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洛阳历史名人榜(2012-04-10 09:39:20)转 载 标签: 洛阳历史名人洛阳见闻文化纪行历史名人分类: 洛阳见闻烟愁雨啸奈华生, 宫阙簪椐旧帝城。 若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黄帝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是传说中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伟大的部族首领。据山海经中次六经载:有娇氏居“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平逢山即今邙山,谷城在今洛阳郊区红山乡,可见黄帝的母系氏族有虫乔氏住在新安一带的邙山之上。据国语晋语云:“昔少典氏娶于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史记亦载:“黄帝者,少典之子。“据考少典氏居今新郑一带,在当时母系社会时期,少典氏之男应到有虫乔氏落户。黄帝生于新安
2、应无疑。据山海经载:新安县之青要山“实维帝之密都“,帝即黄帝。新安青要山一带的传说、遗迹,也与史书记载大致相同。也就是说,黄帝生于新安,以青要山为基地,活动于河洛地区。相传,他打败了炎帝,杀死了蚩尤,由各部族首领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在他领导的时期,创造发明了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推进人类文明的科学技术。黄帝被称为开创中华民族文化的祖先,当今世界各地的华人也都自认为是“炎黄子孙“,“根在河洛“。侠羲伏羲,亦作宓羲、包牺、庖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传说人类由他和女娲兄妹相婚而产生。又传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以充庖厨。伏羲活动于河洛地区,看到一种龙首马身的神
3、兽背上的图点,边画边仔细推敲,终于画出了“伏羲八卦“,成为后来周易的来源,也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帝喾帝喾,黄帝曾孙,亦名高辛氏。为中国上古时代传说五帝中的第三个帝王。常活动于洛阳一带。据史记五帝本纪载:“高辛氏生而神灵,自言其名。善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名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才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土。帝喾溉执中而偏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服从。“帝喾曾建都于西毫,有四妻四子。姜娠生弃,即后稷,周族祖先;简狄生契,是商族祖先;庆都生尧;常仪生挚。弃、契、尧、
4、挚都对中国的进步、文明作出贡献。后羿,生活造反在洛阳尧尧,陶唐氏,名放勋,史称唐尧。传说中父系氏祖公社后期部落联盟首领。相传,他曾设官掌管时令,制定历法。他虽初“封于唐“即山西、河北一带,但他不忘先祖黄帝,根在河洛,在做了部落联盟首领后,常活动于河洛地区。据竹书纪年、水经注等记载,尧“修坛河洛“、“祭于洛“、“沉璧于洛“。尧咨询四岳,选定舜为其继任人,并对舜进行了三年的考核后,在偃师首阳山禅位于舜。传说,尧时划定我国疆土为 l2 州。尧在位 70 年,其时,岁月太平,人寿年丰。故后人将理想中的太平盛世,称之为“尧天“、“尧年“。舜舜。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相传,尧时因四岳推荐,尧考查
5、而确定为尧的继承人。尧年老时“率舜等升于首山“。据山海经及太平御览等书记载,尧在首阳山禅位于舜。舜便成为“五帝“中最后一位圣贤。舜在位 48 年,其间他巡行四方,除去了鲧、共工、骥兜和三苗等 4 人,委任禹接替其父鲧继续治水,并最终消除了水患。舜晚年又咨询四岳,挑选贤人治理民事,并选拔了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由于舜在首阳山继承尧位,足以说明尧、舜与河洛地区的关系,至今首阳山顶还有舜帝庙。舜时,天下太平,后人即把太平盛世称之为“尧天舜日“。鲧鲧是传说中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居于崇,即嵩山,号崇伯。据史记三代世表云:鲧为黄帝曾孙。由四岳推举,奉尧命治水。他用筑堤防水之法治水,九年未能治平水患,被舜杀
6、死在羽山,即新安青要山西三里的地方。鲧虽被杀,但他以筑堤堵水防患之法,为其子禹治水提供了前车之鉴,终于使禹治水获得了成功。禹禹,姒姓,亦称大禹、夏禹,名文命。原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奉舜之命治理洪水,他领导人民疏通江河,兴修沟渠,发展农业。在治水 13 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传说治水、伊阙、辕轩山都是禹开凿的。禹在治理洛水时,在浪底沙滩挖出一块刻有文字的龟壳,以九为最大数。册府元龟载“夏禹即天子位,雒出龟书,六十五字,是为洪范,此所谓雒出书也“。舜年老时,选禹为继承人。舜死后,禹担任了部落联盟领袖。他铸造九鼎,“以铜为兵“,划天下为九州,洛阳属豫州,居天下之中。禹始都阳城,地在今嵩山以南,颍水之北
