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 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志咏怀 学案.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4024269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 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志咏怀 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5-2016学年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 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志咏怀 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5-2016学年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 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志咏怀 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5-2016学年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 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志咏怀 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5-2016学年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 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志咏怀 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课前导语 诗,是抒情的产物,古人云:“诗言志” “愤怒出诗人” “不平则鸣” 。咏怀诗就是吟咏抒发诗人怀抱情志的诗,它所表现的是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体悟,对 生命存在的思考,对个体生命的把握, 对未来人生的 设计与追求。诗人因眼中所见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这类诗作题材广泛,诗人往往是 兴之所至,妙手偶得,多有一些佳句。苏轼把人们的视野从传统的酒宴、歌妓、翠帐、香径等狭小的圈子引开,开始着重表现个人化的情感和个性化的生活情调,突出作者的自我形象,增强了词的主体性。他“以诗为词” ,借用 诗这种处在文学正宗地位的优势文体, 驾轻就熟地开发出当时被讥为艳科和末技的“

2、词”的艺术表达的可能性。辛弃疾继承了东坡词的这一作风,进一步创造性地融会了散文、辞赋入词,更加丰富了这一题材的表现手法与语言技巧,可谓无意不入,无事不言。岳飞,作为爱国英雄名垂史册,他一生戎 马生涯,写词很少,一曲满江红把苏辛的豪放词演绎成“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激烈壮怀。通过学习本课,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人生的阳 刚之气。学 习本课,要欣赏即事感怀词的“事”与“怀”结合得是否高明,还要领略“抒怀”的艺术技巧。定风波一、词人名片才情豪放之人生苏轼历北宋五朝,荣辱迭起一生,亦才情豪放一生。其书、画均称大家,善画修竹、枯木、怪石,为“湖州竹派”重要人物;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 。诗、

3、文、词皆独步一时。其文如行云流水,恣肆挥洒,代表北宋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宏肆雄放,机趣横生,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开宋一代诗风。其词突破婉约词藩篱,在风格、题材、音律方面皆有创变,豪纵清雄之作一新天下耳目,风格于雄奇超旷之外,亦兼韶秀婉丽,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一生著述宏富,有东坡七集 东坡乐府 。二、诗词故事师生妙对苏轼同欧阳修一样注意发现和提携文学新人。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四人被称为“苏门四学士” 。苏轼与这些学生辈关系较和谐融洽,有时师生开开玩笑。秦观脸小胡须很多,苏轼故意问他为何胡须多,秦观引用论语中一句对答:君子多乎(胡)

4、哉!苏轼也用论语一句反唇相讥:小人樊(繁)须也。师生之对,堪称完美。三、文题背景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贬谪居黄州后的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属于即景生情。 东坡志林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诵读该词,感知词的内容。莫听/穿林/打叶/ ,何妨/吟啸/且/徐 。竹杖/芒鞋/ 轻胜/ ,谁 ?一声 行 马 怕 蓑/烟雨/任/平 。 料峭/春风/吹酒/ ,微 。山头/斜照/ 却/相 。回生 醒 冷 迎 首/向来/萧瑟

5、/ ,归 。也无/风雨/也无/ 。处 去 晴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该词,体会词的感情,把握词的韵律。提示 作者通过对出行遇雨这一件生活小事的描写,表现了词人旷达超逸的胸襟。全词情感超脱旷达,词人乐观自信的情态呼之欲出。 “竹杖芒鞋轻胜马” ,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 “轻胜马” 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 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 ,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 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

6、舒阔。全词表现出一种听任自然、不怕挫折、乐观旷达的大丈夫的胸怀。二、悟读,诗情画境不要去听穿过树林击打树叶的风雨声,不妨闲适地吟诗长啸,并且慢慢行走。拿着竹手杖,穿着草鞋,行走起来轻便得超过骑马,还怕什么呢?一身蓑衣,足够在烟雨中过它一生。微寒的春风把酒吹醒,在我感到有点冷的时候,山头暖暖的夕阳余晖却来迎接我。回头看刚才走过的风雨吹打树林作响的地方,回去再走走。那儿既没有风雨,也没有天晴。三、品读,鉴赏评析1借助词前小序,说说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和生活态度。答案 苏轼不愧为豪放派的开山之祖,就算是身居贬谪之地,就算是骤雨淋身,也依旧以洒脱、旷达的态度相对。我们仿佛看见词人穿行雨林中

