二年,郑氏投降。宁靖王和五位妃妾自杀殉国。 (3)有应公。台湾民间相信人死后是有鬼魂的,无人奉祀的鬼魂是孤魂野鬼或饿鬼,它会跑到阳世间来索要钱物,危害人类。为了使这群漫天游荡、无家可归的鬼魂有个着落,人们盖起小祠,收埋骸骨予以祭祀,这些鬼民间即称作
8、有应公。台湾民间相信有应公很灵验,只要虔诚祭拜,什么事都可以去找他。 (4)义民爷。又称作义民公、忠勇公、大将军等,专门祭祀祭祀那些死于保乡卫民,除暴安良的忠义之士。民间为避免这些人的鬼魂孤寂无祀,便将他们的遗骸收集埋葬,称他们为义民爷,所建祠庙称为义民庙。 11. 原住民的信仰体系有哪些类型? 答:原住民各个族群的信仰体系,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为对灵魂的信仰、一为对神的观念和信仰。 (1)对灵魂的信仰。这是原住民各族群共同的信仰。灵魂被认为是来去无踪,又无所不在,无形而神秘的东西。灵魂有生灵和死灵之分。死灵又有善灵和恶灵之分。原住民把祖先的灵魂奉若神明,认为祖灵主宰了人生一切祸福。要得
9、到安乐,免于灾难,就必须遵从其意旨,绝对虔敬服从,有意或无意触犯禁忌,或不遵守训示,祖灵就会降以灾祸,以示惩戒。祖灵信仰是他们所有超自然信仰的核心。 (2)神的信仰。神祗的观念和信仰大多出现在一些具有阶级性社会阶层的族群中。神祗也分为善神和恶神二类。对神祗的信仰出现了各种不同司理神。神祗已多少具有了某些人格化的倾向, 12. 举例说明台湾原住民有特色的酿酒方法。 答:原住民酿酒大致有糯米酿、黍米酿两种。最有特色的是嚼米为曲酿酒,嚼米为曲的工作常由未婚少女担任。也有将糯米或黍米蒸熟,以禾草或熟粟米作曲的酿法。当地还有类似啤酒的饮料,是用某种苦草和黍米一起酿成的。 13. 简述 1941 年中国政
10、府的对日宣战书? 答:中国政府早在 1941 年 12 月 9 日正式对日宣战时, 宣战布告就向全世界表明:“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关系者,一律废止。 ” 14. 何谓“台湾调查委员会”? 答:开罗会议以后,随着抗日战争接近胜利,光复台湾已在进行之中。1944 年 4 月,中央设计局设置了“台湾调查委员会” ,陈仪为主任委员,从事研究台湾的问题,拟订接收台澎地区的具体计划。 15. 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成立后是如何划分行政区域的? 答: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正式在台北成立,行使职权。全省重新划分行政区域,有台北、新竹、台中、彰化、嘉义、台南、高雄、台东、花莲、
11、澎湖 10 个县,和台北、基隆、新竹、台中、彰化、嘉义、台南、高雄、屏东 9 个省辖市,以及宜兰、花莲港 2 个县辖市 16. 何谓牡丹社事件? 答:1871 年 9 月,有琉球国太平山岛人遭风飘至台湾,一行人误入牡丹社生番乡内,被生番围杀 54人。史称“牡丹社事件” 。琉球早在明初就与中国建立了宗藩关系,一直都是中国的藩属国。1609 年,日本萨摩番岛津氏曾侵占琉球,逼迫琉球向其进贡,从此琉球处于一仆二主的地位。因此久而久之,日本人无视中国与琉球的宗藩关系,把琉球视为自己的属国。日本明治维新后,日人怂恿琉球国王尚泰派世子尚健往东京祝贺,借机颁赐诏书封尚泰为藩王,进一步确定琉球是日本的属国。
12、“牡丹社事件”的发生,使日本人终于盼来了出兵台湾的机会。 17. 略论台湾民主国? 答:1895 年 5 月,马关条约签定后,日本人的舰队已逼近台湾,台湾危在旦夕。在陈季同的筹划下组成抗日政府,定名“台湾民主国” 。5 月 25 日,台湾民主国正式成立。由于台湾民主国的领导上层都是大官僚、大地主,他们的阶级属性决定他们不可能下与台湾共存亡的决心。在日本人强大的攻势下,台湾巡抚唐景崧化装潜逃。丘逢甲得知唐景崧出逃后,失去信念,也只身逃往漳州。喧闹一时的台湾民主国,昙花一现,就此消失的干干净净。 18. 简述日本在台湾的经济掠夺? 答:日本占领台湾,是为了把它作为掠夺的对象。通过各种方法,日本人强