7、,后又迁都阳翟,即今禹州市。实际上,禹即位以后,已建立了奴隶制国家。伊尹伊尹,商初大臣,名伊,尹是官名。一说名挚。出生于古代有莘国的空桑涧,即今日嵩县莘乐沟。伊尹自幼聪慧好学,耕稼之余,努力钻研治国之道。商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妻,伊尹以陪嫁奴隶随从,汤用为“小臣“,后逐渐得到汤的信任,为汤灭夏建商立下汗马功劳。商朝建立后,商汤封其为“尹“,即宰相,助汤治理国家。汤死后,伊尹先后辅佐外丙、仲壬、太甲三王。政治上主张“居上克明,为下克忠“,强调“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并经常用“明德则天下存,失德则天下亡“教育商王,对商的创立及巩固起了重大作用。伊尹死于沃丁时。后人称他为中国第一位贤相,把他与孔子并
8、举,称伊尹为元圣,孔子为至圣。杜康,酒的发明者,洛阳人周武王,会八百诸侯于洛阳孟津,迁九鼎于洛阳周公旦周公旦,姬姓,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陕西岐山),称为周公。他协助武王姬发,完成了兴周灭商的大业。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其兄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不服,联合殷纣王之子武庚和东方夷族反叛。周公率师东征,经三年战斗,平定了叛乱。周公平叛之后,为巩固周的统治,建立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征的权力分配制度-宗法制,并以宗法制为基础建立“分土封侯“制,:更营建洛邑(今洛阳)作为东都,以加强对东方的控制。他还制礼作乐,建立政治、军事、刑罚等各种典章制度,确立了周朝的统治体制,周公
9、主张“明德慎罚“。尚书的大诰、康诰、多士、无逸、立政等篇,记载了周公治国的思想和言论。周公确立的周朝统治体制,他的思想和言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奠定了中国几千年古代社会的统治基础。成王成人后,周公还政于成王,千古传为美谈。周公营建洛邑并长久居洛,与洛阳有着密切的关系。几千年来,洛阳人都尊敬周公,把周公作为吉祥、胜利的象征伯夷叔齐,生活并死亡于洛阳首阳山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人。约生活于前 571 年至 471 年之间曾洛阳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也叫老子。它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诗。它是道家的主要精典著作,也是研
10、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道德经一书是一个唯物主义体系,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它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其唯物主义体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对天道有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道是构成万物的基础,道并不是意志有目的的构成世界万物,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 2000 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在洛阳问周礼,问学老子,苏秦苏秦?一前 284 年)字季子,战国时期著名纵
11、横家。洛阳人。他少年时,与张仪、庞涓、孙膑是同学。出身于“负笼操舀“的农民家庭。起初,他出游数年,鼓吹“兼天下之术“,游说失败,“大困而归“。到家时,“妻不下红,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从此,“头悬梁,锥刺股“,发愤读书,潜心研究韬略。公元前 315 年,苏秦来到燕国,献身于强燕弱齐的事业。苏秦以成功的反问活动破坏了秦、齐关系,使燕大败齐国。从此,苏秦以非凡的才能,“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抗“,得到:r+六国国君的赞赏,拜苏秦为六国宰相,授权他管六国臣民,号称纵约之长。当他路过洛阳时,浩浩大队人马,连周天子也布置为他打扫道路,好不威风。回家时,父母“郊迎三十里“,妻“侧
12、目而视“,嫂“蛇行匍伏“。因苏秦为纵约长,“强秦不敢出函谷关者十五年“。后来,秦惠文王接连派使者到六国去进行离间活动,公元前 284年,当苏秦到齐国去调解矛盾时,被凶手杀死。楚庄王,问鼎洛阳弦高,在洛阳经商退秦师乐羊子妻乐羊子妻,号贞义,战国初年洛阳人。据后汉书列女传载:乐羊子外出拾到一块金子。其妻说: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方正之人不受不敬之舍,你拣别人丢掉的东西,从中求利,也就玷污了自己的德行!羊子丢弃金子外出求师。不久,羊子返回,妻问其因,羊子说:“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劝道:学习犹如织布,“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羊子被感动而刻苦学习。后、被魏文帝任为将军,封于灵寿(
13、今河北平山),子孙世代为将。战国时名将乐毅即为乐羊子后代。乐羊子妻劝夫求学,自古以来传为美谈,并被范哗写入后汉书列女传中,传于后世。白圭白圭,战国时洛阳大商人,他的贸易致富理论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即各种商品大量上市时收购,而某种商品短缺时出售。他认为经商必须掌握时机,运用智谋,犹如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经济思想家、商业活动家。古代商人尊称他为祖师。吕不韦,被封地洛阳汉高祖刘邦,初都洛阳张良,在洛阳被评为汉初三杰之首,在洛阳谏高祖计封雍韩信,在洛被评为汉初三杰之一,曾被囚于洛阳周亚夫,在洛阳平七国之乱田横五百勇士,田横死于洛阳贾谊贾谊(前 201 一前 l68 年),西汉初
