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大纲(2017年版)》-对应重点法条解读(一).doc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019886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大纲(2017年版)》-对应重点法条解读(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大纲(2017年版)》-对应重点法条解读(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大纲(2017年版)》-对应重点法条解读(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大纲(2017年版)》-对应重点法条解读(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大纲(2017年版)》-对应重点法条解读(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公 安 机 关 人 民 警 察 执 法 资 格 等 级 考 试 大 纲( 2017 年 版 ) -对 应 重 点 法 条 解 读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一、考试命题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试卷中,人民警察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反恐怖主义法、办理行政案件程序、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试题所占分值不低于总分的 60%,其他法律法规在试卷中都有所体现。中级、高级执法资格考试试卷中,人民警察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反恐怖主义法、办理行政案件程序、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试题所占分值不低于总分的 50%,突发事件应对法、集会游行示威法、枪支管理法、民爆危险品管理的法律知识、出境入境管理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禁毒法

2、、合同法试题所占分值不低于总分的 10%,其他法律法规在试卷中都有所体现。二、考试题型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试卷分值为 100 分,由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组成。其中,判断题 20 题,每题 1 分;单项选择题 30 题,每题-2-1 分;多项选择题 20 题,每题 1 分;简答题 2 题,每题 5 分;案例分析题 2 题,每题 10 分。中级执法资格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试卷分值为 100 分,由判断题、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组成。其中,判断题 10 题,每题 1 分;单项选择题 25 题,每题 1 分;不定项选择题 20 题,每

3、题 1 分;案例分析题 3 题,每题 15 分。高级执法资格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试卷分值为 100 分,由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组成。其中,单项选择题 10 题,每题 1 分;不定项选择题 20 题,每题1 分;案例分析题 2 题,每题 15 分;论述题 2 题,每题 20 分。第二部分 考试内容一、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1.法治的含义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含义 3.依法治国的含义 执法为民的含义 公平正义的含义 服务大局的含义 党的领导的含义 4.依法行政的含义 -3-(二)法律基本概念1.法的概念和特征 2.我国的法律形式 3.我国的立法权限

4、 4.法律的适用5.法律效力、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律制裁的含义 6.权利与义务的含义及关系 7.执法、司法、守法的含义 8.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三)宪法1.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宪法与法律的关系 2.我国国家的根本性质(我国的国体) 第 1 条 3.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第 57 条 4.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第 33 条 5.人民法院、第 123 条 人民检察院的职权 第 129 条 6.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4-第 34 条 7.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及分配制度 第 6 条 8.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第 111 条9.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 33-56 条 10.我国宪法关

5、于紧急状态的规定 第 67 条第 20 项、第 80 条、第 89 条第 16 项(四)人民警察法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权限第 6 条2.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时限 第 9 条优先通行权和优先使用权的适用条件第 13 条 交通管制权的适用条件和审批机关 第 15 条现场管制权的相关规定 第 17 条3.非工作时间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规定第 19 条 -5-4.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 第 20-23 条5.录用人民警察的基本要求 第 26 条第 1 款不得担任人民警察的情形 第 26 条第 2 款担任人民警察领导职务的条件 第 28 条人民警察的奖励种类和措施第 31 条6.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

6、的规定第 32 条拒绝执行指令的适用条件 第 33 条7.公民、组织对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协助义务第 34、35 条8.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和警械的管理规定 第 36 条9.对人民警察的执法监督 第 42-47 条10.违反人民警察法的法律责任形式第 48-50 条-6-(五)反恐怖主义法1.恐怖主义、恐怖活动、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恐怖事件的概念 第 3 条2.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认定 第 12、13、16 条3.安全防范第 17-42 条4.技术侦察第 45 条 5.调查恐怖活动嫌疑的措施 第 49 条-54 条6.指挥长负责制第 56 条现场指挥员的确定第 56 条、第

7、58 条恐怖事件发生后采取的应对处置措施 第 57 条、第 61 条恐怖事件现场使用武器的情形第 62 条7.对有关人员采取保护措施的规定 第 60、75、76 条-7-8.公安机关管辖的反恐怖主义违法行为的认定及法律责任 第 80、81、82、83、88、89、90、92 条(六)反家庭暴力法*1.家庭暴力的概念 第二条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 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2、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的处置第十五条 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 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无

8、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 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 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3、人身安全保护令第二十九条 人身安全保护令可以包括下列措施:(一)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二)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 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三)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四)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8-(七)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1.公安机关的性质 第 2 条2.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第 3 条3.公安机关内设机构的分类 第 7 条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的分类 第 10-13 条(

9、八)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警械的定义和种类 第 3 条武器的定义 第 3 条2.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基本原则 第 4 条3.使用警械的条件 第 7、8 条4.使用武器的条件 第 9 条不得使用武器的情形 第 10 条-9-停止使用武器的情形 第 11 条使用武器后的处置程序 第 12 条5.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法律责任 第 14 条6.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补偿 第 15 条(九)行政处罚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不含程序内容)1.行政处罚和治安管理处罚的实施机关、行政处罚法第 15-19 条、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7 条适用对象、行政处罚法第 3 条、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2