7、,昂首啸吟,慢步徐行,一种风吹雨打浑不怕的高昂气概。而字里行间所述心志,那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达观态度、超然物外的人生观,就更令后人吟之而赞叹不已了。2开头“莫听” “何妨”两个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答案 “莫听”表现了词人在风雨面前毫不在乎的态度,从而反映出作者旷达的处世态度。 “何妨”写出词人在风雨面前还要吟诗长啸悠然信步,更隐含了作者对自然风雨和生活厄运的挑战。无论是自然风雨还是现在正在遭受的政治风雨,词人都轻而易举地用“莫听” “何妨”将它们化为乌有,毫不在乎。3试分析“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深刻含意。答案 自己的一生就是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来的,对此“我”早已习以

8、为常、处之泰然了。表达了词人对生活中发生的种种难测之事,甚至灭顶之灾的等闲视之的达观态度。“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则使我们联想到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词人分明在说,不幸也好,灾难也罢,一旦雨过天晴就不应再消沉,就算是依旧有“料峭春风” ,归路依旧“萧瑟” ,也应以“谁怕”的豪放之心面对。4说说定风波这首词是如何将深邃的人生哲理和日常生活小景有机统一的?答案 遇雨本是极平常的事,但不同的人在遇雨时的不同表现,能充分显示不同的心性修养。这首词虽从下雨写到雨停,但其意不在写遇雨经历,而在通过遇雨的经历,通过眼前生活中的平常景象,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表达自己坦荡的胸

9、襟、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的精神。全篇上下片都是从叙事到抒感,作者的感受、襟怀、见解和个性,都是紧密地联系途中遇雨这件小事形象地体现出来的。满江红 写怀一、词人名片岳飞(1103 1141),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人。家贫而勤学,尤好左氏春秋 孙子兵法 。少时有气节,沉厚寡言,力大,善挽弓射箭。徽宗宣和四年(1122)应募从军,勇武机智,为东京留守宗泽赏识,称其“古良将不能过” ,并传授阵图。后累立战功,历任清远军节度使、校检少保、河南北诸路招讨使等。高宗绍兴十年(1140),金人违背和约,复取河南、陕西等地,岳飞率兵出击,接连大败金兵,正欲渡黄河直捣黄龙府,一日内,朝廷连下十二道金牌令其班

10、师。次年奉诏回临安,授枢密副使,不久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害死于狱中。孝宗时昭雪,以礼改葬,赐谥武穆。后追封鄂王,改谥忠武。岳飞一生致力北伐,反对议和,为南宋抗金名将。其诗、词多自抒怀抱,表现精忠大义,惜传作不多。有岳武穆集 。 全宋词录其词三首。二、诗词故事莫须有岳飞被高宗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回临安,立即被秦桧、张俊等人诬告“谋反”而下狱、严刑拷打。绍兴十一年(1141)农历除夕夜被杀害。岳飞父子之死激起了全国不满。抗金名将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件莫须有(也许有)” 。韩世忠当场驳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岳飞临死前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三、文题背景此词是

11、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绍兴六年(1136),岳飞率军节节胜利,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老巢之势。但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痛感坐失良机,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此词。其词英勇悲壮,高亢激越,唱出了千百年来爱国热血之士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抒发了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反映了深受分裂、隔绝之苦的南北人民的共同心愿。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诵读该词,感知词的内容。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 激 。三十/歇 烈 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 。莫/等闲、白了/少年/ 头,空/悲 。 靖月 切 康/耻,犹未/ ;臣子

12、恨,何时/ ?驾/长车、踏破/贺兰/ 山 。壮志/饥雪 灭 缺 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 。待/从头、收拾/旧/ 山河,朝/天 。血 阙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该词,体会词的感情,把握词的韵律。提示 全词声情激越,气势磅礴。开篇六句破空而来,通 过刻画作者始而怒发冲冠、继而仰天长啸的情态,揭示了他凭栏远眺中原失地所引起的汹涌激荡的心潮。接着, “三十功名”二句,上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惟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下句则展现了披星戴月、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 隐然有任重道远、不可稍懈的自励之意。 “莫等闲”三句既是激励自己,也是鞭策部下:珍惜时光,倍加 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耿耿之心