14、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贾谊 l8 岁时,能诵读诗书,并善为文章,为郡人称誉。汉文帝时,先后为博士、太中大夫、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汉文帝的幼子,非常喜欢读书,受到文帝宠爱,故特命贾谊作太傅。汉文帝十一年(前 169),梁怀王在一次骑马奔驰时摔死。贾谊认为自己没有尽到责任,常自责悲伤。次年,在抑郁和悲哀中与世长辞,年仅 30 岁。贾谊曾多次上书,批评时政,主张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主张重农抑商,发展农业生产,主张抗击匈奴的掠夺,维护边境安定和国家统一,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贾谊的散文,议论畅达,气势雄伟,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其过秦论、陈政事疏最负盛名,其赋作为吊屈
15、原赋、鹏鸟赋为代表作。所著文章 58 篇,被后人收入贾太傅集,另有新书十卷传世。卜式卜式,畜牧主出身,西汉洛阳人。汉武帝欲北伐匈奴,一统天下,但由于国家经济困难,财力不济而难以用兵,后来即位后,西汉政府提出给国家捐助大量资产者,可以委以官职。卜式屡以家财捐助政府,汉武帝任为中郎,令牧羊上林。后拜缑氏令,又封关内侯,官御史大夫,借以鼓励其他富商大贾为国家捐助钱财。后因反对盐铁专营,被贬为太子太傅。桑弘羊桑弘羊(前 152 一前 80 年)西汉的政治家、理财家。河南洛阳人。他出身于商人家庭。汉武帝时历任治粟都尉、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职。制订、推行盐铁酒类的官营专卖,设立平准、均输机构控制全国商品,从
16、富商大贾手里夺回了盐铁和贸易的控制权,这些措施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打击了富商大贾的势力。在政治上,桑弘羊主张积极抵抗匈权贵族的攻掠,反对屈辱的“和亲“政策,曾组织 60 万人屯垦边地,以备御匈奴袭击。对内,他力主“削藩“,加强中央集权。汉昭帝幼年即位,他与霍光、金日碑共同辅政。始元六年(前 81 年),西汉政府召开了一次盐铁会议,汉武帝时制定的盐铁专卖政策,遭到了贤良文学们的极力反对,他力排众议,坚持盐铁专营。汉昭帝元风元年(前 80 年),桑弘羊被指控与上官桀等谋废昭帝而立燕王旦,被杀。西汉桓宽根据盐铁会议内容编成的盐铁论一书,是研究桑弘羊思想和主张的依据。虞初虞初,西汉小学家,洛阳人
17、。汉武帝时任侍郎。因骑马时多穿黄色衣服,又称他为“黄衣使者“。他曾根据周书写成通俗的周史,名周说,共 943 篇。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把周说列为小说类,把虞初列入小说家,称其为后世小说家之祖。张衡在西京赋中也称:“小说九百家,自虞初始也。“剧孟剧孟,西汉洛阳人。以“任侠“闻名,在洛阳地区势力很大。吴楚七国之乱时,汉将周皿夫率军平叛,大军将至洛阳时,周亚夫闻听吴楚七国叛乱势力未与剧孟勾结,喜日:“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己矣。天下骚动,大将军得之,若得一故国耳。“剧孟广交朋友,孟母死,远方送葬者,车盖千乘。剧盂死时,家里很穷,无十金之财。刘秀刘秀(前 6 一公元 57 年),即东汉王朝的建
18、立者光武帝,南阳蔡阳人,西汉皇族,公元 25年称帝后镇压农民起义军,削平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在位期间,为巩固封建统治,他采取了一系列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生产的措施,如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减轻赋税,兴修水利,精简官吏,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史称“光武中兴“。但由于刘秀出身大贵族,支持者也多系豪族地主,刘秀建立的东汉政权就必然是西汉时期豪门地主阶级势:与的延续,从实质上保护豪强地主利益。阴丽华光武帝皇后,一代贤后阴丽华东汉开国大将马援,工作在洛阳班彪班彪(公元 3-54 年),字叔皮,扶凤安陵人。西汉末,天下大乱,在天水依隗嚣,后至河西,为窦融从事,为其所荐,
19、汉光武帝举为茂才,全家遂迁洛阳。后讲学于京都洛阳的太学,培养了许多出类拔萃的人才,王充即出其门下。又专于史籍,并写了 65 篇后传以续补史记。班超,一代名将,丝绸之路的巩固者和第二开拓者班固班固(:公元 32-92 年),少有才华,年 9 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博贯载籍,九经百家之书,无不毕览;学无常师,不拘章句。16 岁就读于洛阳,且研究汉史,立志在其父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永平五年(62)班固被诬告私改国史而下洛阳狱。汉明帝阅其稿后,认为才华出众。召为兰台令史,又升迁为郎,典校秘书。永平中,奉诏修史,历时余 20 年。汉章帝建初七年(82)除“八表“和“天文志“外,其他各卷基本编定。班固还参与白虎观群儒讲议五经异同之会,并受命编白虎通义。永元初年(89)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北征,任中护军。后窦宪因谋反被杀,班固也遭株连死于洛阳狱中。班固还 r 是东汉前期最著名的辞赋家,著有两都赋等名篇,另有班兰台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