13、占全台 94.15%的山林原野。全台湾的土地有 68.5%落入日本殖民者手中。日本殖民者将食盐、烟酒、火柴、煤油、樟脑、鸦片等都划归政府专卖。台湾俨然成为日本的原料供给地和工业品倾销市场。日本殖民者还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向台湾人民征收 80 多种的苛捐杂税。日本殖民当局,还利用政治力量,大力扶植日本在台湾的垄断资本,排斥西方经济势力,打击和抑制台湾的民间资本。日本殖民者通过各种手法,在台湾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置台湾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19. 简述台湾建省始末? 答:西方列强对台湾的窥视和赤裸裸的军事挑衅,引起了清朝统治阶层的警觉。他们认识到台湾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清朝船政大臣沈葆桢、福建巡抚丁
14、日昌等人还多次上奏折,认为必须加强台湾吏政。中法战争期间,台湾成了一个重要的战场。当法军进犯台湾时,台湾防务的种种弱点都暴露出来了。中法战争结束后,清廷关于台湾海防展开了一次大讨论。左宗堂分析了台湾战略地位和中国海防的关系,提出了“建省分治”的主张。光绪十一年(1885 年)十月十二日,慈禧太后在下旨创建海军的同时,下旨诏准左宗棠的奏请,福建政务由闽浙总督兼管,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正式下诏在台湾建省,即以抗法有功的福建巡抚刘铭传充任台湾巡抚。 20. 简论沈葆桢对台湾近代化的贡献? 答:台湾社会的近代化始于 1874 年沈葆桢渡台。由于日本人侵犯台湾,沈葆桢作为钦差大臣前往台湾应对。他在台
15、湾府城与澎湖建新式炮台,安放西洋巨炮。建立军装局、火药局。在安平与厦门之间装置海底电线。调扬武、飞云、安澜、清远、镇威伏波六舰常驻澎湖,福星一号驻台北,还大力提倡购买铁甲船,从此迈开了军事现代化的步伐。沈葆桢还奏请采用机器开采基隆煤矿,建起了台湾第一个民用工业。沈葆桢为台湾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1. 何谓施琅的约法三章? 答:约法三章即承诺:“一、台湾黎庶,系我骨肉。施琅到达台湾,当以父母兄妹待之;二、台湾将领,以前皆各为其主。施琅到达台湾,对其昔日恩怨,概不追究,凡有功于浦合珠还者,皆以功赏嘉之;三、郑室子孙,皆赐姓后代。施琅到达台湾,决不伤害一人,彼等若肯议和,当按功劳大小,奏请皇上授官
16、封爵。 ” 22. 施琅平定台湾后是怎样安抚民心的? 答:施琅一到台湾,立即公布安民生事示 、 严禁犒师示 ,严肃军纪,安抚民心,以报答台湾黎庶的盛情盛德。10 月 4 日,施琅在郑克塽、刘国轩、冯锡范的陪同下,祭奠郑成功。施琅这位爱国英雄,放弃了私仇家恨,以民族大义、国家利益为重,肯定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功绩。对当时稳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3. 简述郑成功时期的台湾对外贸易? 答:经过郑成功政权在台湾几年的经营开发,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台湾制糖、制盐、冶炼、造船、烧瓦、建筑等手工业也相继得到发展。为海外贸易提供了经济基础。江日升台湾外纪上亦记述了当时台湾对外贸易
17、的情景:台湾“商船前往各港,多价购船料,载到台湾,兴造洋艘、鸟船,装白糖、鹿皮等物,上通日本,制造铜熕、倭刀、盔甲,并铸永历钱,下贩暹罗、交趾、东京各处以富国。从此台湾日盛,田畴市肆不让内地” 。除了郑氏台湾商船四下贸易外,郑氏政权还与四周的邻国通商,允许它们在台湾设立商馆,台湾商贸日益发展起来。 24. 何谓东印度公司? 答:1602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东印度公司得到国会授权,并赋予它拥有武装力量和设置任命地方行政长官和法官,可以直接对商务地区的主权者签约、驻军、筑城、铸币以及代表政府向东方君主宣战、媾和,实际上拥有各种特权,是代表荷兰政府在远东推行侵略政策的商业殖民机构。 25.