13、,拳拳之意,尽见于字里行间。下片进一步表现作者报仇雪耻、重整乾坤的壮志豪情。 “靖康耻”四句,句式短促,而音韵铿锵。 “何时灭” ,用反诘句吐露其一腔民族义愤, 语感强烈,力透纸背。 “驾长车”二句表达自己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巢穴的决心。 “壮志”二句是“以牙还牙,以血 还血”式的愤激之语,见出作者对不共戴天的敌寇的切齿痛恨。结篇“待从头”三句再度慷慨明誓:等到失地收复、江山一统之后,再回京献捷。全 词由民族的深仇大恨转化而来的勇猛无畏的战斗豪情、洗雪国耻的迫切愿望和必胜信念,配合着铿锵有力的语言、激昂雄壮的旋律,凝结成词史上辉煌的乐章,具有撼人心魄的 艺术魅力。二、悟读,诗情画境我怒发冲冠

14、,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却;作为国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我满怀壮志,发誓吃敌人的肉,喝敌人的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朝见皇帝。三、品读,鉴赏评析1词中的哪几句是作者“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原因?请加以分析说明。答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分别是作者“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主、客观原因。“

1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作者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写自己长期以来,为收复中原、统一祖国,披星戴月,转战南北,但已经三十岁了尚且壮志未酬、中原未复的悲愤心情。在这里作者认为国难未已,国耻未雪,那么自己就谈不上有什么功劳,有什么名声。个人的功名、事业在国难面前就如同尘土一般,微不足道,表达了一种强烈的爱国之情。而“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靖康之耻,不能伸雪,是作为臣子的遗憾和耻辱。而迎二帝回朝,向君王报捷,是岳飞的强烈愿望,也是他忠君思想的体现。2这首词的韵脚字押的全是入声韵,这样能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答案 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只有“

16、冠” “头” “河”三字是安排在句脚的平声,其他的句脚全是仄声;尤其是偶句用仄声收脚,就好像是硬碰硬,没有调和的余地。这样就把激壮拗怒的“声”(声韵美)和激昂豪壮的“情”(情感美)和谐地统一了起来。3这首词是一首穿云裂石、激昂悲壮的杰作,词中很多名句至今具有激励人心、启迪人生的作用。请反复诵读作品,从中摘出你最喜爱的句子,说说你喜爱的理由。答案 提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等名句,都具有激励人心、启迪人生的作用,只要能言之成理即可。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人名片辛弃疾(1140 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

17、今山东济南)人。家庭环境的影响和亲历金人统治下的屈辱和痛苦生活,让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公元 1161 年,金人南侵,中原起义军蜂起。辛弃疾聚众两千,隶属耿京为掌书记,奉命南下与南京朝廷联络。归来途中听说张安国叛杀耿京,便率领五十人袭击敌营,把叛徒擒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为此,名重一时。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在南宋的仕宦生涯,时年二十三岁。二、诗词故事辛弃疾虚心求知音辛弃疾很喜欢自己写的永遇乐(千古江山),在宴会上总爱唱它

18、,而且每次唱完以后,都兴致勃勃地请其朋友们提一些意见。一天,岳飞之孙岳珂在听唱完后向辛弃疾提出了用典太多的问题。他细细地琢磨了一下,很有道理。于是,端起一杯酒对岳珂说:“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三、文题背景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秋。是年春,稼轩由滁州知州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南京)。时稼轩三十五岁,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难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此词为稼轩早期词中最负盛名的一篇,艺术上也渐趋成熟。建康,江苏南京古称。赏心亭,据景定建康志:赏心亭位于建康水门城上,下临秦淮河,尽观览之胜。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诵读该词,感知词的内容。楚天/千里/清秋,水随/

19、天去/秋/无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 螺 。际 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 。把/吴钩/看了,栏干 /拍遍,无人/会、登子临/ 。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 。求田/ 问舍,怕应/羞见,意 未 刘郎/才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 !倩/何人/ 唤取,盈盈/翠袖,气 此 揾/英雄/ ?泪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该词,体会词的感情,把握词的韵律。提示 稼轩写此词时三十五岁,南归已逾十年,却 长期沉沦下僚,才志 难伸,遂借登临之际赋此词,一吐胸中块垒。感情豪而不放,壮中 见悲,力主沉郁顿挫。二、悟读,诗情画境楚地的天空,处处弥散着秋日的清爽,浩浩荡荡的