10、条适用范围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4 条2.行政处罚和治安管理处罚的原则 行政处罚法第 4 条、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5 条3.行政处罚和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与设定 行政处罚法第 8-14 条、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10 条4.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 第 18 条-10-5.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第 23-29 条6.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第 30-39 条7.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 第 40-49 条8.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第 50-76 条9.违法办理治安案件的情形及法律责任形式 行政处罚法第 57-62 条、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6、117 条10.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十)办理行政案件

11、程序(含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强制法有关程序规定以及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1.公安行政案件的管辖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9-12 条2.回避的适用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14-22 条3.行政案件证据的种类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23 条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在行政案件中的使用 -11-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29 条作证义务和证人资格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30 条4.期间的计算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32 条法律文书的送达方式和时限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33 条5.简易程序(当场处罚)的适用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

12、案件程序规定第 34-36 条6.行政案件需要调查的内容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38 条7.调查取证的基本要求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37、39、40 条8.安全检查的适用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41 条9.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和实施程序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42-45 条10.保护性约束措施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46 条11.受案、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47-51 条传唤和强制传唤、-12-询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52-66 条勘验、检查、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67-71 条鉴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

13、定第 72-84 条辨认、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85-90 条证据保全措施的适用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91-98 条12.听证的适用条件和程序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99-129 条13.行政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130 条14.一事不再罚的适用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132 条15.行政处罚的责任年龄和责任能力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133 条16.不予处罚和从轻、减轻、从重处罚的适用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134-136 条17.共同违法行为的处罚与数过并罚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137

14、条-13-18.行政拘留处罚的折抵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138、139 条19.不执行行政拘留的适用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140 条20.办理行政案件的期限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141 条21.违法嫌疑人身份不明案件的行政处罚决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142 条22.处罚前告知的内容、方式和违法行为人的陈述申辩权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143-145 条23.行政案件的审核、审批内容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146 条24.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基本条件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147 条25.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制作与送达 公安机

15、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150 条26.行政处罚的决定权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148 条不服行政处罚和治安管理处罚的救济措施 27.对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予以行政拘留的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149 条28.治安调解 -14-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153-161 条29.涉案财物的管理与处理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162-171 条30.公安行政处罚的执行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172-195 条行政拘留的暂缓执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196-207 条31.外国人国籍的确认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213 条32.解

16、决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行政法律责任问题的途径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214 条33.涉外案件的语言文字适用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215 条34.对外国人驱逐出境和限期出境的处罚程序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224、225 条35.涉外案件内部报告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227 条36.对外国人限制人身自由时通知外国驻华使领馆制度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228 条37.探视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外国人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230 条-15-38.结案、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232 条终止调查的适用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

17、规定第 233 条39.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二)的相关规定 (十一)刑法1.刑法的适用范围 第 6 条从旧兼从轻原则 第 12 条2.罪刑法定原则 第 3 条3.罪刑相适应原则 第 5 条4.犯罪的概念 第 13 条5.犯罪构成 6.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概念 第 20 条-16-7.紧急避险与避险过当的概念 第 21 条8.犯罪预备、第 22 条犯罪未遂、第 23 条犯罪中止的概念 第 24 条9.共同犯罪、第 25 条主犯、第 26 条从犯、第 27 条胁从犯、第 28 条教唆犯的概念 第 29 条1

18、0.单位犯罪的概念 第 30 条11.主刑、附加刑的概念和种类 第 33、34 条-17-12.从重、从轻、减轻刑罚的适用 13.对免予刑事处罚人员的处理 14.对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处理 第 64 条15.累犯的概念 第 65、66 条16.自首与立功的概念和适用 第 67、68 条17.数罪并罚的适用原则 第 69-71 条18.缓刑的适用 第 72-77 条19.禁止令 20.假释的概念与执行 第 81-86 条21.追诉时效 第 87-89 条22.受刑事处罚人的报告义务及免除规定 第 100 条23.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 102-113 条24.危害公共安全罪 -18-第 114-139

19、 之一条25.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 140-231 条26.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 232-262 之二条27.侵犯财产罪 第 263-276 之一条28.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 277-367 条29.贪污贿赂罪 第 382-396 条30.渎职罪 第 397-419 条(十二)办理刑事案件程序(含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1.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基本职权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3 条2.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关系 刑事诉讼法第 7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5 条3.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4.法定不追究刑事责

20、任的情形及其处理 -19-刑事诉讼法第 15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183 条5.刑事案件的管辖 刑事诉讼法第 18-27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14-27 条并案侦查的情形 另案处理的情形 6.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的种类 公安机关与人民检察院互涉案件的管辖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28 条7.回避的适用 刑事诉讼法第 28-31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30-39 条8.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 32-34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41-46 条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可从事的业务 刑事诉讼法第 36 条、公安机关办理

21、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40 条辩护律师与在押、被监视居住犯罪嫌疑人会见、通信 -20-刑事诉讼法第 37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48-52 条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的权利和义务 刑事诉讼法第 38-41 条、第 46、47 条辩护人涉嫌犯罪案件的办理 刑事诉讼法第 42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53 条9.刑事案件证据的种类 刑事诉讼法第 48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56 条10.收集证据的基本原则 刑事诉讼法第 50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57 条行政案件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使用 刑事诉讼法第 52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60 条证