18、简述沈有容谕退红毛番? 答:1602 年,荷兰殖民者派遣一支庞大的船队东来,1604 年 8 月,抵达澎湖。荷兰人便在岛上“伐木筑舍” ,为长期占领澎湖作准备,这是荷兰人第一次进犯澎湖。福建巡抚徐学聚坚决反对荷兰人盘踞澎湖,他一面上疏朝廷指出荷兰人占据澎湖后的危害,一面命令福建沿海各地加强防守,并派兵驱逐澎湖岛上的荷兰殖民者。1604 年 10 月,都司沈有容率兵在澎湖登陆,严令韦麻郎等撤出澎湖。为纪念沈有容斥退荷兰侵略者的壮举,当时民众立下了一块纪念碑 “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碑” 。 26. 简论台湾郭怀一起义? 答:在荷兰人统治台湾时期,1652 年秋,爆发了甲螺郭怀一起义。郭怀一是居住
19、在赤嵌以北的甲螺村的农民首领。由于不满荷兰人的横征暴敛,奋起反抗。但这次起义因为叛徒的出卖很快失败,郭怀一在作战中牺牲,这场轰轰烈烈的武装起义终于被荷兰殖民者镇压了。郭怀一领导的武装起义尽管失败了,但它在台湾历史上留下了极为光辉的一页,同时也表明荷兰人的殖民统治已经走向没落,将荷兰人驱逐出台湾的日子为时不远了。 27. 何谓“东山陆桥”? 答:在福建东山岛和台湾澎湖列岛之间,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隆起带,学者们称其为“东山陆桥” ,在4500 至 2000 年以前,因出现海退,台湾海峡变浅易于渡海, “东山陆桥”成为航海不发达时期,两岸居民来往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28. 关于台湾的先住民,或世居
20、少数民族,在名称上有那些提法? 答:关于台湾的先住民,即世居少数民族,先后有很多的提法:台湾高山族、台湾先住民族、台湾土著族群、台湾原住民族、台湾山地族群、山地人、高砂族、台湾族、台老人、台原、土著、九华同胞、台湾人、特区民族、岱原人、文化同胞等。 29. 简述台湾的泰雅族? 答:泰雅族(TAYAL)分布在台湾的中部、北部山区,即台北、桃园、苗栗、台中、南投、花莲、宜兰等地和相毗邻的 11 个山地乡内,占台湾先住民居住地约三分之一,泰雅族社会组织的重要形式,是血缘聚落形成的“嘎嘎” ,即部落中心的“信仰中心” ,犹如汉人早期的宗族组织。大家共同祭祀,共同劳动,以血缘为主,形成共同的文化圈。泰雅
21、族是男人至上的父系社会,实行族产共有,即联合家族制,家长由长子继承,兄终30. 简述明清时期来台的三类画家及其代表人物? 答:当时来台的书画家主要有三类:一是奉朝廷之命来台治理的朝廷命官,如沈保桢、刘铭传、唐景崧等。一是被延聘或流寓来台的画家,如谢管樵、吕世宜等。还有一类由庙宇画师画工组成,包林朝英、林觉、庄敬夫等。 31. 简论 20 世纪 70 年代台湾乡土美术时期代表人物及作品? 答:(1)席德进著有台湾民间艺术 ;(2)刘文山著有台湾早期民艺 、 台湾宗教艺术 ;(3)李乾朗著有台湾建筑史 。 32. 举出台湾漫画王及其代表作? 答:蔡志忠被称为“台湾漫画王” ,其代表作有:(1)四格
22、漫画大醉侠 、 光头神探 ;(2)中国古籍经典漫画庄子说 、 老子说33. 简述台湾新电影的特点并举一著名导演加以评价。 答:台湾新电影的特点继承了六、七十年代台湾电影的写实主义优良传统,同香港的早期写实伦理电影遥相呼应。叙述方式打破以往写实电影的惯例,采取某些非情节剧结构,带有探索和试验性质。常采取开放性的结尾,观众可以用冷静的眼光品味电影所发生的一切。常用意识流的手法,用倒叙、插叙来刻画人物内心活动,交代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侯孝贤是台湾新电影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自 1979 年到 1985 年,七年中他平均一年一部影片。他的作品包括了传奇性偶像明星的罗曼史以及最具台湾地方性的题材,表现出开阔的视野,和对社会、人生的真诚关注,不仅具有明显的社会倾向性,而且精确掌握电影本身的特性。他那些即兴式的街头、乡间实景的拍摄,画外音等技法成为电影界讨论的焦点,在台湾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4. 简述处于“黄金时代”的台湾电影有什幺新变化,其成果有哪些? 答:新变化:(1)提出“健康写实主义路线” 。 (2)通俗文学作品掀起成立独立制片公司的浪潮。成果有:李行导演的养鸭人家为中影的“健康写实主义”路线做了一次示范。该片获得台湾第三届金马奖最佳剧情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彩色摄影将。1965 年,在日本举行的第十二届亚洲电影节上,又获得最佳编剧奖和最佳男配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