20、长江水流向天边,秋色无边无际。远望遥远的山岭,那一层层、一叠叠,有的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可是在满腹忧愁的人们眼中看来只是徒增愁恨罢了。流落江南的游子,在夕阳的余晖里,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楼上向远处眺望。把宝刀看了又看,只有借拍打栏干来发泄胸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却始终没有人能够领会我的用意和抱负。不要像张季鹰一样只是因为秋天鲈鱼鲜美正好品尝,便匆匆回乡。也不要像许汜一样,不思进取而只顾着买田置屋,像你们这样的琐屑小人,有什么面目去见像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呢?可惜年华似水,树都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又怎么能不老呢!是谁唤来身穿鲜丽衣服手持红巾的歌妓,来揩拭英雄

21、流下的眼泪?三、品读,鉴赏评析1诵读这首词,根据背景,具体说说词人有哪些“登临意” 。答案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中“无人会、登临意”句,慨叹自己空有收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全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直接言志,分四层具体申说无人理会的登临之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是第一层意思,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异族入侵的仇恨和对不思复国的南宋朝廷的激愤。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抒发了自己远大的抱负和胸襟。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第三层意思,控诉了南宋统治集团不能任用人才,使爱国志士无所作为,虚掷年华。 “倩何人唤取,盈盈

22、翠袖,揾英雄泪?”是第四层意思,写辛弃疾自伤壮志不能实现,时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悲叹。2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七句,写“江南游子”(词人自称),有何特色?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为何自称“江南游子”?答案 (1)景物烘托:夕阳残照楼头,孤鸿哀鸣天际,烘托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意境。强烈而极富暗示性的动作刻画:把看“吴钩” ,言复国壮志凌云;“栏干拍遍”,言国事难为,寥无知音。不言忧愤,而忧愤之情自现。(2)在阔大苍茫的背景上,呈现于读者眼帘的是一个忧愤孤寂的爱国者的形象。(3)自喻为“江南游子 ”,表明作者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南

23、归,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根本无意北上收复失地,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看做是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3 “无人会、登临意”(无人能够理解我登临时深沉的内心感受),结合这句与下片的内容关系,说说上片结句“住而未住,收而未尽”的效果。答案 上片结句“登临意”扣住题目,但未明言“登临”之意,为下文抒情留出余地,由下片来落实,暗领下片内容,因此说是“住而未住,收而未尽” 。4词的下片连用三个典故,请简要分析其作用。答案 词的下片作者连用三个典故来表明自己的志向。先用张季鹰之典。既写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

24、愤,又表明了自己不会像季鹰那样置国事不顾而辞官回乡。接着,再用三国时许汜、刘备之典,进一步表明自己矢志恢复山河的雄才大略。以上两典连用,衔接极其自然。不学季鹰秋风思归,鄙弃许汜求田问舍,是反衬自身复国壮志。最后用桓温之典直述心声。桓温北征时见过去种的柳树已十分粗大,感慨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词人借此写出了自己不能为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而效力,徒然虚度时光的感慨。至此,三次驱典入词,两番反面否定,层层曲折地把感情的宣泄推向了高峰,也把全词主旨作了具体说明,使人对其“登临意”有了深切的了解。扩展阅读导思助读一、阅读西江月 ,思考:1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但似乎还有更深的内涵,

25、请品读全词,谈谈你的理解。答案 “月明”用以象征词人美好的理想和高洁的人格, “云”则指奸佞小人。在明月与浮云的矛盾中,抒发了词人对小人当道、理想难以实现的愤懑。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举例说明。答案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夜来”句中,写中秋之际,晚风飒飒,落叶萧萧。既烘托了悲凉的气氛,又引出了下句词人的迟暮之悲。“月明”句,借眼前之景,暗寓小人当道,才高遭人妒、忠而见谤的愤懑之情。二、阅读小重山 ,思考:3结合岳飞身世,谈谈上片“千里梦”和下片“白首为功名”的含意。答案 此词作于绍兴十一年,正是他奉十二道金牌被召回之后。这时的岳飞苦于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上片“千里梦”正是词人梦到率部