22、据的审查判断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61-63 条办理刑事案件中需要查明的案件事实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65 条证据确实、充分的认定 -21-刑事诉讼法第 53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66 条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 54-58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67 条11.作证义务和证人资格 刑事诉讼法第 60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69 条证人出庭制度 证人及其近亲属的保护制度 刑事诉讼法第 61-62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70-72 条侦查人员、鉴定人出庭作证 刑事诉讼法第 57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

23、定第 68 条12.拘传、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74-76 条取保候审、刑事诉讼法第 65-71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77-104 条-22-监视居住、刑事诉讼法第 72-77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105-119 条刑事拘留、刑事诉讼法第 80-84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120-128 条逮捕的有关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 78-79、85-93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129-143 条13.侦查羁押期限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144-148 条对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采取强制措施的特别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

24、件程序规定第 161-165 条14.期间的计算 刑事诉讼法第 103-105 条15.受案、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166-174 条立案、刑事诉讼法第 107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175-180 条移送案件、-23-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181、182 条撤案的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183-186 条16.刑事复议复核的规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176 条17.侦查措施的种类和适用 刑事诉讼法第 113-153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187-273 条侦查终结 刑事诉讼法第 154-161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

25、序规定第 274-282 条公安机关对检察院不起诉决定的异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283 条补充侦查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284-285 条18.公诉权的行使机关 刑事诉讼法第 167-177 条19.刑罚的执行机关刑事诉讼法第 252、253、258、259、260、261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288-292 条20.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殊规定 -24-刑事诉讼法第 266-276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306-321 条21.刑事和解 刑事诉讼法第 277-279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322-327 条22.犯罪嫌疑

26、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刑事诉讼法第 280-283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328-330 条23.强制医疗 刑事诉讼法第 284-289 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331-334 条24.办案协作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335-344 条25.外国人犯罪案件的办理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345-363 条二、中级执法资格考试中级执法资格考试内容包括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内容,以及下列知识点。(一)国家安全法1.公安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行使的职权 第 42 条2.公民、组织的义务和权利 -25-第 77 条(二)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办法

27、*1.境外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及在境内开展活动的行为规范 第 条2.公安机关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监督管理职责和措施3.公安机关对违反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行为的调查措施4.违反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行为的认定及法律责任 第 条(三)突发事件应对法1.突发事件的概念和种类第 3 条2.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主体 第 7 条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的组成 第 8 条-26-3.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 第 50 条(四)集会游行示威法1.集会游行示威的概念 第 2 条2.集会游行示威的主管机关 第 6 条3.集会游行示威的举行 第 18-19 条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的条件和职责 第 8、25 条4.公安机关管

28、理集会游行示威的职责权限第 20-23、27 条(五)枪支管理法1.枪支的定义 第 46 条2.公务用枪与民用枪支的分类、配备、配置范围 第 5-12 条3.枪支的保管、使用、运输要求 第 23-32 条(六)民爆危险品管理的法律知识1.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购买、运输、爆破许可及备案制度 -27-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第 3 条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运输的相关管理规定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第 4 条爆破作业要求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第 5 条2.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丢失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向公安机关的报告制度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 15 条烟花爆竹道路运输许可制度和运输安全要求 烟花爆竹安

29、全管理条例第 3、23、24、26、27 条烟花爆竹的燃放要求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 30、31 条焰火燃放许可制度和要求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 33-35 条3.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被盗、丢失报告制度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 23 条销售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登记和保存销售记录制度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 41 条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的申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 38、39 条-28-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销售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要求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 33 条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许可制度和运输安全要求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 43、

30、48、49 条托运危险化学品的要求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 50 条(七)居民身份证法1.居民身份证的发放范围 第 2 条2.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限第 5 条3.人民警察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的情形 第 15 条4.违反居民身份证管理行为的认定 第 16-20 条(八)出境入境管理法1.外国人住宿登记、工作的规定 第 39 条2.对外国人实施当场盘问、继续盘问、拘留审查、限制活动范围、遣送出境措施的规定 第 58-64 条-29-3.出境入境管理行政处罚的决定机关 第 70 条(九)消防法1.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及其消防安全职责 第 17 条2.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公安派出所的消防职责 第 51、53

31、条3.临时查封措施 第 54 条(十)网络安全法*1.对危害网络安全等违法行为的禁止性规定 第 12 条2.网络运营者的执法协助义务 第三章3.公安机关管辖的违反网络安全管理行为的认定及法律责任 第六章(十一)道路交通安全法1.公安机关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职责 第 23、24 条-30-2.限制交通措施 第 39 条3.交通管制 第 40 条(十二)禁毒法1.毒品的定义 第 2 条2.对吸毒人员的检测和登记 第 32 条对吸毒人员不予处罚的情形 第 62 条3.强制隔离戒毒的适用条件 第 38 条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的情形 第 39 条(十三)合同法1.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 2.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 第 25、34、35 条3.合同的履行 第 60、61、62、63、66、67、68、73、74、107 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简明教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