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妹冢实小 刘国娟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提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是联结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随时都存在,教师在教学中也总是通过提问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思维的水平,发展学生表达的能力。现在的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课堂提问太多太滥,学生被教师的串讲串问牵着走;有些课堂问题没有思考价值,学生总回答一些“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突出重点和难点;教师提问后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
2、思考时间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应认真思考,对问题要精心设计,才能提出有效的问题。那么,怎样提问才更有效呢?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我注意找准教材中课文提问的切入点,做到有效提问。 一、 在课堂题目处提问。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它是一篇文章的高度浓缩,有揭示主题的突出作用。对于每一篇文章的题目,都应设计一些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如草船借箭一课题目中的“借”字,箭明明是“骗”来的,为什么偏偏有用“借”呢?这不但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暗示了这些“箭”在以后的对曹作战中是要“还”的。抓一字而动全篇,一石激起千层浪。二、 在主要内容上提问。学生阅读课文时,往往感到一读就懂
3、,但又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和结构线索,因而对课文的理解也是含混不清的。如果教师从全篇主要内容入手,精心设计问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再见了,亲人一课,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亲人指谁?“再见了,亲人”是谁说的?志愿军把朝鲜人民当做亲人,可见情意非常深厚,课文是从哪些段落表现他们情谊深厚的?通过三个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从整体上看清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再如一个苹果一课,围绕主要内容主要设计了两个问题:防炮洞内的志愿军战士,谁最需要这个苹果,为什么?每一位战士都需要,为什么苹果转了一圈,还剩大半个?围绕问题边阅读边思考,学生很快就体会到了战友之间
4、的那种团结友爱之情是多么令人自豪,能和这样的战友一起战斗和生活是多么幸福。三、 在关键词语处提问。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一般都有一两个牵动全篇的关键词语,教师可以抓住这样的词语设计恰当的问题,帮助学生弄懂课文的中心。如 果问题设计得巧,学生就会对这样的段落印象深刻,教学事半功倍。如一夜的工作一课中,“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一句话学生很容易地感悟到课文主要写了总理的工作劳苦,生活简朴两方面的内容。我让学生抓住“劳苦”和“简朴”两个关键词语,让学生在学课文中思考:课文哪些内容写出了周总理工作劳苦?哪些内容有看出周总理的生活简朴?再如草船借箭一课中,周
5、瑜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紧扣“神机妙算”设问: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合作探究,学得主动、扎实。四、 提问要立足重点,突破难点。课堂提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关键是教师应抓住难点,突破难点。如果问题提得得当,学生学习起来就不会感到困难重重,因此,教师应抓住文章的重难点,有的放矢设计问题,为学生的理解铺平道路。如教学一双手一课,我围绕课文的重难点,设计了问题:张迎善的手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有关描写读一读。这双手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他都做了些什么?学生在了解了张迎善手的特点后,再去研读这双手形成的原因,并通过课文中列举的数字,很快就明白了张迎善的手是种树形成的,并能了解到这双手白天往土里插的次数,体会到张迎善对社会做的巨大贡献创建绿色金库,更体会到一个普通劳动者的美好心灵。教学重难点也就突破了。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在情节的拓展处提问;在重要的标点处提问;在课文内容的矛盾处提问;在文章的反复处提问等等。当然,在课堂教学中要提出有效的问题,教师一定要深钻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切实做到问而不虚,问而有效,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