26、转战千里,收复故土,胜利挺进,实现“还我河山”的伟大抱负,兴奋不已,是作者伟大抱负的婉转表达。下片“白首为功名”意为词人半生戎马,不觉间已白头,是词人对韶华已去的感叹。4上片写梦醒后的情景,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上片写梦醒后的情景,表达了词人梦醒后才发觉梦中的一切都难以实现的失望与愁苦的思想感情,反映了现实与理想的强烈对比。5结尾以鼓琴为喻,表达了哪些意义?答案 结尾以鼓琴为喻,表达了作者处境孤危、知音难觅的思想感情,在秦桧等主和派的强大压力下,作者深感孤寂、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三、阅读诉衷情 ,思考:6古诗炼字之妙在于以物写情,请简要赏析词中“暗”或“空”的妙处。答案 “

27、暗”字将岁月的流逝、人情的消磨,化作灰尘堆积的暗淡画面,饱含惆怅之情。“空”字既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出了词人的不满和愤慨。7词中句句对比,写尽了陆游的悲愤之情,请作简要分析。答案 “万里”与“匹马”形成空间形象的强烈对比,匹马征万里,表现了词人报效国家坚定执著的不凡之气。“关河梦”与“尘暗旧貂裘”对比,表现了词人位卑不忘忧国的悲愤情怀。 “胡未灭”与“鬓先秋”对比,表现词人烈士暮年、壮志未酬的沉痛愤慨。 “心”与“身”对比,词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现了词人无尽的慨叹。四、阅读太常引 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 ,思考:8词的上片描写的中秋之月,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答案 词的上片写一轮圆月

28、,从东方冉冉升起。初升的时候,还是一片朦胧,当它慢慢升高,就变得更加明亮,金色的波光,像重新磨过的铜镜那样明亮了。此时,词人与友人举杯赏月,忽发狂想,很风趣地向嫦娥提问:“被白发欺人奈何?”是说时间过得这样快,好像在有意欺人,使我们渐渐地衰老,长出许多白发来了,这该怎么办呢?他从月圆月缺,想到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而自己却没有什么作为,不禁心绪起伏,很不平静。 “秋影” ,指刚升起的不太明亮的月亮。 “飞镜又重磨”喻月亮重圆。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案 本词表现了一个有抱负、有才干而不被重用的英雄内心的愤懑和矛盾,也表现了词人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的愿望。10简析本词的浪漫主义艺术特

29、点。答案 本词巧妙地运用神化传说,借助于象征和大胆想象,构成了一幅瑰丽宏大、气势磅礴的超现实艺术境界,有力地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情怀。整合与检测即事抒怀诗词即事抒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或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所谓“即事”诗,一般来说无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一般皆可笼统称之为“即事抒怀诗” 。之所以要将这种“即事抒怀诗”划为一个诗的种类,说白了,就是为了学生高考的应考需要而定的。因为在高考中除了“

30、写景抒情” “咏物言志” “边塞征战”“怀古咏史”这样几类富于明显特征的诗词之外,还仍然有不同于这几类诗词的其他题材的诗词歌赋作品。比如说还有诸如怀亲、送友、思乡、赠别、生离死别、人生感悟、闲情逸致和羁旅奔波、疲惫劳顿等等,这些内容的诗歌都很可能会被选作高考诗词鉴赏的考题,故特设一个种类加以分析指导。正因为“即事抒怀”诗常常是因一点小事而生发出来的感慨成诗的,在鉴赏这一类诗时首先就必须对引发诗人灵感的事有相对充分的了解,才可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诗词的内涵。比如唐代诗人张继因写过流传极广的枫桥夜泊一诗而为人们所熟知,他曾写过一首闾门即事诗:“耕夫占慕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看郡郭,清明几处有

31、新烟。 ”这首诗中所即之事在首句:因为“占慕”句含义是指农民估量自己要被征兵而逃亡。从诗中可知,诗人是“试上吴门” ,就是由登上城楼眺望而生出感慨来的。他见到田园荒芜, “春草青青” ,百姓流散,特别感叹“募农为兵”的政策给农民带来了不尽的苦难。明其事即明其感了。再如苏轼的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前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可知词人作词是因“路上遇雨又无雨具”这么一件小事引发而生的,并致使词人生发出既不“为忧患而动摇”(“一蓑烟雨任平生”),也不“为喜乐而忘形”(“ 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感悟。词中的“风雨”含双关之意。即事

32、抒怀诗词鉴赏指南一、理论讲解在鉴赏“即事抒怀”诗时应注意三个方面。首先要辨析诗中的“事”与“情怀”的结合。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先写笛声满城飞扬之事,再写深思故园之浓情,诗人的“故园之情怀” ,是由一曲折扬柳 “一事”引发出来的, “事”与“情怀”结合紧密,自然贴切。再来看看辛弃疾的词玉楼春戏赋云山:“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上片写事浓云遮山,寻山不见,待云散山现,心中欣喜的情怀直露无遗。 “事”与“情怀”的结合中又含有

33、跌宕起伏、摇曵变化的情姿,堪称为典范的“即事抒怀”之词。其次,鉴赏要准确体味出诗人所抒的“情怀”的深情厚意,特别是对那些思乡、念亲、怀友、离别、羁旅、漂泊的诗歌,深入诗中,方能得其要领。一般说来,能够流传千古而至今,都有真挚情感,应细加赏析。李白的赠汪伦一诗即是。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以浅白的语言,抒发真挚诚恳的情怀。古人评说道:“言汪伦相送之情甚深耳,直说便无味,借桃花潭水以衬之,便有不尽曲折之意。 ”又说“深情赖有妙语达之” “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来”等等,都是说诗真情深,不可不细加体味品尝。像陈亮的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一词(略),

34、词人蔑视金人,于是借友人出使一事,宣泄自己反对议和的观点,抒发收复失地的信念,表现大义凛然浩气的浓重之情。全词立意高远,开掘深切,情怀厚重,词中之“情怀”远远超越了“事件”本身。再次,应辨析此类诗中“感怀”的艺术技巧。古代这类即事感怀诗常常是偶有灵感便脱口而出,抑或是在宴饮时的觥筹交错之中,仓促地一挥而就,不会像一些精雕细刻的诗作那么讲究。但因为诗人艺术功底深厚,凭其长期作诗的经验,同样显现出了精湛的艺术技巧和高超的个性风格。艺术技巧主要表现在立意、构思、语言和修辞方面,必须多加注意。二、真题剖析(2013江西)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 辛弃疾长恨复长

35、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 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 轻。悲莫悲生离 别,乐 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注 绍熙三年(壬子) ,辛弃疾奉召赴 临安,在陈端仁的 饯行席上赋此词。“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概括“兰” “蕙” “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指出“听我楚狂声 ”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答案 (1)“兰 ”“蕙” “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

36、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2)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解析 本题考查品味意象的含义,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1)该题考查的是意象的特定内涵。 “兰” “蕙” “菊”都是美好的花草,自古以来美好的花草便寄寓了古人对美好品德、节操的追求。如爱莲说中周敦颐就以莲出淤泥而不染象征自己纯洁高尚的节操。(2)本题考查对诗 歌内容的理解以及情感的把握。这里要了解词的写作背景:由于北方金朝袭扰,战乱不息,被占领地区的人民处在金人统治之下,而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却非但不图恢复,还对

37、主张抗金北伐的人士加以压制和迫害,作者就曾多次受到打击。所以词人首句便慨叹“长恨复长恨” 。“听我楚狂声”用楚狂接舆的典故。接舆,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隐士。姓陆,名通,字接舆。平时“躬耕以食” ,因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们称为楚狂接舆。词人用此典故,正是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 “富贵非吾事”则是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词人以陶渊明自况,认为“富贵非吾愿” ,抒 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三、技法规律第一步:了解引发诗人感怀的事。第二步:把握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引出观点。第三步:分析感怀的表达技巧(怎样写事,怎样抒情,

38、事与情怎样结合)。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问题。如梦令秦 观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 窥灯,霜送 晓 寒侵被。无寐,无寐, 门外马嘶人起。1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这两句透露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2请写出“门外马嘶人起”暗示的内容。答案 1.漫漫长夜难尽,孤独、凄凉和愁绪同如水的长夜一样排遣不去。2暗示出旅途跋涉,长路关山,白昼艰辛的生活又将开始。1沙场名将词亦壮岳飞岳飞是南宋时的抗金名将。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小时候要上山砍柴,帮家里干活。由于没钱上学,全靠母亲教书识字。他读书用功,从小就立下远大志向。岳飞牢记母亲“精忠报国”的教诲,英勇奋战,杀得金兵闻风丧胆,立下

39、赫赫战功,成了名扬千古的抗金英雄。他的词文虽流传不多,但都表现了作者对敌人的无比痛恨、报仇雪耻的迫切心情以及收复中原失地的坚定意志,忠愤之气,动人心魄,满怀愤慨的爱国英雄形象跃然纸上,千载后读之,犹凛凛有生气,历来为人所珍视。应用指南 这则素材可用于“爱国” “节操” “志当存高远”等话题的写作中。“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纵然岁月流逝,英雄的光辉仍闪耀在史册中。 “精忠报国”的爱国思想和“还我河山”的英雄气概,将激励我们为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

40、,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然而,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他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与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辛弃疾词现存 600 余首,数量居宋代词人之首。这些词篇,多以抗金御敌、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为主题,更多的是抒发他个人的报国之心声,倾诉自己驰骋疆场的渴望,表达他“马革裹尸当自誓”的决心,发泄他报国无门的不平之气,写尽他壮志难酬的无限悲愤。无论是慷慨激昂的战歌,还是壮志空怀的悲吟,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辛弃疾的爱国情操。应用指南 这则素材可用于“爱国情怀” “理想与现实” “文学才华”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等话题的写作中。辛弃疾是南宋时代一位英气勃勃的爱国志士,是中国文

41、学史上爱国词人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用词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抒发了当时社会人群普遍关心的抗战救亡的重大课题,表达了不甘忍受民族压迫的爱国情操,以及反击侵扰、统一中原的强烈愿望,把 词的创 作推向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言语妙天下,名德冠朝绅” ,可以概括他言行、道德、文章等方面的杰出成就。让青蛙做证人伊凡谢 切诺夫是俄国生理学家。1862 年,他通 过对 青蛙的解剖实验, 发表了蛙脑对脊髓神经的抑制等文章,同时又出版了脑的反射一书,为神经生理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沙俄政府竟然把宣传科学真理看做是一种罪过,把谢切诺夫逮捕了,并对他进行审讯。在法庭上,法官对谢切诺夫说:“ 你可以给自己找个辩护证人。

42、”谢切诺夫平静地回答:“让青蛙做我的证人吧!”在敌人的淫威面前,这位科学家神色自若,因为他知道,真理是在自己一边的。活学为了自己的信念,为了真理,甘愿被逮捕。科学的道路总是充满了荆棘。巧用 “信念的价值” “科学的坚持”岳 飞梁 衡24 个循环往复的季节里,有你恒温的季节。一身盔甲,令所有的 对手溃不成军。但,你挡得住前面的攻打,却经不起背后的谋杀 。一块中原大地般宽厚的脊背,针针见血负起母亲的叮咛与沉雄的神州。 “精忠报国”可报国路,让 昏君奸臣弄得曲曲折折,坑坑洼洼, 险象环生。你忠于谁,谁 就决定你的生死。朝赐你财物,午赐你宅院,暮赐你美女的人,说不定何时便赐你一死。可你忙于出征,忙于布

43、阵,忙于厮 杀 ,便不曾留心,天子的夸 奖,是一种带回钩的暗器;你醉心于把战表化作捷报,更不曾注意,金銮殿不露声色的檐角,已勾勒出风波亭的 雏形阴谋出笼,出皇城,12 道金牌, 12 个夜叉将忠良捉拿。昨天的猎人,今天的猎物你角色的转换过于险陡。连看惯沉浮的黄河,事先都毫无预感。手上铐子,身上枷子,最重的驮在背上那母亲的至嘱,如今成了要命的包袱;不归路上,那竖着的性命同一柄横着的利刃勃然相遇。你才知晓满江红的写作,是从小校场熟悉的枪尖上起笔,而在一块陌生的磨石上结束的。亭间是佞贼一个人的狞笑,亭外是满天下无数人的痛苦。屠刀落下,宏文 顿成断章!被喷染的夕阳,涂制 页页血帆;浪踉跄,船蹀躞,黄河

44、 顿抽一口气,刹那改道滚烫的座右铭,一下子变成了冰凉的墓志铭,幸 亏那识字也识大体的岳母先行一步,否则她白发人该怎个哭祭黑发的儿郎?“精忠报国”的每个字,都该活上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可这区区 39 度春秋,已蓦然成为构思之外的残简你 850 年前的一腔热血化作历史的一把冷汗。莫须有的罪名真奇冤!谁让你满怀抱负,浑身功夫,却赶上一个有重病却无良 药 的时代。 宫殿里龙案后昏庸的半径,量得出民间黑暗的周 长。 这绝对是悲剧的情 节:善良遇上恶毒依旧善良,恶毒遇上善良益发恶毒。黄河中反射出的万束光线,犹如乱箭穿心你曾在营中挥毫:“还我河山。”你向侵略者讨要的,首先便是“河” ,在你心中,是否“河

45、”比“山”重?黄河途经你故乡时咳嗽一声,河南之河让汤阴泡汤。你入世之初乘坐的那个木盆,竟成了命运之船。你生于“黄泛” ,死于“风波” ,你的一生都同 “水”相关。有幽幽二胡曲起自夜的遥深处,像怨妇哭诉,一路哽咽,凄凄楚楚,但符合国情,民乐江河水遂成名曲 岳王坟前,秦桧跪着,膝盖可曾酸痛?他可曾理会在春夏秋冬男女老少的斥骂?而你睡着,西湖梦柳浪闻莺,可有八千里路芳草野花?肯于为良知执言的,只有暴死的良知;能够给邪恶张目的,还是活着的邪恶。莫以为前朝才有怪胎,罪恶 并非偶然的宫外孕。我总梦见影影绰绰的亭上,有蚊虫剔牙,苍蝇打嗝。醒来不由惊问:风波亭在哪?它是一颗悬于神州大梁的苦胆,让有志有为的卧薪

46、者品尝,明目明心,以 认清忠奸。看历史要细心,看现实要耐心。同为军人,29 岁的项 羽自杀了,38 岁的岳飞被杀了。岳元帅,请原谅我高攀,我与你都有 为诗之好,而且我们的理想也大致相同。概括起来就是你说过 的那五个字:“收拾旧山河!”被别人侵占和被自己污染的山河,都须重新整理。哦!你名字的背面是民族的疮疤,你名字的正面是历史的勋章。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狼狈(bi) 吟啸(xio)芒鞋(mn) 蓑笠(su)B胡虏 (l) 朝天阙(qu)遥岑(cn) 玉簪(zn)C鲈鱼 (l) 季鹰(yn)寒蛩(qin) 婆娑(shu)D料峭(qio) 萧瑟(s)螺髻(j)

47、阑干(ln)答案 C解析 “娑”应读“su” 。2下列句子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匹马戊梁州B欲将心事付瑶琴C把盏凄然北望D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答案 A解析 A 项应是“匹马戍梁州”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空悲切 B把盏凄然北望C尘暗旧貂裘 D白首为功名答案 D解析 A 项,空,形容词作状语,徒然,白白地。B 项 ,北,名 词作状语,向北。C 项,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暗。4下列对本课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竹杖芒鞋轻胜马”含蓄地点出了“无官一身轻 ”的生活状态。B “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C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具有哲理意

48、味。这句话也是我们青少年作为座右铭的格言。D “楚天千里清秋”句表达了词人面对大好河山充满了无比喜悦的心情。答案 D解析 面对大好河山,词人表达的是 怅然的愁绪。5文学常识填空。(1)苏轼的词,把人们的视野从传统的狭小圈子引开,开始着重表现个人化的情感和个性化的生活情调,突出作者的自我形象,增强了词的主体性。(2)苏轼“以诗为词 ”,辛弃疾继承了东坡词的这一作风,进一步创造性地融会了散文、辞赋入词,更加丰富了这一题材的表现手法与语言技巧。(3)岳飞,抗金 名将,一生戎马倥偬,流传词作不多,其代表作是满江红 。6补出下面横线上的名句。(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2)三十功名尘与

49、土,八千里路云和月。(3)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4)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5)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6)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7)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8)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二、阅读鉴赏7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陆 游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 行穿竹,卷罢黄庭 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 知造物心肠别 ,老却英雄似等闲!注 玉瀣:美酒。黄庭:道家经典著作。 元:同“原” 。(1)请分析首句中“苍烟落照”四字的作用。答案 “苍烟落照”四字突显了居所环境的宁谧清幽,为下文关于词人恬淡放旷的隐居生活的描写作了自然的铺垫;渲染暮霭苍茫、落日残照的凄冷氛围,映衬词人悲凉落寞的心境;奠定了全词苍凉深沉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